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通法

2014-09-06 17:35 楼主
试论通法
王昆文
何谓通法?凡是通过正确的辩证施治,达到使人体五脏元真通畅,气机升降复常,气血调和敷布,邪气散解,积滞化除者,皆可谓之。它是一个融汇贯穿于八法之中的,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指导性的法则。应该说,它高于八法,八法都应当体现出“通”的共性。如果八法不能体现出“通”的共性,那它就失去了其治疗的意义。
《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然界,流通是永恒的,人的生命亦然。对人之疾病的治疗,同样也应该贯彻这一基本精神。不论何种具体的治疗方法,其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促进、维护或修复这一流通的过程,使五脏元真通畅,使气机升降复常。
何谓“通”?《易传系辞》云:“往来不穷谓之通”;“推而行之谓之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又云:“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由此可见,流通所带来的利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易经》就已为我们指明。虽然它不是专门的医学著作,但它却包含着治病的道理和方法。
作为祖国医学经典的《内经》一书,正是受到了《易经》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在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症和治法时,都有许多关于“通”与“不通”的论述,充分反映了其以“通”为常,以“通”为贵,以“不通”为病的观点。并提出了“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客者除之”和“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等治法,从而给后世医家以深刻的启示,也给通法在临床上之应用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临床上属于不通的症状或病症颇多,如:痹证、痛证、郁证、癃闭、积聚、癥瘕、便秘、淋证、鼻齆、痰涎浊带等,几乎存在于临床的各科疾病中。因而通法的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带有普遍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不通之候往往是因为不调,因不调而导致不通。所以,调之即所以通之,“调”即含有“通”的意义。就此而言,通法的应用就更加广泛,可以说,各种具体治法都直接或间接地起到了“通”的作用。
“通”什么?气、血、营、卫、食积、痰涎、机窍、二便等,皆在可通的范围。叶天士说:“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邪郁者疏之使通,浊聚者泄之使通,络阻者辛以通之,寒袭者温以散之,皆通也。
叶氏本人就是一个重视运用通法治病的代表。在其诸多病案中都充分体现了“百病宜通”的治疗学思想。他把通阳泄浊法、泄肝通胃法、通补阳明法等用于治疗胸痹、肿胀、呕吐、泄泻、痹、胃痛、胃虚食少等杂症。尤其是他长于运用宣通气血法治疗月经病、积聚、癥瘕等,指出“用凝滞血药,乃病之对头也”。他所倡用的温柔通补奇经法,多用血肉有情之品,如鹿茸、鹿胶、鹿角霜、生雄羊内肾、龟甲等,治疗下焦虚损、冲任督带损伤、八脉废弛失职,在柔润中佐以温通,故多能取效。
叶氏而外,在历代医家中重视并擅长于通法之运用者不乏其人。自汉代的张仲景,到清代的王孟英、金子久、王清任诸贤,皆有论述和发挥。元代的张从正亦云:“凡麻、痹、郁、满,经隧不流,非通利莫能愈也。”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的首篇即开宗明义地指出:“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这种所谓“通则和”的理论即肇始于《内经》,而在临床上又有所发展。他指出:“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强调了保持经络流通的重要性。尤其是他所创立的桂枝汤、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十枣汤、大小承气汤、桂枝茯苓丸等名方,无论其作用是调和营卫,或和解少阳,或调和中焦寒热,或峻下逐水,或活血化瘀消癥等,实际上都可以起到调节人体气化功能,使之达到阴平阳秘,五藏元真通畅的效果,因而皆可视为通法的代表方。比如其著小柴胡汤之效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解。”邹润安对此释曰:“以是知柴胡证皆由于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气阻,气阻则饮停,饮停则生火,火炎则呕吐。”又如仲景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之用炙甘草汤大滋气血以通阳复脉;治五劳虚极羸廋之用大黄蛰虫丸,重用活血化瘀药以攻补兼施;治妇女曾经半产,淤血在少腹不去之用温经汤;治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属水与血结在血室之用大黄甘遂汤;治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之用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治皮水、四肢肿之用防己茯苓汤;治脾约、大便坚之用麻子仁丸等等,皆可谓运用通法治病之杰作。其他如治血痹之使用“针引阳气”,或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以温阳行痹;治胸痹之用栝蒌薤白白酒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等宣痹通阳,都是对《内经》所建立的通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王孟英则是一位擅长运用通法治疗内科杂病的高手。他对通法的运用,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驾轻就熟的地步。他治疗何氏妇腹胀善呕一案中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可谓是他治病强调运用通法的最佳说明:“夫人,气以成形耳,法天行健,本无一息之停。而性主疏泄者肝也;职司敷布者肺也;权衡出纳者胃也;运化精微者脾也;咸以气为用者也。肝气不疏则郁而为火,肺气不降则津结成痰,胃气不通则废其容纳,脾气不达则滞其枢机。一气偶愆,即能成病。推诸外感,理亦相同。如酷暑严寒,人所共受,而有病有不病者,不尽关乎老少强弱也。以身中之气,有愆有不愆也。愆则邪留著而为病,不愆则气默运而潜消。调其愆使之不愆,治外感内伤诸病无疑义矣。”这段按语虽仅200字,但其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并不亚于《内经》的经文,故不可忽视。
近代医家雷少逸氏在其《时病论》一书中自拟了许多治时病的方法,其中也不乏对通法的运用。如其治冒湿症,首如裹、遍体不舒之用宣疏表湿法(苍术、防风、藿香、秦艽、陈皮、砂壳、生甘草、生姜);治燥结盘踞于里,腹胀便秘之用松柏通幽法(松子仁、柏子仁、冬葵子)。又如痧气一症,他认为是由触冒秽浊之气,或因饥饱劳疫,导致经络壅阻,甚则胀塞肠胃,直犯乎心,而现腹痛闷乱,或吐泻肢麻,或肤隐红点,或头痛自汗等,总由清浊混淆,气机紊乱,故总宜芳香化浊法加减治之。还有著名的痧疫回春丹一方,用诸般香药(丁香、木香、沉香等)配合气味雄烈的苍术等芳香开窍,提神醒脑,更体现了一个“通”字。
目前在临床上可以直接作为通法使用的方剂甚多,如果把它们分别与常用的所谓八法联系起来看,可谓法法皆通。比如:
以汗为通,如桂枝汤、葛根汤、九味羌活汤;以下为通,如抵挡汤、下淤血汤、大黄附子细辛汤;以和为通,如半夏泻心汤、逍遥散;以温为通,如温脾汤、理中丸、四逆汤、真武汤、暖肝煎、温经汤、半硫丸;以清为通,如至宝丹、紫雪丹、滋肾通关丸;以消为通,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鳖甲煎丸、血府逐瘀汤、大黄牡丹汤;以补为通,如异功散、济生肾气丸、补阳还五汤;以吐为通,如通关散、烧盐方等。这说明,通法虽不在传统认识的八法之列,但却寓于八法之中。八法之内,通法存焉。
此外,还有以宣为通,如通宣理肺丸、定喘汤、三仁汤;以滑为通,如八正散、排石汤;若噫气不降,胃虚痰阻者,可通以旋覆代赭汤;瘀热阳黄,可通以茵陈蒿汤;下焦蓄血,可通以桃核承气汤;中风所致之风秘、气秘,二便滞塞者,可用搜风顺气丸以通利之;中风遍身顽麻,骨节疼痛,步履艰难,言蹇口喎,痰喘气急者,可用乌药顺气散,仍用流通之药为主。
临床上明显地具有“通”的作用的药物也甚多,除徐之才“十剂”中有所谓通剂,即“通可去滞”如通草、防己之属而外,凡宣、泄、轻、滑几种亦皆含“通”之效,即:宣可去壅(生姜、橘皮之属),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轻可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滑可去著(冬葵子、榆白皮之属),等。其余如枳实、木通、芦根、茅根、鸡血藤、地龙、白芷、威灵仙、鹿霜、鹿胶、皂荚、石菖蒲、细辛、桂心、桂枝、桑枝、丝瓜络等亦是。
邹润安在《本经疏证》中,更对柴胡、黄芪、半夏、芍药、大黄诸药的流通特性作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柴胡主疏,能通上焦,除结气,旋转中枢;黄芪专通营卫二气,升而降,降而复升,凡病营卫不通,上下两截者,惟此能使不滞于一偏(这与王清任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之意暗合);半夏主和,能使人身正气自阳入阴,故其为交通阴阳之首选药。芍药能开阴结,大黄能开阳结,亦为开通结滞不可或缺之药。
总之,通法在临床上是一个重要而又应用广泛的治疗大法,它可以融会贯通于其他诸法中,而起到祛疾愈病的效果。除八法之中皆寓通法外,其他一些具体的治法如疏肝利胆、祛瘀通络、化痰开窍、通利洲都、辛开苦降等,亦皆属通法的范畴。无论是内伤病或外感病,急性病或慢性病,实证或虚证,或虚实夹杂证,都离不开运用通法来治疗。治疗久病则更需要重视用通法。《内经》所宣示的人体以气为根本,法天行健,以通为常,以通为贵的观点,给后世医家以深刻的启示和影响,也给通法的运用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张仲景就是在临床上擅长于使用通法的一位杰出医家。后世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使通法的运用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略)

《说明》:这是一篇我在十二年前所写的文章(发表在《国医论坛》2002年第5期)。现在读起来依然觉得有味,自认为也有一定的说服力,不妨作为医家临床之参考。因此,我把它看做是本人的一篇代表作。现在我又把它重新打字后发上论坛,欢迎大家评议并指正。
本文对我的启示是:只有“通”,才能往来不穷,才能推行,才能变化,才能长久,才能致远以利天下。流通所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
又,当年我撰写此文时,还没有接触过电脑,更不会打字和上网。然而,时过境迁,人亦老矣,不得不与时俱进也。上一次发上《中华中医药论坛》的本文,因是从杂志原版上复制过来的,字迹太小,看不大清晰。
2014、9、6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9-18 13:59 2楼
小道长见识了,厉害厉害
2014-09-18 15:08 3楼
不错!至于如何通就看药工如何了。
2014-09-18 16:14 4楼
学习了
⬅ 拘于鬼神者,不可言至道。 老茶馆 总结自己临床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