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翅医学讲堂

2014-10-06 17:49 12楼
第二节:背诵——学医的第一道关口


中医书籍浩如烟海,学习若无准确的路线,会如无头苍蝇乱撞,不会形成系统知识,也不会有正确的辨证思维。我们都知道,身体不适去找大夫看病,一般来说,大夫会先把脉,然后问诊,最后形成一个准确或大体的诊断结果,若需要吃药,大夫会开个方子出来,方子是由多味药组成的,那么他这个方子哪里来的呢?(或再体检,这个体检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以后会慢慢讲到),多从古书上背下来的名曰:汤头,也有根据病情,自己组织药味开出来的。当然,自己能组织药味成方,是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医疗经验的。这个汤头,初学者一般多会背诵清代医家汪昂所撰的《汤头歌诀》,其中约有300余方,都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写作,便以记诵,并且在每个歌诀后附有简要注释,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我开始记诵方子时,看此本方太多,便有惧怕之心,父亲看出来了,便与我说,有本简单实用的更好,那就是清代大医家陈修园所作的《时方歌括》。陈修园有感一般医生为了应付病人,多半只学习唐、宋以来各个医家的药书、方书,找出几个治病的药方方,而大多对医学经典、理论著作《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以及《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到著作并不感兴趣,更不愿学习这些著作而下苦功夫。陈修园也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在医学理论上陈修园特别推崇医圣张仲景,是维护经典的中坚人物之一 ,也可以说是中流砥柱吧。所以我下午说了一句话 ,说张仲景也是在普及医学 ,把他以前的归纳总结 、写出来,定下来规矩, 那就是 六病规范, 是临床的标准 ,说中医没标准, 多随意想象是错误的, 只是这个标准我们难掌握 。

清朝以及当代的一些著名中医,有很多是从陈修园的书开始学医的。由于陈修园的书很质朴实用,刊行后很快畅销各地,买的人很多,书商以假乱真,把其他医家的书也印上他的大名,故甚至有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之说。那时候,父亲也认为陈修园医书很多,说是“公余七十二种”,就是说工作之余写了七十二部书。后来在八十年代买了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福建分会校注的《陈修园医书》,才知道共有十六种。说陈修园“学识渊博,医术精湛,不仅是一位富有创见的医学理论家和医术超群的临床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中医学科普作家”,所以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积极推崇初入医道的同学们去读陈修园医书,作为入门级别的书籍,而进去后再读他的提高书籍或别个医家的书籍。

从某种意义上说, 西医第一是给药途径占了优势,其二西医的提纯化学药品相当于中医在用毒药 ,或相当于大方猛剂, 用好了治好病, 用不好要人命。 好, 下边这一段有一定的专业术语 ,没基础的同学们可以先有个印象 ,以后会深入讲解。

《时方歌括》中有“小引”一文,抄写出来先认识一下这位医学家,曰:“经方尚矣,唐宋以后,始有通行之时方,约其法于十剂。何为十剂, 所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是也,昔贤加入寒热,共成十有二剂,虽曰平浅,而亦本之经方。看此十二剂如何“ 本之经方”: 轻可散实,仿于麻黄、葛根诸汤;宣可决壅,仿于栀豉、瓜蒂二方;通可行滞,仿于五苓、十枣之属 ;泻可去闭,仿于陷胸、承气、抵当之属。 胆导、蜜煎,滑可去着之剂也 ;赤石脂、桃花汤,涩可固脱之剂也。 附子汤、理中丸,补可扶弱之剂也; 禹余粮、代赭石,重可镇怯之剂也 ;黄连阿胶汤,湿可润燥之剂也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燥可去湿之剂也 ;白虎、黄连、泻心等汤,寒可治热之剂也;白通、四逆诸汤,热可制寒之剂也。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寒、热,共十二剂,(与制敌的招数一个意思) 余向者汇集经方而韵注之,名为《真方歌括》,限于赀(zhi资)而未梓,缮本虽多,而刀圭家每秘而弗传,大为恨事。 辛酉岁,到直供职,适夏间大雨,捧檄勘灾,以劳构疾,脉脱而厥,诸医无一得病情者,迨夜半阳气稍回,神识稍清,自定方剂而愈。 这个是说自己病了差一点死了 没人认识病 时温虐流行,因余之病,而知误于药者堪悯焉!盖医者,生人之术也,一有所误,即为杀人……。(杀人不用刀) 每于公余,检索时方,不下三千首,除杂沓肤浅之外,择其切当精纯,人可共知者,不可多得,仅受一百八首而韵之,分为十二剂,以便查阅。——(这个说此书所辑有一百单八将)

说:“ 又采集罗东逸,柯韵伯诸论及余二十年读书,临证独得之妙,一一详于歌后颜曰《时方歌括》,为中人以上立法,徐可引以语上之道也!……【为中人以上立法,徐可引以语上之道也!】这个就是说他辑录的方子开始起点就不低,可见先生所作本附从经典,与人引路。

当时家中《时方歌括》只有草版本的,怕弄坏了,我就把方子歌诀用小本本记下来,也算是口袋书。每天都装在衣兜里,想到就拿出来背,温故而知新,用了半年时间就把书中所推崇的古方一百多首背了下来。每个方子都有它独特的代表意义,这个以后的学习中,我会详细解说。背书的过程首先来源于兴趣,当然也是很艰苦的。上大学以后,因为有了方剂基础,我就把《方剂学》里边的方子大多用自己所编写的方歌也背了下来。在背诵方歌的同时,我还在一起背诵《伤寒论》的条文,并且按照要求也在背诵其中方子的歌诀,用的是陈修园的另外二本书,就是《长沙方歌括》以及《金匮方歌括》。

当时我学医时,不像现在这么多能交流的同学们,也不能像现在一样有了问题就去找百度,只能自己理解,不懂就问父亲,父亲有时候能很详细的给解答,有时候就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于是我无法了,就在书柜中胡乱翻书,到处找能解答的资料。家里当时大约有一二百本医书,大多数都被我翻过,很多看了也记不住,所以也就不再浪费时间,固定读父亲要求看的这几本书。我背诵《伤寒论》时候,家里没有单行本的,就以《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的条文顺序来记忆,所以后来甚至一直到现在,每看到有说条文的序号的,我还不知道是哪一条。说张仲景字字珠玑, 我现在算是慢慢理解了这个说法。这个本里有几位医家的注释,每背一条也会去读一读,只是难懂。背诵时也像背方歌一样,抄在小本子上,弄成口袋书,每天脑袋里都是那些之乎者也的文字在跳跃,记住本来就难,忘记却是很快,只能今天记住一二条,明天赶紧再复习记忆,记住了再进行下一条,为了能记忆不忘,还动用视觉记忆,就是记住自己写的文字模样,努力搜寻把影像存在大脑中。等背诵《伤寒论》、《金匮要略》一年之后,父亲说可以读几位医家对伤寒论的注释了,那就是柯琴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看看 偶读的基本都是古籍 所以练就了一生写的功夫)。为能帮助理解医理,同时看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伤寒说意》。现在有不少简单解说《伤寒论》的网上视频以及书籍,没古籍那么难懂,同学们都可去学习,不过背诵原文是学习的第一道关,最起码有方子的条文必须记住,会终身受用无穷。你以后在临证中,遇到某一个症状就会联想到条文以及治法方药,说不定就是它,这个按图索骥的办法虽然不是高境界,却也是每个医生成长经历的过程。

(待续)
2014-10-06 17:53 13楼
学习,学习,老师辛苦
2014-10-07 10:00 14楼
本帖最后由 刘军 于 2014-10-7 10:19 编辑

我最早背的药性歌决四百味,父亲借来的,也是抄在一个塑胶壳的小本子上,随时拿出来看一下,还自编了个顺序歌:参术苓草和黄芪,白赤芍归生熟地。理法,最早看赤脚医生手册的四诊八纲,也抄'下来背过,后来在地摊上卖了本油印的成都中医学院的中医内科学,每章开头讲各脏生理病理,后附分型和方药,加减,我也把这些方和加减编歌抄下来背,不过没背完。现在还记得几句:阴虚肺热月华丸……痰难咳出蛤粉恰……,后来翻出父亲的医宗金鉴,(部队带回来的四册软皮),觉得金匮的解释比內科学精彩多了,开始知道伤寒。不过正式学还是岳美中论医集以后才知道要背伤寒,于是在送仙桥地摊找了本来苏集,条文和解释抄了两个小本,下班路上一手掌自行车,一手拿笔记本,边骑边背,背了很大一部分,现在还记得:凡脉,浮大滑动数为阳,沉弱涩微迟为阴。不过现在也忘了许多了。用得少之过。再后来,看到刘渡舟的讲义,这才固定下来一直学习这本,现在都在学,一边用蓝牙在路上背原文(现在发达了,电子书,蓝牙,不用抄写了。一大袋纸质书有一次搬家被老婆丟了个一干二净),一边背长沙方歌(方就背了这一本)。我的目的不是一个医生,只要求自己和家人病了能搞定就行
2014-10-07 10:31 15楼
跟樊老师的帖子学中医,感谢您!
2014-10-07 10:45 16楼
代三个表 说:
跟樊老师的帖子学中医,感谢您!



谢谢支持!共同学习。

2014-10-07 10:48 17楼
药方是以药物组成的,这就关系到药物主治的问题,当然有书可读。一般来说,初学可以读流传很广的《药性赋》,《药性赋》原书未著撰人,也就是说不知哪位所作,估摸是哪位医家为传弟子所写,据考证约为金元时代作品,是初学中药的启蒙书。但是与李东垣所辑《珍珠囊药性赋》,又名《雷公药性赋》有不少共同之处,又有增补。约将248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写成赋体,朗朗上口,言简意赅,便于诵读记忆,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家们的文字功底,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习医者喜爱,传沿至今。我在学习的同时,父亲没有要求我刻意去背诵它,所以只是记住了一部分,这个有点后悔,不过在后来的医学实践中,也还在不断学习,才对使用的药物有了充分的了解,特别是经典所用药物的功用主治,多来源于《神农本草经》,所以,深入学习《神农本草经》才会加深对经方的理解,以后会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结合《伤寒论》方证讲解。


(待续)
2014-10-07 10:52 18楼
学习学习再学习!
2014-10-07 10:58 19楼
第三节:正确看待诊脉

对于中医看病的号脉,也就是脉诊,一般以为是个很神奇的活儿。以我亲身经历来看,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来看病首先要求号脉,这个虽然有认识的缺陷,也不能不说明,脉诊的重要性。在《医门凿眼》中,我写过几篇文章专门谈到脉,特别是有一篇“以脉试医是陋习”的文章,说了这个现象的来龙去脉,同学们可以参阅。

时常有人来诊,坐下二话不说,就伸出胳臂要医生号脉,仿佛医生差他贰佰馍馍钱。你要是给他号了说的准,他就认为你这个医生有水平,有学问,很高明。要是说的不称他的心思,就认为你这个医生医术低劣,甚至是一个小毛病他也不会让你看,吃你的药。其实这个以脉试医是种陋习,古来有之。对此举,确实是有病求医者,我会耐心解说,问清缘由,再细心诊脉,不致有误。

以脉试医这个陋习的由来,与某些医生神话脉诊的错误做法不无关系。为了取得病家的信任,或为了哗众取宠,钓名沽誉,故意如此,似乎三指之下尽知乾坤之事,能洞察六脏六腑,探知百病根源。我见过有医生诊脉时,口中念念有词,单凭左手,不知左右互诊之理,右手执笔于纸上记录各部脉象,口中即说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脾虚、肾虚之词,心中不寂静,指下即难求,医者口如悬河,病家一头雾水。陈修园对此深恶痛绝,说“余每观时医于两手六脉中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此又如彼,俨然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以扪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医生诊脉在于探查虚实寒热,合于望闻问而明病症病机,功夫全在辨病辩证,遣方用药以愈疾。若单凭脉象,不问缘由,便说起病者病症来,病家往往会信以为真,转移主诉,尽寻枝叶。医病二人尽皆糊涂,于此情下,能医好疾病,我看是冒打冒撞的。

陈修园又说了,“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而知何病?”,再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单凭脉象即能探知病源,准确断病,古今名医,莫能除外。经言“微妙在脉,不可不查”,并没说知病在脉,不可不查,诚如《素问—徵四失论》所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在古代有限的医疗条件下,脉诊无疑或成了医生诊病不可缺少的手段,今天医学检查细微细致,为何单凭脉象而定病呢?这个当然不是提倡治病单凭医学检查而完全定论,作为参考可也。再说了,现在一些慢性疾病往往吃药无数,很多可以出现药脉,在这种情况下,凭指下所得更不可取。不得不承认搭脉知病的情况确实存在,但这个与医生长期的医学实践,经验积累不无关系。其实凭的不全是脉,而是细致体察病者一言一行,在言语行为中便知三分。如病人苦楚眉头,以手护腹,脉或见弦、紧就知病人有腹中苦痛。尺肤发热,脉见数,发烧病情已了然心中。女子面色不泽,脉来两手不调,便可能有经乱之病,腹疼、腰酸、带下,头晕等病状就或可能有。医生若也在以脉试医这个陋习中受到影响,不精研汤方药证,只是在脉诊上做文章,就是能查出病来,我看让他治好病也是很困难的。

苏东坡写了一篇《求医诊脉说》,“吾平生求医,盖平时默念其工拙,至于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求诊,使医者了然知患之所在,虚实冷热,先定于中,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故虽中医(指技术一般的医生),治吾疾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困医为事哉?”。这个确实是很明智的。医生治病,本来就不易,再加上水平有高低,若偏信于摸脉知病,是在害己。对于医者来说,不可宣扬脉诊的神奇,更不能神话脉诊,要在病症明白的情况下,再细究脉象以明表里寒热虚实。这个就是要以证来辩脉,勿据脉以谈证。仲景每篇之首就标明“辩XXX脉证并治”,“XXX病脉证并治”,于此中当玩三味,病脉证务必合参则备。再古今病名有别,当合参为宜。

总言之,以脉试医这个陋习的改变,首先在于医者先改变偏信脉诊的唯心观点,故意神话脉诊以取信于病者的错误做法,对以脉试医者说之以理,病人才可能全面客观地向医生述说病情,这样诊断明确,治疗方法恰当,才不会贻误病情。我在治案中很少谈及脉象,并不是我不重视脉诊,而是一种病症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脉象差异,仅因于此。

(待续)
2014-10-07 13:24 20楼
正适合我这样的新手中的新手
⬅ 低血压 老茶馆 孩子推拿完出现腹胀不食,鼻流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