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灵枢》之《本输》开篇语,又有新发现

2014-09-22 23:13 楼主
再读《灵枢》之《本输》开篇语,又有新发现
《本输》篇的开篇语,就是“本输”二字。这两个字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但是架不住认真分析。

近代出土的殷商甲骨卜辞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原来人类自有文字以来就有巫医,他们以占卜祈祷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那么与巫医相比,扎针治病绝对是一门新兴的医学,而且,毫无疑问,从技术角度看,这门新医学主要包括针刺补法与针刺泻法两种治疗手段。当然,后世还有很多人把艾灸疗法也当成针医固有的治疗手段,所以又合称为“针灸学”。

但是如果认真分析的话,针刺泻法其实就是放血疗法(无论刺泻血络,还是刺泻血脉,都以点刺出血为操作目的),而放血疗法的历史其实比巫医更为悠久,它甚至可以追溯到文字出现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因为放血可以用石针,而古人把专门放血的石针,又特称为“砭石”或“砭针”。《说文》:“砭,以石治病也。”《难经》所谓“砭射之也”,即指石针放血。这就足以证明,在没有金属工具之前(与之对应的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就知道放血疗法。古希腊人,古印度人,都总结出“放血治百病”的经验,可见针刺泻法并非华夏独创,更非华夏针医之发明。

另外,灸法的历史实际上比放血疗法更为古远。因为,自打人类发明用火(与之对应的是旧石器时代),就可能在烤火时产生某种舒服的感觉,而那正是灸法的雏形。《灵枢·官能篇》:“经络坚紧,火所治之”,即是把抽筋(肌肉痉挛)的部位靠近火源,或者把火源靠近抽筋部位,就可以治疗抽筋的意思。于是不难想象,灸法(烤火)很早就被古人作为一种治疗手段。

因此,实事求是地说,针刺泻法和艾灸疗法都不能算是针医的独创,真正由华夏族发明并广泛用于临床的针刺疗法其实只有一种针刺补法,也就是毫针治疗法。

须知针刺的补法,其实就是用通体纤细圆滑的钢质针具(其标准式样即如今日的毫针)刺入到肌肤软组织的深处,辅以提插捻转,以获取针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那么,很显然,针刺补法得以出现的前提条件,必须是铁器冶铸锻造技术相当成熟,起码能够生产熟铁和钢材,而与之对应的历史必须要等到西汉。因此,按照理论不能脱离实践的认识规律,针医理论也只能诞生于西汉,而针医学术亦只能把毫针治疗作为重点。

那么,毫无疑问,针刺医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认腧穴的存在(而不是经脉的存在)。因为,若要把一枚刚硬的金属针深深地刺入他人体内,还要停留一会儿,操作者必须给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同时这个理由又必须与点刺放血的理由截然不同,然而这正是腧穴概念的由来。故腧穴概念的确立以及腧穴的命名实乃针刺医学之立足点,其重要性再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没有腧穴概念,便没有针医这门学术,也就不会有《黄帝内经》。

现在让我们把穿越时空的遐想固定在铁器已经普及而钢材还非常稀罕的西汉文景年间,那个《黄帝内经》正待喷薄欲出的年代。

“本”,《说文》:“木下为本”,即树木之根,如果作为形容词,“本”往往是指最重要的、最关键的(部位)。
“输”,《说文》:“委输也”,即生活资料的流通,也就是现代所谓的运输业。

《本输》作者用“输”来指称腧穴,那就是为扎针治病给出了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它的具体含意是:
人体的神气就相当于人类社会的生活资料;没有神气的人体,就如同没有生活资料的社会,必将丧失活力;而神气即产生于周身的腧穴之内(此所以腧穴也叫气穴),并且通过腧穴流通于肌肤内外,进而充斥于整个肌体--这就相当于生活资料的流通;因此:腧穴就是人体生命活力的保障点。
很显然,《本输》作者给出的这个理由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此所以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克服对疼痛的恐惧感,心安理得地接受针医的扎针治疗,并最终推广普及开来。

这其实也就是说,在针医出现以前,人们还没有“腧穴”这个概念,因此也没有发明出“腧”这个字,及至古代针医发明了毫针治病法,需要对这些刺入点给出解释,于是根据“委输”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意义产生了“腧”的概念,但是他们心目当中的“腧”,在当时只能记录为“输”。
实际上,《十二原》中“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这些“腧”字的由来,显然也是出于“委输”之意,只不过那是后人所造的新字,用来专指腧穴,是以《说文》不载。

故“本输”也者,乃谓人体最根本的腧穴,其实也就是对于神气的发生、聚集和流通最为重要,因而也是治疗上最为关键的腧穴。本篇就是要讲述这些腧穴的具体名称和具体位置,故名《本输》。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针刺举阳穴,一晚可以配三妻 老茶馆 治疗痔疮的最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