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定亚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经验

2010-05-23 17:23 楼主
房定亚教授从医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曾先后师从祝谌予、宋孝志等京城多位名医。其中医造诣颇深,学验俱丰,对于心、肾、风湿免疫、皮肤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近年有幸师从房定亚教授,现就在临床中应用当归饮子及三两三等方辨证加减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经验简介如下。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最常见的有湿疹、荨麻疹(部分)、血管神经性水肿、接触性皮炎、药疹、异位性皮炎、日光疹、过敏性紫癜等,虽然其临床表现各异,但在病因及病理变化上却多有共同之处。在临床辨证上,强调兼顾局部与整体两方面;治疗上,在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做到既可同病异治,又可异病同治。


房教授在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上,最常应用的方剂为当归饮子和民间验方三两三。
当归饮子以养血、活血、祛风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慢性荨麻疹、痒疹、过敏性紫癜、药疹后期等疾病。
患者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多以皮损颜色较暗为明显特征;
而三两三的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益气活血,常用于全身湿毒较重,偏于急性期的患者,如急性湿疹、结节性痒疹,一般以皮疹色红,伴有破溃、渗出为临床特征。对上述疾病合并有细菌感染者,临床运用也可取得较佳疗效。
当归饮子出自宋代《济生方》,治心血凝滞,内蕴风热,可见遍身疮疥,或肿或痒,或脓水浸淫。
方中四物汤以养血,兼以凉血调血,何首乌补肝肾而益阴血,黄芪补气生血、益气固表,且药性升浮,外达皮毛,白蒺藜、防风、荆芥祛风止痒,甘草和中,调和诸药。本方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具有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的作用。主治皮肤瘙痒,入夜尤甚,或起疹,或不起疹,证属阴血不足者。疮疡三两三方剂原由生黄芪1两(30g),金银花1两(30g),全当归1两(30g),生甘草3钱(10g),川蜈蚣3分(1g)组成。蜈蚣辛温有小毒,能搜顽疾,主治丹毒秃疮、便毒瘰疬,用于迁延日久之疮疹,更具殊功。此物虽有小毒,但在能解百药毒的甘草协调之下,无不良反应。
此方用药药简性专,集补气补血、清热解毒为一体,对于顽固性皮肤疮疡之毒热炽盛者,可取得较好疗效。

在临床辨证上要兼顾全身情况和局部皮损改变,临床治疗要根据辨证的情况选择用药,
若局部见丘疱疹、水疱、渗出、糜烂结痂者,属于湿证;
皮损游走不定,忽隐忽现者,属于风证,
其中,色淡或浅者属于风寒;
皮肤潮红,或局部可见大片红斑者,属于热证,
其中,红斑压之可退者属于风热,压之不退者属血热,斑色红紫为郁热深久;
皮肤干燥发痒,有较多糠状鳞屑者,属于血燥。
风寒者,可加用麻黄、桂枝;
风热者,加用荆芥、防风、蝉衣;
湿盛之体,可加用土茯苓、苍术、黄柏;
血热者加用生地黄、牡丹皮、白茅根、水牛角、紫草;
血燥者,加用当归、何首乌;
伴有发热者,加用生石膏、黄芩;
皮损有硬结者加用虫类药,如乌蛇、蜈蚣、蛇蜕以搜风化结。
注意在方中加用引经药物,
病在头面、颈部者,加用槐花、桑叶、菊花;
病在咽部、呼吸道者,加用麻黄、蝉蜕;
病在腰以下者,加用土茯苓、黄柏、白鲜皮、赤小豆、苦参。
治疗后期可以仙鹤草、紫河车、生黄芪等收功、善后。
另外,根据房教授的经验,中药中一些具有收涩和味酸的药物常具有抗过敏的功效,如生石膏、生牡蛎、乌梅、五味子等,临床上也可以根据病情选用。

例1:慢性荨麻疹:杜某,女,48岁。周身皮肤瘙痒,起风团7~8年。初起时,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等尚能有效,后来逐渐失效,改用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最初,用强的松10mg/日就可以控制症状,后来激素用量逐渐加大,直至用到地塞米松10~20mg/日。用药时症状可见好转,但停药后3~5天就又出现症状,病情反复发作。来我院治疗前,患者用地塞米松15rng/日,且因长期服用激素,出现颜面肿胀、心慌等症状,患者希望通过中药治疗停用激素。来诊时,患者情绪欠稳定,自诉夜不能寐,查体可见其周身皮肤粗糙,胸背皮肤部分出现苔藓化,并伴有色素沉着及抓痕、结痂,躯干部位可见较多的红色风团,皮肤划痕征(+)。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过敏原检查提示IgE增高,鱼(+),余均为阴性。中医辨证为风邪久羁,蕴郁化热,耗伤阴血所致。治疗以疏风清热、凉血养阴为法。处方:生黄芪30g,金银花30g,当归30g,生甘草10g,蜈蚣1条,生地黄30g,牡丹皮10g,紫草10g,生石膏40g。上方7剂后,患者瘙痒程度较前减轻,风团数量减少,但有时夜间仍有瘙痒,影响睡眠。复诊时,于上方中加入生何首乌20g,白鲜皮12g以加强祛风解毒之功效。再进7剂后,患者夜眠改善,情绪较前稳定,皮肤风团的数量及发作的程度均有减少,皮肤的色沉及苔藓化也略有改善。患者想回当地进一步治疗,于上方中加用白芍20g,去生石膏。嘱患者少食刺激性食物,保持情绪愉悦,1月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偶尔有少量风团,但瘙痒已可耐受。

例2:湿疹:张某,男,71岁。周身起红丘疹,反复发作15年,皮损以腋下、肘窝、两胁及腰间为著,抓后皮肤破损、流黄水,继而结痂。来诊时患者上述部位可见片状红斑、丘疹、丘疱疹,伴有渗出、结痂、色素沉着,腋下皮肤轻度糜烂。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且伴见口苦,纳呆,夜不能寐,小便黄,大便黏腻不畅。辨证属湿热蕴阻。处方:生黄芪30g,当归30g,生甘草10g,金银花30g,白鲜皮15g,蜈蚣1条。上方服用7剂后,患者瘙痒减轻,渗出减少,未出新疹。复诊时再加用土茯苓15g,赤小豆30g,苦参10g以加强清热燥湿之力。再服7剂后,患者已无渗出,疹消痒止,夜间可以安然入睡。为巩固疗效,再进上方7剂。

例3:过敏性紫癜:单某,女,16岁。患者于半月前发热、咽喉肿痛后,全身出红色斑丘疹,尿如茶色。尿检示:红细胞满视野,蛋白(++)。血常规检查正常,血小板在正常范围。当地医院诊为过敏性紫癜合并肾炎。随即服用多种中西药物,症状不消。就诊时,自觉身痒,腰痛,下肢无力,四肢、躯干皮肤布满紫红色丘疹和片状斑疹,且微微发热,脉细数,舌苔净,舌红。否认过敏史。中医辨证为风热与血相搏,壅盛成毒,损伤脉络,迫血外溢,治宜清络护脉、凉血止血。处方:水牛角30g,生地黄20g,玄参15g,牡丹皮10g,炒荆芥10g,大黄10g,仙鹤草20g,玳瑁10g,紫河车10g,生黄芪30g,大蓟、小蓟各30g,生蒲黄15g(包),黄柏10g。服药15剂,另服西药强的松20mg/日,皮疹消退,尿常规检查正常。患者自行停服强的松,1周后又发,遂电话咨询求方。根据症状分析,患者风热病毒未尽,若内外环境有变,邪乘其虚又复燃。拟补泻并施,补气解毒、凉血止血,方用三两三加味:白花蛇舌草20g,小蓟30g,槐花10g,炒荆芥10g,生地黄20g,生黄芪30g,当归30g,金银花30g,蜈蚣1条,生甘草10g,水牛角30g,紫草20g,生大黄10g,水煎服,每日l剂,同时服强的松15mg/日。15剂后,患者皮疹全消,尿检正常。嘱其激素每周停减5mg,并开丸药方,宗当归饮子加味,和血调营。当归12g,生何首乌15g,白蒺藜12g,防风10g,白芍30g,川芎9g,生地黄20g,生黄芪30g,生蒲黄15g(包),白茅根30g,10剂,烘干轧面,做水丸,每次服6g,日服2次。服丸药半年,病症未发。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刘渡舟应用五苓散方经验 老茶馆 刘孝威妇科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