二十四节气养生进补的特点(下)

2013-12-31 10:51 楼主
(3)“三因”制宜“三因”,即指因人、因地、因时。三因制宜,就是要根据病人、地域及天时的不同,而灵活动用不同饮食调理的方法。这是四季二十四节气饮食的重要原则之一。(4)性味辨解食物之所以具有治疗作用,是因为它们与药物一样,本身也有性味的偏胜。我们可以利用食物的不同性味,针对疾病的性质,采用正治、反治等方法,以调整人体气血阴阳,祛邪扶正,使阴阳平衡,恢复健康。药有药性,食物有食性,食性和药性一样,可分为四气(或四性)五味,也就是寒热温凉、辛甘酸咸苦。但是,食物的四性不如药物的四性分得那么清楚,一般只分成温热性和寒凉性两大类,而介乎两大类之间者则归入平性(即不冷不热之类)。食物之温热寒凉,是根据它们对身体所产生的影响来决定的,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食物属寒凉性(如发热时食用的西瓜、梨或荸荠等),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食物一般属于温热(如阳虚的人食用羊肉、生姜等食物)。食物之性味必须与疾病的属性相适应,不同的证有其不同的饮食禁忌。如寒证应忌食生冷、瓜果等寒冷性食物,而宜食温性、热性食物;热证宜食寒凉、平性食物,忌食温热性食物,应忌辛辣、姜、葱、蒜、烟及油炸之类;阳虚宜温补,忌食寒凉;阴虚者宜清补,忌食温热性食物。又如肺结核患者,大多数属于阴虚体质,应禁忌辛辣动火、伤阴伤络的食物,若食之可能引起咳血;水肿病者,必须忌盐,因盐属咸寒之品,可使水肿加重;肝是上亢之体,应忌进食动风或动火之物,若食辛辣、温热之物,易致动风升阳,使病情加剧。食物的五味与治病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味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一般认为;辛辣,具有行气、活血、发散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疗表证及气血阻滞的食物多含有辛味(如葱、姜、薄荷、辣椒、胡椒等),辛而温的食物则兼能散寒。甘味,具有和中缓急、补益中气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疗虚证及拘急疼痛的食物多为甘味(如蜂蜜、饴糖、甘草等)、甘味食物而质润者则兼能润燥(如蜂蜜等)。酸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通常以治疗虚汗、泄泻和遗精诸证的食物多含有酸味(如乌梅、山楂等)。苦味,具有宣泄、燥湿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疗热证秘结心烦、肺气上逆喘促,以及寒热湿证的食物多含有苦味(如杏仁、苦瓜、莴苣等)。咸味,具有散结、软坚的作用,通常用以治疗硬结、瘰疬等的食物多含的咸味(如海带、海蜇、海藻等)。此外,疾病所在的脏腑不同,其所需食物的味也不尽相同,《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心欲苦,肝欲辛、肺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可见饮食进补与食物的“味”的密切关系,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加以选择。(5)贵在调和既然食物有不同之性味,各种性味又各归于不同的脏腑,那么要想保持健康,就必须讲究食物的五味调和,注意食物补养的要求和宜忌,掌握其节制宜忌的规律,这样才能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则强身防病,以及延年益寿的目的。首先,食物的宜忌与正常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以及患病情况下的阴阳调和、机体修复、扶正祛邪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奉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意指人体应使摄入之食物五味比例协调,这样才能使人体阴阳气血及脏腑功能协调,正气旺盛,身体健壮。偏嗜五味中的某一味或几味,五味即失去调和,则可由于五味有所偏胜,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正气受损,病邪易乘虚而入。对于病人而言,五味之调和更讲究,切忌偏嗜某味,否则将重病情,变证丛生。这是因为“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烦心”,从而使人发生各种变证。同样,对食物的寒热温凉,也应注意调和,不宜多食偏寒之食物。饮食禁忌,是指患者在病症过程及其恢复期,应当注意某些与疾病不相宜的食物不可食。尤其在疾病恢复期,由于人体病后邪气甫去、正气未充,肠胃不胜过度负担,如仍贪食厚味或饮食过饱,则肠胃复损,病邪复侵,病症可能再度复发,中医所谓“食复、病遗”即指此而言。如对外科疮症可能再度一般有忌食某些鱼类、海产等“发物”的说法。还有,食物的搭配需要互相配合,将不同性味的食物适当搭配在一起食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使其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如黄芪加薏苡仁,可以加强渗湿利水作用;赤小豆配鲤鱼,则利水作用更好;又如水产物一般多属寒性,烹调时需加葱、姜等,目的之一就是以葱、姜的辛温来调解水产食物的寒性。此外,还要十分讲究药物与食疗的互相配合问题,即在药疗的同时要注意选择与药效相宜的食品。中医书籍中提出了不少服药时的食物禁忌,例如服牛膝是忌牛肉,商陆忌犬肉,桔梗、乌梅忌猪肉等等。这些经验虽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也值得我们参考、验证。同时,应当注意食物的性味与所服药的性味有否矛盾。服热药时应配以热性食物,若食了寒性食物,即能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故必须尽量避免;服发汗解表药时,要禁忌生冷酸性食物,因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会使药物的发散作用不能发挥,从而影响疗效;服滋补药(如参类、鹿茸等)是禁食萝卜,因为破气、伤气之物,会使此类药物失效;服健脾、和胃、宽中药物时,忌食豆类、油腻食物等。兆麟堂国医馆搜集整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二十四节气养生进补的特点(上) 老茶馆 二十四节气饮食进补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