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暑

2014-07-07 20:12 楼主
小暑节气的基本常识
小暑节气是二十七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为什么叫小暑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意思是说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从天文历法的角度来说,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称之为小暑。从气候上说,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总之,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小暑前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收割冬、春小麦等作物外,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忙着田间管理了。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获,要保持田间干干湿湿。中稻已拔节,进入孕穗期,应根据长势追施穗肥,促穗大粒多。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应及早施好分蘖肥。双晚秧苗要防治病虫,于栽秧前5—7天施足“送嫁肥”。“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大部分棉区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在重施花铃肥的同时,要及时整枝、打杈、去老叶,以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增强通风透光,改善群体小气候,减少蕾铃脱落。盛夏高温是蚜虫、红蜘蛛等多种害虫盛发的季节,适时防治病虫是田间管理上的又一重要环节。”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及早蓄水防旱显得十分重要。农谚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降水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有时也会给棉花、大豆等旱作物及蔬菜造成不利影响。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由于这段时间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涝显得尤为重要。
小暑时节,正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季节,芦苇下、草丛中都是萤火虫的发祥地,只要有绿草、露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见到那忽明忽暗的点点白光,就像天上的星,闪闪移动,在徐徐的风中,伴随着人们度过漫漫长夜。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正因为是忙季,我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小暑节气的养生常识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荀子则进一步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素问·保命全行论》亦云:“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道教经典《太平经》也反复论及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指出“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为此提出了“自爱自好”的养生学说,即“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说明,只有通过自我养护和积极锻炼,才能得到长寿之躯。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其一定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如喜过则伤心,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然,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不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故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化源缺乏,而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即饮食要有节制之理。
夏季饮食不洁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元凶,如痢疾、寄生虫等疾病,若进食腐败变质的有毒食物,还可导致食物中毒,引起腹痛、吐泻,重者出现昏迷或死亡。
饮食偏嗜是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之一,只有饮食调节适当,才能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饮食偏嗜有过寒过热之偏,五味之偏。多食生冷寒凉,可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内生发生腹痛泄泻,偏食辛温燥热,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最终酿为痔疮;五味之偏是说人的精神气血都由五味滋生,五味对应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若长期嗜好某种食物,就会使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可损伤内脏而发生疾病。如偏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色无华;多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毫毛脱落;多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的食物,则骨骼疼痛头发易脱落。重要的是由于嗜好偏过,不但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且还能伤及脾胃以及其他脏腑,而致脚气病、夜盲症和瘿瘤等疾病。所以我建议大家在食疗养生中,饮食五味(酸、苦、甘、辛、咸)要适宜,平时饮食不偏食,病时饮食讲禁忌。如《千金要方·养性序》所说:“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澼”,人在大饥大渴时,最容易过饮过食,急食暴饮。所以在饥渴难耐之时,亦应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也不能勉强进食,过分强食,梁代医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这都说明了饮食有节,饮食清洁,饮食丰富的重要意义。 1377a907-5380-4906-a09e-c0b53253164e.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7-08 11:04 2楼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炎热之时,谨防上火啊。
2014-07-08 13:39 3楼
王氏千金 说: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炎热之时,谨防上火啊。

呵呵。夏季养生需防暑。
2014-07-08 17:19 4楼
有同事去赏荷花
一人大赞
一人直摇头
我不知信谁 要不要带孩子去呢?
2014-07-08 23:35 5楼
李家菁菁 说:
有同事去赏荷花
一人大赞
一人直摇头

去看看也好啊
2014-07-09 18:53 6楼
fubabazyg 说:
去看看也好啊

我是考虑要不要带孩子去
如果不好 这么去 好累啊
2014-07-10 23:30 7楼
李家菁菁 说:
我是考虑要不要带孩子去
如果不好 这么去 好累啊

恩。祝安好!
2014-07-29 17:56 8楼
版主实在太谦虚了,呵呵,我浏览了一下您的帖子,看您都会用五运六气推算了,而我连中医的门还不沾边呢,至于五行的本义为何,恐怕版主也不会认同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吧。
我因为看道家的书多了,对道家的一些观念有一些了解,再回头一翻黄帝内经,啊,发现,一些概念几乎是一脉相承的,
怎么表述呢,几乎是一个“炁”字从源头顺流而下,理解了这个“炁”字,差不多贯穿了道家与中医的一多半。
从源头始,先天一炁变为阳阳二炁,二炁进而变化分化,由少而多,而各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特性”的炁,由这些炁的相互作用,才形成了物质。
道家认为物质是炁演变来的,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把一二三叫“先天”,已经形成的物质叫“后天”,先天里又有“先天一炁、真阴真阳、先天之后”的划分,
道家修炼用的是先天“三二一”,把分裂的“炁”还原为“一”,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道家用的是上段,医家用的是下段。道家用的是高端,医家用的是低端。
黄帝内经中医中药用的大概是在“三”以下,属先天中的后天,或是植物对于炁的某种“能力”,而不是象西医那样用的“物质”,所以,想用现代科学的物质分析来分析中药,绝无可能,要知道现在连后天炁、经络都无法探测到。有什么资格来验证中药中医?

以下摘录田诚阳道长:

春之炁在肝
功达无为,廓然无碍。随着先天活子时的自然出现,其他景象亦随之发生。庚午年正月十二日,静养之中,杳杳冥冥。但觉炁聚丹田,氤氲不散,且在中、下二田之间,来回悠荡。全身如雪入水,渐渐溶化,体合虚无,混混沌沌。大静之中,右胁炁盈,伺机欲动,如同待发之师,瞬间真意自注,若得将令,其炁骤发。快似决堤之水,突然迸流,又象万马奔腾,势不可挡。滚滚炁浪,奔流激荡,波涌全身,震颤肢体。自身六神无主,完全任其所为。冲溢之后,遂而消失,杳无影迹,不见其形。稍歇,右胁之炁复盈,真意随之亦注,再次发动,炁浪滚滚,冲布全身,旋而自止,再次消失。稍歇又发,发后自失。如是数度,炁势递减,渐自安定,复归混沌。翌日早起,天降大雪,是天人合发之验也,皆在道妙之中矣。
自注:
查此时间,乃为立春(正月九日)之后第三日,正当初春阳炁生发之候,其炁属木,在人身为肝(右胁),天人合发,在人身为肝炁动,正其时也。此景过后,天降大雪,应验其为天人交感之时,即先天活子时。由此可知,先天活子时之发动,不惟与天地交感之机相合,亦与二十四节气之阴阳变化相应。亦可谓二十四节气阴阳变化之炁机,亦合天地阴阳交感之炁机也。是知活子时之“活”,活中亦有“定”也。较之先天活子时之天人合一,又开辟了一个新的层次。

十六、冬之炁在肾
庚午年腊月初四,余回山东看望父母。夜卧静室,浑然大定。忽焉颠顶神光下盼,足心之炁随之上朝,上下互感,顿觉天地恍惚,氤氲回旋。此刻吾仍保持平躺姿势,寂然不动。只见(神遇而非目视,此时双目正闭)脚下有两道黑炁,穿脚心同时上行而来。如同两条光带一般,宽窄相同,其光为漆亮之黑色,非晦暗之黑色。两炁上行,非常明晰,只见双双由腿内上行,行至中宫,触及内脏,顿时如有东西在内抓捏一般,脏器随之颤跃,既感觉新奇刺痒又不可抗拒。此时六神无主,无力自持,其炁动毕,自归混沌。
自注:
此时正值隆冬季节,乃为冬日阳炁萌发之候,冬之炁属水,在人身为肾,天人合发,在人身为肾炁动。脚心属肾,故其炁发于脚心(前述中黄之炁已通,畅于四肢,方达脚心)。其炁色黑,正应肾主黑色也。此为先天活子时之发动,合于四季阴阳变化之炁机。可见古人以四季配五行,配五脏,配五色,中有道妙存焉。

十七、夏至一阴生
辛未年五月初十,上午景生,中宫之炁,抟团相抱,氤氲不散,苏绵快活,妙不可言。午后养静,内炁充盈,甜蜜妙畅,浑然忘我。杳冥之中,真炁腾发,直冲漕溪,飞上昆仑,轰鸣不已。薰蒸升腾,周流不息。此时自身无主,任其升腾。旋顷自止,归于混沌。
自注:
查五月十一日为夏至,夏至之时,一阴初生,在此之前,为阳之极。阳极必动,故为天地蕴蓄之阳炁发动之机,天人合发,在人身亦为阳炁发动之候。故应于初十日,人身之先天活子时发动。天人合一,时动必发,三丰祖师云:“不差毫发”。
修道之人,事有前知,犹如雪地鸿爪之象,但是存在先后之异。
自然物象,是先有雪地无痕,如有鸟儿飞落,就会留下爪迹;人见其迹,可知已有鸟儿落此。
道者前知,与此相反,好似鸟儿降落之前,已经先见爪痕,(炁先至)乃知必有鸟儿降落,其后定有鸟儿飞落地上,此为应验。这就是道家无形颠倒的力量,得其趣者生死可了。学者悟之,中有深意存焉。
2014-07-29 23:50 9楼
2014-07-30 22:27 10楼
绝对鬼影 说:

多谢顶贴
2014-07-31 00:30 11楼
fubabazyg 说:
多谢顶贴

客气了,照顾一下哇,新人刚来不久
⬅ 聚敛力与疏散力 老茶馆 用板兰根治常规外感的是中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