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阳虚生风

2014-09-19 19:19 楼主
试论阳虚生风
王昆文
所谓阳虚生风,是指人体因阳气虚弱,不能与阴合化,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而产生内风证候的一种病变机理。它是与阴虚风动相对峙的,属于内风范畴。然而中医学院五版教材中却没有把它明确地提出来加以论述。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此作一探讨。
1阳虚生风的由来
阳虚生风属“内风”。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有必要对中医学中“内风”的本质作一探讨。《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对“内风”是这样阐述的:“风气内动,即是内风”,“风气内动,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一种病理状态”。“《临证指南》指出:‘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体内阳气之变动有多种原因,主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这里的论述虽然接触到了内风的由来和实质,即“体内阳气之变动”,但它过分地强调了“阳气亢逆”即“阳盛”、“阳升无制”和阴虚的一面,且把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和血虚生风看作是体内阳气变动的主要原因,而将阳虚生风遗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缺憾。
其实,有关“阳虚生风”的病机,在《内经》中早就有论述。《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就是说,人体神识的聪慧和筋脉的柔和都是为阳气所养;如果出现神识昏乱或筋挛拘急等,皆可看做是阳气之不治,或是因阳气虚而神不精,筋不柔。它还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说明阳气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固”,也就是使人体的气、血、阴、精等按其固有的次序和规律运行,保持固有的状态,并同时抵御外邪的入侵。反之,若阳气虚则不固,就不能维持其固有的机能和状态,而出现“气争”、窍闭、动摇,如手颤头摇、神昏不语、舌蹇言涩、口喎之类,这就是所谓的“风”象。《内经》中关于阳气的论述,实际上为后来阳虚生风说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本经疏证》的作者邹润安在《内经》阴阳学说理论的指导下,对“阳虚生风”作了更详尽的阐述。他说:“风者,阳气之变眚也”;“所谓风,必淫于外而不返之阳”;“阳在上不与阴化,在下不能化阴,均谓之风也”。这就是说,“风”乃为阴阳二气不相合化而成,从本质上说,它就是一种“穷而无归”之阳气。邹氏在对天麻、天南星、威灵仙、何首乌、附子等药的疏解中对阳虚生风作了进一步论证。如说:天南星所治,“非阴虚而阳不能化之风,乃阳虚而阴不得化之风,是其旨皆在散阴结于畅阳”。威灵仙“主诸风,宣通五藏”,亦只能治阳虚积冷、阴寒凝聚不化所生之风,不得与阴虚所生之风混同而治,即其所谓“若诸风缘五藏干涩不通而成者,得此立贻殃祸”。对能“疗头面风”之何首乌,他认为其既能治阴虚生风之“风实”,又能治阳虚生风之“风虚”,云“在风实者,阴不能致于阳而使阖也;风虚者,阳不能达乎阴而使开也”。这就把所谓“风实”与“风虚”,即阴虚生风和阳虚生风的原理作了鲜明的比较。在对天麻的疏解中,他进一步解释了“风虚”的病机:“夫人身惟阴阳合和以为气,而风木由阴以达阳。故阴虚则风实,阳虚则风虚。助阳气者,正所以补风虚也。”“盖胃者五脏六腑之本。食气入胃,首即散精于肝。中土虚,则风木之化源伤,可不谓风虚乎?”他认为风虚是由于中土虚而导致肝虚,肝虚则生发之气不足,而人体生发之气,非阳气而何?可见“风虚”为阳虚生风。
由此可见,邹润安是历代医家中明确提出阳虚生风,并在理论上作出深刻阐述的代表人物。
2阳虚生风的临床表现
《中医基础理论》指出:“风气内动的具体表现”主要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病理反映”。阳虚生风自然也有这些属于“风”的表现,同时它还具阳虚的临床特征,比如面色晄白、畏寒肢冷、喜静倦卧、下利清谷、肢节痹痛、水湿痰饮壅盛、阳萎、水肿、舌淡、脉迟等。
在临床上,阳虚生风证多见于中风、眩晕等证中,如五版教材《中医内科学》中讲,中风之脱证者,多“以阳气欲脱为主,属虚证”,又其闭证之属阴闭者和中风之后遗症,亦多用辛温开窍法或重在扶阳祛风通络以治之。而在眩晕一证中,亦多有阳虚风动之表现。阳虚生风证还较广泛地存在于其他一些疾病中,如虚寒头痛、痰厥头痛、厥阴头痛、缩阴、小儿慢惊及慢脾风等。另外,耳鸣、耳聋之属肾阳偏虚或脾虚气陷者亦属于此。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一些病证如肺痿、痰饮、中风、血痹、虚劳、胸痹和痉病等的论述中也包含有某些阳虚生风之证。如“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眠玍头眩”;“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踠僻不遂”等。在《伤寒论》真武汤中之“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四逆汤证之“内拘急、四肢疼”或“四肢拘急”,桂枝加附子汤证之“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也皆属于阳虚生风之象。
综上所述,根据《内经》关于阳气的理论,是否可以这样说:凡一切不精(如神识昏愦、麻木、动作不灵敏等)、不柔(如筋挛拘急、颈项僵直、角弓反张、脉弦等)、不固(如多泪、多涕唾、滑精、大汗亡阳等),都可以看做是阳虚生风的表现。
3阳虚生风证的治则及其基本方药
邹润安在所著《本经序疏要》中有论风病七篇。他认为风病的治法“总不出用阴和阳一语”,即务在使阴阳二气相合化。这当然也包括治疗阳虚生风证在内。比如头面风,他就认为“头面风固在上,其所以然却在下”,即在于阳虚不能化在下之阴,故“其主治多用温升”。这就提示我们:温升是治疗阳虚生风证的一个重要法则。他在该书“疗风通用”篇中共列药物59味,其中性温者20余味,约占40% 。如防风、天麻、威灵仙、藁本、黄芪、苍耳子、狗脊、辛夷、全蝎、天南星、白花蛇等,它们虽然不能说不可用于治疗热极生风、血虚生风、阴虚风动和肝阳化风之证,但总的来说,还是以用于治疗阳虚生风为宜。
在《本经》上记载的有除风湿作用的大约100多味药物中,性温者亦约占40% 。如川芎“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拘挛膝痛”;巴戟天“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等。《别录》称山茱萸治“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通九窍,止小便利”,这正与《内经》所说“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相吻合。另外,具有补肾阳、除风湿作用,因而能治阳虚生风证的药物还有许多,如肉苁蓉治风秘、风燥;仙茅主“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等。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中所附治疗“中风痱”和“风虚”的续命汤和《近效》术附汤二方,可以说是治疗阳虚生风证的著名代表方。其余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肾气丸、侯氏黑散,以及后世之地黄饮子、半夏白术天麻汤、苏合香丸、导痰汤、牵正散、解语丹、补阳还五汤、大活络丹、参附汤、补骨脂丸、右归丸、定痫丸、三生散、实脾饮等,都是可治疗阳虚生风证的常用方剂。
总之,阳虚生风说渊源于《内经》,在仲景著作中不乏其例证,邹润安在理论上对此作了深入的阐述,而近代医家又多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应用。即使在《中医内科学》等五版教材中亦不难找到有关证明。然而,阳虚生风证并没有在教材中被明确地提出来作为专题讨论,这显然是不够深入和全面的,应当加以补充。

(注:本文原刊登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09-20 19:09 2楼
这方面火神派应该有经验。
2014-09-20 22:57 3楼
好贴,好论述!内风是个极其广泛的概念,现在教材上面只论四大内风,的确不能解决很多问题,内风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2014-09-20 23:10 4楼
好文!
2015-08-08 14:59 5楼
谢谢老师,学习了!!!!!!!!!!!!!!!
⬅ 舌边起红泡 老茶馆 少阴病脉证并治第8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