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象知根,施法以治

2015-03-13 11:10 楼主
本帖最后由 李运财 于 2015-3-13 11:18 编辑

辨象知根,施法以治(原创转帖)

李运财 发表于 2015-3-12 10:49 AM | 只看该作者

关于中医“治证”这个观点问题,我认为中医的四诊,目的是“知道”病根,从“知道”这个角度反过来思考,就不单纯地为四诊,四诊只是无穷之中的基本一办法而矣,所以有人说《伤寒》是笨人的学医之法。“怎样才知道”这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有无穷的办法、手段!中医讲究“应象”,这是与易同源的最有力证明,那么这个象就不单只会是“证”了。并非一定要定治“证”,“证”只是仲景所提倡的,来源于三阴三阳,但是中医并非就只有三阴三阳才是中医的全貌,中医的全貌是一广阔的空间,有无穷的理念、办法;以“象”为准较为合理,然象即为万千也!唯有“知道病根→施法以治”这才是中医的精髓。举例说,知道病根在寅,那么寅是什么证?知道病根在坤,坤是什么证? “论象施治”!中医之道,象可开悟,不固守于一法,中医才能有无穷的生命力。
中医纯阳学派传人
-----
来自广州增城积分813 79# 李运财 发表于 2015-3-12 11:03 AM | 只看该作者
从“论象施治”引伸到“以象治象”!前者“论象施治”是为了掌握“知道病根”,而后者即是“施法以治”,一诊,一治。诊之法为象,治之也是象!
古人有“以形补形”之说法,这就是“以象治象”!
举例说,病根在寅,寅之太过,用酉克之,以午泄之,这个酉、午就是象,可以象代用,食鸡以治,食马肉以治。
药之气味象也,当然也可以药象施治之。
中医纯阳学派传人
-----
来自广州增城积分813 80# 李运财 发表于 2015-3-12 11:20 AM | 只看该作者
此前我有一帖:记得,医书中录有叶天士一叶梧桐助生儿,这个故事学中医的人都知道吧?但学中医的人未必知道其中之精要,西医(包括搞科学中医的人)更是觉得是无稽之谈。这故事实质上在告诉我们,中医的一个组方原则:理+象。原方为理也,一叶梧桐为象也。这个象的作用就好像一个科学家研究苹果的营养价值的作用,却永远不会想到,苹果还有另外的功用,我用它来塞在停放小车的车轮下固位,这是苹果对汽车的保养。
对于理象,现在的中医学已经很少提及了,你可知道理象是易学之根基,同样是中医学之根基。中医源于易学,医书中大部分的概念来源于理象;象所包含的内容是“乱七八糟”的,简单例子如水,科学上必是化学式: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而中医的水是以象的形式存在,如肾水,津液,汗,水之阳,水之阴等。水之象包含的内容千奇八怪,如你有足够的想象力,可以发现很多很多,这就说明象这东西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他的歧义特别多,非常丰富多彩,正是“乱七八糟,包罗万有”不为过。正因如此,才使人认为中医玄奥,难以捉摸。这也正是他有别于“科学”的地方,科学追求标准化,数字化,无歧义。两者怎么能混为一谈呢?易有理象,医有理象,有理象必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既宏大也精准,理象也包含科学中追求的标准化,数字化,无歧义,但这只是理象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这是他们的共同点,可以说,医易之理象包含“科学,中医科学”这两个概念的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内容,所以说,科学永远也不能同中医(易)相提并论!
中医纯阳学派传人
-----
来自广州增城积分813 81# 李运财 发表于 2015-3-12 02:33 PM | 只看该作者
是故,西医可以为我(中医)所用,什么拍片,验血……都是定象,只要从“知道病根”入手,辨象定治,什么手法,什么手段都可归于中医门下,中医之包容,非一法可定其性也!万物归象,这就是中医!
中医纯阳学派传人
-----
来自广州增城积分813 82# 李运财 发表于 2015-3-13 08:30 AM | 只看该作者
现代中医拘泥于仲景《伤寒》,固守于辨证施治,因专注而偏离医易之“变”已远,须知易之精髓在“圆变”,医之精髓与易同源,同样是以圆变为其要义,因专注而偏执,局限了中医的思辨精神,故有中医、西医以“辨证形式”来区分之误,这与中医本质精神背道而驰也!提倡“辨象知根,施法以治”可以有效地开拓中医的思辨本质属性,更具中医之包容性。中医之体系是多样性的,三阴三阳是中医的主要体系,但不是中医体系的全部,五脏六腑也可以单独成一体系,十二地支也是其中一体系,五行、八卦、十天干、六十四卦、六十甲子、经络、……等等都具备中医之独立体系之性,只要合符“圆运动”之理象特征,具有易学思维方式的医道,都可归属于中医范畴。而万千体系之本质属性源于“理象”,理者阴阳、五行之理,象者比类归一,中西医之本质属性区别只有理念之不同,中医理念之根是“理象”,这个标准是区分其他一切医学之根本,任何医学之形式,手法、方式等一切要素皆可以相互共融。

我为什么可以开设“网上以卦治病帖”?
为什么说“报一句话即可,不见面,不把脉,不问病,不知来人是谁,能够分析出病情”?
这就是因为明白到“辨象知根,施法以治”的道理,明白了中医万千体系之本质属性源于“理象”,明白了“理者阴阳、五行之理,象者比类归一,众象合一;由象至理,由理至象”这个规律,这个病根不是绝对化地从四诊所得,这个病根也并不是只有“证”才是唯一,这个病根也并不是只有三阴三阳!因为中医体系的不同,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取象,此象有声象、有数象、有字象、有气象,有色象,有音象,有卦象,有地支象,有五行象……,人体本身就存在象系统,外象内象相结合,象的信息是共振关系,利用信息的蝴蝶效应原理,只要“众象合一”就能知道病根所在,依象证理,依理推象,病根可以是三阴三阳之证,也可以是地支脏腑之根,其实质不出温、热、寒、凉、平,虚、实、表、里、中!只要辨象正确,就可依理而为。 五脏六腑汤药类象图.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3-13 20:52 2楼
好贴,学习了!期待楼主更多精彩!
2015-03-13 21:52 3楼
84# 李运财 发表于 2015-3-13 08:14 PM | 只看该作者
观李士懋《抓住中医传承发扬的核心》后有感而发,我就再次论述我对“中医不同体系”问题的观点。
首先,我必须肯定张仲景的三阴三阳,六经辨证是中医学上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借用上文,一是将百病分为阴阳两类,如《金匮要略》云:“阳病十八,阴病十八,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五脏病各有阴阳盛衰,故阴阳病又分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病仍有阴阳之多寡,又再次分类,如太阳病中分为伤寒、中风、温病三纲鼎立;三纲病仍有阴阳进退,又再次分类,如桂枝汤证分为去芍药汤证、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汤证等等。分到何时为止呢?直分到每位患者具体时空的证,此即中医的个体化。这就是六经的“辨证”体系。
二是分类的目的。分类的目的,在于确定证。证,是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每个证,都包含四个要素,即性质、病位、程度、病势,四者可简称为“四定”,即定性、定位、定量、定势。四者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这就是六经的“辨证”核心。
这两点已经把“六经体系”完全描述出其“理论体系模型”,从三阴三阳到分型辨证,这是一个完善的体系模型。也历经千古传承,这是她的历史贡献!不容置疑!
然而,中医除了“六经体系”难道不能出一个十二地支体系?(我不知该称什么,故暂且这样称之)当然,我这样也是进行“假设性”推断。“十二地支体系”同样可以依照六经体系所走的路对人体进行“象的模拟”!一是将百病分为阴阳两类,十二地支体也是由五行构建,每一行都具备阴阳两性,例如木象之寅与卯,就是说这第一点阴阳区分是与六经体系一至的。而每一阴阳又可再分,例如寅,可分虚实缓急,可分过与不及,这样“十二地支体系”就可以把十二病变化为二十四病,四十八病,九十六病……直至细分到个体之病!而且都可直接“应象”于五脏六腑。再有,十二地支的组合变化,子丑合,寅午戌三合,寅申相冲,午丑相害,巳申相刑……变化之万千不会少于六经体系!可以说,六经体系所具备的要素,“十二地支体系”同样具备,而且有更为完美的组合变化,生克之理,阴阳之性,操作性强这些优点是六经体系所不及。至于用药,六经体系有说源于“辅行诀”《汤液经法》,而《汤液经法》正是“十二地支体系”最直接的用药经典。
二是“十二地支体系”分类的目的,同样在确定“众象归一”的“证”,只是地支体系之“证”与六经体系有不一样的区分细则或名称而矣!地支体系或者不称之为证,会称之为“支”或者别的名称。每个证包含“四定”,同样,每个“支”也包含“四定”或者多一样“定数”,性质、病位、程度、病势、数象。
从上面的“假设性”推理,先生可否承认,中医除了“六经体系”是否还有其他体系的存在?难道就只能有六经体系存在,而非要排斥其他体系的建立?我说了,只要合符“辨象论治”,合“理象”之道,中医可以存在多种体系,这也是中医发展之必然规律!没有人能阻挡之。
中医之发展,是理论发展的“精准”到位,是体系发展的“多样”,这是历史之必然!不是某人喜欢六经辨证,就只有六经辨证体系,而没有其他体系,而排斥其他体系之共存。
又有人说,六经辨证,有平脉法,这地支体系有脉法吗?脉法乃象,两个体系不互相排斥此其一,其二,脉法为众象之一者,地支体系的脉法同样有数、迟、沉、浮、平五脉象之五五之变化,与地支应象,其变化有待印证而发展完善,但这不会影响地支体系之存在。。
“地支体系”有一个“六经体系”所不具备的“优势”,也许多数中医人不知道,也不认可!这就是六十甲子天道之应象与“卜卦”,地支体系因有地支与六十四卦有很好的组合机制,沟通机制,所以,可以很好处理人体与六十甲子天道运行的关系,从而预知病发之应期,又知病根之来期,更有可以通过占卜得卦,与人体病症病象结合而互参,对病根有深入的理解。这是人体阴阳与天道阴阳交流交沟的最直接有效的机制,真正体现“天人合一”的理想。
中医纯阳学派传人
-----
来自广州增城积分840 85# 李运财 发表于 2015-3-13 08:30 PM | 只看该作者
换句说法,六经辨证主要依靠四诊手段,而地支体系之辨根,不但可用四诊手段,更加多了一样有力的工具:占卦。通过布卦,结合四诊,众象互参,直接查证病根之所由,四时对病人的影响,阴阳之时空力量变化,从而更能准确把握病根所在,而从地支变化,更能掌握用药之目标,地支药象是更为清晰的,其组方原理更具阴阳五行之精髓。
中医纯阳学派传人
-----
来自广州增城积分840 86# 李运财 发表于 2015-3-13 08:48 PM | 只看该作者
我曾于论坛起一卦,问中医之命运兴衰?因论坛管理员对算卦很忌讳,故我有“起卦预测,真是洪水猛兽?”之怒斥,更发泄心中之问“现代中医人不研易,尽是什么科学啊,实相啊,看得见吧,摸得着啊,实效啊,试验啊……就能研究出中医?要知道,古中医其中有一观点认为,中医是由算卦起源的,无知的管理,见卦还比怕于见猛兽!古代中医人一般都会算卦,作为中医人,问一问,有几个会算卦?有几个会尝试玩一卦?都在哭喊着讲实验,又有几人去按照古中医人所走的路去试验呢?”……其实,这是正常情况,时代所限,古中医人对起卦问病很平常,现代中医人不一样,难怪!是我情商不高。
2015-03-13 21:56 4楼
十二地支体系图供参考
⬅ 今年春天用什么? 老茶馆 癫痫穴位埋线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