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阳”说起(善思维者请进)

2014-02-13 18:46 楼主
用中学知识理解“阴阳”
中医讲阴阳平衡。谁都知道,一但阴阳失衡,身体就会以出问题。实际上这句话是不完全正确的,但古书上经常这样说,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了。我认为用高中时期化学中学的“动态平衡”理论去解释是再恰当不过了。身体出问题,一开始是阴阳失衡了,但人体会自动调节,会建立一个新的平衡,就象台阶一样,由高级平衡向低级平衡过渡。拿动态平衡方程式来说,只有等式右边生成物在不断消耗减少,左边的化学反应才能够不断地进行和加剧;反之,如果等式右边的生成物大量积累,左边的化学反应也会相应的减缓或停止。
A+B=C+D+E
同样,用经济学的市场供求关糸原理,也能够解释阴阳平衡。我们把生产供应的量看作是人体的“阴”,而把产品的消耗的量看作是人体的“阳”;相当于把生产供应的物品放在动态平衡方程式的左边,而把产品消耗的物品放在动态平衡方程式的右边。一旦阴阳失衡,就会出现产品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矛盾。在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就是生产过剩。表现在人体方面就是肚胀、纳怠、胃不舒服等。相反,如果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相当于动态平衡方程式右边的物品消耗太大,就会加速左边的物品消耗;而左边的物品就会出现短缺。表现的身体方面就会出现“阴虚阳亢”,容易上火的症状。
我们不管是看电视还是看医书,一说到“阴虚”和“阳虚” ,往往很难理解。这里总结一下:“阴虚”,就是相当于人体“生产积累的能力不足”;而“阳虚”,是人体加工消耗的能力不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2-13 18:46 2楼
阴和阳的相互转化
首先说阴和阳。我把等式左边的物质形成过程定义为“阴”,把等式右边的形成和消耗过程定义为“阳”。由于白天人的活动量大,右边的物质形成量大,消耗量也大,消耗度大于左边的积累度,所以白天的阳气盛阴气弱;相反,夜晚全身大部分处于静默状态,积累大于消耗,所以夜晚阴气盛,阳气弱,这也是大多数疾病,在夜晚症状表现比较严重的原因(免疫力几乎降为零,正气压不住邪气)。这就是阴和阳的转化:夜晚阴盛阳衰,白天阳盛阴衰。同样的道理:夏季阳气盛,冬季阴气盛。在正常的情况下,这样一盛一衰,此消彼长,所以动态平衡基本维持现状,没有被打破,身体保持健康。
2014-02-13 18:50 3楼
“阴虚”和“阳虚”
A+B=C+D+E
我们还是从这个动态平衡式说起。我们把A+B的形成积累过程比作“阴”,把“C+D+E”的形成和消耗过程比作“阳”。或者说把这个等式的运行看作是一个“市场”,供求关糸的矛盾和统一,就直接反映出市场变化的经济规律。我们把“供”的一方看作“阴”,而把“求”的一方看作“阳”。当产品出现“A+B”相对减少,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时,那就表示身体出现了“阴虚”; 而当“A+B”相对增加,而“C+D+E”相对减少,即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理解为“阳虚”。
2014-02-13 18:52 4楼
如何调节“阴阳”?
“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这句话实际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用这个动态平衡式却很容易理解。
A+B=C+D+E
“补阴”实际上是相当于增加A+B的量,使得等式左边的形成和积累量增加,即增加产品的供应量。学过《市场管理学》的人都知道,盲目增加生产供应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产品积压,形成相对过剩,甚至还会出现“经济危机”,这也是很多人反映“吃补肾药出现胃不舒服或者雍滞成火毒”的原因。学过高中化学的人都知道,要想使这个动态平衡的化学反应继续加快,在增加反应物(A+B)的同时,还应当不断减少生成物(C+D+E)的量,将等式右边的量消耗掉。所以说“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可以理解为“若想提高生产增加供应,必须刺激消费,使消费增加”。同样,“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也是这个道理。
2014-02-13 21:06 5楼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如果我们把身体维持在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下,即“阴平阳秘”的状态,致病因子就无法使你的身体生病。
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 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什么是“阴平阳秘”?这不太简单了吗!不就是“阴阳平衡”吗!是吗?这是两种思维模式的差异——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上的差异。“阴阳平衡”是天平思维,是对等、势均力敌的意思,具有绝对性。例如天平要秤320克的东西,就必须用320克的砝码,多一克少一克天平都不能平衡。平衡只讲了阴阳的一个方面——阴平。阴阳是不能平衡的,例如,一个人体60公斤,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呢?他是由30公斤的阴和30公斤的阳组成的。显然是错误的。人体85%以上是水,就算剩下的15%这些有型的组织,也不是属阳,人体真正的阳就那么“一丁点”,怎么个阴阳平衡呢!
“阴平阳秘”是杆秤思维,阴代表“衡”,就是秤杆;阳代表“权”,就是秤砣。秤杆(衡)的平与不平,取决于秤砣(权)在秤星(秘)的位置。因此,阴阳的关系是权和衡的关系,就是秤杆和秤砣的关系。阴平阳秘不是绝对的对等,秤杆要平,秤砣要密。是四两拨千斤,用的是巧劲,这才是真正的中医思维。
2014-02-13 22:05 6楼
点哥 说: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如果我们把身体维持在一个阴阳平衡的状态下,即“

可否理解为细水长流呢??
2014-02-13 23:20 7楼
说的好,这就是辩证。
2014-02-14 08:25 8楼
dazhangyu888 说:
说的好,这就是辩证。

说明楼主平日就有所悟,不像有的人搞了一辈子中医,还不知道阴阳为何物,还天天在叫喊:“天有一个井大”!
2014-02-14 10:18 9楼
简单明了,谢谢分享
2014-02-14 18:24 10楼
mhj7312 说:
简单明了,谢谢分享

共同学习提高,共促中医学发展。
2014-02-14 19:58 11楼
首先 说的还不错 !顶、要想理解就要弄清楚 到底 阴阳 是个什么 东西! 然后就不难 理解了!如果局限在 阴阳 2个字面来理解 那 就还远远 不够!
⬅ 诊病用时长短说 老茶馆 头痛的运动治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