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林旧事 3、 何松龄凭脉断生死

2014-05-22 21:33 楼主
医林旧事3、 何松龄凭脉断生死

松龄何先生,岳池县资马乡富贵里(今属大佛乡)人,世居啸马寺寨下何家院子。咸丰年间秀才,因乡试不中,乃弃儒从医,拜名医“姜一回”姜锡山大璀先生门下,为大璀先生晚年弟子。姜先生晚年学识更富,经验更丰,授徒传道,切于实用。松龄先生年轻时,专治儒学,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已了然心中。今学医于名师,更走治医捷径,聆教三年,学业遂成,而能独立应诊济世,因受锡山先生器重,倾其所秘而传之。
松龄先生一生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之钻研精神,至老不衰,治病效验良多,尤精于脉学之理,凡有求诊者,一经先生切脉,便知病之所在,不需病人陈述病情。尤其切脉断寿,三年之内,便可预卜生死,更是一绝。因有“何(活)药王”之美誉,及“不得行,找何松龄”的民谣流传于世。清季晚期,岳(池)武(胜)广(安)合(川)一带,民众对其医术之信赖与称道,于此可见一斑。
松龄先生逢三、六、九,在啸马场(今已划属合川县肖家镇。解放前,这一场镇,一条长街,东为岳池啸马乡,西为合川肖家乡。)药店坐堂应诊。某年清明佳节,恰是肖家逢场,文家垭口一带之文氏家族,在肖家街上,举办清明会酒,午宴席散,有叔侄二人,年均五旬上下,顺街游玩,见松龄先生尚未回家,且病人已稀。叔谓侄曰:“久闻何先生善切寿脉,今得其便,何不一试其术。”于是二人进店,求先生切其寿脉。先生依次诊过二人之脉后,谓叔曰:“尔病在肺不轻,不即治,恐难食得粽子。”又谓其侄曰:“汝病在肝,亦非寻常,不治,断难过得中秋。”彼时二人,体魄尚健,能食耐劳,身无不适,不信生命如此短促,遂付过脉金,一笑而去。
四月农忙,经收麦插秧之劳累,文氏之叔,倏然一病不起,初则头晕咳嗽,心烦口渴,继则痰中夹血,急遣轿迎请松龄先生。先生曰:“晚矣,不可救也。”辞未往诊。更求他医,效多不显,延至五月初四,呕血如注而亡,果应其言。侄见叔应期而逝,乃膺服先生断病如神,因生恐惧。逢场即去啸马,求先生诊治。先生切脉后曰:“汝病已过治疗佳期,吾愧无回天之力。”文某再三恳请,终未出一方。文某回家后,心忧其病,病遂愈重,不逾月肢体消瘦,腹胀如鼓,青筋暴露,动辄喘喝,延至八月十四日夜晚而死。亦应松龄先生诊断之期。
大界溪有某家女,年未二旬,待字在家,忽患头晕乏力,倦怠嗜睡,频频呕吐,水谷不进,形容消瘦。更医数辈,病情有增无减。其戚有住赛龙者,因荐松龄先生可愈此女,遂轿迎至家。其父母导至内室,见病人面黄肌瘦,卧床不起。先生诊毕曰:“恭喜,恭喜。”主人闻言心中大惊,忙请先生客厅上坐。转身叫下人:“看茶。”旋即又奉上白银一大锭,“务请先生笑纳”。并凑近先生耳边哀请:“乞先生全小女名节。”
先是,邻村有一青年,女甚爱之,父母弗允,二人遂有熟饭之举,以迫父母。何先生指下明白,心照不宣,乃疏扶正堕胎之剂,药到胎陨。月余后,此女之父专赴何家,送一白铜水烟杆(壶)以表谢谢忱。
先生既有“活药王”之美誉,从其游者,自然趋之若骛。而先生收徒,非但不取进师之资,不限学时,三年五年,学成为期,且提供住宿,仅需自备席被灯油。每月纳米一斗,以作伙食之用。然学徒文化,则需是发过水号之童生或硬入之秀才,何谓“发水号”,即有资格参加府试之童生。科举时代,读书人求取功名,须经县里初试合格,张榜公布,谓之“发水号”。发过水号者,方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得中,取得秀才资格。何谓“硬入秀才”,凭其才学考试而获取者,非花钱捐得者。是以先生家中,弟子常年甚多,且均为儒学名士。
有大佛寺蔡姓者,家中殷实,而体弱多病,欲得先生细心诊治,特备厚礼,乞收门下,并求先生为其诊病,先生切其脉,叹曰:“何迟至今日方来诊治,病已深伏膏肓,实难为也,不过大限尚有年余,不宜再劳心思,回家静养,或可得生。”蔡某闻言,潸然泪下。为尽人事,慰其心思,先生虽疏方与服。但仍无回天之力,后年余,蔡某果去世。
先生家之庭院,背靠啸马寺山梁,一条肖家至赛龙石板大道,经啸马寺山腰而过先生院侧,山腰间有小庙曰“三官殿”,庙周大树蔽日,夏天十分荫凉,过往行人,辄驻足歇息。庙旁小店又有凉茶冷酒出售,因而每日在此休闲人员甚多。一日天热,何先生出诊归来,轿过于此,有老翁王某者,与先生同庚,数十年相交甚契,亦在此乘凉休闲,见先生轿经于此,即叫歇脚。先生落轿,寒暄之后。王某乃曰:“世传庚兄切脉断病,如有神附,必能摸出小弟阳寿尚有若干,今日幸会,兄何不一试,以搏一笑。”说罢伸出手来,让先生诊脉。先生也不推辞,闭目凝神,切脉有间,乃曰:“若论贤弟脉势,尚可逍遥两年有奇,便有病魔缠身,彼时虽扁卢在世亦难复生。苟能及早调治,寿限又岂止三年哉!”王某闻言大笑不止,只当闲语,置之脑后。时光流逝,寒暑两易,王某渐见身软膝弱,昏昏嗜睡。乃记起庚兄所言,遣轿迎接庚兄来诊。先生托轿夫带回糖食两封,并嘱另请高明。王某仍惑先生之言,四处求医,医治半年,了无稍效,仍如先生所断。
先生著述颇多,均未付梓,而相互传抄者如:《秘授活法》、《得心应手》、《正眼目脉诀》等。多以歌赋体裁写成。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5-22 21:48 2楼
奇人,,,,,,,,
2014-05-22 22:42 3楼
真是神人!
2014-12-23 19:16 4楼
真是神人!。
2015-07-31 21:38 5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你无法想象有多深,中医蕴含天地之奥秘,这一生能窥得其一二已足以
⬅ 医林旧事 2 陈云门一诺两报恩 老茶馆 读书小得21鬼箭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