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机器,晒药方,晒成品,晒思路,大家一直不知道我治什么病,哈哈。

2014-06-01 08:12 楼主
开始药的种类越放越多,后来准备精简一下没啥大用的都去掉,

走心肺脾胃的都去掉。贵的没啥用的都去掉,呵呵。

这药打粉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煮两大盆,费火,费时,药效不稳定,前面的重,后面的轻,

有些药效已经没了,有效药效还没出来,也就是相当于你前面喝的药和后面喝的药是不同效果的。

而且升两大盆渣滓,都没地方礽这下打碎了,喝完直接倒卫生间,呵呵。

当然,你愿意喝了也可以,我觉得可以起到麦麸的作用,起到粗纤维的作用。

开始我还担心,根了,茎了,壳了,打不碎,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

石决明,山楂子,水牛角,香附,地黄,神马的,毫无压力。

根据我的观察,一分半钟足够了。如果是2斤的型号,2分钟也足够了。

就是噪声比较大,2500转他要没有噪声都奇怪了,

根据我的观察,这个机器的噪声如果平稳,没有波动,嘈杂,就可以证明机器工作良好。

一般一分钟以后,一般一分钟以后,噪声趋于平稳,这个时候就已经基本打完事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6-01 08:17 2楼
感觉一斤的机器有点小,单次打的量少,我这一大盆得打三回,比较纠结。

打完一次,得等他散热。

说说我的思路吧。上面图上都写了,不是很清楚。


主要针对就是肝血热,其他附带滋阴,肥人。

清热8分,凉血4分,解毒4分,理气3分,解郁3分,平肝3分,祛风2分,活血2分,消食2分,滋阴2分。

养肾阴,养肝阴,小用化痰,照顾脾胃。
2014-06-01 08:31 3楼
一袋板蓝根丢了,说啥都找不到了,还一点没用呢,郁闷我。

旱莲草,夏枯草,(谷精草),女贞子,桑叶,大青叶,(薄荷),(白茅根),

板蓝根,青葙子,大黄,青皮,栀子,刺蒺藜,绞股蓝,

黑芝麻,山药,枸杞子,玄参,百合,白芍,沙参,熟地,天冬,葛根,生地,

丹参,郁金,(天麻),鸡血藤,香附,红花,

石决明,水牛角,合欢皮,

钩藤,珍珠,珍珠母,牡蛎,酸枣仁,青黛,柏子仁。



大概这些。第一行多用,其他行少用照顾到药效和价格。

滋阴药少用,多了上火,这是真的。

大黄少用,这是我的感觉,大黄这个东西的功效,远比我想象的要好,绝不只限于泻下,而且便宜。

前面括弧里的准备去掉,薄荷,白茅根,谷精草。后面括号里面的准备加上,天麻,

最后一排,还没买来呢,哈哈。

这个药打成粉,一顿两勺,煮着方便喝着也方便。

郁闷我的是板蓝根居然丢了。
2014-06-01 08:35 4楼
看过了很多书,用过了很多药之后,我觉得,寒热也不是那么太重要,他只是一个参考,

他是一个大的根本,不要在寒热上过偏即可,还更要侧重药物的功用,而不要拘泥寒热。

寒热作为一个参考指标,不要过偏即可。
2014-06-01 08:41 5楼
所以一部分性温的药,也进入我的视野,更重功效,寒热只要整体上不过偏即可。

另外我觉得,温热的药也应该分两大类,不是按温和热,而是按照厚重和单薄。

在我认为,厚重的药,多能养,不分寒热,单薄的药,多能伐,也不分寒热。

单薄的热药,伐阴血有形之物,厚重的热药,则养阴血有形之物。

单薄的寒药,伐阳,厚重的寒药,也养阴血有形之物。



所以,从长期看,图养的,当以厚重之品为主,参考寒热即可,而要少许单薄之品,意图纠偏。
2014-06-01 08:49 6楼
什么是单薄,什么是厚重呢,就是看手感,

厚重之品,往往滋腻,沉重,打手,比如天冬,地黄,人参,天麻,白芍,枸杞,薯蓣。

少数厚重之品,由于他附着在很轻的纤维上,所以难于区分,比如鸡血藤,女贞子。

单薄之品就不用说了,多数都是,金银花,薄荷,句话,夏枯草,大青叶。


厚重之品,往往含糖,脂类,蛋白。

单薄之品,往往只含维生素,有机酸碱,微量元素。

这就是他们的区别,这二者都不可少,重在调和。
2014-06-01 08:54 7楼
当然了,还有一点,我说这些用药,都是在饮食良好,营养结构合理的基础之上,

你如果饮食跟不上,吃这些药,都没有用,反而可能伤

正常的饮食是根本,这些都只能是辅助。

还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度的运动量,没有这点,人体整体的正气就会非常低落,这些东西进去可能变成负担、
2014-06-01 11:11 8楼
hehe ,药已经打好,煮了两勺,感觉不错。

说实话,原来药煮多了,不仅费火,还容易胡底。

这次好了。
2014-06-01 11:19 9楼
喝起来味淡,微微有一点苦。

怎么感觉喝药也上瘾呢,呵呵。
2014-06-01 11:27 10楼
汤色土黄,滤液亮黄。热饮出汗。小臂胸大肌出汗最多。
2014-06-01 11:29 11楼
本帖最后由 居安思危 于 2014-6-1 11:34 编辑

在我认为,安神药,和肺气药,皆要辨痰湿,

有痰用百合,有痰可用单薄化痰,安神之品。

无痰万不得用百合,可用厚重安神之品。

自己的一点体会。


痰湿在肺气和安神方面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不可不察。

有人的肺气虚弱,实为痰雍,而有人则为伤阴气躁。痰雍可用百合,气躁万不得用百合。

有人神昏,实为痰厥,化痰为要。

有人神昏,实为虚极,补虚为要,养血为用。

切记辨明,不可混淆。
⬅ 汉唐中医倪海厦医师:中医的十不治之人 老茶馆 治疗眼睛干涩最简捷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