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剂量对川芎功效的影响

2014-04-13 23:53 楼主
以古今医家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历代本草为依据,对不同剂量的川芎在方剂配伍中的功效进行总结。
结果:小剂量川芎祛风止痛,
中剂量川芎行气、活血止痛、安神,大剂量川芎通络止痛。

川芎是一味活血化瘀药,《本草蒙筌》言其能“散肝经诸风,治一切血,治一切气”,但川芎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需要发挥其功效的一部分,而且川芎因其药性偏胜而有一定的副作用,这要求我们把握好川芎功效发挥的控制因素、控制方法及运用技巧。影响中药功效发挥的因素主要包括配伍环境、剂量、炮制、剂型、煎服法以及是否对证,目前方剂配伍的研究热衷于配伍环境和实验,用量一般都以教材的常用剂量为准,对剂量的研究有不同程度的忽视。古今医家以小生产方式积累的理论和实践总结中有丰富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古今医家使用川芎的方剂及其用药经验进行研究,发现川芎的剂量差别能影响其功效发挥,现就此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一些思路。

1小剂量(3~6g)祛风止痛。
川芎辛温升散,性善疏通,上行头目,旁达肌腠,能祛风散寒,止痛效果颇佳,《本经》云其“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经脉挛急,除脑中冷痛,面上游风来去,目泪出”。常用于头痛、风湿痹痛。尤以外感头痛最为常用,如风寒头痛的《局方》川芎茶调散,风热头痛的《卫生宝鉴》川芎散,风湿头痛的羌活胜湿汤,风寒夹湿头痛如九味羌活汤,胜。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馀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柯韵伯对此也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曰:“若复不止者,以肾主下焦,为胃之关也,关门不利,再利小便,以分消其湿,盖谷道既塞,水道宜通,使有出路,此理下焦之不二法也。”“便秘”为大便秘结不通,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多为热盛津亏,肠道失濡所致。此时膀胱气化功能当属正常,故小便当利;若小便不利,大便先硬后溏,则非热胜津亏所致,而是由于水停膀胱,不还肠中所引起的,《伤寒论》中251条“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今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论述的即为这一道理。临床时如果不辨小便,扶正祛风的小续命汤[5]。川芎在此类方中的剂量一般较小,汤剂换算为现代剂量约3~6g。诸如此类祛风的方剂,在宋元以来的方剂的配伍中出现比较多,这与对川芎功效和副作用的认识的深入有关,同时也与医家对病机与治疗的研究深入有关。对此,古今医家多有论述,如宋代《本草衍义》提到“川芎头面风不可却也”。该书同时认识到“川芎过于辛散,不可久服,多服令人卒暴死”。宋代对风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逐步形成“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得配本草》提到“川芎上行少用,下行多用”。近代医家蒲辅周认为川芎不可多用和久服。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指出:“川芎治头痛的用量以3g为宜,若用9g服后反增头晕欲吐。”川芎气香窜性温,其力上升下降,外达内透,无所不至,用小剂量主要取其辛散之性,上行头目,外达肌腠,祛风止痛。这与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如出一辙。

2中剂量(9~12g)行气活血、止痛、安神。
行气活血、止痛。川芎辛温入肝经、心经,行冲脉,为血中之气药,助清阳而开诸郁,凡郁病之中焦者,须用川芎,开提其气以升之则郁自降,为通阴阳血气之使[3]。腹痛、胁痛、郁证、湿泻、血不明原因,妄用攻下,必然损伤脾胃之阳气而造成大便稀溏之变证,不可不引以为戒。
综上所述,辨小便对临床诊断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整体观”是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它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的协调运转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所以,我们诊察疾病的时候决不能偏于一征一症,必须全面观察,四诊合参,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强调“辨小便”对临床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决不意味着只通过“辨小便”就可以确诊某些疾病。只有将“辨小便”和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综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
痢皆可用之,如行气解郁的越鞠丸,疏肝行气、和血止痛的柴胡疏肝散,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血府逐瘀汤。痈疽疮疡、瘿瘤皆气血阴阳相滞而成,川芎能和气血通阴阳而治痈疡、瘿瘤,如痈疽溃后气血皆虚的内补黄芪汤,活血消瘿的海藻玉壶汤。
《本草纲目》中以川芎为佐药调血行气,治疗血痢已通而痛不止以及湿泻。川芎在上述方剂中主要发挥行气疏肝、和血止痛之功,其用量汤剂换算为现代剂量约9~12g。在古今医家,无不强调气与血关系的重要性,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苍术、川芎总解诸郁,随证加入诸药。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川芎开提其气以升之。”明清以来中医的理论逐步完善,在气血病证方面,不局限于气可摄血,还丰富和完善了气可行血的理论。如柯琴认为:“凡生血者,则究之于心,调血者,当求之于肝。”川芎行气疏肝、和血止痛的功效主要作用于肝、胆、脾、胃,此为中焦气化的场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中剂量川芎行气疏肝而气血兼顾,用量偏大则以活血为主。川芎调节升降平衡而入中焦,稍重则入下焦。川芎下行血海,活血、调经而止痛,常用于瘀血腹痛、痛经,如温经散寒,祛瘀养血的温经汤,养血止血、暖宫调经的芎归胶艾汤,养血调肝、健脾利湿的当归芍药散,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生化汤。此类方剂配伍渊源于张仲景,随着医家对瘀血证候认识的深入,后世医家在川芎配伍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如《医林改错》里活血化瘀的方大都有川芎的配伍,《傅青主男女科》中运用川芎的四十余首方中大都运用较大剂量。现代研究证实川芎有抑制平滑肌收缩的作用。疏肝活血安神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养心。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心失所养,故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川芎行气活血而入心包经[3],《本草纲目》云:“川芎,血中气药也,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川芎可调肝血而疏肝气,故可用于肝血不足之不寐,如养血安神、清热除烦的酸枣仁汤,丹溪知柏四物汤治血热不寐[5]。
《临证指南医案》肝阳不降致的不寐均配伍了川芎,蒲辅周在治疗胸痹、心悸兼不寐时也常配伍川芎。此类方中川芎亦多为中等剂量,同时配伍较大剂量的养血安神药如酸枣仁以控制川芎过于辛散之性。药理研究证实川芎有镇静的作。

3大剂量(15g以上)通络止痛。
头风或血瘀头痛等,为久病入络,血脉不通,川芎气味俱厚,但非重用不足以祛瘀通络,故头风或血瘀头痛每大剂量使用川芎。此类方剂配伍多出自医家的独特临床经验。《宣明论方》川芎丸用川芎五两、天麻二两治头风。陈士铎的《辨证录》中用于头风的救破汤、救脑汤、散偏汤,其川芎剂量为一两,多于配伍的其他药数倍。现代医家杜雨茂、李寿山治疗久治不愈的头痛多运用大剂量川芎。用量较大,汤剂换算为现代剂量约15g以上。药理研究证实大剂量川芎有镇痛的作用,同时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川芎治头风用大剂量一是要严格辨证,二是要注意药物配伍。正如《本草纲目》云:“川芎易耗散真气,不可久服,多服令人暴亡,若以他药佐使,又不久服,药备五味,具四气君臣佐使配合得宜,岂有害哉?”风邪郁久化热之头风,则宜大剂量川芎,并配伍石膏、石决明等寒凉清热平肝之品;若血瘀头痛等久病痼疾,则宜大剂量川芎以活血止痛,并随证配伍补肝肾、平肝息风、化痰、活血通络等药用之。本品对阴虚火旺、肝阳上亢及气逆痰喘之痰火证应慎用,因本品辛温升散,有助火伤阴、使气火逆上之弊。

4结语。
中医对中药功效发挥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剂量是许多有效秘方的不传之秘,对中药功效发挥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川芎剂量与在方剂中功效发挥的方向的相关性做了初步探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定的剂量是基于现行教材和药典所定的范围,同时参考本文所载文献中的剂量。中药功效发挥的方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配伍环境、炮制、剂型、煎服法以及是否对证,特别是整个方的配伍环境。川芎上行巅顶,中开郁结,下调经水,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行气的作用,但祛风止痛多与羌活、细辛、白芷等引经药相配,而行气解郁则又多与香附、苍术相伍,活血调经多与当归、芍药同用,安神多配伍酸枣仁,通络止痛多与全蝎、僵蚕相伍。因此对影响川芎功效发挥的方向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4-14 06:56 2楼
学习,谢谢分享。
2014-04-14 08:00 3楼
学习了,谢谢!想到川芎的用量,就不由的想起几天前网上有人给患者开了30克的川芎。
⬅ 儿童多动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 ... 老茶馆 读书小得3盗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