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革命与医学革命(5) 《医林改错》

2014-02-24 16:35 楼主
前清名医王清任曾对中医进行过“医林改错”,由此《医林改错》成为中医历史名著。
在我看来,中医既然是自然医学,其属性应类似自然世界,只有原始与现代的年代划分,并无正确与谬误之别。何错之有?而西医就不一样了。西医是科学医学,是人工医学。它是在人类患者强烈的求生欲望的强迫下,在人类医者强烈金钱欲望激发下创造出来的新医学。它以“征服”为旗帜,以挣钱为目标,以偏激为导向,以“不择”为手段,在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类求生欲望和金钱欲望的同时,肆意践踏自然法则,也就无法确保其正确性。所以才有“正确与谬误”之分别。这与原始与现代,先进落后并无关系。缪误的东西,越是先进,蕴藏的危害性和欺骗性就越大。所以,今天提出的《医林改错》,不是改中医之错,而是改西医之错。
我们要让中医科学化、现代化,首先将矛头对准的不是中医,而是西医。要对西医理论进行全面纠偏和改错。当然,要大幅度调整300年的西医理论并非易事,但也绝非天方夜谭。西医本身就存在于“不断修正”和“不断推翻”这一动态过程之中。所以,我们正好以投其所好,为其所为。对它进行“不断修正”和“不断推翻”。我们今后的工作重心不是研究中医或中药,而是从事“医林改错”,改造西医理论。将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换成《西医医林改错》。这一工作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为了改造西医,拯救西医。同时也就改造中医,证明中医。中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只能成就于这一划时代过程之中。
这项任务工作量巨大,过去中国一国完成尚有困难。西方人虽有知错必改的态度,但学科本身的缺陷决定了它只能发现一般性问题,不可能发现根本性问题。现在的中国已经具备这个能力了。就在改造西医理论的过程中,中医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了。“中西医结合的伟大事业”便可告成。
改造西医科学理论体系,首先要发现它的问题所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要探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想起金庸武侠名著《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功夫:“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慕容复练就了超越天下所有高手的武功,才能做到“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这就是说,我们要想实现上述目标,不仅要练就超越古代神医的神功神术,超越近代名医绝学绝技的硬功夫,而且要练就超越现代西医和现代科学的能力。我们用人类公认的方法,西医最擅长的方法,来击败西医,证明自己。
西医的理论,一旦被他自己的科学所“还原”,被他自己的逻辑所演绎,被他自己的实验推翻。西医不承认也不由它。它除了感恩中医之外,至少还得让出主流医学的半壁江山。

1、最新发现的西医谬误
下面举一个大家悉知的例子,来证明西医谬误的无所不在。时间进入21世纪,2005年度国际诺贝尔医学奖项就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西医学数百年来一贯认为,依据《生物化学》理论和动物实验结果,动物胃液内含有强酸(盐酸---氯化氢),细菌无法在强酸条件下生存。所以西医的经典理论一向认为人胃里不可能存有细菌。从而在胃病治疗时,均不考虑杀菌抑菌药物,只考虑采用防酸抑酸药物。所以疗效一向欠佳。
西医将一个谬误坚持了300年。澳大利亚科学家马歇尔与沃伦为了纠正这一错误,过程竟然长达30年。直至2005年才得以纠正。按照西方科学的法则,无法获得实验支持,这一错误就不可能被纠正。研究人员在各种动物身上实验均告失败,最终直接用自己作亲身(活人)试验,才得以成功。
2005年度国际诺贝尔医学奖颁奖之后,我们将中医治胃病的名家验方拿出来研究。当翻开“中药药理学”一看才明白,中医疗效显著的方剂,草药中都含有抑酸抑菌双重功效。遗憾的是,千年以来中医并不知道自己的草药内包含着对西医百年谬误的否定,包含着21世纪最新科学成果和2005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 这还是现代“中药药理学”的成就,为我们提供了证明。如果中医了解科学,精通西医, 就能依据中医临床发现和临床疗效,提前找到西医这一重大错误,推翻西医“胃中不存细菌”的一贯胡说。就不难找出“幽门螺旋杆菌”之类的秘密生物。中医千年都在胃中抑菌,不知抑杀死过多少“幽门螺旋杆菌”。 然而2005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却不认识中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思想理念的原始落后所在。其实,“落后与先进”和“正确与谬误”是两个概念。中医虽然正确,却落后;西医虽说先进,却谬误。
中医如果将原始落后的概念用先进的理念和手段进行改进,就会发现中医里确实包含着更多的现代科学和未来科学,包含着更多的未来诺贝尔医学奖项。

2、西医《生理病理学》存在的谬误
前年我去了杭州千岛湖。被美湖景色所迷,我对着湖面千百个小岛长时间凝眸。望着望着,我的思路一下打开了。西医的“生理病理学”不就像千岛湖面上突出的这一个一个孤立小岛,即被湖水分割,又有湖水相连,还被水面封闭。湖水遮住了我的视线,所以不知道这些小岛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根植于大地山脉之上?
西医的《病理学》本应属“病源学”。但西医几乎所有的病理,都回避对病源的解释。那么,这个所谓的《病理学》又“理”在哪里?我看它更像是患病部位的“病灶学”或宏观及微观“形态学”。
由于科学逻辑自身的缺陷,导致了西医只能孤立的看待疾病,也造成了它对病源的无从涉及和一无所知。《病理学》本应是用病源起因来解释病灶。而西医的病理学却是用病灶来解释病灶。用病灶微观形态来解释病灶宏观形态,用病灶微观结果来解释病灶宏观结果。 如此明显的“因果”逻辑错误,一直持续了300年,西方人竟然熟视无睹。
我们只要将西医与中医放在一起对比,就不难看出,西医《生理病理学》存在的空白。中医学步步为因,“以因为本”,“以因为病”;才发现西医病理学其实是一个“有果无因”病灶形态学,是一个漂浮在水面上而不是根植于大地山脉之上的千岛湖。大风一吹,千岛湖的所有小岛都会倾覆。
西医之所以犯下如此低级的逻辑错误,在于他们只顾着借助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能够看到病灶的微观形态,将病灶的微观形态误认为是病理。从而将原因和结果相互混淆,将“因果关系”相错乱。
《病理学》本是研究疾病发生原理和发展过程的学科。西医几乎所有的病因都无法明确。又怎么能创造成出《病理学》?所以西医的“病理学”,不能称之为“病理学”,只能称“病灶学”或“病灶形态学”。由此建立起来的西医学科就只能是一个“病灶医学”。它永远找不到疾病的根源,抓不住疾病的“真身”,而永远只能徘徊在病灶的宏观形态与微观形态之间。故我们称西医为“残疾医学”应不为过。
西医的《病理学》是以《生理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又称《生理病理学》。这一建立基础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谬误,从而导致了将生理和病理混为一谈。
《生理学》是研究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组成部分的功能规律的学科;《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的学科。可以看出,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的,而病理学是研究病人的。一般认为西医将病人疾病认识设置在对正常人的机体组成部分的功能上,并没有什么非议。正常人的生命活动功能与病人疾病对这些功能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然而,关系密切也不能混为一谈。正常人的生命活动功能规律,与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并没有什么直接或间接联系。
例如“生理学”按生物生理功能顺序将相关器官组成一个系统。“病理学”和医学分支学科划分以及疾病划分也就原封未动的照搬这一系统。这样的划分法,从生理学角度是合理的,但到了病理学领域,就可能错乱了。因为不同系统的不同脏器可能距离很近,而同一系统内的各脏器间距离尚远。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道理。
人体血液从心脏泵出,分出多支血管流向全身。供血血管分支,并没有按照《生理学》划分的系统去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供血。血液分高低压由近向远流动,供给穿越的生理功能系统,直接将血液供入脏器。
血液流过不同脏器,跨越了生理学划分的功能系统界限。这是由流体自然属性所决定的。血液就近穿插流过不同系统的不同脏器时,其流速、流量、压力和温度都会发生不同变化。某一脏器病变时,它首先危害的还不是本系统其它脏器,而是血液流穿过不同系统的相临脏器。血液流动是各脏器疾病相互影响,相互传递的主要途径。疾病间相互影响和传递不会舍近求远,不会按《生理学》划分的系统去影响和传递。
从解剖学上讲,《生理学》所划分的系统,均可独立解剖出来。唯独血液循环系统无法独立解剖。因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终端--毛细血管,遍布所有系统,所有器官和所有细胞之中。那么,血液循环系统与其它功能系统就不再是一个并列关系,而是一个前后方关系、补给关系。其它各系统之间也不是一个“并联”关系,而是以血液穿流将不同系统的相关脏器横向“串联”关系。血液是疾病横向联系最主要的联络员和组合者,那么,中医的“五行”学说就会被科学证明是正确的,而医学的《病理学》就显得“有病无理”。
西医病理学引用《生理学》器官功能系统划分,划分出一个个孤立系统。作为人体疾病分科和疾病归类,无疑违背了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关联等自然关系。
西医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漏洞?是因为14-16世纪西方处于“无医”状态,仓促之间,拉出一个刚刚诞生的《化学》、《生物学》和《生理学》作为《医学病理学》基础理论,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它能不能作为基础!
《生理学》本来是研究人体正常状态下功能系统运行规律的学科,西医的《病理学》误将其用于研究人体疾病发作的异常状态下,疾病的发生、发展、传递和相互影响规律,结果根本无法反映疾病的发生、发展、传递和相互影响的自然规律。
在疾病发生的异常状态下,不同系统的脏器之间,疾病存在着横向联系。这一点,由《生理学》建立起的《病理学》根本无法反映出来,从而导致了西医的病理学根本不能称之为病理学。
中医两千年前的《脉学》理论是将血液运行规律作为认识疾病的根本法则。它通过脉博变化信息,准确把握血液流过病变脏器的流速、流量、压力和温度等相应改变,由此了解病情信息和疾病间相互关系信息。
中医“五行”原理,从自然哲学高度把握了疾病的病理规律,也就否定了西医“病理学”系统划分。将“五行”原理用科学理论加以解释:中医依照血液流过脏器的顺序,来连接各脏器间的关系和疾病发生、发展、关联等相互关系,从而建立起病理因果逻辑。
搬开西医的书籍可以看出,西医300年所创的一切医疗手法,都是针对病灶的。西医的《病理学》领域其实是一片空白。西医学科自身根本没有针对病源的先天基因,从而导致西医的医学错误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大家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力,如果西医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一旦被推翻,那么,建立在这一基盘上300年的西医学顿时就会全面崩盘。而且没有修复的可能。
中医千年采用的“寒、热、温、凉、虚、实”等,虽然都是一堆落后的形容词。但这些形容词本身含义不是在形容疾病形态或病灶,而是在形容病源。也就是说,中医始终针对病机病理,步步近逼病源,不论病灶。只不过手段落后。中医不掌握科学依据,只能将自己认识到的病源用这些形容词来形容。
中医既然坚持存活到了21世纪,没有像其它民族医学一样被淘汰,它存在本身就是西医的克星,又是西医的救星。具有阴阳双重功效。正因为中医的存在,对比之下,才能更明显的看到和更容易找出西医的谬误所在。否则,西医永远不知道自己问题究竟出自哪里,不知道自己应当怎样在“不断否定”这一过程中求得残存。

2、如何发现西医的问题?

百年以来,西医在中国之所以趾高气扬,是因为他们深知,即便西医全是谬误,就凭中国人也只有崇拜的资格,没有反思的胆量;即便有反思胆量,也没有眼力看出破绽;即便看出破绽,也没有能力找到证据。因为我们的科学水平落后,尤其是思维能力低下。
中国科学落后的时代即将成为历史。17世纪,科学中心在英国;18世纪,科学中心在法国;19世纪,科学中心在德国;20世纪,科学中心在美国。到了21世纪,科学中心可能就会转移到中国。21世纪“科学革命”的指导思想出自中国;21世纪“医学革命”的发源地就在中国。
大家知道,要想真正推翻西医理论,发现西医医学谬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西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理论严谨,步骤慎密。几乎涉及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所有学科。我们在医学和自然科学上没有足够的修为,很难发现西医的问题,更难从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上证明西医的问题。
其实,中医完全没有必要压缩时空“回归”到的3000年前的远古《周易》。只需回归38年,回归到浦甫周时代就可以了。这样可以百倍节省时间和路程。浦甫周先生是现代最杰出的中医学家和中医临床家。由高辉远编著的《浦甫周医案》,乃两千年中医学最高经典。其医学境界和学术水平远远超过医圣张仲景和亚圣叶天士。称之为“古神医活化石”并不为过。
遗憾的是,受时代局限,浦老自幼研习中医,不精通西医。否则,他一定会看出西医的问题所在。近些年有人通过对《浦甫周医案》的科学破译,发现他的方药里充满科学原理。真可谓:中医不是“不科学”,而是“医不知自己科学”。
其实,只有练就如同浦老那样精湛的临床技术,再加上我们对西医及科学的研究和理解,就不难揭开西医误区之谜。
现在有几本书早已开始著述。据悉是西安一位女作家,著述的时间已有20余年。何时完成出版尚不知晓。第一本书仿效牛顿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名而命名的中医书籍:《自然医学的术学原理》;
中医名家的《医案》中充满了对西医的否定。西医理论存在的谬误真可谓比比皆是,遍及视野。所以备著的第二本书是仿效前 清名医王清任的医学巨著《医林改错》书名而命名的《西医医林改错》;
将西医从理论到临床已经发现了五项重大课题,三十余项大课题,300多项一般课题。上述课题已经经过临床反复验证,百发百中。终于揭开了西医误区冰山之一角,同时也揭开了中医神功、神术、绝学、绝技之一角。再此基础上又备著《普及中医高端绝技》一书。
上述所列课题个个都能命中西医要害,西方人大可去用国际公认的标准科学手段进行演绎推理及实验验证。重大课题项项都能推翻西医病理理论。大课题个个都够得上“诺贝尔奖项”级别。只是由于工作量巨大,作者自己没有条件和能力开展科研验证工作。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2-28 20:52 2楼
医林改错的确发人深思。
2014-02-28 21:20 3楼
拜读了,很有意义!
2014-04-08 14:41 4楼
好!!!!!!!
⬅ 中医革命与医学革命(4) 中医的战略反攻 老茶馆 如仙四季 ------ 一个晴朗的早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