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57条注释中泻肝法疑惑

2014-03-17 18:36 楼主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方二十)[157]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附子泻心汤,本云加附子。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同体别名耳。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从附子泄心汤以后,都是注释,可参考康平本。

我的疑问,何为泻肝法?
此方何药泻肝?

内经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何以黄连泻肝?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3-17 19:09 2楼
病机,外解后,内之阴有所伤,阴结则有热.姜,半夏散阴结,连芩去热,参草甘缓以减慢脾精之传输.因阴结阳则有余.故缓其精化气之速度.
2014-03-17 20:14 3楼
本帖最后由 文子医生 于 2014-3-17 22:17 编辑

这不是写得很清楚吗:生姜泻心汤,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并泻肝法。
-生姜泻心汤就是理中人参黄芩汤,去桂枝、术,加黄连。生姜泻心汤也是泻肝法。我们有“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但是泻脾也可以达到泻肝的目的。你可以参见我的“上工治未病”之我见--读经思考录。
连接在这里:/threads/341117
2014-03-17 20:44 4楼
楼上都是不懂行。
看原文,加黄连,并泻肝,就是说用黄连的同时,同时用泻肝法。
简单说,泻肝法就是人参干姜大枣。

所谓泻法,就实是本脏所近之数脏,如泻肝,可以实心肺或心脾,药散味多,以免心肺脏实。
这样泻法是保守点思路,若是所泻太远,会伤肝,这个就是要看情况判断了。泻远了可以泻心肾或肺肾,或胸背加肺,等等。
2014-03-17 20:52 5楼
那个是林亿他们加的,校正的话,这版本校的时候不叫生姜泻心汤,而且估计抄的人加了注。
2014-03-17 22:10 6楼
本帖最后由 文子医生 于 2014-3-17 22:20 编辑

全都是自学的 说:
说,泻肝法就是人参

你说我们不懂行我不爱听。人参干姜大枣温补脾胃,恐怕不是泻肝,是补肝啊。“加黄连。并泻肝法“这句话翻译应该是:加黄连。并且可以作为泻肝之法。
你一不按经文,二没有药理常识。不懂行的是你啊!干姜还辛温,辛能补肝你知道吗?
2014-03-17 22:42 7楼
泻心汤源于《汤液经法》,黄连 黄芩苦以泻心,人参 甘草 干姜 甘 甘 辛补脾法,仲景加半夏名半夏泻心汤,加生姜名生姜泻心汤,重甘草名甘草泻心汤,故属于同体别名。
至于泻肝法,是取实则泻其子之意。
主治在心脾,是泻心补脾法,亦可理解为泻肝补脾法,此正是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方例。
所治之证,为辛苦除痞法,痞着,闭塞不通也,痛也。
2014-03-18 06:48 8楼
楼上回复确有道理,学习了

大家都是懂行,都可为我师。谢谢大家
2014-03-20 12:02 9楼
肝郁泻肝可以参考叶天士的说法,叶氏对泻心汤的描述就是“泄厥阴,通阳明”
2014-03-20 12:02 10楼
关于泻肝可以参考叶天士的说法,叶氏对泻心汤的描述就是“泄厥阴,通阳明”
2014-03-20 18:52 11楼
不知叶在哪本书说到过,可否提示
⬅ 如何以身试药 老茶馆 高烧39.4度期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