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朝阳论“脏腑推拿按摩”(一)

2015-01-31 18:14 楼主
段朝阳论“脏腑推拿按摩”(一)



——为何首先注重调理脾胃



编者按:在保定市“脏腑推拿疗法”入选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际,特根据多年来自己对此疗法的感悟,编写系列论述,意在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推动其发扬光大,造福社会。因笔者知识浅薄,见解难免有误,不妥之处还望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脾胃是人体中最易受损的器官

在《黄帝内经》中脾胃被称为仓廪之官。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人体内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泉,也就是说人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皆来源于脾胃对饮食物的加工和吸收。可见它们的盛衰对人体是多么的重要,所以大医学家李东垣有“百病皆由于脾胃衰也”的论断。

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中,脾胃系统直接接触人们从体外摄入的饮食并要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将摄入的饮食消化吸收,因此脾胃系统在因此是机体中是工作量繁重和最易受伤害的一组组织器官。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要生存,首要的需求就是吃饭。但是,如果人们不能做到饮食有节,每天吃喝进来的饮食物,有的生冷寒凉,有的酸辣苦咸,有的肥甘厚味,势必对胃肠造成伤害。除此之外,脾胃还最怕撑,平时你如果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脾胃肯定受不了。因此中医讲,脾胃有三怕: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撑。故补土大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一书中提及:“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可见,饮食失节是造成脾胃损伤的首要原因。

其次,劳倦也可伤脾。李东垣指出:“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溏泄”。劳力过度会损耗脾气,脾气虚、运化失常就会出现上述提及的症状。熬夜或者过度劳累后人会觉得没有胃口吃饭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经常熬夜或不注意正常的休息也是会损伤脾胃的。

第三,思虑伤脾,“思”这种情志是不是人们经常存在的,而且不容易控制的一种情志,思,即思考、思虑,为五志之一,为脾之志。正常地思考问题,对脾胃的运化功能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用脑太过、所思不遂的情况下,就会影响气的正常功能,而形成气结。《素问•举痛论》说:“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说明思虑过度,所思不遂会影响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行,导致气滞和气结。而,因此,思虑过度是导致脾胃系统的气机郁结,从而造成血液的瘀滞,最终导致脾胃系统组织器官内的经脉受阻气滞而瘀,使脾胃的自身的营养供应不足,气血亏虚,运化升清功能失常。

第四、脾胃也常常受到其它四脏功能失调的伤害。1、肝失疏泄,致脾失运化,形成肝脾不和,证见不思饮食,腹胀肠鸣,胸胁胀满,泄泻便溏;若肝气不舒,横逆犯胃,使胃失和降,则证见胸脘满闷时痛,两胁窜痛,食入不化,暖气吐酸等影响脾胃的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导致脾胃的气血运行不畅,而生滞气和瘀血。2、人体的津液由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而布散至周身及下输膀胱。脾之运化水湿赖肺气宣降的协助,而肺之宣降靠脾之运化以资助。脾肺两脏互相配合,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谢过程。肺病日久,可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的生理功能不正常,势必会累积大肠。3、中医认为“脾阳根于肾阳”,肾的阴阳失调,会导致其他各脏的阴阳失调。脾失去肾阳的温煦就会导致脾阳虚,脾阳不足不但脾胃腐熟消食物的能力减弱,肠胃中的气血没有肾阳的温煦推动,自然生寒,寒则血凝,也会造成胃肠组织气滞血瘀。4、心“为脏腑之主,而总统魂魄,并赅意志……思动于心则脾应”(《类经·脏象类》)。故心对脾的影响主要是在情志上面。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若功能失常,也必会累及小肠。

脾胃受损,最终会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的失常,即脾胃即对水谷运化和吸收水谷精微能力下降,则机体气血生化无源,必造成气血亏虚。脾胃受损,运化水湿的功能减弱,腹内摄入水液遇寒则凝为水饮,遇热则煎熬成痰。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阻滞气机,耗损阳气;而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症,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脾胃受损,必会导致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失调。张介宾在注解《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因此,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实际上体现了脾的升清和胃的将浊功能的具体表现。小肠的功能失常,必会导致中焦气机的升降失调,脾胃作为人体气机枢纽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就有可能导致机体气机紊乱,脏腑失调,人体的生理活动失常。

二、脾胃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

中医学所说的脾并不是单纯说的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和病理学方面的概念。脾的运化水谷、运化水液、升清及胃的降浊功能,实际包含了所有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即胃、大肠、小肠及消化腺的生理功能。因此,我们在这里讲的“脾”,实际上包括了位于腹部的胃、小肠、大肠、胰腺、肝、胆等诸多个组织器官。其生理功能基本上包括了现代解剖学中“消化系统”的生理作用,而不单单指脾脏和胃两个器官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司受纳,脾司运化,容纳于胃中的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经小肠分清泌浊,将饮食化生为水谷精气,靠脾之转输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气上输于肺,再由肺通过经脉而布散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正如《灵枢·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所以,胃虽有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但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供养全身。饮食营养和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所以李中梓说:“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胃涸绝而死。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三、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

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升降出入是气化作用的基本形式。人体是一个不断地发生着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的机体。气化作用的升降出人过程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而实现的。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阴阳,无不赖气机升降出入而相互联系,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存在的前提和基本方式。而脾为脏,属阴,喜燥恶湿,得阳始运,胃为腑,属阳,喜润恶燥,得阴始安。脾与胃,一脏一腑,一运一纳,一润一燥,一升一降,对人体气机的运行具有重要的中轴转枢作用。

《素问·刺禁论篇》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胃之使,胃为之市。”是言五脏气机的升降出入,肝气从左而升,肺气从右而降。心为阳脏,气布于表;肾为阴脏,气治于里。但这些升降出入,均有赖于脾胃的转枢作用。所谓“使”就是驱使之意,“市”就是市杂、聚散之处,皆为畅通无阻之意,可引申为转枢。同时,脏腑气机的升降运动,亦受其所处的位置及功能特性的影响,心肺居上焦胸中,其气以降为顺,肝肾居下焦腹中,其气以升为和。而脾胃位居中焦,对各脏之气的运转和协调,起着的中轴转枢作用。

由于脾和胃是阴阳对立与互根的辩证关系,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也即相反相成。脾胃同为“后天之本”,共主受纳、运化。脾气升,不仅能助胃进一步消化,而且能吸收、转输水谷的精微和水液;同时,还能统摄、升提内脏,不使下陷,以保持诸脏各安其位。胃气降,不仅能使饮食得以下行,而且能将初步消化后的水谷精微物质移交小肠而供给脾以运化转输,上奉于心肺,布散周身,心肺肝肾均赖其水谷之精气以供养。脾胃受纳、运化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物质充盛,营卫方能协调,五脏始得安和。故清阳上升则耳目聪明,腠理固密,筋骨劲强;浊阴下降则湿浊渗泄,下窍通利,脏腑调和。可见脾胃是人体清气的发源地,且又位居中焦,通连上下,肝之升发、肺之肃降,心火下降、肾水上腾,肺主呼气、肾主纳气等,也无不配合脾胃的升降以完成其升降运动,实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可变生多种病证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后天之精不能归藏,饮食水谷无法摄入,废浊糟粕无法排出,继而可变生多种病症。脾胃运纳升降的矛盾运动一旦遭到破坏,不仅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而且也将波及其它脏腑,心肺肝肾均将受其影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认为:脾胃是心肺肝肾四脏生理功能的中心。因胃是供给全身营养的器官,而心肺肝肾的生理机能都依赖于脾精的输布,心肺肝肾的升降浮沉运动均以脾胃为枢纽,若胃气一虚,则五脏俱病,人体气血失调而百病皆起。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消风散巧治“桃花癣” 老茶馆 民间方治高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