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景山学术成就

2014-11-02 06:59 楼主
师承名门,精研对药

一、对药(药对)的学术渊源
对药又叫药对。对者双也,配伍也。古人原以单味药立方,即谓之单方,后来体会出药物之配合应用,较之单味药立方疗效增强,尤其是两味药配伍运用,其效更彰。由此对药随之产生。《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有七情……有单行者,有相氵页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后世对中药“七情和合”有进一步深入认识和发展,又不断丰富了“对药”的内容。关于药物两者相配的应用始见于《内经》半夏秫米汤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证;首创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学者统计,二书载“对药”147对。有关《药对》专著,相传有《雷公药对》、《徐之才雷公药对》、《新广药对》,惜已亡佚。《施今墨对药》乃今之《药对》矣!

二、施今墨对药渊源
一代宗师施今墨先生对国医国药造诣极深,通晓古今医籍,发岐黄之秘,融今人之新。施氏对药有源于经方者,有源于时方者,有施氏的独创者,被中医界誉为“名方中的名方”。朱良春教授说:“施氏药对脍炙人口,传诵甚广,嘉惠医林,厥功甚伟。”
《施今墨药对》系1959年北京中医学院第一任教务处祝谌予教授带领我们下京西矿务局医院实习期间,详尽讲述了“施氏药对”百余对,并整理成册。1961年毕业实习时,祝老又是吕景山的导师,经其引见,侍诊于施今墨先生,聆听教悟,在老师的指导下,又增辑百余对,经两位老师过目、审正,订名为《施今墨临床常用药物配伍经验集》。问世之后,颇受广大校友、同道厚爱,屡经翻印、传抄,广为流传。遵照老师的教导,边读书、边临证,理论结合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收集资料,于1978年开始撰写“施氏对药”,经祝谌予、李介鸣老师审阅、指正,订名为《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1982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藏对药370对,按药物的功能和主治,分为24类。发行之后,受到广大读者、专家、教授赞誉,中医老前辈叶橘泉教授说:“《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是一本饶有兴味和实有意义的学习资料,对于后学来说可以作为学习中药和方剂的桥梁工作。无论是古方的桂麻、姜附、硝黄,时方的荆防、银翘、桃红等,都是构成处方的相氵页、相使,合理配伍,由此而进行研究方剂学的配伍规律不是更好吗?”周凤梧教授说:“北齐徐之才曾有《药对》一书之作,惜已亡佚。吕景山同志整理施师及前人经验,编写成书,不仅填补了自南北朝迄今一千四百多年以来药对配伍专辑的空白,而且将对诱掖后学,指导临床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丰富祖国医学内容,是一个有意义的贡献。”故荣获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国书一等奖,在发奖大会上,沈鸿部长代表评委会讲话,高度评价了“施氏对药”,他说:“这是一本好书,好就好在它不存在过时的问题,永远有实用价值。”
《施今墨对药》1996年改版,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十年,改版3次,先后发行10余万册,誉为军医版品牌图书(畅销书)。日本、韩国译为该国文字出版,台湾也出版了繁体字版本。2005年军医版第三版发行时,谢谢海洲教授评曰:“继承创新,渐臻佳境。”文中写道:“现在医学著作几年就要改版更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每5年出一新版,增删改动与时俱进,保持“新”。吕景山医师著的《施今墨对药》,有继承又有创新,不断增强新材料、新经验,既弘扬了施老的先进思想,又有个人创新之举。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吕景山大夫可谓达到了如此境界,但愿5年后能有新的版本问世。

三、对药的组成涵义
对药之“对”,具有两个涵义,其一乃成双、配对之谓,这是形式,是外在表现;其二寓“互相”之意,这是关键,是实质所在。它揭示了对药的组成,绝非随意的简单的“拼盘作业”,而是基于两药性能上“相辅相成、相反相成、开阖相济、动静相随、升降相承”的有机联系。这提示,以成双形式表现的中药配伍未必就是对药,只有当它们符合上述条件,才被视为“对药”,如古方的白芍与桂枝为对,栀子与豆豉为对,柴胡与黄芩为对,黄芩与半夏为对,附子与干姜为对;还是时方的荆芥与防风为对,桑叶与菊花为对,银花与连翘为对等所提供的传统规范那样。对药的治疗作用也非配对两药机械的相加或相减,这正是“成”、“济”、“随”和“承”所达到的效果。
四、对药组合的规律
所谓“对药”就是两种性质、作用相同或相对的药物组合。通过药物的合理配对,改变或调整药物原有的功效主治,取得一种新的、更佳的治疗效果。对药不是随意的两味药的凑合,其组成有一定的规律:1)相助配对,把两种性能类似的药物配合成对,使之产生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2)相制配对,就是用一种药物去抑制、缓和、消除另一种药物的副作用或毒性,以加强疗效;3)寒热配对,就是针对寒热错杂,久治不效时,要根据寒热的比重,选用适当寒药、热药组合,以消除寒、热证的格拒之证,如此运用,往往可收立竿见影之效;4)动静配对,即是动药与静药参合,以消除机体功能失调,气血不和诸症;5)散收配对,二药参合,一散一收,开阖相济,调和营卫,使表解里和;6)升降配对,即对升降功能失常者,用升药与降药参合,以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
总之,对药组方,简便、效验,使用方便,充分体现了药物配伍的技巧。

五、施今墨对药的功效
施今墨对药的功效,有以下三个方面:
1.协同为用,增强疗效。如黄芩与黄连为对。黄芩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芩以清肺火为主,黄连以清心火为要。心肺同居上焦,二药参合,相互为用,清热泻火之力倍增,以治疗上焦热盛之目赤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二者伍用,令火热之毒从大肠、小肠而出,病即速愈。
2.互制其短,在发挥药效的同时,减少毒、副作用,以收治疗之良效。如瓜蒌与风化硝为对。瓜蒌质体黏腻,润燥通便;风化硝咸寒软坚,清热通便。瓜蒌以守为主,风化硝以走为要。二药伍用,以瓜蒌黏腻甘缓之性,制约风化硝荡涤通下之力,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共奏清热润燥通便泻下之功,尚无硝黄腹痛之弊。
3.相互为用,产生特殊治疗效果。如黄连与肉桂为对。黄连泻心火,降阳和阴;肉桂温肾化气,蒸腾津液,终收水火既济之功,擅治心肾不交之失眠。笔者每遇口舌生疮常在大队清热泻火的处方中,加入少许肉桂,其止痛愈疮之力倍增。施师告云:此乃沟通寒热之格拒,起中介之作用也。

六、施今墨对药应用辑要
施老临床经验的核心就是“对药”。其组成法则即“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气一血”、 “一寒一热”、“一升一降”、“表里兼顾”、“虚实合参”……配伍巧妙,疗效卓著,体现了开阖相济、动静相随,升降相乘,正反相佐的用药艺术,将中医“阴平阳秘”、“以平为期”的博大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仅将对药的配伍应用简介如下。
(一)相辅相成类
1.同类相从:如麻黄与桂枝为对。麻黄辛温气薄,中空外达,善行肌表卫分,开腠理散寒邪,开玄府以发汗;桂枝辛温发散,色赤入营,解肌以和营,协同麻黄入于营分,随麻黄又出于血分,以引营分之邪达于肌表,令汗出而解,二药伍用,发汗解表,善治感冒风寒以致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之表实证。取其温散寒邪作用,可用于治疗风寒湿所致痹痛诸症;表邪壅盛,阳气不得宣发而致之咳喘诸症也可用之。根据不同病情以定二药孰主孰辅。尝治高寒地区患者,冬日深夜外出,用麻黄汤一剂而解,此时麻黄开玄府行卫气,桂枝解肌表和营气同时并重。若以治痹痛,则用桂枝温经散寒,并以通血脉为主,而麻黄解风寒宣卫气为辅。用以治喘,则麻黄为之专功,则须以麻黄为主、杏仁为辅矣。

2.异类相使:如苍术与黄柏为对。苍术辛烈温燥,可升可降,功擅祛风胜湿,健脾止泻;黄柏苦寒沉降,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下焦湿热。二药参合,一温一寒,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并走于下,清热燥湿,消肿止痛,除湿止带的力量增强。主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下肢痿软,以及湿疮诸症;湿热为患所致之小便淋浊,女子带下诸症。笔者还用之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风湿活动者,以及结节性红斑,常与赤芍、归尾、丹参、乳香、没药,鸡血藤参合,其效亦佳。

3.和解表里:如柴胡与黄芩为对。柴胡辛寒,疏肝开郁,和解退热,升举阳气;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柴胡泻半表半里之外邪,黄芩泻半表半里之里邪。柴胡升清阳,黄芩降浊火。二药参合,升清降浊,调和表里,和解少阳,清少阳之邪热甚妙。柴胡又长于开郁,黄芩又善于清热。两药相伍为用,既可疏理肝胆之气机,又能清泄内蕴之湿热。主治少阳病,症见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纳呆等,也可用于妇女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等杂病见少阳证者。临床体会,凡是肝、胆、胃、胰之疾患,表现有少阳证者用之均有良效。

(二)相反相成类
1.寒热并用:如黄莲与吴茱萸为对。黄莲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吴茱萸辛热,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黄莲苦寒泻火,直折上炎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降逆止呕。二药伍用,辛开苦降,有反佐之效用。以黄莲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萸之辛热,以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反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症。如肝郁化火、胃失和降,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嘈杂嗳气,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湿热下痢,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诸症。黄莲、吴萸伍用,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治肝经火郁,吞吐酸水,左胁作痛,少腹筋急为疝。黄莲、吴萸各等分,张景岳命之为黄莲丸,治疗肠红便血,痔疮肿痛等症,还可治肝火胁肋刺痛,或发寒热,或头目作痛,淋秘泄泻,一切肝火诸症。施老认为,寒热错杂之症,临床之际颇为多见,但寒热的比重,却是千变万化,故用药的分量也应随着寒热变化而增损,如热较甚者,多取黄莲,少佐吴萸;反之,寒甚者,则多用吴萸,少取黄莲;若寒热等同,则二者各半为宜。

2.补泻兼施:如枳实与白术为对。枳实辛散温通,破气消积,泻痰导滞,消痞止痛;白术甘温补中,补脾燥湿,益气生血,和中消滞,固表止汗。枳实辛散性烈,以泻为主,白术甘缓补中以补为要。枳实以走为主,白术以守为要。二药参合,一泻一补,一走一守,一急一缓,相互制约,相互为用,以达补而不滞,消不伤正,健脾强胃,消食化积,消痞除满之功。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饮食停滞,腹胀痞满,大便不爽等症;又治肝脾肿大,内脏驰缓无力,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二药伍用,出自《金匮要略》枳术汤,治水饮停滞于胃,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怀者。张洁古以白术60克,枳实30克组方,名曰枳术丸,治胃虚湿热,饮食壅滞,心下痞闷等症。笔者体会,枳实、白术用药分量的多寡,临症之际,应详尽辨证,审因增损,若体壮新病者,则以枳实为主,白术为辅;反之,体弱久病,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应以白术为主,枳实为辅,否则易伤人也。施师临证处方时,枳实、白术习惯以同炒伍用,一则可缓其药性,二则能增强疗效。另外,枳术汤与枳术丸的运用亦有法度,《张氏医通》云:“金匮治水肿心下如盘,故用汤以荡涤之;东垣治脾不健运,故用丸以缓消之;二方各有深意,不可移易。”

3.开合相济:如五味子与细辛为对。五味子酸涩收敛,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肺主气司呼吸,肺气宜宣。细辛辛散温通,温肺化饮,发散风寒,祛风止痒。外感风寒,则致肺气抑郁,应以宣通肺气,温散寒邪为治。咳嗽伤气,气伤则涨,故云肺气宜拢、宜敛。五味子收敛肺气,细辛宣肺散邪,温肺化饮。二药伍用,以细辛之辛散,制五味子之酸敛;五味子之酸敛,又制细辛之辛散。二药参合,一散一敛,一开一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止咳平喘甚妙。主治风寒感冒,咳吐白痰,或寒饮咳喘诸症;以及肺肾两虚,久咳虚喘等症。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细辛、五味子的用量应灵活掌握。咳嗽初起,以开、宣为主,多用细辛;久咳之后,以敛肺气为要,多取五味子。五味子、细辛伍用,即古人谓,五味子之敛,制细辛之升发,二者参合,则升降灵而咳喘自止矣。盖“肺气阳中有阴,故能降,治肺气以阴降为主,然气之降先本于升,五味子合细辛升降皆备,所以阳邪伤阴,固宜清阳,以之收阳;阴邪伤阳,亦宜此辛温畅阳,而寓收阴。”此即细辛合五味子治咳喘之机理也。

4.动静相随:如滑石与甘草为对。滑石寒滑,质体滑腻,故可利窍,上能清水源,下可通水道,荡涤六腑之邪热从小便而出,此药走而不守为动药;甘草甘缓泻火解毒,缓和药性,甘缓善守是为静药。以甘草之甘缓,制滑石之寒滑;又以滑石之寒滑,制甘草之甘滞。二药伍用,名曰六一散,亦名天水散,除清暑热之外,又长于渗湿利水,通利膀胱,使湿热之邪从下渗泄,故又能利水通淋,治一切砂石诸淋,如石淋(尿路结石)、淋浊(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表现为小便不利者。柯琴曰:“滑石禀土中冲和之气,行西方清肃之令,秉秋金坚重之形,寒能胜热,甘不伤脾,含天乙之精而具流走之性,异于石膏之凝滞,能上清水源,下通水道,荡涤六腑之邪热从小便而泄,炙甘草禀草中冲和之性,调和内外,止渴生津,用以为佐,保元气而泻虚火,则五脏自安和矣。”施师经验,六一散应用范围较广,除治疗上述中暑吐泻等症之外,尝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诸症均获良效。尤其对尿路结石治愈后,持久服用,有预防结石复发之功。

5.升降相因:如益元散与鲜荷叶为对。益元散为六一散加辰砂末,灯心汤调服而成,功用清热祛暑,利尿渗湿,镇静除烦,降上中下之湿热,且以降为要。鲜荷叶功擅升阳散瘀,且以升为主。二药参合,一升一降,相互促进,升降调和,清热祛暑,渗湿利尿,升清止泻,升阳止血的力量增强。施师临证处方,习惯以鲜荷叶包益元散,水煎服。适用于夏季时感之证,屡见显效。

6.引导作用:如升麻与柴胡为对。升麻辛甘微寒,能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柴胡苦辛微寒,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以引阳明清气上行为主,柴胡以升少阳清气上行为要。升麻行气于右,柴胡行气于左。二药参合,一左一右,升提之力倍增。可以治疗清阳下陷所引起的泄泻,或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以及崩中带下诸症。升麻、柴胡伍用,出自《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二者伍用之理,张锡纯说:“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祝谌予老师亦常用于治疗肺癌手术后,或施用放疗、化疗后,症属气虚下陷,整体机能衰弱者,也有良效,但宜与党参、黄芪、半枝莲、藤梨根配伍使用才好。

(三)顾护胃气
如鸦胆子与龙眼肉为对。鸦胆子凉血解毒,杀虫止痢,防腐生肌;龙眼肉补心安神,养血益脾。鸦胆子以驱邪为主,龙眼肉以扶持正为要。鸦胆子腐蚀作用较强,内服易于刺激胃肠,引起恶心呕吐、胸闷、腹痛等症,故用龙眼肉之甘缓补中,以减少胃肠刺激症状,以展其治疗作用。鸦胆子、龙眼肉伍用,善治阿米巴痢疾。亦可用馒头皮包裹吞服,其效也可。还用治热性赤痢。
用穴精要,倡导对穴

“穴对”又叫“对穴”,其说古未立论。吕老在施今墨药对的启迪下,应用于针灸。杨甲三老前辈说:“用穴贵在精疏。”《灵枢·官能》曰:“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穴对”的应用,正是“先得其道”。笔者体会,临症之际,应在精通腧穴主治性能基础上,根据客观病情辨证施治,精简取穴,非此则不能达到“稀而疏之”、效专力宏之目的。
对穴即针灸对穴的简称,是专门研究两个穴位相互搭配使用的一门学问,对穴的理论,是在“施氏对药”思路的启迪下,大量温习古典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逐渐形成的。

立说目的有二:
一则精简取穴。《灵枢·官针篇》云:“先得其道,稀而疏之。”意即告诫医者,用穴要简而精,取一穴能治者不取两穴,取两穴能治者不取三穴……。
二则提高疗效。欲提高疗效,必先明其经络.熟谙穴性,配伍组方,然后施以补泻。
“对穴”,是指两个穴位的配伍应用。寓有开阖相济,动静相随,升降相承等作用。用穴的基本原则是“精疏”,就是要根据证候,选穴要精练,才能达到效专力宏的目的。如合谷、足三里,升清降浊。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又是该经原穴,按“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者,当出十二原”(《灵枢·九针十二原》)的理论,具有通经活络,行气开窍,疏风解表,清解退热,通降肠胃,镇静安神,调整全身功能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针刺本穴能使胃的蠕动减弱,缓解痉挛,对治疗幽门痉挛有显著疗效。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又是本经合(土)穴,按“同气相求”、“合治内腑”、“手足阳明经气相通”的理论,本穴能调整肠胃,理气消胀,化滞除满,降浊通便,理肠止泻。又据实验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可调整胃的蠕动功能,使蠕动弱者加强,亢进者弛缓,并使胃的总酸度和游离酸度趋于正常。合谷为大肠经的原穴,五行属火;足三里为胃经的合穴,五行属土。两穴伍用,有火土相生之妙用。合谷清轻宣气,以升散为主;足三里重浊下行,以降浊为要。两穴同用,一升一降,清升浊降,理气止痛,消胀除满,降浊通便,止泻之功益彰。用于治疗脾胃不健,升降失调,症见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头昏脑胀,脘腹胀满,大便秘结,或大便初硬后溏,或急、慢性泄泻。近几年来,亦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胃肠型)有阳明郁热征象者。
在师门药对经验的启迪下,吕老将此方法运用于针灸临床。在温习古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于1986年成书并由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针灸对穴临床经验集》。该书收录223组对穴,分为23类,每组对穴都注明了出处和单穴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证、操作方法、应用经验。用穴与用药同理,都要根据复杂的病情,并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辨证立法,选穴处方。与对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一样,单穴治疗发展到双穴,进而形成一套系统的配伍原则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病证,协同发挥穴位的性能以增强疗效。对穴学说的创立,丰富了腧穴学的内容。
该书出版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题墨宝“针灸正宗”表示祝贺。十余年后,其传人吕玉娥医师在原稿基础上充实增辑,定名为《吕景山对穴》,2002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前后印刷6次,发行2万余册,也成了军医版畅销书。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于2005年5月译为日文出版发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销售一空,2006年5月又再版发行。韩国同道亦颇为赞誉,译为朝鲜文出版。《吕景山对穴》第二版也于2007年发行。中国针灸学会前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汉平教授说:“《吕景山对穴》视角独特,言人所未言,填补了腧穴配伍文献的一个空白,丰富了针灸穴位处方学的内容,同时也提出了诸多留待探索的课题”。

其对穴配伍规律如下:
一、相辅相成
(一)同类相从:即把功用、主治相同或相近的腧穴配伍,相须为用,使疗效更强。具体表现为:
1.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围绕病痛所在的肢体、脏腑、器官局部就近配穴。如中极与子宫为对,中极为任脉经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4寸,有培元阳、理下焦、调血室、温精宫之功;子宫为经外奇穴,位居少腹,中极旁开7寸,内与生殖器官相应,有暖宫散寒,调经种子之效。中极以调经为主,子宫以种子为要。二穴伍用,相互促进,调经种子之功益彰。
2.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结合经脉的循行,在同一经脉上进行配穴。如天柱与束骨为对,二穴均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但天柱位于本经之首,有宣表散邪、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之功;束骨则居于本经之末,有疏通经络、解表散邪之效。二穴相合,一上一下,上下呼应,宣通足太阳膀胱之气,调和营卫,解表散邪。
(二)异类相使:即两个分属不同脏腑、经脉的,功用、主治各有侧重的腧穴配伍,各取所长,使疗效增强。具体表现为:
1.根据同名经脉,同气相通的理论,以手足同名经腧穴相配。如合谷与内庭为对,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所过,为本经原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退热、行气止痛之功;内庭为足阳明胃经脉气所溜,具有清热泻火、降逆止呕、理气止痛、和胃化滞之效。二穴相合,同气相求,相互促进,清泻胃肠之热更强。诸如后溪配昆仑、支沟配阳陵泉、手三里配足三里、外关配足临泣、后溪配申脉、神门配复溜均为同名经对穴。
2.根据阴平阳秘,阴阳平衡的理论,把分属身体前后、内外的腧穴进行配伍。如胆俞与日月为对,胆俞为胆之精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可调整胆腑的功能,清泄肝胆之邪,行气活血,散瘀定痛;日月为胆的精气募结上腹之处所,能疏调肝胆,调和脾胃。二穴伍用,一阴一阳,两面夹击,直达病所,疏调肝胆,通络止痛之力益彰。
3.根据“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理论,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关系为依据进行配穴。如阳陵泉与太冲为对,阳陵泉为胆经腧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腧穴;胆为腑、属阳,肝为脏、属阴。二穴伍用,一表一里,一脏一腑,调和肝胆,理气止痛缓急舒筋之力益彰。
二、相反相成
(一)补泻兼施:
1、根据腧穴主治功能补泻的不同配伍。如内关与三阴交为对,内关能清心胸郁热、和胃降逆、理气止痛;三阴交能补脾胃、助运化、疏下焦、理肝肾。内关清上,三阴交滋下。两穴相合,清热除烦,除蒸止汗之力益彰。又如气海与膻中为对,膻中功专宣调胸中大气,气海功善调补下焦气机,膻中以行气开通为主,气海以纳气归元为要。二穴相合,一肺一肾,一开一纳,斡旋一身之大气,故人体气机和,百脉通,升降灵,气息匀,喘息平。吕老曾治一高原反应的患者,心悸、胸闷、呼吸短促3天,先针膻中穴,使针感扩散至咽部,吸气时拔针,急按闭其针孔,用补法。再针气海穴,令针感放散于胸部,留针30分钟后起针,患者顿感呼吸顺畅,胸闷消失,治疗4次,临床症状消失。
2、根据疾病的虚实性质,结合脏腑、经脉和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进行配穴,虚则补其母穴,实则泻其子穴。具体配伍有本经的子母配穴和异经的子母配穴。如肺经五行属金,经渠五行属金故为其本穴,太渊五行属土而为其母穴,尺泽五行属水则为其子穴,故经渠与太渊为对,以治疗肺的虚证,经渠配尺泽以治疗肺的实证。如足三里与解溪为对,足三里配厉兑均为子母配穴。而同样是肺经疾病,如肺的虚证可用经渠配太白(母经本穴),肺的实证可用经渠配阴谷(子经本穴)。如足三里配阳谷,足三里配商阳均为异经子母配穴。
3、结合对腧穴的不同操作,体现对穴对于复杂病情的作用。如列缺与足三里为对,二穴合用,适用于慢性咳嗽、气喘诸症。具体操作列缺针刺用泻法,足三里针刺用补法,并可加用艾灸或温针灸,以提高疗效。他如合谷配复溜、足三里配太冲、膻中配气海均为此类配穴。
(二)升降并调
根据腧穴升降性质的不同予以配伍,组成对穴,达到升清降浊,升降并调之效。曲池与中冲为对,曲池以清肺降浊为主,中冲以清心开窍为要;曲池主降,中冲主升。二穴伍用,升降并调,心、肺、大肠俱清,和胃降逆,止呕除晕之功益彰。
对穴辑要,效专力宏
1. 水沟—风府:醒脑开窍
水沟,又名人中,为督脉腧穴.位于口鼻之间,具有祛风消热、调和阴阳、醒脑开窍、回阳救逆、镇静安神、通络止痛之功;风府,为督脉腧穴,督脉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居于脑后,具有祛风散邪、醒脑开窍、清热泻火、镇静安神之效。二穴一前一后,祛风散邪,醒脑开窍,通络止痛之力益彰。用于治疗晕厥、卒中、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急性腰扭伤等症。如用于卒中.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补水沟以开口噤,通阳安神,泻风府以搜舌本之风,舒三阳之经可使关窍立开,人即苏醒,语言自利,转危为安。此外,诸如口眼喎斜、偏枯、半身不遂等症,虽有中经中络之别,但与卒中异流同源,选用前法,均有良效。1999年初秋,一位青年男性患者突然昏仆,面色苍白,汗出如洗,急以寸针速刺风府、水沟,行针片刻,人即苏醒。
2. 膻中—内关:调气开窍
膻中,又名上气海,为任脉腧穴,宗气之海,气之会穴,心包络之募穴,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与任脉之交会穴,具有调气降逆、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宽胸利膈之功,善治气分病证;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腧穴、络穴,别走手少阳三焦经,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阴维脉相通,具有清泄包络、清利三焦、宽胸理气、和胃降逆、镇静止痛之效,善治胃、心胸诸疾。二穴相合,并走上焦,开胸散结,降气化痰,通窍醒神之力益彰。用于治疗气厥、脏躁(类似癔病)、失语(功能性者)等证。证属气滞者,膻中穴效如桴鼓;若属气虚者,似非所宜。膻中穴之刺法,多取鸡爪刺,即向上、下、左、右斜刺,其目的在于散气行滞。1996年初秋,省中研某人的外甥因情志不遂而致失语(癔病性失语),曾邀保健站的医师诊治,针刺哑门、廉泉、上脘、气海、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前后行针4小时,病情仍未缓解。翌曰下午就诊,患者表情淡漠,心中明了,尚不能言,舌淡、苔白,脉弦。选取膻中、内关,留针45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次行针5分钟,当行针30分钟时,突然言语恢复。之后又发病2次,均守上法施治而愈。焦××1982年于幼儿园上班时,有同事开她玩笑,从背后猛惊她一下,即倾晕厥,急送我院急诊室就谚。脉证合参,诊为气厥,治宜调气开窍。方用膻中、内关。针刺膻中用调气之法,内关用同步行针法,行针1分钟,神志清醒,胸闷诸症若失。2005年初秋,一女倪氏,55岁,因劳累过度突然头胀、头痛、胸闷、心慌、四肢厥冷、面色发白、唇色发紫。急用三陵针十宣放血,继针膻中、内关,10分钟后诸恙悉除。查心电图提示,供血不足、T波低平,后以中药调理而愈,至今未见复发。
3. 合谷—曲池:解表退热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乃本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与三焦有着密切关系,是调整人体气化功能的要穴,具有通经活络、行气开窍、疏风解表消热(清泄肺气)、通降肠胃、镇静安神之功;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乃本经脉气所入,为合穴,按“合治内腑”之理论,本穴具有通调腑气、疏风解表、调和气血、消肿止痛之效。曲池走而不守,合谷升而能散。二穴相合,通经接气,清热散风,为清理上焦之妙法。合谷、曲池伍用,出自《杂病穴法歌》:“头面、耳、目、口鼻病,曲池、合谷为之主。”头为诸阳之会,耳、目、口、鼻、咽喉为之清窍,禀清阳之气,以合谷之轻载曲池之走,上行头面诸窍,以收其清散之功,故能扫荡一切邪秽,调整人体气化功能。用于治疗伤风、感冒、头痛、牙痛、喉痛、鼻衄,证属风热为患,上扰诸窍者;上肢不逐,肘臂疼痛、麻木、手指挛急,以及风疹块(荨麻疹)。1965年孟春,一位中年妇女,因起居不慎,以致感受风寒,恶寒发热(体温39℃),头痛,身痛,舌苔薄黄,脉浮稍数。脉症合参,证属素有蕴热,复感风寒。治宜疏风解表清热,处方:大椎、曲池、合谷。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起针之后,患者自觉周身轻快,体温降至38 ℃。翌日告云,发烧已退。
4. 合谷—光明:清热明目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所过,乃本经原穴,有通经活络,疏风解表,清泄肠胃,镇静止痛之功;光明,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乃本经络穴,按其络穴之特性,具有清泄肝胆之火、祛风明目、通络止痛之效。合谷穴宣清导浊,光明穴升清泻火。二穴伍用,一升一降,升降和化,清热泻火,祛风明目之力益彰。用于治疗目赤肿痛,证属肝胆火旺者,假性近视、夜盲症、视神经萎缩等一切眼病,不论是外眼病变,还是内眼病症,均宜使用。证属肝胆火旺或阳明燥热者,针刺均用泻法;若症之虚、实难辨者,针刺宜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近年来,用于治疗少年假性近视多人,近期疗效尚属满意,视力均可提高0.3~0.5。例如:刘××,女,l 8岁,1981年3月1 0曰初诊。自诉:近半年来上课时,发现视板书模糊,渐加重至看不见,伴有头昏、头痛,经××医院检查,诊为近视。视力:左眼0.5,右眼0.3。近视度数:左眼210,右眼275。处方:合谷、光明,进针10分钟后,自觉视物清晰。依前法治疗5次后,视力提高至左眼1.0,右眼0.8。
5. 合谷—太冲:平肝熄风
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行气开窍,疏风解表清热,通降肠胃,镇静安神之功;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舒肝理气,平肝熄风,清热利湿之效。合谷、太冲伍用名曰“四关穴”,《席弘赋》曰:“手连肩脊痛难忍,合谷针时要太冲。”《杂病穴法歌》:“鼻塞鼻痔及鼻渊,合谷太冲随手取。”又说:“手指连肩相引痛,合谷太冲能救苦。”合谷属阳、主气,清轻升散;太冲属阴、主血,重浊下行。二穴伍用,一气一血,一升一降,相互制约,相互为用,行气活血,平肝熄风之功益彰。合谷为阳经代表性“原”穴,太冲为阴经代表性“原”穴,二穴合参,一阴一阳,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升降协和,阴阳顺接,斯疾乃除矣。用于治疗头痛、眩晕、高血压证属肝阳上亢者,中风属“闭证”者,气厥,癫狂痫,小儿惊风,失眠,鼻塞,鼻渊(类似慢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痹证。一位中年妇人.因事不遂心,与人争吵,以致气机逆乱,血随气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抽搐,牙关紧闭,六脉弦细。取上穴,施以同步行针法,行针1分钟后,病家呻吟苏醒。后经随访,一切如常。
无痛进针,同步行针
吕老在刺法上采用“无痛进针,同步行针”法,屡见良效。
无痛进针即速刺进针,就是右手拇指、示指呈屈曲状态持针,露出针尖3~5分,中指伸直,按压在穴位的旁边(起押手作用),进针时拇指和示指由屈曲变为伸直,中指向下用力,由伸直变为屈曲,在这一瞬间即可迅速刺入穴位。这种进针法的优点是:进针速度快、痛苦小、得气速、针感强、后劲大。尤其是对小儿与畏针的患者更为适宜。
同步行针,就是左右两手持针同时捻转行针,捻转的角度以不超过90度为宜,捻转的频率一般是每分钟200次左右,行针的时间为3~5分钟,其间也可休息5~10分钟,再行针2~3分钟。具体操作方法是:①同经同步行针法:是指在同一条经络线上取2~ 3穴,术者左右手各持一针同步捻转行针。如阳明热盛所致的牙痛、咽喉肿痛等症,取曲池、合谷,运用同步行针法,清泻阳明,消肿止痛。曾治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左上牙(第1、2磨牙)疼痛3天,取右侧曲池、合谷,施以同步行针法,持续捻转2分钟,疼痛缓解,又行针3分钟,痛处麻木酸胀,共留针 30分钟,行针3次,痛止病愈。②同名经同步行针法:是指取上下肢同名经的穴位,术者左右手分别持针同步捻转。如治疗少阳病胁肋疼痛、肋间神经痛、习惯性便秘、妇女妊娠期便秘、经前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等症,选用支沟、阳陵泉(均左侧),运用同步行针法,和解少阳,调理气机,通络止痛,清热通便。曾治一位青年妇女,妊娠4月余,近2个月来,大便秘结,3—5天一行,腹部胀满,苔白腻,脉弦滑。证属热郁于内,腑行不畅,守上方,施以同步行针法后,顿觉轻快,腹胀减轻,当晚大便畅行一次。嗣后,每见便秘,均以前法施治而愈。③左右交叉法同步行针法:是依据八脉交会穴的原理,选取上下肢左右侧相关的穴位配伍,采用同步行针法。如后溪、申脉,用于治疗癫证、狂证、脏躁证(癔症)。1972年曾治一位中年妇女,因惊恐而致心神不安,下肢软弱无力,不能行走,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证属心神失养,血脉不和,取申脉、后溪,针1次,患者自觉下肢有力,可下地行走。前方加神门、三阴交,又针3次,诸症悉除。④前后对应同步行针法:是依据俞募配穴的原理,选胸腹与腰背,四肢内侧与外侧的对应点为针刺治疗点,施以同步雀啄行针法。适用于治疗各种扭伤、挫伤、肢体局部疼痛等症。1976年夏日,一位男性青年学生,因打球将腰扭伤,以致腰痛不已,行动不便,以手扶腰直立而行,按压右侧大肠俞穴处有明显压痛。急取大肠俞与其腹部的对应点,依上法行针3分钟,疼痛减半,又行针2次,共留针30分钟,痛止病愈,腰部活动自如。⑤异区同步行针法:是依据头皮针之刺激区,结合病情选区、配区,采用同步行针法。如中风肢体瘫痪者,取相应的运动区为治;感觉障碍者,取相应的感觉区施治等。1972年春,吕老在全国头针学习班任教时,一位中年男性农民,患下肢不遂2年余,西医诊为“脑梗死”,经多方治疗,仍行动不便,下肢不能抬举,足尖拖地行走,根据病情选下肢运动区、感觉区,施以同步行针法,前后捻针3次,每次5分钟。针后,患者感觉良好,当第2次性针时,患者自觉有一股热流传至足趾,患肢已能抬高30㎝。依前法治疗5次,行走如常。
中介药物在治验中的神功
吕老在临证中善用中介药物治疗疑难杂症,每获良效,屡起沉痼。中介药物在方剂中的中介作用,就是“中间媒介作用”的简称。又叫“沟通作用”。这种作用常被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古今医家在临证处方中所应用。它是药物配伍的一种技巧。笔者认为,中介药物的应用,是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使用常法不效时,才逐渐摸索出的变法,以求提高疗效。例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虚证用补药……,这都是常法。然而,通过临床观察,在阴阳、气血、表里、虚实、寒热、水气之间往往出现一个限界,它阻抑了驱除病邪的药物直达病所,所谓寒之不寒、热之不热、虚不受补……,均为例证。每届此时,适当选用中介药物,力争冲破这种格拒限界,令药直达病所,清除病因,治愈疾病。

1.口疮(口腔溃疡)
白某,女,25岁,工人。1982年6月15日会诊。
主诉:口、舌疼痛月余,加重半月。
患者体质素丰,喜食辛辣,一月前口颊疼痛,继见绿豆大的疮疡,渐渐增大,如黄豆大小,疼痛日益加重,严重影响进食、饮水,张口困难,每进一餐,约2小时左右才能完成。故住××医院口腔科就医。
现症:入院半月,先做细菌培养等化验检查,报告提示:无菌生长。曾用消炎药、清热泻火药为治,未见少效,邀余会诊。目下仍疼痛不已,不易进食,口、舌为紫兰色(涂龙胆紫之故),脉弦数。
辨证立法: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苗,心脾火旺,炎之于上,遂有口、舌生疮。急拟清热泻火,消炎止痛,去腐生肌长肉。方用清胃散化裁。
处方:知母10g,生石膏30g,酒黄芩10g,酒黄连6g,大生地30g,北细辛3g,丹皮10g,紫丹参30g,木蝴蝶10g,马勃10g(布包),升麻6g,肉桂1g,水煎服,3剂。
治疗经过:上方中午11点服药1次,下午5点又服1次,疼痛除去1半有余,当晚入睡安宁,又服2剂,进食不感疼痛,继服3剂,疮面愈合,旋即出院。2005年初夏偶遇,问及病情,答曰:出院以后,至今未再复发。
方义:口疮一证,临证实为多见,吕老每遇本病,均以生地与细辛为对止痛,黄连与黄芩为对,清热解毒,消除病因,马勃与木蝴蝶为对,保护黏膜,促进溃疡面的愈合。方中唯有肉桂1g,实为关键用药。师云:火热之证,用寒药不效者,此乃寒热格拒也,需加中介药物沟通寒热,方可取效,此乃用药之技巧矣。

2.胃脘痛(消化性溃疡)
孙某,女,41岁,职员。1961年7月10日初诊。
主诉:上腹部疼痛5年,加重1月余。
患者近5年来胃脘部疼痛,时轻时重,每当进食后稍少缓解,伴有嗳腐反酸,甚则呕吐清水,近1周来疼痛加剧,故前来就诊。
现症:形瘦体弱,抱腹而至,前胸后背包裹两块羊皮,外用腰带捆扎,舌质淡黯、苔白舌根苔腻,脉弦紧。
辨证立法:时值夏月,胃脘冷痛,职是寒邪犯胃,络道不畅,遂有上腹部疼痛,抱腹而至,证属虚寒之故。治宜温中散寒止痛。方用附子理中汤化裁。
处方:制附片10g,党参10g,焦白术10g,炮姜10g,云茯苓10g,炙甘草6g,水煎服,3剂。。
治疗经过:7月13日二诊。上方服用3剂,疼痛如故。易为十香散化裁施治。
处方:广木香10g,砂仁10g,降香6g,沉香6g,丁香6g,檀香6g,乳香5g,香附10g,乌药10g,高良姜10g,生蒲黄6g(布包),水煎服。
7月17日三诊。二诊方又服3剂,疼痛仍无进退,辨甚病机,职是寒热格拒之故,施师告曰,宜加中介药物才可取效,并疏方一枚。处方:制附片10g,干姜炭10g,高良姜10g,香附10g,焦白术10g,云茯苓10g,炒枳壳10g,醋煅川军炭4.5g,水煎服。7月20日四诊。服药3剂,胃脘冷痛已除,遂用香砂六君子汤收功。
走出国门,中医显威
吕老作为山西省首批援外医疗队先遣队的成员,于1975年7月15日赴喀麦隆共和国姆巴尔马尤工作了2年余,共治疗病人4万余例。这些患者中,有所在国元首、部长,也有广大百姓;既有驻该国的外交使节,又有毗邻国家的各阶层人士;既有常见病、多发病,又有疑难杂症。如喀麦隆共和国元首因操劳过度,遂有彻夜不眠诸症,曾邀西医专家治疗,未能见效。我以针灸治疗3次,使其睡眠每晚达7~8小时,诸恙悉除。又如杜阿拉一男性工人,因情志不遂,突然失语,已半月余,先由当地五官科医生诊治,未能见效;又请当地民族医生施治,亦不见效,反而新增咯血现象,后来我处就医。脉诊合参,证属肝郁气滞,木火刑金,宗气受累,清窍闭阻,而致失语。针刺膻中,行气散结。行针不到5分钟,即可言语,对答如流。
1993年6月,应世界针灸联合会副主席、加拿大针灸学会会长、加拿大中医针灸学院张金达院长之邀,吕老前往参加学术年会,专题讲对药、对穴的应用达2个小时,受到与会同道好评。会后,又往伦敦白求恩侄女的农场参观访问。他们夫妇很忙,没有时间多叙,只能见见面,合影留念。现在回忆起来,二老虽已古稀之年,仍十分敬业,即经营农场,又开糕点作坊,还开商店,自产自销,十分忙碌,那份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学术交流,弘扬中医
2005年,应广东省卫生厅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之邀前往讲学,他们称《施今墨对药》是经方中之经方,值得推广。至目前,已前往讲学四次。
2005年国庆节,应香港中华中医师公会、香港骨伤学会、香港经络医学会共邀前去讲学,连续演讲6场,一致反映真实可靠、效确新颖。三会一致邀请吕老为顾问、客座教授。2006年3月香港经络医学会第六届理事就职仪式暨春节联欢大会,吕老为特邀主礼嘉宾,会后又做了5次学术报告。
2006年10月l日,吕老应香港经络医学会的邀请前往讲学,恰遇香港中华中医师公会联台举行义诊活动,毅然将返程时间推后,参与义诊。此次义诊,规格甚高,反响强烈,主席台右侧悬挂“皇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入室弟子”,左侧悬挂“热烈欢迎吕景山中医专家教授”。通过义诊,一则为当地老年人解除病痛,二则宣传中医药,实为振兴中医的一个良方矣。
2008年5月26日,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医药学学部暨香港经络医学学会邀请,吕老赴港参加中医妇女疾病专题讲学。内地和香港的七位专家应邀与会担任主讲嘉宾,吕老是第二位开讲的专家,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在几十年临床中总结出的治疗女性黄褐斑、色素沉着、内分泌失调等经验作了讲述,用传统的“四物汤”加以他自己常用的去色斑法,临床效果显著。他还结合自己的经验,并传承老师施今墨的经验,用少量沟通寒热的药物,解决患者体内寒热格拒的奥秘。他的讲学引发了现场长时间的掌声,与会者争相要与吕景山教授合影留念,形成了此次讲学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与会者给吕老的特殊的、与众不同的“待遇”。会后,他又为香港同仁专题演讲2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吕景山 老茶馆 张大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