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师陆瘦燕经验总结

2015-01-30 19:54 楼主
陆瘦燕(1909―1969),江苏昆山人,少年时随其父――素有“神针”之誉的针灸名医培卿公学医,18岁学成即在上海悬壶济世。因他刻苦钻研针灸医理,不断总结经验,针刺沉疴,屡见奇效,不久蜚声上海,求治者络绎不绝,成为一代名医。他生前历任国家科委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上海市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委员,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在十年浩劫中,陆老遭受残酷迫害,于1969年4月27日在原上海市针灸研究所隔离室含冤逝世。



倡用奇法。提高临床疗效

正因陆老精通医理,见广识博,在临床诊疗疾病时,往往采用奇法,出奇制胜。

异位取穴
陆老根据经络理论,充分挖掘针灸的诊疗技术。他根据古代医家认为人体四肢和躯干之间、上肢和下肢之间,在生理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的,分布于其上的腧穴在主治上亦是密切相关的。他依据“根结”“标本”“气街”理论,对临床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的针灸治疗总结出了如下的治疗取穴规律:疼痛在肩关节部位的取足踝关节同名经部位或腧穴处的压痛点;疼痛在肘关节部位,选取膝关节同名经部位或腧穴处的压痛点;疼痛在腕关节部位,选取髋关节同名经部位或腧穴处的压痛点;手三阴的标部和结部在胸膺和背部,故胸腹部的疾病可通过上肢穴位“傍取之”来治疗,反之亦然。在临床运用时应灵活变通,当选取同侧穴位疗效不显著时,也可根据巨刺缪刺理论,选取对侧对应部位的腧穴治疗。这也可以说是陆老对《素问・五常政大论》:“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五输相配
陆老认为十二经脉的元气均发于四肢末端,通过相应的经脉和穴位,作用于相应的脏腑,并输注于相应的背俞穴和腹募穴,因此在临床上,肘膝以下五输穴的配合使用,显得尤其重要。陆老对以下几种配穴方法有特别的体会。
(1)子母配穴法:即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进行补泻配穴。例如,肝经病实,则取肝经的子穴,即火穴行间;或取子经(即心经)的火穴劳宫,用泻法。如果肝经病虚,则取肝经的母穴,即水穴曲泉;或取母经(即肾经)的水穴阴谷,用补法。
(2)纳支配穴法:在上述“子母配穴”的基础上,加上子午流注的纳支法,进行配穴治疗。治疗实证,根据“因冲而泻”和“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在相关经脉气血最盛的时候,取该经的子穴,用泻法;治疗虚证,根据“因衰而补”和“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在相关经脉气血将衰的时候,取该经的母穴,用补法。同时配用其他对症的有效穴位。
(3)夫妻刚柔配穴法:将十二经与十天干相配,十天干隔五相合,即: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与之相配的脏腑经脉穴位为:胆经穴与脾经穴配,肝经穴与大肠经穴配,小肠(三焦)经穴与肺经穴配,心(心包)经穴与膀胱经穴配,胃经穴与肾经穴配。
(4)泻南补北法:该法出自《难经・七十五难》,即在东方实、西方虚的时候,当泻南方,补北方,亦即肝木实、肺金虚的时候,若土平无恙,则泻心火(实则泻其子),补肾水(虚则补其母),这是一种权宜变法。陆老据此推论,在火实水虚的时候,若金平无恙,则补木泻土;在土实木虚的时候,若水平无恙,则补火泻金;在金实火虚的时候,若木平无恙,则补土泻水;在水实土虚的时候,若火平无恙,则补金泻木。此是陆老的一套特殊选穴方法,可供临床参考。

和胃补泻兼施
陆老认为胃家以实为多,实则气火上逆,治则中脘提插泻法,以泻邪热,足三里先用补法补益胃气,接着扶针下插,引经气下行,以和胃降逆,一补一泻,使胃气和降。

善用伏针、伏灸
陆老认为伏针、伏灸都是基于《内经》“天温日明,人血淖泽而卫气深,气易行,血易浮”的理论而产生的,结合《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养生之道,他认为伏针、伏灸,仅宜于产后风湿以及风寒湿壅滞经络而产生的瘫、痪、痰、痹等疾病以及阳虚病人。至于阴虚阳亢或气火有余的病人,伏针是没有必要的,而伏灸更有犯火逆之戒,必须加以注意。对于伏针留针时间的长短,陆老认为不宜太长。一般而论,伏针时的留针,仅为了适应于温针的需要,待燃艾完毕,即可起针,不必过分久留。如果不用温针的患者,甚至可以考虑不留针。但是,由于伏令天气炎热,燃艾不宜过度,一般以枣核大为适当,同时,可以采取重点温针法,即于某些重点穴,选择性地施加温针,不必每针必温。
陆老认为伏针、伏灸有其适用范围。一般而言,凡阳邪有余,脉证为高热、脉洪数,或阴虚阳亢,脉证为怔忡不寐,烦心面赤,脉细数苔光剥者,忌伏令灸治。而阳气式微,脉证为肢冷脉伏、大汗不止、溺清便溏、面色(白光)白者,适宜伏灸。秋冬得病针刺而愈,在伏令复针,可以清除余邪,尤其是产后风湿最为相宜。针灸是不分季节、四时皆宜的,惟在伏天行针有独特之点。他认为伏灸最适宜灸治的病症有哮喘、阳虚痨、疝气等症。

提倡温针疗法
陆老认为在施行补泻手法后,在针尾加艾炷燃烧,可将艾火的热量通过针体的传导,透达肌肤深部,不但可温通经络,调节荣卫之气,还可帮助针力的不足,加强补泻手法的作用,不论在补法或是在泻法均可应用。陆老提出:温针和灸法是截然不同的,温针的作用是取其温暖,使病人不觉其烫,而借以帮助针力之不足,在留针时间给以适当的温通作用,不像灸法须借艾火之力,欲其振阳温经而起陷下,发挥祛散阴寒的效能。所以在临床上,温针只要取其温暖就够了,并不需烧之灼热,这一点和灸法是根本不同的。故使用时艾炷不宜过大,一般只需1壮(如枣核大)即可。如果烧之过多,引起皮肤灼伤,非但达不到治病目的,反而增加病人痛苦。陆老认为温针适用于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侵袭机体而导致的疾病,以及久病经络空虚,荣卫之气不调等病,特别是对慢性疾病及阴寒之邪所侵袭而致的疾病,如冷麻不仁、走注酸痛、关节不利、经络壅滞、肿胀腹满,以及瘫、痪、痿、痹四大奇症,久病经络空虚,荣卫之气不调等病,效果尤著。除高热、肝阳上亢、心悸、惊恐、抽筋、震颤、癫痫、喘息以及不能留针的病人外,都可适用。
此外,陆老认为温针的灸壮多少和艾炷大小与针具的质料和针体的长短粗细都有关系。例如:粗针、短针、银针等传热较快,艾炷宜小;长针、细针、钢针等传热较慢,艾炷不妨稍大。故温针的灸壮多少和艾炷大小应视金属针质的热传导系数大小和针体的长短粗细而灵活掌握,不可胶柱鼓瑟,执一而论,以致影响温针的疗效。
对于是否施用温针就不要用补泻手法的问题,陆老认为补泻手法是针灸治病的基础,针尾加温,调其荣卫之气,不过是在补虚泻实后起了辅助作用,目的在于帮助针力的不足。所以手法的运用,仍然不可偏废,否则舍本逐末,其疗效是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转载,真有那么好效果吗? 老茶馆 了凡四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