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厥阴病预后 第七节、厥阴病欲解时

2014-02-03 09:45 楼主
第六节、厥阴病预后
一、正复可愈证:
原文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提要:从脉象论厥阴中风的预后。
分析:脉微浮——厥阴病脉当沉迟细弱,今脉浮,乃正胜邪却,阳气来复之佳兆,故为欲愈。
不浮——阳气未复,阴邪尚盛,故为未愈。
二、正衰危重证:
原文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提要:阴极阳脱危侯。
分析:发热——阴盛于内,格阳于外。
下利厥逆——阳衰阴盛。
躁不得卧——虚阳欲脱。
病机:阴极阳脱。
原文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分析:发热——阳浮于外。
下利至甚——阴竭于下。
厥不止——阳衰阴盛。
病机:阴阳离决。
原文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提要:纯阴无阳的危侯。
分析:伤寒六七日不利——指原只厥冷而无下利。
发热而利——阴寒太盛,虚阳外浮。
鉴别:热利——发热而利—发病速,热象明显
本证——发热而利—发病慢,虚寒病后发生。
汗出不止——阳气外脱。
病机:纯阴无阳。
原文367、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解词:晬时——指一对时。
提要:利后脉绝、肢冷的两种转归。
分析: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暴泻之后,津液骤然大泻,阳气乍脱所致。
转归:晬时脉还,手足温——阳气渐复—预后良好“生”。
脉不还,手足不温——阳气脱绝—预后不良“死”。
病机:阳气脱绝。
原文368、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提要:正虚邪实危侯。
分析:下利日十余行——脾肾虚极。
脉实——邪气尚实。
病机:正虚邪实。——攻补两难,故曰“死”。
原文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提要:辩除中危证。
分析:虚寒病人,误用黄芩汤,是以寒治寒,诛伐太过,使中阳更衰,致腹中冷痛,不能饮食。若反而大饮大食,是胃阳衰败,回光反照,残灯复明之象,预后不良。
第七节、厥阴欲解时
原文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提要:论厥阴病欲解的时间。
分析:丑至卯上——厥阴病欲解时在丑、寅、卯这三个时辰——即凌晨1时-7时。
这三个时段为自然界正处在阳气升发的阶段。作为阴尽阳升之脏的厥阴为病,往往会在此时得到自然界阳升之助而有利于其病向愈,反映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学术思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2-03 10:37 2楼
如何判定证为“厥阴中风”
2014-02-03 23:27 3楼
学习了,谢谢老师的讲课!
2014-02-04 04:03 4楼
马年大吉!诊顺著丰!学习了!
2014-02-04 09:41 5楼
飞翔的鹰 说:
如何判定证为“厥阴中风”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的最后一经病。厥阴病既有阴盛阳衰的寒证,阴阳离决的危证、死证,又有阴尽阳生的自愈证、阳复太过的热证、阴阳进退的厥热胜复证和寒热错杂证等,当然最常见的还是外寒侵袭厥阴经脏而出现的厥阴经寒(当归四逆汤证)、脏寒(吴茱萸汤证)和经脏两寒(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证)证。本人才疏学浅,对《伤寒论》所知有限,也曾查遍《伤寒论》原文,除本条谈及“厥阴中风”外,其余未见有关厥阴中风的论述,因此对厥阴中风的判定也一无所知。老师知道,我们研究《伤寒论》的每一方、一证,其理论依据都来源于《伤寒论》原著、原文,在原著原文中无系统论述的,就不能妄加定论,因此,十分抱歉,我不能回答老师所问,惭愧之至!
2014-02-04 09:56 6楼
余泽运 说: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的最后一经病。厥阴病既有阴盛阳衰的寒证,阴阳离决的危证、死证,又有阴尽阳生的自愈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谢谢老师!共同学习。


仲师言六病皆有中风,虽未继续深入描述,但是我觉得有言外之意,即勿论是见三阴三阳的哪个病,都可兼夹中风,如后世医家所言之温热兼夹,不知对否?老师明示。
2014-02-04 10:42 7楼
飞翔的鹰 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谢谢老师!共同学习。

仲师虽言六经皆有中风,但大论述及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也。少阴未见提及中风,厥阴预后虽提及,但无系统论述。本人认为:飞鹰老师所论,是合乎仲师原意的,本人支持此论点。谢谢飞鹰老师,学习了!
⬅ 卵巢早衰 老茶馆 平滑肌是脾主肌肉的一项重要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