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片、医案说话,只有师承教育和自学医术才能拯救中医

2014-10-11 20:26 楼主
已故名老中医魏宣孚和魏镜台父子就出生在我村子里,他们是我县医术最著名的老中医,每天的病人应接不暇,而同时期的那些学院派中医,他们的医术却远远不如他们,现在我提供我家谱的记载图片 FILE0020.JPG FILE0009.JPG FILE0011.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10-11 20:33 2楼
他们父子两分别是自学医术和师承教育出生的,都没有正规的中医高等教育文凭,他们却先后成为了我县里医术精湛、名望最高的医生,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2014-10-11 20:42 3楼
医案30 后天真阴之气不足,风温内陷(风温昏厥)
魏××,男,2岁,民国后期(约为1940年)。
发热数天,更医数人,服中药数剂未效,所服汤剂多为银翘散加减。患儿进食极少,某天忽然气息奄奄,随即昏不识人,患儿父亲慌忙延请名医数人会诊,多数名医说脉息全无,主死不治,独有魏宣孚说脉象细微,只因各位同仁手皮稍厚,没有觉察到而已!魏宣孚还说《内经》有言:乳子病热,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今患儿肌肤温而不寒,仍有生机,只须银翘散加太子参即可……强行灌服汤药后,患儿神清思食,糜粥调养而愈,患者至今仍然健在!
诊治小结:1、本案属后天真阴之气不足,风温内陷的险证,幸遇熟读《黄帝内经》且诊治疾病一丝不苟的名医魏宣孚,不然患者早就命赴黄泉了!《素问•玉版论要篇》上说:“温病虚甚死。”魏宣孚能在虚甚情况下,令温病患者起死回生,其治验所蕴含的中医科学理论,已明显高于《黄帝内经》!
2、要想在创新中医理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潜心研究大量效如桴鼓的医案,总结、概括个案成功的关健因素,将这些因素升华为一种新的中医学理论!本书医案的遴选与写作模式,就是受本案启发定格下来的,意在发掘更多来源于《黄帝内经》,同时又高于《黄帝内经》的创新性医学理论,从而全力、快速提高中医疗效!我们必须记住:《黄帝内经》虽然创造了医学理论延用数千年不朽的神话,但如果不与时俱进,不给它注入更多鲜活血液,不久它就会在残酷的中、西医医疗市场竞争中寿终正寝!(节选于在下近作《中医重大理论创新与临场应用实录》第139页)
2014-10-11 20:45 4楼
医案7 乳积郁热(乳痈高热)
卢××,女,31岁,20世纪60年代(文革时期)。
双侧乳房红肿热痛,恶寒高热,正值哺乳妇女断奶期,曾在村医疗站注射针剂、口服西药未效。患者后求治于因阶级成份不好而被迫终止行医的名老中医魏宣孚,魏宣孚提笔随疏一方:麦芽100克,水煎服。患者及其丈夫对所疏方药疗效深表怀疑,魏宣孚解释说:“乳痈源于断乳时乳汁郁积,麦芽功可回乳消积,大剂用之功效尤捷……病源既除,高热自退!”患者回去照方抓药,煎服1剂诸症尽失,于是视“一味麦芽汤”为神方!三十余年后,我常给患者丈夫出诊治病,由此得知本案详情。
诊治小结:1、凡哺乳妇女断奶期乳痈,都可用魏宣孚“一味麦芽汤”治疗,医案6即受本案启发选用此方,用之同样疗效卓著!
2、为什么古人认为麦芽有“回乳消积”功效呢?只因乳汁源于饮食精微所化,婴儿亦以此为饮食,乳汁郁积自然等同于食积!
3、本案一味麦芽汤用量100克,医案5一味蛇舌汤用量250克(鲜草),脘腹痛胀医案29一味车前汤用量250克(鲜草),独参汤用量30克,由此可知,独一味方用量应为常规用量的3倍以上,才能取得显著疗效,这是独一味方用药量的基本规律!
4、魏宣孚不愧是一代名医,一生活人无数,可惜未留下任何医学著作嘉惠后人,致使其许多精深中医绝技无声无息地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实在可惜可叹!!(节选于在下近作《中医重大理论创新与临场应用实录》第233页)
2014-10-11 20:57 5楼
魏宣孚用银翘散加太子参和一味麦芽汤治病,一剂药见效,真可谓立竿见影,起死回生---只有师承教育和自学医术才能真正培养中医人才,因而只有师承教育和自学医术才能拯救中医!
2014-10-11 21:02 6楼
欢迎持不同观点的朋友发表高见,有争论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2014-10-11 21:09 7楼
说明一点,在下二十多年前师承的是西医医生,中医医术全部是一边自学一边实践而来的。
2014-10-11 21:15 8楼
中医学院教科书理论脱离实际,课程编排严重不合理(如学英语、过多的西医知识),因而在下最近才有发帖《用事实说话——中医学院教科书只能培养中医掘墓人 》的动机。
2014-10-11 21:27 9楼
标题很好,说明了真理。
2014-10-12 16:03 10楼
点哥 说:
标题很好,说明了真理。

关键是用事实说话。
2014-10-12 16:20 11楼
魏医生 说:
关键是用事实说话。

事实说明一切。
⬅ 抑肽酶适应症 老茶馆 高血压偏方,减肥偏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