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少华治疗泄痢经验

2014-03-25 18:15 楼主
泄泻和痢疾都是以腹泻为主的疾病,一般泻下稀薄而爽利的叫泄泻,泻下粘滞不爽,中带肠垢的叫滞下,滞下而有脓血的叫痢疾。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
1.急性泄泻
外感寒湿者,症见恶寒发热,头身重痛,泻下清稀粪便,腹痛肠鸣,身体困倦,舌苔白,脉浮者,藿香正气散加减。
暑湿天腹泻兼有湿热阻于肠间,恶寒、发热、兼有痛泻肛热者,则用藿香正气合用香连丸、银菊散、或葛根芩连汤六一散加减。
【基本方】
鲜藿香20g 紫苏叶5g 小川连5 g 云茯苓30g
大腹皮10g 六神曲10g 广木香5g六一散15g
青竹茹15g 金银花15g 杭菊花10g
此方以藿香、苏叶芳香化浊,黄连解毒燥湿,木香、腹皮理气导滞,六一散、茯苓利湿止泻,金银花、菊花解毒散邪,竹茹、神曲和胃,诸药合用,共奏化浊止泻之功。
感受寒湿,大便泻下,腹部冷痛,喜热饮食,手足不温者,苔白,脉细而迟者,当以温中止泻。
【基本方】
赤石脂10g 肉豆蔻10g 伏龙肝15g 化橘红10g
砂仁5g为基础方加减治疗。
方中赤石脂、肉豆蔻温中涩肠止泻,伏龙肝温脾渗湿止泻,砂仁、化橘红温中理气燥湿,使诸药涩而不滞,共奏温中止泻之功。
孔老认为小儿秋季腹泻多为感受寒湿,伤及脾肾之阳,用上方治疗,剂量酌减,常收捷效。

饮食所伤,泻下酸腐,嗳腐吞酸,泻后痛减,腹痛而泻,舌苔白腻,脉紧者,保和丸加减。
2.慢性泄泻
脾气虚腹泻者,腹泻、腹痛绵绵,纳呆,面黄白,舌体胖,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象细弱者,用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常加米苍术10g 淮山药15g 芡实米15g 莲子15g 诃子10g 扁豆15g等药。
脾阳虚者,腹泻而腹部畏寒,喜温食者,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加减。肝经寒凝者加吴茱萸10g。
肾阳虚腹泻,五更泄常用四神丸加减:肉豆蔻10g 五味子3g 吴茱萸10g(伴有肾阴不足者易为山萸肉10g) 破故纸10g、赤石脂10g、伏龙肝15g。
脾肾阳虚则以上诸方合方加减。
对于慢性腹泻,虽然有脾肾不足之象,但若患者有湿滞肠间者,仍须用导滞行血之法,用药如木香、莱菔子、炒枳壳、当归、白芍等。
3.痢疾
高热而利,下利肠垢,白多红少,里急后重,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湿热滞留肠间,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治疗。
【基本方】
粉葛根10g 条黄芩10g 川黄连5g 白头翁10g
生黄柏10g 秦皮10g 金银花15g 杭菊花10g
广木香5g大腹皮10g
方中黄芩、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解毒燥湿、凉血止痢,葛根解表退热,银花、菊花解毒散邪,木香、大腹皮理气导滞,诸药合用,可达解毒止痢之功。
湿滞肠间,故大便时粘滞不爽,便下肠垢,若后重气滞重者,当加用导滞之品,如炒枳壳10g、槟榔10g、莱菔子10g,甚则加大黄5g元明粉5g;如滞下肠垢脓血较重者者,必加行血之品如当归15g、白芍15 g,以“行气则后重自除,调血则便脓自止”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杨西山《失血大法》 老茶馆 孔少华治疗小儿遗尿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