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法为主辨治温病——中医千古谬论(1)

2014-10-10 10:42 楼主
古人辨治温病常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法,此二法本身没有错,但所有温病都用上述方法辨证,那就大错特错!众所周知,人体最重要的三阴三阳经外络皮肤,内连脏腑,人一旦外感温病,邪气必循三阴三阳经渐侵于里,自然会产生一系律三阴三阳经病症状,因而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论治法,同样非常适合温病的诊疗,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论治法只能做为温病六经辨证论治法的一种细化与补充(如太阳经风温血分证可见鼻衄),这是不容质疑的中医科学!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10-10 10:55 2楼
医案9 三阳经外感风寒郁热和风温(寒温病)
魏××,女,5岁,1998年9月23日。
恶寒发热4天,体温在37.5℃--40℃之间波动,头项强痛,顾盼不利,眼中灼热,眼角时微泪出,唇红,刻诊体温38.5℃,病起于暮秋温热天气突变严寒,曾注射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地塞米松、清开灵针,口服安乃近、维C银翘片、病毒灵、板兰根、鱼腥草素钠,发热24小时持续存在,舌红苔厚黄。
《素问•生气痛天论篇》上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热病论篇》上又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当与汗皆出,勿止。”以上两节经文的意思是:冬天外感风寒没有及时消散,藏于体内变成伏寒,到了春季气候温暖时,伏寒郁热就会与春季风温互相激荡而发病,变生同时有伤寒、温病特征的寒温病!治疗寒温病以汗法为主,令伤寒、温邪随汗外解,汗出邪散就会脉静身凉!
患者发热4天仍然恶寒,为太阳经外感风寒铁证!患者舌红苔厚黄,眼中灼热,为三阳经外感风温铁证(外感病厚舌苔主三阳经外感合病)!结合病起于温热天气突变严寒和其它一些兼症,诊为三阳经外感风寒郁热和风温,风寒郁热属新感,风温属伏邪,方选麻羌桑菊饮加减。
处方:麻黄6克 羌活6克 桑叶9克 菊花9克 薄荷9克 连翘6克 桔梗3克 甘草1.5克,1剂水煎,停用一切中西成药。
疗效:服完首煎药连得喷嚏3次,随即鼻流清涕,舌苔厚黄渐变薄黄,此为风寒郁热、风温向外发散的佳兆!服完次煎药2小时,体温降至37.5℃,第二天继服原方中药1剂,发热尽退,诸症平复。
诊治小结:1、伤寒、温病初起都可见恶寒发热,但发热3天以上仍见恶寒为伤寒铁证,发热3天以上不再恶寒或微恶寒为温病铁证,这是伤寒、温病重大鉴别要点!
2、伤寒温病初起都可见舌苔白,但发热初起舌苔纯黄无白为温病铁证,发热数天后舌苔仍有白色为伤寒铁证,这是伤寒、温病又一重大鉴别要点!
3、古人辨治温病常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法,此二法本身没有错,但所有温病都用上述方法辨证,那就大错特错!众所周知,人体最重要的三阴三阳经外络皮肤,内连脏腑,人一旦外感温病,邪气必循三阴三阳经渐侵于里,自然会产生一系律三阴三阳经病症状,因而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论治法,同样非常适合温病的诊疗,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论治法只能做为温病六经辨证论治法的一种细化与补充(如太阳经风温血分证可见鼻衄),这是不容质疑的中医科学!
4、温病六经辨证论治法与伤寒六经辨证论治法相似,都把临床症状分别归类到不同经,最后综合定性,称××经外感风寒(郁热)或风温(湿温、暑温、秋燥),然后据证选方,随症加减用药!(节选于在下近作《中医重大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实录》第138页)
2014-10-10 10:59 3楼
医案28 三阳经外感风温,邪入浅表血分
魏××,男,3岁,1996年6月15日。
反复低热10余天,近来白天稍微运动即汗出热退,睡至后半夜复热如初,大便色黑,形质粘稠如脓,后背密布痱子,体温37.3℃,病起于流行性感冒,屡经中西医诊治未效,舌淡红苔薄黄。
患者发热而不恶寒,舌苔薄黄,主太阳经外感风温;患者后半夜容易发热属昼凉夜热,主风温郁滞少阳经和浅表血分(机理见发热医案11);患者大便色黑,粘稠如脓,主风温入于阳明经和浅表血分;患者后背密布痱子,主太阳经风温郁滞浅表血分。证属三阳经外感风温,邪入浅表血分,方选桑菊竹茅汤加减。
处方:桑叶6克 菊花6克 桔梗3克 连翘6克 薄荷4.5克 蝉蜕3克 淡竹叶6克 生茅根15克 赤芍3克,1剂水煎。
疗效:服药后大便颜色复常,继服原方中药1剂热退,随访病未复发。
诊治小结:外感温病、邪入浅表血分的情形非常普遍,其症有轻有重,以发热夜重日轻,昼凉夜热,面部、舌质望诊严重偏色,大便色黑,皮肤斑疹、痱子为主要诊断依据,此五大症状也是伤寒邪入浅表血分的主要诊断依据(如医案11)!由于外感邪入浅表血分多无出血症状,因而极易被误诊误治!!(节选于在下近作《中医重大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实录》第148页)
2014-10-10 11:19 4楼
欢迎网友发表不同观点,没有争论就没有中医学术的进步!
2014-10-10 20:08 5楼
用医圣张仲景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辨治温病,古今温病学家都持否定态度,但是当代名医邓铁涛先生除外,他认为伤寒派与温病派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其所研究的对象又同是外感发热性疾病,所以辨证的统一是可能的,亦是完全必要的。
2014-10-10 21:13 6楼
古人辨治温病是否常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法,不得而知,此二法本身没有错,但所有温病都用上述方法辨证论治,是不是就非常正确,还是不得而知。众所周知,人体最重要的三阴三阳经外络皮肤,内连脏腑,人一旦外感温病,邪气必循三阴三阳经渐侵于里,自然会产生一系律三阴三阳经病症状,因而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论治法,同样非常适合温病的诊疗,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论治法只能做为温病六经辨证论治法的一种细化与补充(如太阳经风温血分证可见鼻衄),但不一定是全部,这是不容质疑的中医科学!
2014-10-10 22:34 7楼
李荣伟 说:
古人辨治温病是否常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法,不得而知,此二法本身没有错,但所有温病都用上述方法

“古人辨治温病是否常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法,不得而知”,与其说版主在探讨重大中医基础理论,倒不如说你在讲一个动听的笑话---不过,还得谢谢你一声,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勇于提出不同的观点
⬅ 关于脉的一点讨论,拾人牙慧乱晃当。。。 老茶馆 刚领体检报告,谈一谈醋蛋液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