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决》读后小结

2014-05-23 17:17 楼主
一个人能够洋洋得意地随著军乐队在四列纵队里行进,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使我对他轻视。他所以长了一个大脑,只是出于误会;单单一根脊髓就可满足他的全部需要了。文明国家的这种罪恶的渊薮,应当尽快加以消灭。由命令而产生的勇敢行为,毫无意义的暴行,以及在爱国主义名义下一切可恶的胡闹,所有这些都使我深恶痛绝。——爱因斯坦

与其被动地同意别人的看法,不如理智地表示反对,因为如果你信自己的智慧,那么你的异议正表明了更多的赞同。--罗素

立碑,晚上补充内容。
请养肥再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5-23 22:44 2楼
本帖最后由 全都是自学的 于 2014-5-24 17:15 编辑

因为是直接在网页上写,所以首先铺一下杂项小记,慢慢整理思路,最后把整体的收获再总结起来。

1,阴退阳进问题。(暂定稿)

书中有阳进其数7,阴退其数6.为简单文字,故不用之乎者也,直接举例引用,请自己脑补连接文字和关系:

依我对周易的理解,数应人身,阳数7为胃经,为平人脉,为肉,为主气宗气(这2个词都是含糊词,不做实际意义理解)。阴数6为右腿,脊柱,眼。

内经言,阳为气阴为血。
气我假设理解为是血液,流动的血液与固定的管道和细胞等等比值大的区域。
血我假设理解为是肌肉器官,流动的血液与固定的物质比值小的区域。

所以简单总结:流动物质比较固定物质的比值大的区域定义为阳数7,比值小的区域定义为阴数6.
而不是某些书上说的绕那个图片数格子。
当然,在具体部位,这个比值并不成立,而是可能反过来或者用了另一个指标来评判。而这个比值,在某个区域,可能大是阳,另一个区域可能小是阳。具体细节待日后某日写中医知识大总结详细整理。

而书中的补泻,基本就是这个思路。如桂枝与枳实。如地黄与黄芩。葶苈子与麦冬
具体思考并参考《辅行决》书中这部分: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
具体细节不符合本楼条目(1,阴退阳进问题),故不详细说明。


当然,阴退阳进76的理解并不仅限于上面的举例和方法,请自行拓展思考,因为想说明要繁琐无比的文字,却并不必要。
2014-05-24 11:15 3楼
铺行诀是这样的吗?
2014-05-24 17:15 4楼
本帖最后由 全都是自学的 于 2014-5-24 19:21 编辑

2经络的定义

历来医术都对经络解释的含糊不清,各书之间也无统一定论。
我个人认为,经络一说,仅仅是一种分类方法,并不是在经络图和某些书籍上的描述是一条线或者贯通串联的组织或连续区块或类似定义。

但我也并无绝对把握我的理解是否就是内经等经典的同等意思,提前在此声明。

我通过对自身内在气血的内视观察,目前认为,经络一说,当以脉为分类规则。
简单解释:
五脏六腑诸经皆有脉,而经络如何构成?
我认为,如肝经,胸背肌肉,眼主体,筋,双膝,肝脏,肝前某处等,都是肝经,但是我们在实际的解剖图谱上看,这些部位都不是连续的。
在我自己的内视观察中,我发现,这些部位之间之所以能统一命名为肝经,是因为不论他们在身体的哪个部位,但是当它这个部位在气血旺盛时的脉象(包括局部诊脉和人身整体的脉象)是和其他几个肝经部件的脉象基本一样的,其中几个部件之间脉象的区别,是因为在身体位置的高低而存在的细微的从促到弦的区别。
而这些脉象基本一致的部件,经过我反复对比书籍和自己身体内视观察,确实都归属肝经。
所以,我目前来看,有2种理解,1是脉象一样的部件或组织都归类一个经,2是依区块不同,如头,上中下焦,胸背、上臂、小臂、大腿小腿等区块的不同,每个区块都只有12经络中各自一个对应脉象的组织(但是这个2号理解,很明显有很多错误和不对,这个也算是一种有意思的想法,但是不能拿出来做真理或者定论,应该算是一种错误的但是有益的猜想)

而,正规中医教材,和唐宋以后书籍,基本都犯了我在本楼开头说的话,就是把经络理解为连续的线或者连续区块或部位。这样的想法,其实诸位在现实的医学案例中,已经能发现它的弊端和不合理的存在。
至于经络图中的线,经穴点连接的线,这些线我理解只是用来说明这些穴位的分类,而穴位间彼此没有连接和顺乘的关系。每个穴位都有特定对应的区块,反观诸大中医教材和经典,应该都犯了这个错误,或者没有说明这个问题,所以很多后学,都在这个地方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个是很不应该的错误。
2014-05-25 08:34 5楼
不懂!
2014-06-04 14:16 6楼
好东西!!!!11
2014-06-09 21:53 7楼
中医之根辅行决呀
2014-06-10 16:26 8楼
针灸学与中医基础理论里,提到的经络,大致上是没错的,而这个错误源自于我们的想当然,书上把手太阴放在第一条,之后就依次相连,这个排序不等于经络中气的走向问题。
而关于经络中气的走向问题,无论素问还是灵枢,给的答案都是模糊的。
所以,教材没错,错的是我们的固有的惯性思维。
第二个陶大叔的辅行诀深层次的内容是在讲人体气机的关系。
刚才楼主提到的气与血。
千万不要把他具体化,这个意义不大。
譬如说,楼主讲到的气属于阳,按照惯性的思维,阳当是升发为主,可反问,难道气就只是散而不敛么?
五行是一种气自身不息运动的详细化描述,千万别机械得套用以及分割五行。
比如五行之火,常规的思路是火属阳,当升发光明温煦机体,然心火却是要下潜温暖肾水的。
再具体一下到经络层面。
经络讲白了就是气运行的轨迹,而这轨迹和人的生死有密切的关系,刚死的人身上就已经无法测出经络的基础单位——穴位的电阻。
在我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一直有一个疑问,在一条经络上有没有气的相反的流行。
后来看到祝英华道长的十二经脉运行规律揭秘,才心头稍微有些宽解。
素问和灵枢对于气的描述很多。这种描述,黄帝岐伯能观察到,必然有其观察的办法。
2014-06-10 16:29 9楼
你境界太高了,佩服
2014-11-08 20:03 10楼
有空来慢慢研究一下。
2014-11-08 22:20 11楼
支持下,有时我也这样猜想经络,但是不能说出来,我不会内视之功,无法证实。只是练过一段时间气功,有些感觉很奇怪。瞎琢磨。
⬅ 哪位老师,用过此药,能否指点下 老茶馆 湿盛中满的人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使用当归和红枣时的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