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丁甘仁医案的粗浅认识4

2014-08-16 00:17 楼主
这是丁老先生的第四个医案;
王左 脉郁数,苔薄腻尖红,身热不扬,烦躁不寐,时欲呕,此无形之邪,与有形之痰滞互阻阳明,阳明经邪,不能外达也。宜疏达伏邪,而化痰滞。
淡豆豉(三钱) 薄荷叶(一钱) 鲜竹茹(枳实同炒,三钱) 炒谷麦芽(各三钱),三张 黑山栀(一钱五分)朱茯神(三钱) 荆芥穗(一钱五分) 象贝母(三钱) 净蝉衣(一钱) )苦桔梗(一钱 》,地枯萝(三钱)清炙枇杷叶(去毛、包,三张
这个病人姓王,从症状看:郁火与痰湿互结,而且已经出现了湿温的身热不扬。丁老认为;阳明经邪,不能外达,我觉得这个阳明经邪不能完全等同于阳明经证,或者说只是早期,还未治盛到那个程度。还应该特别留心的是此时的热不单纯而是和痰湿胶着在一起的。
看方药,还是分组看:
第一组;淡豆豉(三钱),黑山栀(一钱五分),薄荷叶(一钱), 荆芥穗(一钱五分) , 净蝉衣(一钱),这一组透外邪,很明显,以栀豉汤的结构为主,加薄荷,荆芥,蝉衣助其外透。
第二组;鲜竹茹(枳实同炒,三钱), 象贝母(三钱),清炙枇杷叶(去毛、包,三张, 炒谷麦芽(各三钱), 地枯萝(三钱),苦桔梗(一钱》。这一组降气化痰。
鲜竹茹用在这里是很合适的,既降气化痰又清里热,<本草汇言》曾言;善除阳明一切火热痰气为疾,用之立安“。加枳实炒增其降气的作用同时又可护下胃。象贝即浙贝,助竹茹化痰,枇杷叶助其降逆止呕。地枯萝这个药很少见了,是个利水消肿药,用在这里一为祛湿一为开通路,防止闭门留寇。桔梗本为宣药,用在诸多降气药里有反佐的作用,防止走极端;另外桔梗本为化痰药,不会影响总体效果。最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用 炒谷麦芽?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在古代很多本草著作里认为有下气作用,第二宽中护脾胃,脾胃功能影响药物吸收,药多苦寒也易伤胃,用在这里和白虎汤用粳米的意思一样。
第三组;朱茯神,镇心安神,治兼症。
似乎圆满,但是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没有用清热剂?
这个医案看似简单,很容易犯错,一旦单纯的清热药下去,痰湿更难去除,中焦一旦被寒所困,外邪更加深入,此时的热是郁热也绝非单纯的清热药可以胜任。所以丁老在这里外散内清的策略是很高明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8-16 20:15 2楼
丁先生是大国手
2014-08-27 22:39 3楼
分析得好
2014-08-28 07:56 4楼
丁先生是孟河一脉的代表

湿温证,以宣透气机为目的,用药多轻灵

此案除从用药上体会外,其方药量上也值得琢磨
2014-08-31 21:36 5楼
这方法说是清上焦湿温好理解,说阳明经邪,不敢苟同。
2014-09-01 21:02 6楼
金凤蝶 说:
这方法说是清上焦湿温好理解,说阳明经邪,不敢苟同。

这里我也想了很久,我觉这个阳明经邪应该是指郁热,而非阳明经症
2014-09-01 21:05 7楼
白术 说:
丁先生是孟河一脉的代表

湿温证,以宣透气机为目的,用药多轻灵

药量最要注意的是栀子豆豉汤药量的颠倒,上面忘记写了
2014-10-03 11:48 8楼
清轻宣肺畅化气机 三仁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合五苓散亦王之
2014-11-12 17:28 9楼
上焦气机受痰湿阻碍必与中焦脾胃运化有关,所以加一此和胃药是必要的。
⬅ 手脚无力没精神还有黑眼圈 老茶馆 自然科学对我理解中医的阴阳起到了极大的帮助,我解释一下怎么理解阴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