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阴病看经方辨病脉证治----金谷子

2014-01-08 21:08 楼主
本帖最后由 女儿渡 于 2014-1-8 22:02 编辑

从太阴病看经方辨病脉证治-金谷子

目录

1、什么是太阴病
2、太阴病位在腹
3、太阴虚实
4、太阴病愈后判断
5、三阴三阳病欲解时
6、病、证之辨
7、太阴寒温脏腑辨
8、寒之在太阳太阴辨
9、五色五脏病辨
10、利尿可以退黄
11、太阴病成因
12、一般与特殊
13、脉证虚实辨
14、病例举例

1、什么是太阴病
讲太阴病的意义
看经方的思维方法
伤寒的辨病方法、辨证方法、辨脉方法、辨治方法。
明确了经方的思维方法,才能清晰明辨病证和经方。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太阴病位在腹
阳明在胃、太阳膀胱
太阴说到了脾
三阴三阳,是脏腑、是经络?

3、太阴虚实
虚证、大法宜补不宜下。
从病说不宜下
辨证是否可下?
可与不可之辨,是谓辨治。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中风之阴阳辨

4、太阴病愈后判断
表里判断——阴而非联
太阴、太阳中风之辨——四肢非头项
辨症辨病,通过证来识病——是证知阴阳
邪不实,——阳微
正不虚,——阴涩而长,病易愈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5、三阴三阳病欲解时
对《内经》各得其时而欲的具体的临床落实
仍然是个理论的说明
中介理论
理论与临床间的桥梁
临床的入门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阴病为什么脉浮、发汗用桂枝?
——阴阳是什么,要辨的是什么?

6、病证之辨
方证、病证、脉证之辨
表里先后
同样是《内经》的治则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方二。
——自利不是特征症状,不渴是除外症状,意义何在?

7、太阴寒温脏腑辨
太阳阳明合病可自利
太阴特点是不渴——阴阳之别
辨渴之一证,知阴阳
脏腑之辨,太阴在脏
性质是寒,治疗宜温
结合前述,温补是本病之大法
四逆辈,是温脏的代表类方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
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
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8、寒之在太阳太阴辨
辨脉证——伤寒在太阳是浮紧,中风在太阳是浮缓。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伤寒中风,太阳首辨
此寒在阴阳之辨。

9、五色五脏
色黄之与脾
身黄不在一部
脾之大络,全身
——太阴当发身黄;

10、利尿可以退黄
黄因湿聚而成——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里病不虚,虽利可复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
脾实是邪实,脉不虚为实
前述温补,此方实不惧泻
有污当下-——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攻下派,泻法——有实才泻,同样有虚才补。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方三。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1、太阴病成因
内虚是因
痛加芍药
大实用大泻

12、一般与特殊
前述看脉,今言看证——大实痛
一般与特殊、常与变
辨病与辨证
辨病证而再辨治
280.太阴为病,
脉弱,
其人续自便利,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阳明,脾之与胃,脏腑与阴阳

13、脉证虚实辨
弱脉不是浮缓,当是沉而无力
脉证都虚
即使当泻,也要轻
说明泻有轻重、量人、量脉证而决定用量
规矩和变化
太阴篇简短而成篇,经方思想同样能体现。

14、病例举例
例一
陈某,女,86岁,住广州番禺市桥,2013年7月25日诊。
腹满时痛、汗出一年余。
一年前先后发生右肱骨骨折和左股骨颈骨折,经手术后治愈后,出现腹满时痛,伴汗出,下半身恶风寒,不寐、心烦,便秘,三至七天大便一次。舌鲜红,苔少,脉沉而硬。
诊断:腹胀满(太阴腹满)
予桂枝加大黄汤三剂
桂枝15白芍30灸甘草10生姜15大枣4枚生大黄5
服后便通胀满消,汗出减。
9月10日复诊
前症复发,较前轻,仍有汗出,下肢微肿,原方减量,加麻子仁、黄芪、茯苓
伍剂
药后诸症得安


例二
杨某,男,79,住番禺星河湾,2013年9月28初诊。
食欲不振,全身乏力一年余。
近一年来,食欲不振,食则欲吐,时腹胀满,大便二至三日一行,时干时稀,时腹痛,恶风、汗出、头昏重。
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炎病史二十余年,一年前做过冠状动脉支架手术。长期服用多种西药,现血糖仍不能控制正常值。
诊见面黄、舌淡白胖大、水滑,苔薄白,脉缓。
诊断:虚劳(太阴病)
桂枝加大黄汤加黄芪伍剂
2013年10月4日复诊
诸症减,食纳好转,四肢较前有力,舌齿痕消,淡红舌,脉仍缓。
原方不变,继用伍剂。


2013-10 高继平于揭阳市中医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1-09 08:22 2楼
感谢分享高老师经验
2014-01-09 18:06 3楼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腹满实痛者而汗出较多?
2014-01-10 16:53 4楼
言简意赅,提纲挚领,切中病机,药不虚发。
2014-01-12 20:13 5楼
二七三.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273

1. 太阴相对于少阴来说,那就是阴多阳少,相对于厥阴来说,厥阴就是阴尽快要及阳了。按照三阴三阳的分法,从少阳病直接转应该先转太阴,太阴还是比较单纯的阴盛为主。太阴的部位就是在腹,从主的脏来说,主要是脾,和在温病中说的太阴肺不是一个概念。不能单纯的用十二经的阴阳太少来分,分的肺脾,或者按照循行部位来分,分手足太阴,那个分法是不对的。同样的太阴在不同的分类中,有不同的所指。

2. 在《内经》中胸膈以上属阳,肺为少阳,心为太阳。胸膈以下属阴,肝为少阴,肾为太阴,脾为至阴,用的是另外一个分法。所以阴阳的相对分法,各有不同所指,在这里太阴是说的病,太阴病,按照六病的分法,三阴三阳病,所以273条首先提出太阴之为病。

3. ——太阴做为一个病来讲,它的主证就是这四个: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肚子胀,呕吐,饮食不能下,吃进去要吐出来,或者吃进去后,在上脘有个饱胀感,堵塞感,不是经过误治的利,他是出现下利的,上面的:腹满而吐,食不下,会更厉害。应该利了以后,腹满减,而太阴病是自利以后,这些证状更厉害,所以叫自利益甚。

4. 时腹自痛。——就是时不时的腹痛,经常性的腹痛,没有明显诱发原因的阵发性腹痛叫腹自痛。所以这四个字对腹痛的节律、性质、诱因都表述出来了。当然这个痛还没有进一步表述出来,他是隐痛?绞痛?没提。但结合上前面第一个证:腹满而吐的,这个时腹自痛应该是胀疼。

5. 若下之,必胸下结鞕。——这是说太阴病是个虚象,不是实象,有阳明实热的下之,应该是好了,而太阴病是不能下,为什么不能下?因为是误治,下了后必加重。通过这一个假设性的错误治疗,是说明太阴的虚象。

6. 病发于阴而下之,因作痞。这是《内经》的一个说法。包括前面讲结胸证,误下,那倒不是发于阴了,太阳病误下都有心下结硬的情况。所以这个痞、硬、满,误下以后伤了正气,邪气结聚在胃脘,就胸下结硬。



二七四.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

1. 太阴病首先提到的也是中风,风为百病之长,各种病都可以出现中风。也可以说有了太阴病本身,或者说有太阴病体质的人,感受中风的,表现首先是四肢的烦疼,而不象单纯的太阳中风:头项强痛、恶风恶寒、脉浮缓,那是太阳中风。太阴是四肢烦疼,那么在这里就可以看出太阴脾主四肢,脾是中土,主的是四肢,这就和《内经》的说法一样了。

2. 阳微是指表邪不盛,阴涩是指内在的不足,而长者说明虽然是内在的不足,但脉还是长脉,不是虚的很严重,那是快要好的现象,为欲愈。

3. 就是说太阴病如果是内在的太阴不是很严重,中的表邪,很浅,看到一些弱项的时候,是欲愈。

4. 如果是有太阴病的腹满,中风以后,脉再紧的实的,那就内虚表实,实于外而虚于内,那就可能反过来,是愈重的现象了。

5. 所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欲愈”,你应该知道怎么是“欲重”,也可以说是虚人中风,仅仅在四肢,没有到躯体,并不是很严重的,往外走的,是要好的现象,这个在《金匮》上也提到,病是内从躯体向外向四肢梢上走的,这是欲愈的现象,如果病是从四梢向躯干的,这是加重的现象。

6. 所以有些解伤寒的单纯就方就证说《内经》那是医理派的,这是经方派的,理论跟它不一套,源自《神农本草经》,理论不应该以《内经》解《伤寒》,一开始就是从成戊已坏了规矩,从《内经》解,后来就把《伤寒》解得不象样子了。这些说法上它是一偏之见,偏于就方来看的,就这没有方的条文来看,《内经》和《伤寒》就医理来说是一脉相承的。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的这家那家的分别。医经家讲医理的时候,传给谁?还是传给看病的人,让他懂了医理好看病,你并不是光弄这一套理论,理论传理论不切实际,不是那样的。医生除了知医方以外,还要知医理,而医理单独有传授的。就象现在你在医科大学上学,有讲医理的老师,有讲临床的老师,但最终都传给一样的学生。这学生出来,可能讲医理,可能做临床,做临床的也都是学过医理的,所以张仲景这个完全不从《内经》讲是不符合事实的。你从这一条的太阴主四肢来看,是典型的《内经》一贯的理论。
2014-01-15 12:37 6楼
二七五.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1. 太阳病欲解时是从巳至未上。太阴是从亥至丑上。三阴的欲解时分别是从亥至丑,从子至寅,从寅至卯,从子中间开始,子丑寅为中心,这三个太阴、少阴、厥阴。阴病的欲解是在阳气要发生的时候。



二七六.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方一。276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1. 很简单辨病脉,没有证,说了一个桂枝汤。你要单纯从条文上来看,很难解释,一个脉浮就用桂枝汤吗?前面讲到了中风,这讲太阴病的脉浮,前面讲了一个阳微阴涩而长,这通过一个脉来说病机的,这里通过一个脉来代表是表证。太阴病如果有表证,那么太阴病是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治疗的。发汗首选还是桂枝汤。通过简单的一个脉说明一个治法,桂枝汤是太阳病的第一方,在太阴病中也是第一方,一直到清朝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仍然把桂枝汤作为第一方。

2. 风为百病之长。中风,一切的病常常是风起于毫末之间,逐步入里才入脏结住的,所以这个桂枝汤无论阴病、阳病,伤寒温病都是高度重视风邪为病的这个治疗方法。

3. 煎服法上和太阳中风的是一样。

4. 那就是说辨了病以后,虽然分阴阳,太阴太阳,但是你更注意辨脉证。无论是太阴病还是太阳病,只要是脉浮、汗出、恶风的,选桂枝汤依法治之。



二七七.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二。277

1. 自利就是大便稀,不是经过误治和其它原因引起来的。

2. 不渴属太阴,那么自利而渴呢?那是后面讲的少阴病的时候,自利而渴,病在下焦,膀胱的气化不利,下面的虚寒,不渴的太阴,太阴在中焦。

3. 以其脏有寒,当温之,宜服四逆辈。——那就是脾脏的有寒了,有寒就当温之,温之宜服四逆辈。出现这么一个提法:四逆辈,就是四逆汤那一类的方子。那在前面讲到的有:茯苓四逆汤,后来的有理中丸、理中汤、附子理中汤,那都属于四逆辈。就是附子、干姜、甘草这一类的,温的和甘的,甘入脾,寒就用姜附的辛温,姜本身也能入太阴脾、肺、胃,入中的,色黄,味辛,在这里没提出具体哪一个方子,照这一类的用就行了。
2014-01-20 13:57 7楼
二七八.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278

1.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你单纯从这一句来看,不好理解。脉浮而缓——就是太阳中风,在表。手足自温——只是不寒冷,怎么就知道在太阴呢?这个自温不是指的正常的温度,也不是仅仅指的不寒凉,不厥逆,应该带着四未无明显原因的自己的发热。这就考虑太阴的虚。脉浮而缓,中了风以后,不应该感到发热,他内虚以后才到了四肢来,所以要注意这个症状,有的人自己觉得手足热乎乎的,燥热的感觉。那是一个太阴病的表现,温在手足了,寒有可能在太阴、在腑。

2. 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手足自温假如说有内在的湿热的能发黄,或者有寒湿的发黄,就是有湿气。小便自利不能发黄,水气从小便利了,就不会出现黄疸,太阴病容易出现发黄。

3.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去故也。——太阴病到七八日出现突然的里面烦燥,突然下利比较急迫,一天十到二十次,这是要自己好了,他是脾家实,里面的正气恢复了。把这个腐秽排除掉了。

4. 所以象四逆汤这类的在《辅心诀》中,叫泻脾汤,大泻脾汤、小泻脾汤,那本来温补脾阳的,是温补的,治脾虚用的。怎么叫泻脾汤呢?《伤寒》这里提到叫脾家实。在以前把脾的暴满,有脾实的这些证。还有补肝汤,有肝虚的这些证,后来就说:肾无实,肝无虚,当作一个通用的说法了。肾病都叫肾的虚的,实际上在早期的中医文献中,虚实都是有的。就是说他这个虚实的概念和后来是不一样的。从这比较早的《伤寒论》的文献中,看到汉唐以前的中医,对这个虚实的看法,比现在要真切一些,简单一些,好把握一些。所以注意这提到一个脾家实,胃家实是不大便,那脾家实是暴下利,注意区别。
2014-01-21 20:13 8楼
二七九.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三。279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六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 太阴病的起因,可以是由于误下导致的内虚,表现为:腹满时痛,太阴病表现的代表方是: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原方桂枝汤,芍药加倍,成六两。
2.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从这两个方子中就可以看出,腹痛加芍药,实痛加大黄,大黄是泻实的,芍药是治痛的。桂枝加大黄汤是在桂枝加芍药汤的基础上再加了大黄二两。煎法上是同煎,没有后下。所以这个不是要求急泻,因为是误下导致的,是一个虚的象,你不能再加大黄给他泻了。但是他有大实痛,有腹满实痛,知道到了太阴了,痛的再厉害的时候,大黄一样可以用。在讲到太阴属虚寒的时候,还要知道太阴还有实证,讲到虚还要知道实。
3. 太阳病误汗、吐下,伤津液以后,可以形成阳明病的热实,也可以形成太阴病的腹满实痛,或者大实痛。
4. 服法上也不急,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八零.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下利者,先煎芍药三沸。280
1. 脉弱,虚病,太阴的虚证是自便利的,有腹泻。
2.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假如是有脉弱,续自便利,还有腹痛或者大实痛的,那就该行大黄、芍药了。用的时候宜减之,用的时候要斟酌一些,这个量上不要用大了。
3.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不光是太阴脾弱,太阴大腹包括脾和胃,胃气弱了以后,一服用大黄、芍药,很容易导致肠蠕动增快,肠鸣,下利。
4. 后面还有一行小字:下利者,先煎芍药三沸。这个不知道是本身的注释,还是后人加上的注释。除了减以外,久煎可以减轻它的动胃气的作用。芍药的先煎在其它的地方没有看到过。所以这个注解是否后人个人理论的推想加上的,值得考虑,现在一般临床用减量就可以。本来该加三两,你加一两、二两就行。大黄可以不用,或者少用,用半两一两也行。但是有实痛的还得用。
5. 上次那个腹满便闭的患者,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第三诊的时候加了大黄,因为人比较虚,所以小量的加大黄,加大黄以后,没再过来过,他是好了不痛了,还是没好想别的办法去了,不知道。因为他有便秘,所以就可以考虑加,一开始虽然腹满痛,但是面黄脉弱就不能加。三诊好一点了,舌头有点干,红一点了,估计里面寒象差一些了,考虑用。
6. 太阴篇方子有限,新方两个,实际上还是桂枝汤的加减,旧方一个桂枝汤;方类一个,四逆辈。那么就对表里,寒热、虚实全提到了。阴阳就不用讲了。阴是太阴。表:中风用桂枝。里:内在虚寒用四逆辈。虚:可以用四逆之类的温补。实:就得用桂枝加芍药,桂枝加大黄,那么虚中夹实呢?那么有热该泻还得泻,因为他虚,你可以减减泻的量。所以在这一篇中把表里、虚实、寒热全讲了。简单的几条,八纲全在内。
2015-12-03 23:48 9楼
5. 上次那个腹满便闭的患者,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第三诊的时候加了大黄,因为人比较虚,所以小量的加大黄,加大黄以后,没再过来过,他是好了不痛了,还是没好想别的办法去了,不知道。因为他有便秘,所以就可以考虑加,一开始虽然腹满痛,但是面黄脉弱就不能加。三诊好一点了,舌头有点干,红一点了,估计里面寒象差一些了,考虑用。


经常看到,不知道用药后,如何了。为什么不留个电话,惦记着,问一下?
2021-02-06 04:11 10楼
女儿渡 说:
本帖最后由 女儿渡 于 2014-1-8 22:02 编辑

从太阴病看经方辨病脉证治-金谷子

目录

1、什么是太阴病
2、太阴病位在腹
3、太阴虚实
4、太阴病愈后判断
5、三阴三阳病欲解时
6、病、证之辨
7、太阴寒温脏腑辨
8、寒之在太阳太阴辨
9、五色五脏病辨
10、利尿可以退黄
11、太阴病成因
12、一般与特殊
13、脉证虚实辨
14、病例举例

1、什么是太阴病
讲太阴病的意义
看经方的思维方法
伤寒的辨病方法、辨证方法、辨脉方法、辨治方法。
明确了经方的思维方法,才能清晰明辨病证和经方。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
食不下,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太阴病位在腹
阳明在胃、太阳膀胱
太阴说到了脾
三阴三阳,是脏腑、是经络?

3、太阴虚实
虚证、大法宜补不宜下。
从病说不宜下
辨证是否可下?
可与不可之辨,是谓辨治。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中风之阴阳辨

4、太阴病愈后判断
表里判断——阴而非联
太阴、太阳中风之辨——四肢非头项
辨症辨病,通过证来识病——是证知阴阳
邪不实,——阳微
正不虚,——阴涩而长,病易愈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5、三阴三阳病欲解时
对《内经》各得其时而欲的具体的临床落实
仍然是个理论的说明
中介理论
理论与临床间的桥梁
临床的入门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方一。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
——阴病为什么脉浮、发汗用桂枝?
——阴阳是什么,要辨的是什么?

6、病证之辨
方证、病证、脉证之辨
表里先后
同样是《内经》的治则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方二。
——自利不是特征症状,不渴是除外症状,意义何在?

7、太阴寒温脏腑辨
太阳阳明合病可自利
太阴特点是不渴——阴阳之别
辨渴之一证,知阴阳
脏腑之辨,太阴在脏
性质是寒,治疗宜温
结合前述,温补是本病之大法
四逆辈,是温脏的代表类方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太阴当发身黄;
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
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8、寒之在太阳太阴辨
辨脉证——伤寒在太阳是浮紧,中风在太阳是浮缓。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
伤寒中风,太阳首辨
此寒在阴阳之辨。

9、五色五脏
色黄之与脾
身黄不在一部
脾之大络,全身
——太阴当发身黄;

10、利尿可以退黄
黄因湿聚而成——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里病不虚,虽利可复
——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
脾实是邪实,脉不虚为实
前述温补,此方实不惧泻
有污当下-——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攻下派,泻法——有实才泻,同样有虚才补。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方三。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六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生姜(切,三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1、太阴病成因
内虚是因
痛加芍药
大实用大泻

12、一般与特殊
前述看脉,今言看证——大实痛
一般与特殊、常与变
辨病与辨证
辨病证而再辨治
280.太阴为病,
脉弱,
其人续自便利,
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
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阴阳明,脾之与胃,脏腑与阴阳

13、脉证虚实辨
弱脉不是浮缓,当是沉而无力
脉证都虚
即使当泻,也要轻
说明泻有轻重、量人、量脉证而决定用量
规矩和变化
太阴篇简短而成篇,经方思想同样能体现。

14、病例举例
例一
陈某,女,86岁,住广州番禺市桥,2013年7月25日诊。
腹满时痛、汗出一年余。
一年前先后发生右肱骨骨折和左股骨颈骨折,经手术后治愈后,出现腹满时痛,伴汗出,下半身恶风寒,不寐、心烦,便秘,三至七天大便一次。舌鲜红,苔少,脉沉而硬。
诊断:腹胀满(太阴腹满)
予桂枝加大黄汤三剂
桂枝15白芍30灸甘草10生姜15大枣4枚生大黄5
服后便通胀满消,汗出减。
9月10日复诊
前症复发,较前轻,仍有汗出,下肢微肿,原方减量,加麻子仁、黄芪、茯苓
伍剂
药后诸症得安


例二
杨某,男,79,住番禺星河湾,2013年9月28初诊。
食欲不振,全身乏力一年余。
近一年来,食欲不振,食则欲吐,时腹胀满,大便二至三日一行,时干时稀,时腹痛,恶风、汗出、头昏重。
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炎病史二十余年,一年前做过冠状动脉支架手术。长期服用多种西药,现血糖仍不能控制正常值。
诊见面黄、舌淡白胖大、水滑,苔薄白,脉缓。
诊断:虚劳(太阴病)
桂枝加大黄汤加黄芪伍剂
2013年10月4日复诊
诸症减,食纳好转,四肢较前有力,舌齿痕消,淡红舌,脉仍缓。
原方不变,继用伍剂。


2013-10 高继平于揭阳市中医院
请问高医生,我想找你就医
⬅ 人与尔何仇 必欲置人死地乎? 老茶馆 右手指麻木刺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