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越学越害怕呀?

2014-02-13 13:57 12楼
[xíng bì]
【行痹】

出《素问·痹论》。又名风痹、走注。

风痹:病名。以疼痛游走不定为特征痹证。见《灵枢·寿天刚柔》。又名行痹、筋痹。《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杂病证治准绳》:“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症因脉治》卷三:“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风寒攻痛者,防风汤;表里有邪者,防风通圣散、和血散痛汤、大秦艽汤;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苍防二妙汤。亦可用虎骨散加减。一说风痹即痛风,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

【着痹】
又名湿痹,是由人体正气不足,感受湿邪,或夹风、夹寒、夹热,侵袭肌肤、筋骨、关节,导致气血痹阻而引起的以肢体关节酸痛、重着、肿胀、屈伸不利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本病是临床常见风湿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长夏、寒冬季节为多见。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性别差异不大。
2014-02-13 13:59 13楼
梅朵半含霜 说:
老师:

痹证:因为正气虚,外邪(风湿、寒热)入袭身体,阻滞经脉气血

任何病都可以说是正虚邪凑,就像感冒这种小病也这样。但是在临床要区分以谁为主。治疗痹证就是以攻实为主,补正为辅的。。
2014-02-13 14:06 14楼
知道怕就对了,有所敬畏,有所收敛,所谓不知者无畏啊!说明你学通了,呵呵,好事情。
我感觉学中医其实也是修身修心的一种方法。也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
2014-02-13 14:26 15楼
江海余生 说:
知道怕就对了,有所敬畏,有所收敛,所谓不知者无畏啊!说明你学通了,呵呵,好事情。
我感觉学中医其实也

【儒、释、道、医】

儒家: 仁者,中庸之道 (功或补都不可太”过“)
释 : 修心
道家: 人由道生,阴阳平衡
医 : 《黄帝内经》人以天地之气生
2014-02-13 14:49 16楼
梅朵半含霜 说:
【儒、释、道、医】

儒家: 仁者,中庸之道 (功或补都不可太”过“)

楼主涉猎颇广,我所不及。
我只是有这个概念而已;
都说触类旁通,闻一知百,自己虽然达不到,可是相信世上还是有这种人的。
2014-02-13 15:05 17楼
其实我在想为什么新疆人长寿呢?除了食物和生活习惯外,恐怕和西方金旺有关吧?在人体,金对应的是肺。而肺主降,主收敛;所以接上贴的意思,楼主继续学下去会长寿喔!
2014-02-13 16:26 18楼
呵呵!胆大须心细!不必…
2014-02-13 16:29 19楼
学中医绝对是错误,你用十年学西医,你可以成为地方名医,你用二十年学中医,可能一事无成。
2014-02-13 19:03 20楼
说实话,本人是高级工程师.曾从事軍事科研.退休多年了.搞工程科研的人离开了实验室,离开了团队是很难有所作为. 而觉得中医是很了不起的学问.几千年来老中医憑望问聞切就能知暁病家得了什么病,开一些不贵的中草药就能冶病救人.更本无须化验透視.这是何等了得!神奇!.如今老百姓到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有多少家庭因病至贫!如果各地基层有成千上万个好中医造福于民,这对老百姓是何等好事.各位中医老师你们是在从事造福于百姓的事业,在传承我们國家的千年文明.在西方医学面前切莫自卑.西医有西医的长处.中医有中医的绝招.后来我也开始学中医啦,在网上听朱文锋教授的诊断学,郝万山教授的伤寒论.自学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这种自学很艰难,但也很有乐趣.收获大大的.虽然无处方权,但治好了自已和家人的病!如果有人感兴趣的话,我下次还可讲讲如何治好我这73岁老人的腰疼.

`
⬅ 晚上睡不着了,胡思乱想总做梦 老茶馆 我所认识的任之堂经验 第三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