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五味气久增而夭的问题

2014-03-08 16:22 楼主
“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这里回答的问题不是服热反寒,服寒反热了,说的是五味所偏。
只要是不平和,时日久了就导致病。
本来是内热,用寒药服进去,服下以后热抗拒着,就更热了。
内在有寒邪,服热药,一服进去他更寒了,这叫王气。
平时不是针对王气,服一个偏味长了就积累了。
一个是大量快速对病的反应,一个是慢性积累的作用。

这说的饮食的五味,那么毒性呢,有慢性中毒,有急性中毒。
所以长久用药要防止走偏。

《内经》不只是简单、朴素,不只是人类早期对医学的一些粗浅认识,而是非常精细。
包括对急性的反应,药物的慢性蓄积都论述到了。也可以说现在药理学中关注的问题,在《内经》时代几乎都提到了。

其思想的范围和深度不比现代的任何一门学科差。只是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和人类文明的阶段性,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思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现在技术上发展了,思想上有没有突破?你自己可以对照看看,几乎是看不到。
所以说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和几百万年的人类史相比,实在是太短暂了。
这么短的时间脑子不会产生质的变异和飞跃。
所以从《内经》中除了学习技术以外,要看到思考的范围和深度。

要学习一种思想,要秉承它的智慧。在它提到的这个法则之内来思考医学问题,比自己想当然地所谓创新会更有成就。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3-08 16:54 2楼
现在技术上发展了,思想上有没有突破?你自己可以对照看看,几乎是看不到。
所以说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和几百万年的人类史相比,实在是太短暂了

先生谈的太好了,现在一些专家教授们都在写文章,发论文,那是为了自己的知名度,实在是误人不浅。当然,不是说一无是处,只是有些偏的太远。首先是一个中医非的把病种分的那么小和细,就是对中医的最大割裂,如果一个中医不能整体治疗,就不是一个好中医。如果一个医生为了名声,也不是一个好中医。
2014-03-08 18:09 3楼
所以长久用药要防止走偏

怎么防止走偏呢?这个要谈啊,否则知道有贼,,不知道防范,,
2014-03-08 20:17 4楼
剑走偏锋,往往容易走火入魔。
内经所说的这个概念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2014-03-08 22:21 5楼
夭的意思:
草木茂盛美丽:夭夭(a.茂盛而美丽,如“桃之夭夭”;b.颜色和悦的样子,如“夭夭如也”;c.灾)。
未成年的人死去:夭折。
如果我这么翻译呢:
(五味各入五脏,)所以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时间久了就会增加五脏之气,(味生形,形生气)是事物变化的常规,气增加多了就可以长久,这就是变强壮的原因啊.
2014-03-09 12:36 6楼
各是其是,各真其真,止于可验于实。

尊重不同。虽然我不认可。
⬅ 单味茵陈治疗风热感冒 老茶馆 求助针灸按摩方面的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