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

2014-02-18 19:10 楼主
积聚



“积聚”与“癥瘕”经常并称,含义相近,也是指邪气聚而成形,久而成积
的病理变化。其中“聚”与“瘕”,“积”与“癥”含义类似。普通老百姓经常
说的食积、疳积,就是指饮食过于生冷、肥腻,或者消化功能衰弱,即便饮食正
常,胃肠内也会出现有形的积滞。患者会出现嗳腐吞酸、心下痞硬、五心烦热、
磨牙噬齿、消瘦干枯等等症状和体征。西医检查也许无异常,中医腹诊可触摸到
腹内有形的结块。不是长了什么癌瘤,只是不蠕动的胃肠。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
柿结石。柿子性寒味涩,空腹吃或服食过多,就会在胃内形成结石。患者会出现
急剧的腹痛、呕吐,X光或胃镜检查也会发现问题。中医以辛散温通的方法治疗,
可以消食化积,消灭有形于无形。
“癥瘕”和“积聚”也有区别,从程度上划分,“聚”最轻,近乎无形。很
多心气不舒的病人,感觉胸闷气短,点按膻中穴以后,出现嗳气、喷嚏,症状得
以缓解;肝气郁滞的病人,表现为胁肋胀满,身体受热或被按压以后,就会出现
打嗝,症状也得以缓解;有的消化不良的病人表现为腹胀,点按期门、日月以后,
就会出现肠鸣、矢气。这些满、闷、憋、胀的感觉,都是邪气聚集的表现,因为
是初起,所以不至于疼痛。临床检查的时候,往往有寒温、流动的变化,没有有
形东西。《难经·五十五难》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
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
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
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
聚。故以是别知积聚也。”“瘕”是“聚”的延伸,已经有形,但是不固定、状
态可变。“癥”比“瘕”更严重,质地坚硬,形状、位置相对固定。上回已经详
细论述,不再重复。
积是最为严重的,病情严重,病位很深,一般都在五脏,病性接近质变,也
就是近乎癌岩,变为不治之症。《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详细论述了积聚的
病因病机和脉象。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
展转痛移,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
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
中;关应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
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详细提到了五脏之积的名称、形状和脉象。《难经》
对此做了详细阐述。《五十六难》:“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
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痎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心之积,名
曰伏梁,起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
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
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
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痈,以春甲乙日得之。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
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
得之。”总体来看,五脏之积大致分布在心下、两胁、脐上、脐下五个部位,与
后世中医腹诊的募穴定位大致相当。诊断定位定性明确了,在治疗上针刺艾灸取
穴、用药归经也就清晰了。
如果抛弃中医的观点和立场,仅仅依靠西医的诊断依据,很可能就会对已经
出现的积聚视而不见,面对患者的痛苦而不知所从。另外,中医认为肝气生于左、
肺气降于右。所以五积之中,肝之积表现为左胁下的结块,也就是西医的脾大。
而西医的肝大,在五积之中,属于肺病的范畴。我个人的经验是,神志病多有心
气郁结、积滞,出现类似伏梁症候,所以必刺心下。长期脾胃消化不良,多在脐
上有积,类似痞气,必刺中脘、水分。肺气郁闭,慢性咳喘,右胁下多有拘急、
痰结,必刺梁门、腹哀、掌门。而肝病日久,多在左胁出现肿块,沿其边缘浅刺,
在期门、日月点按多有良效。肾藏精血,下焦也纳污垢,最易聚积阴寒,针刺关
元是化肾积的绝妙方法。
有趣的是,“积”是邪气聚成,而化积绝不是吐下有形的物质,而是回归邪
气,积块渐消,病人开始打嗝放屁,并且逐日增多。有的病人服药以后,矢气连
连,甚至自己困窘,不好意思坐在办公室,只好频频去洗手间。还有的病人在针
刺得气以后,感觉顺着针柄有凉气往外冒。有的病人在艾灸后,腹中雷鸣,自觉
如阳春回暖,冰消雪溶。邪气假借脏腑形成积聚,攻伐失当则伤害正气,总不能
为了消灭敌人,把自己的脏腑器官都切了。补养不当则滋养邪气,会使积聚越来
越大。分别清浊,去邪留正。这是个精细活儿,也是个慢活儿,不是粗鲁、
急躁的医生干得了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11-27 11:37 2楼
谢谢分享
⬅ 湿疹 老茶馆 癫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