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黄帝内经》运用【阴阳五行】计算地球自转公转运动

2015-01-14 12:26 楼主
第四章、《灵枢•经别第十一》地球自转公转法则、二进制法则
一、原文内容提要
1)六律是中国古人计算“乘方”的记数技术,值得我们去研究认识。
2)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这些概念是计算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必需的物理量,有了这些物理量,才能科学地计算地球、月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
二原文计算法则讲解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这里的计算法则,就是10天干结合12地支的计算法则。10天干等分为五,12地支等分为六来计算天体的轨道运行法则,包括地球仪、天球仪的经纬网中的经纬度的等分法则,这样就可以准确地计算地球的地理方位。12月、12辰、12节、12时,这些时间的单位,或者叫做单位时间,有的是计算地球自转的时间或者时间单位、单位时间;有的是计算地球公转的时间或者时间单位、单位时间,这样又可以计算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角速度。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和公转的角速度是不同的,时间的周期规律也是不同的,这样就需要进行区别。可是,3000年来,关于时间的概念,全世界的科学界,包括物理学界,没有给时间一个准确的定义,就是没有区别开来造成的。24小时制的周期规律的时间,是地球自转的时间规定、规律。这是以昼夜长短变化来计算的。这是地球自转360°的运动结果。365.25天,则是公转回归周期时间,这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黄道上运动365.25°的结果。这样,自转的时间与公转的时间又可以进行换算,年、月、日、小时、分、秒,都可以进行计算。小于1天,则是24小时的节律,大于1天,则是公转节律。人类社会是在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同时作用和制约下生存的,所以,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律,是影响人体的客观规律、本质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五章、《灵枢•五十营第十五》关于线速度与角速度的换算问题
一、原文内容提要
1)原文中的28宿是计算地球月球自转与公转的法则之一
2)人体气血的长度以身体经络的长度来计算,这是现代物理学中的“线速度”的概念和理论,这里的计算法则,是一个按比例计算的法则,用的也是“等差数列”
二、原文计算法则讲解
原文:“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 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余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五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笔者注:这里应该是句号才对,这里是说人体白昼的呼吸次数、节律。】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这里的原文,“五十营”,众多教授专家的解释和计算,都不能满意。要结合下文和《周易》中的“四营”——公转四时周期规律,才知道这是说的地球的自转的周期节律,同时,运用呼吸的节律一呼一吸,脉搏动四次,呼吸的线速度为六寸,十息,呼吸的线速度为六尺,地球的公转的角速度等于“日行二分”,这样的比例尺来测量和计算人体24小时的呼吸节律和呼吸的线速度的计算关系。文中“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计算是这样计算的28x36=1008分,这显然是周天的速度的计算法则。由于这里“宿三十六分”的运用,我个人认为这是计算角速度的法则,是一宿=36分角度的法则。这里的36分是这样计算的 ,我提出来,与读者共同讨论:360度除以100刻等于3.6度/刻,按10刻进制,就是36分,这是1刻钟地球自转转过的角度是3.6°=36分钟,显然,与这里的【宿三十六分】是不同的,不知道是什么算法?请读者去研究。
二十八宿,在前面已经介绍过,这是计算月球自转与公转周期的法则。一宿等于一天,则是月球的自转周期测得为28天,月球的公转周期,就是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朔望周期,中国古人实际测得并规定为【29.5天】用取舍法计算为30天来计算。这里用28宿来计算地球自转周期与呼吸节律与人体的线速度的关系。依据原文交代的比例尺,应该是“日行二十八宿”中的阳宿14宿等于昼夜100刻钟的50刻,计算为“50营”气行“周身十六丈二尺”=50X16.2=810丈=810X10尺=8100X10寸=81000寸,这里的丈、尺、寸用的10进制,按照一呼一吸等于6寸计算,81000÷6=13500息,13500息这是营气卫气运行阳昼的次数,因此一昼夜24小时必需是13500X2=27000息=100刻=24小时,这样,27000息=24X60分钟=1440分钟,每分钟呼吸息数的数据为18.75息才正确。这样动脉搏动的次数就是18.75x4=75次。中国古代的100刻这时是10分刻进制的,等于1000分刻,与现代的1440分钟要进行换算。现代的1440分钟的计算法则是中国人用60分钟、60秒钟计算地球自转的时间(时刻)是在金元代时期提出的,不是西方人提出的(当然,如果有更早的历史资料证明是西方人提出的,当然以早的历史资料为准),这值得大家注意。在《内经》成书时期和唐代王冰整理《内经》的时期,还没有运用60分钟、60秒钟计算地球自转时间(当然,这是由于我没有看到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果大家研究后有新的发现,就应当以新的历史依据为准。)
注意原文中的“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含义应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第六章《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地球自转周期节律计算法则
一、原文内容提要
这里提出了计算地球自转周期的计算法则“阳二十五度”“阴二十五度”以及地球自转“四时”的划分法则。
二原文计算法则讲解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这里的原文交代了地球自转周期的另外一种计算法则,就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实际上就是把昼夜按50度计算——这就是50营的本质。白昼为25度等于50刻,黑夜等于25度等于50刻。平旦设为地球自转一天白昼的开始,所以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现代地球物理学叫做晨昏线的晨线,日中为正午12点钟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所以称为阳陇、重阳;日西而阳衰,这时白昼即将结束,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这是白昼和黑夜的分界线——现在地球物理学叫做晨昏线的昏线,“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就是现代机械时钟的0时。这时按今天的360度周天换算为50度计算,就是360÷50=7.2°,也就是说这时的25度本质上是自转角度180度,是7.2x25=180度,为自转12小时的含义。















第七章《灵枢•五乱第三十四》五行时、地球自转公转法则
一、原文内容提要
1)原文中“五行有序,四时有分”,对应春夏秋冬,显然是地球公转运动的计算法则。
2)12月的计算法则,既有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计算法则,又有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法则。
二原文计算法则讲解
原文:“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黄帝曰:何谓相顺?岐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
这里再一次对四时春夏秋冬进行了解释,这是中国古人规定的公转四季,十二月等分为四季,每季等于3月,12月等分为5则为2.4月,按365.25度计算则为73.05度,以此来计算公转的次序,公转的次序为木→火→土→金→水,五季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宇宙力量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八章、《灵枢•五阅五使第三十七》五时法则、地球自转公转规律
一原文内容提要
原文中的五气五时,就是五行时的计算法则。这种法则,有地球自转的也有公转的法则。
二、原文计算法则讲解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五阅,以观五气。五气者,五藏之使也,五时之副也---”这里五时,就是五行时,就是自转公转的五个不同的时间段。主要是公转的五个时间段。当然,也可以计算地球自转的5步时间段。每行自转为72度=4.8小时;公转每行为73.05度=73.05日,可以计算为地球自转的时间等于1753.2小时。































第九章《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交代了中国古人使用的物理学工具:尺寸、绳墨、规、矩
一、原文内容提要
中国古人是用具体的物理学工具进行测量和观察的,具体的物理学工具有尺寸、绳墨、规、矩等等。今天的量角器就是“规”的一种,古人又称为量天尺。
二、原文计算法则讲解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针道于夫子,众多毕悉矣。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长短,废绳墨而起水平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顺之常也。”
这里交代了我国古人的物理学工具,直尺、卷尺、墨斗、水平尺——准绳、圆规、矩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人称量角器为量天尺。具体的单位有:度数、尺寸等等。
文中的“易用之教,逆顺之常也”可以理解为“简单容易使用的法则”,但是“逆顺之常”却不好理解。这里的“易用之教,顺逆之常也”就是说的《周易》一书中的教导、教诲,顺逆的运动很正常,顺逆的运动,就是中国古人用来计算现代人说的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中国古人规定公转为顺,自转为逆,这是相对于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而言的,今天,颠倒了180度,规定为自转公转同向了,这样,3000年了,中国人自己发现和发明的计算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法,现代的中国人却不能正确地解读、不能正确地翻译,实在是一件中国自然科学界奇怪的现象。而且这一奇怪现象延续了3000年!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希望从我们这一代结束,还科学以本来面目。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75《黄帝内经》运用【阴阳五行】计算地球自转公转运动 老茶馆 77《黄帝内经》运用【阴阳五行】计算地球自转公转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