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回族医学: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2010-05-26 15:48 楼主
回族医学:祖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回族医学的源头

回族医学的源头,是阿拉伯医学。公元9世纪中叶,阿拉伯人开始吸收以希腊为主的西方医学,将希腊、罗马的全部医学著作翻译成了阿拉伯文。在此基础上,阿拉伯人又不断融入印度、中国等东方医学知识。被誉为穆斯林医学鼻祖的拉奇(公元865—925年),他所著的《医学大纲》一书,将希腊、罗马、叙利亚、波斯及印度的医学成就熔于一炉。公元11世纪,著名阿拉伯医家阿维森纳的《医典》一书问世。中医脉学在公元10世纪之前就已经传入了阿拉伯国家,《医典》中的许多脉象来自于王叔和的《脉经》。阿拉伯学者兼医家拉什德•阿尔丁•阿尔哈母丹尼还主编了《伊尔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又名《中国人的医学》)一书,该书是一部包括了四部中医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的医学大典。

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阿拉伯医学对中国的影响,最早缘起于阿拉伯药物的输入。早在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建元二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自公元651—789年,大食国(位于阿拉伯半岛)派遣使者来中国达37次之多,他们带来了龙脑香等药物。波斯也25次遣使来华,送来香料和药物。公元987—995年,大食国又先后将乳香、白龙脑、琥珀、龙盐等药物送到中国。
宋元时期,一些阿拉伯医家相继来到中国,成为回族医学的开先河者。公元1263年,元朝朝廷聘请阿拉伯名医爱薛(Fnant Isaioh)为御医,并掌管上都医药院。1272年,元朝在大都(今北京)成立了大都回回药物院。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著名的阿拉伯骨伤科大夫梁柱来华,在开封定居。他曾在朝廷担任金疮供奉(骨科医生),并被皇帝赐姓梁,赐名柱。皇帝又赐其长子名爰,次子名婴。梁爰、梁婴兄弟因接骨医术超群,求医者门庭若市。到了明初,梁柱的接骨医术已传至第九代,其传人梁季六、梁季七迁居南京,其医术在南京家喻户晓。宋元明时期,回族医学实现了东西方医药文化的第二次交融。
由于旧时称回族为“回回”,所以回族医学又常被称为“回回医学”。
回回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天人同一的“真一”理论为核心,以元气、阴阳、四元等学说为基础。回回医学认为,元气的自然生化过程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实现,动静之间的此消彼盈产生了阴阳。静多动少者为阴,动多静少者为阳。回回医学以动静的多少阐释阴阳,更能反映阴阳的动态特性。

回回医书与回回医药

由于历史的变迁,回回医学的许多著作已失传。流传下来最为著名的医学著作是《回回药方》。
《回回药方》产生于明代前期,该书是多种阿拉伯医书、方剂的编辑译注本,原书共36卷,现仅存4卷明代抄本的残本,藏于北京图书馆。书中载有580余首方剂,其中还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给亚历山大大帝的方剂。书中载有数百种产自阿拉伯、希腊、罗马以及印度、中国的药物。《回回药方》所载骨折、脱位等损伤的治疗手法,也颇有独到之处。
在回回医学中,还产生了许多医药名品,白敬宇眼药就是其中之一。元代医家白敬宇,借鉴阿拉伯医学,创制了白敬宇眼药。其后人继承他的事业,于明朝永乐年间开设了白敬宇眼药铺。1905年之后,白敬宇第16世孙白**继承祖业,生产的药品不仅在国内享誉四方,而且还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王回回狗皮膏”是享有盛誉的回回传统药品,因其疗效显著而颇受群众喜爱。清代安徽安庆人马春和集祖传秘方配制的马春和膏药,对治疗痈疽、肿块颇有奇效。
在近代和现代,还有不少回族医家享誉杏林,如著名外科医家丁庆三和他的传人哈锐川、赵炳南等。这些回族医家在行医中,依然保留着传统回回医学的一些特色。

新中国对回族医学的开发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首先关注的是回族群众的医疗保健。l949年10月创建了北京回民医院,这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回民医院。建国初期,又相继在沈阳、呼和浩特、南京等城市的回族聚居地区,成立了回民医院或诊所。一些回族医药的传人们也相继以家传的医药之术报效祖国。l952年,白敬宇的第16世孙白**先生自香港回到南京兴办药业,创建白敬宇眼药厂。在公私合营时,白敬宇眼药厂改为南京第二制药厂。
改革开放以来,回族医学研究和回族医疗保健受到了国家的重视。1986年,在国家民委支持下,北京回民医院新修建了12层大楼,并配备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80年代后,哈尔滨、西安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回民医院。
进入90年代,沉寂多年的回族医学学术研究重又兴起。1990年,有关单位召开了回族医药学术讨论会,并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这次讨论会的论文集。
中国中医研究院安迪光研究员,在撰著了《中国回回医学史稿》及《回回医学临证举要》等著作之后,又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回回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工作。
全国首家回族医药科研机构——宁夏中医研究院回族医药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为收集、整理回族传统医药作了大量工作,并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回族卫生保健研究”。人们确信,回族医学的研究开发将有相当广阔的前景。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5-26 16:41 2楼
回民医院离我家很近
现在环境很好,患者也少,不像有得医院那么杂乱
2010-05-27 08:07 3楼
回复 2# 0412蔚蓝


谢谢关注!
2010-05-29 17:01 4楼


从另一个角度说回族医还是不被大多数人了解
2010-05-29 17:03 5楼
回复 1# wuzy


国外是否还有回族医学体系的存在?
2010-06-14 12:52 6楼
爱薛
爱薛(1227-1308),元学者。拂林(今小亚细亚一带)人,基督教聂斯脱里派教徒,通西域诸国语及星历、医药。年约二十岁,代父应召为定宗贵由近侍。中统四年(1263)掌西域星历、医药二司。至元二十年(1283)从丞相孛罗出使伊利汗国。回朝后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大德元年(1297)授平章政事。卒后追封拂林王。
忽必烈且p汗位,仍当侍从,后被擢升为秘书监卿、翰林学士、平章政事乙1263年(蒙古中统四年),忽必烈任其管西域星历、医药二司,领导扎马鲁丁编回回《万年历》,成书后曾由元政府下令颁行。1270年(至元七年)西域医药司改为广惠司,秩正三品,仍由其执掌。还创办京师回回医药院,由其妻撒刺主持。1271年(至元八年)元政府正式在大都(今北京)设立回回司天台,隶属于西域星历司,爱薛同扎马鲁丁主持编制了回回历,供元境内的穆斯林使用。1265~1286年间,曾3次出访波斯伊儿汗国,在马拉格天文台参予纳绥尔丁,图西主持的国际科学协作。曾在马拉格代表中国学者作了《中国和维吾尔的历法》的报告,协同纳绥尔丁·图西、艾布·法拉吉等人共同译编过欧几里得、托勒密的天文学著作,进行算弧三角法和占星术的研究。元朝秘书监搜藏的23种回回书籍,有些是爱薛和扎马鲁丁从国外搜罗的,有些是他本人编订的著作。侨居中国期间,传播阿拉伯医学和天文学,推动元朝改进推广回回历,为促进中国和阿拉伯科学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杨克礼)
⬅ 探索人体终极奥秘 初中文化男子撰写《黄帝新经》 老茶馆 自制百合桂圆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