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需条理化

2014-03-30 10:11 楼主
无论阅读古人的中医书籍,还是近人的中医文章,其中花费太多的笔墨在:1、论点的出处、作者。2、前后重复论述一个论点,只是修辞不同。
这有几个不良后果:1、浪费了学习者的时间、精力。2、令中医理论颠三倒四,没有像金字塔那种严格的抽象层次,极其缺乏条理。从而我们每次阅读,都像要沙里淘金一样,先要筛除很多无用的沙子,然后才能得到一点金子。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3-30 11:45 2楼
如果毎读一本书都能得到一点的金子,那已经是很好的了,比起整本书里都只能找到些废铁强多了,
2014-03-30 12:09 3楼
一本书能够得到一两个知识点,哪怕是在片言只语中感悟到真谛,就算是好了。别指望一本书都是您需要的东西,那是不现实的。
2014-03-30 12:12 4楼
libenyu 说:
如果毎读一本书都能得到一点的金子,那已经是很好的了,比起整本书里都只能找到些废铁强多了,

有些时候也许废铁正是我们需要的,乐观点儿。
2014-03-30 12:14 5楼
慧然独悟 说:
一本书能够得到一两个知识点,哪怕是在片言只语中感悟到真谛,就算是好了。别指望一本书都是您需要的东西,

一本书能够得到一两个知识点,哪怕是在片言只语中感悟到真谛,就算是好了。
咱的看法是:人这一辈子能够得到一两个知识点,哪怕是在片言只语中感悟到真谛,就算是明白人了。
2014-03-30 12:44 6楼
李荣伟 说:
一本书能够得到一两个知识点,哪怕是在片言只语中感悟到真谛,就算是好了。
咱的看法是:人这一辈子能够

请问老兄,您当过老师吗?为什么经您修改后的东西更耐人寻味,如同我的文章经老师一修改就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2014-03-30 12:51 7楼
慧然独悟 说:
请问老兄,您当过老师吗?为什么经您修改后的东西更耐人寻味,如同我的文章经老师一修改就有锦上添花的效

嘿嘿,你抬举咱了,咱从小就想当老师,可惜至今咱还没有这个能力,包括自己的儿女都教不好。不过咱觉得咱有一幅好心肠,足以。
修改别人的东西或许是为了抬高自己显示自己吧?有些时候总想出风头,认为自己了不起,比谁都强。嘻嘻,不自量力而已,勿怪哦。
2014-03-30 13:04 8楼
我不是愤青,我是觉得中医方面文章的书写文风应当做一些革命,才有利于中医科学的发展。比如:《中药学》教材,讲“荆芥”,其中有这么一句“若治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或目赤者,常配伍薄荷、连翘、银花,如《温病条辨.上焦篇》银翘散”,如果改成这样叙述更符合教材的体例"如配伍薄荷、连翘、银花,可治疗治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或目赤者"。而把“《温病条辨.上焦篇》银翘散”删除。因为既然是科学,则不论出处哪里,也不论是张仲景的观点还是李仲景的观点。
2014-03-30 13:06 9楼
因为教材任务---不是文献校勘,而是传播有条理的知识。
2014-03-30 13:07 10楼
李荣伟 说:
嘿嘿,你抬举咱了,咱从小就想当老师,可惜至今咱还没有这个能力,包括自己的儿女都教不好。不过

"直来直往”,别想太多,人就不会累,我觉得您这样一改效果很好啊。要是在中医方面得到你的指导就更好了。得一鸡冠花的解释,怀揣这宝,看应该给它发发光是时候了。
2014-03-30 13:10 11楼
李荣伟; 说: 李荣伟 发表于 2014-3-30 12:12
有些时候也许废铁正是我们需要的,乐观点儿。

呵呵!有的也废铁都木了,泛夸为名!!
⬅ 咱的谬论多 老茶馆 中药的古法煎煮及饮食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