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润安论耳聋

2014-05-07 23:50 楼主
邹润安论耳聋
王昆文
邹润安对耳的概述有五个字,即:幽、含气、内影。他认为,这就是耳的特性。
所谓“幽”,有幽深、幽静之意;所谓“含气”,即使气内含而能接纳;所谓“内影”,即鑑(镜)中所见,或金与水所照见的影像,即为内影。
邹氏首先把耳目比喻作天地。他说:“耳目似天地,天道园,地道方;方曰幽,园曰明。明者吐气故外影;幽者含气故内影。外影火与日也;内影金与水也。”这里,他把耳比作地,其性质是方和幽;幽者含气,就像金与水那样能够内含影像,产生内影,即内影可以用金与水来表现。
他又进一步说:“耳目之用似神灵。神乃阳之精气,灵乃阴之精气。灵之义,为空,为昭。”(注1)也就是说,目之用曰神,耳之用曰灵。灵的本义就是空(什么都没有),就是昭(明显、显示)。从镜(金、水)中所显示的影像来看,这不就是“空”和“昭”吗?这不有似于耳之能闻声音乎?所以,邹氏以金、水之能照与否,来说明耳聋的原因:“水者浊则无影,虽清而深且窅(yao,下陷,深,深远),则亦无影。求水之能照,正犹求金之能照。质欲其清,体欲其薄。不清则不昭,不薄则不空矣。”不昭、不空则不灵,不灵则耳失聪矣,即耳失去或减弱了其听觉功能。另外,邹氏还以坎卦的卦义来说明耳的特性。因肾主水,开窍于耳,“水为坎,坎之二阴外附,正取其空;一阳内藏,确似其朕(征兆、迹象)。”
邹润安认为,“喑哑与聋,源同而派别.”。所谓“源”,即声音。因为喑哑与聋皆与声音有关:喑哑是不能发出声音,而聋是不能接受声音。那么,声音的形成原理是什么呢?邹氏说:“声者,资乎水而发乎金∠∠∠∠∠则音声者,必使水尽化入金,然后从金而出。”因此,“声主发,聪主受∠∠∠∠樠者因乎金而受乎水。”这就是说,声与聪是相互对应的两面,即相互为用:声音可以使聪(指听力好,聪明,有智慧,反应灵敏)得到显示;聪可以收纳声音。二者都与金、水两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以镜(金、水)之照影来比喻聪,那么就可以钟来喻声。“聪”为何与“明”字连在一起组成“聪明”一词?正说明“聪”与金、水之能照影(内影)有关。古人造字,皆有所本。后世医家有云“耳聋治肺”,看来正是与邹润安所谓“聪者,因乎金而受乎水”之说相一致。秦伯未先生也说:“耳聋与肺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风聋、猝聋,由外感风邪引起,必须调气开郁∠∠∠不可误作肾和肝胆疾患。”
邹润安认为:“以耳而言,则幽者其分,含气者其才,内影者其德。然体非用不见,用非体不立。则非化无以见含气之无宰;非灵无以见内影之有朕。惟其有朕而灵,故能为含气之归,致含气使化,纳含气于幽。”
以上这段话不容易读懂,它说的是:耳的特征是幽深、含气(中空)、内影。但是,耳之体与用不能分离,联系二者的是气化,即使水尽化入金,然后从金而出,这就是声音。它使耳的功能得到显示。而金必须要能照物(即内影)才能显灵。因此,耳的功用可用四个字来形容:“有朕而灵”。即耳什么都没有,却能显示征兆、迹象(即内影),即闻声音而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这就是所谓内影。
如果没有气化,则无以显示含气之中无有渣滓;如果不灵(即不空、不昭),则无以显示内影中有征兆、迹象。总之,含气要能化,能纳,能归,而其前提必须是“有朕而灵”。所以,叶天士在其治耳聋医案中称耳为清窍、空窍或清空之窍,突出一个“清”字、一个“空”字。这是符合实际的。
鉴于上述,故邹氏把耳聋分为内因与外因两类:“内因为不昭(征兆中不光泽,迹象不明),外因为不空(含气中有芜杂)。气藉精以为昭(精能化气),设使精不给(即精不足则化气少),斯为内因。精藉气以为空(气能化精),气芜杂,斯为外因。”这里所谓“精不给”即肾虚,以肾藏精;“气芜杂”,即有风、火、痰、郁等的干扰。
故对于耳聋的治疗,邹润安也从内、外因两方面着手:
内因则“滋膏以膏之”,即滋填阴精,如用雀脑、白鹅膏、鲤鱼胆、白颈蚯蚓、乌贼鱼骨、生麻油、乌鸡膏、龙脑膏等。按:乌鸡膏即乌鸡的脂肪油,润燥生津,加粳米煮粥,可治老人五藏气坠、耳聋。龙脑膏为龙脑香的树脂,性温味苦,主耳聋,摩一切风。
外因则“荄(gai,草根)苏以薙(ti,割去野草)之”,如用葱涕(即葱汁)、络石、菖蒲、土瓜等。按:葱涕,功同葱白,通散上焦风气,《纲目》认为可治头痛耳聋。络石,除邪气,养肾(《别录》)。另外,邹氏还认为磁石能引金合水,尤为治耳聋至元至妙之要药,以其入肝、心、肾经,能潜阳安神,明目聪耳,纳气平喘。
总之,邹润安对耳聋原理的阐述是独到而深刻的。他认为,治耳聋的要义为求昭,求空。怎样求昭?质欲其清。怎样求空?体欲其薄。既昭且空,则灵矣,而听斯聪矣。由此可见邹氏对耳聋一病的认识迥异于其他医书,而成一家之言,虽然有些深奥难懂,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领会。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5-08 11:16 2楼
此论出自邹氏哪本书籍?
2014-05-08 12:11 3楼
本文所引,出自邹润安《本经序疏要》,学苑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卷五,第135页。
2014-05-15 13:53 4楼
杜甫“赠花卿”诗: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按:诗中,两个“半”字,空灵而形象,使人仿佛看到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
这里,听觉与视觉是相通应的,听声音而能产生内影(即印象),化无形为有形。对此,盲人也许更能感受得到。
⬅ 暖肾助火汤~温补肾阳,主治色欲过度,肾经虚寒,阴茎萎缩。 老茶馆 宫外孕孕卵未终绝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