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名医吴有性:苟利患者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

2014-12-24 08:01 楼主
在明末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地温疫流行,患者甚多,甚至延及全家。由于医家当时用一般治疗外感病的方法,或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治疗,或妄用峻攻祛邪之剂,往往无效,甚至导致病情迁延,进一步向危重阶段发展,致使枉死者不可胜数,“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
“不死于病,乃死于医”,身处那种情况下的吴有性认为“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方,原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吴氏因此系统地钻研古代医书,认为历代医书研究温病的太少,故而不揣固陋,大胆设想,深入观察,“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编写了《瘟疫论》,成为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继《伤寒论》之后又一部论述急性外感传染病的专著,在外感病学及传染病学领域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吴氏的医学成就与其不顾个人安危,亲临疫区寻求疾病之因、探求治疾病之法,奋不顾身地为患者着想的精神与举动是分不开的!在他看来,患者的生死才是大事。只要自己所为有利于患者便行,怎么能够因为自己的福祸而左右探求为民疗疾方法的步伐呢!真可谓:苟利患者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啊!
德乃大医之本:莫让害群之马玷污医德
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的历史嬗变中国传统医德思想源远流长,从远古直至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医德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奠基、形成、完善直至成熟的漫长历史过程。远古时期是传统医德的萌芽阶段;先秦时期是传统医德的奠基阶段;汉唐时期是传统医德的形成阶段;宋元时期是传统医德的丰富与完善阶段;明清时期达到了传统医德的成熟阶段。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数千年中医药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现象凸显,这与医学教育模式滞后导致医务人员医德缺失乃至沦丧不无关系。
医为仁术,济世为怀,病家延请,有求必应,治病救人,认真负责,这是我国历代名医的优良传统。为医先为人,为人先修身。医疗的宗旨,不仅是医治疾病,更是助人心安。“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很多时候,对于医生而言,除了医疗水平高超之外,一颗仁心更比什么都重要。要避免各种令人震惊的医疗问题,毫无疑问,首先就需要扎牢制度的笼子,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医德的教育、医风的培育,融入到医疗卫生事业的每一步中。在这样一个走心时代,唯有仁心仁术,才能浇灌出良好的医患关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4-12-24 08:58 2楼
“对于医生而言,除了医疗水平高超之外,一颗仁心更比什么都重要”,赞。
2014-12-30 12:20 3楼
吴又可对瘟疫颇有心得
⬅ 生命岂可儿戏!济世医德千古美谈 老茶馆 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