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多体系发展研究

2015-03-19 09:10 楼主
本帖最后由 李运财 于 2015-3-19 09:25 编辑

论中医多体系发展研究

关键词:六经体系 地支体系 象模式体系

一、中医是否存在多体系性。

(一)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本质理念“辨象知根,施法以治”。

中医的本质理念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索,我们就从中医的“辨证论治”这句话入手进行分析,在中医历史上“辨证论治”是源于《伤寒论》对“辨→治”的中医诊治模式之总结,辨是治的前提,诊治模式中包含两个最基本的环节!辨的对象是什么?《伤寒论》认为是“病、脉、证”。“病”者如太阳病、阳明病等;脉者,脉象也;证者,症状也;辨的结论是什么?是治疗目标,是证。下面我们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论述《伤寒论》“辨→治”诊治模式,把治疗目标通俗化称之为“病根”,病之根本也!正对《伤寒论》中的“证”。“辨”就是为了知道这个病根,简单地说,整个辨证过程就是为了“知道病根”。中医之四诊就是为了“知道病根”,然而,我们若然以逆思考的方式看这个问题,为了“知道病根”,我们非得一定要遵从四诊之法吗?非得要辨“证”才行吗?我们是否一定要遵从《伤寒论》中“病、脉、证”这些要素呢?只要我们思路开阔些,解放思想,就可知道并非如此,为了“知道病根”我们可以不单纯地进行四诊,可以有无穷的方式、方法、手段。四诊只是“无穷”概念之中一个最基本的办法而矣!那么,这“无穷”概念在中医诊治模式中的本质是什么呢?现在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四诊,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望诊有精神状态、面色、皮肤、指甲、舌等,在易学、中医中我们都可以把这些具体的内容概括为“象”,精神之象,状态之象,面色之象,皮肤之象,指甲之象,舌之象。闻诊有声音、气味,可称之为声象,音象,气象,味象。问诊是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这些都可以一概用象来论之;切脉就是查切脉象;所以,一个“象”字可以概括四诊的全部内容。再看《伤寒论》的“病、脉、证”,病象、脉象、证象。证症状也,症状象也,证来自三阴三阳,三阴三阳就是象;再看组方用药,药之气味是象,古有以形补形,就是以象治象;中医与易同源,讲究“应象”。“象”这个概念是存在于整个“辨证论治”诊治模式的全过程,无论是辨、是治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象”!所以,“辨证论治”实质上是“辨象论治”!这两者有何不同?“证”局限于六经体系,“象”不受体系所限;象是无穷概念,证是有限概念。“辨象论治”可以概括所有的诊治方式、方法、手段!是极具包容性的概念,唯中医所独有,是故,西医的诊断手段可以为我(中医)所用,什么拍片,验血……都是定“象”!象可通理,象可通气,象可通物,象可通人,只要从“知道病根”进行反思,可得出“辨象论治”的结论,什么手法,什么手段都可归于中医门下,中医之包容,非一法而抹杀也!万物归象,唯象辨之,这就是中医!“辨象论治”才是中医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中医本质理念之精髓。论象施治,中医之道!象可开悟,不固守于一技一法,中医才能有无穷的生命力。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四诊,还是《伤寒论》的“病、脉、证”,都是“众象归一”来诊断病根,这个“一”就是最终目标,故此,我提出中医的本质理念是“辨象知根,施法以治”,用以区别于其他的医学形式体系。

(二)中医理论研究的“精准”到位,中医象模式体系的“多样性”发展。

以中医的本质理念“辨象知根,施法以治”来看《伤寒论》,张仲景《伤寒论》“证”的提出,来源于三阴三阳的六经体系,其体系特点是以“三阴三阳”来“象模式”化于人体,这只是中医人体象结构体系模式中的一种。中医人体象结构体系有诸多“象模式”存在,如简单基本的有阴阳象模式,气血象模式,虚实象模式,水火象模式,寒热象模式,升降象模式,气血营卫象模式,五行象模式,五味象模式,五化模式,六神象模式,精气神象模式,脏腑象模式……等等;复杂些的象模式有经络象模式、穴道象模式、八风象象模式,三阴三阳象模式,十二地支象模式,八卦象模式、十天干象模式、六十四卦象模式、六十甲子象模式、……等等,这些象模式都具备独立的存在性,这些象模式又可单独成为中医模式化体系集群的分支,这就说明中医具有体系的多样性。这些体系的存在都基于不同的象模拟人体结构,可以说,“象”的不同就决定人体结构模式的不同,从而形成中医体系的多样性发展。而这些象结构模式又相互联系,相互交织,形成中医独特的象模式体系的整体特色,象结构模式又是形成中医门派独立特色的根基。

记得清代名医叶天士有一个“三片落叶梧桐助产儿”的故事,细心品味在这个故事,你会发现其中暗藏着中医的一个组方原则:理+象。薛生白诊断的所开原方即是理,叶天士所加三片落叶梧桐即为象也。故事告诉中医人,中医理念的根基在“理象”,无论是“辨象知根”,还是“施法以治”,都必须做到象中有理,理中有象,理象结合,理象就是中医的整体理论基础观念,是中医体系多样性发展的灵魂。

现代中医人在运用中医体系模式上,因历史原因所影响,拘泥于仲景《伤寒论》,固守于辨证施治,因专注于一法而偏离医易之“变”已远,须知易之精髓在“圆变”,医之精髓与易同源、同理,应传承发扬以“圆变”作为中医思辨之依归及纲要,偏执于某一固定象模式体系,局限了中医的思辨精神,故有中医、西医以“辨证形式”来区分之误,这与中医本质精神背道而驰也!提倡“辨象知根,施法以治”可以有效地承继中医的思辨精神,拓宽思路,使中医更具包容性。中医之体系是多样性的,六经体系是中医的主要体系,但不是中医体系的全部,任何一个象模式也可以单独成一体系,依需而用;十二地支也是其中一体系,五行、八卦、十天干、六十四卦、六十甲子、经络、穴道……等等都具备中医之独立体系之性,只要合符“圆运动”之理象思辨特征,做到其中有道、其中有理、其中有象,各种具有易学思维方式的医道,都可归属于中医范畴。而万千体系之本质属性源于“理象”,理者阴阳、五行之理,象者比类归一;中西医之本质区别只有理念之不同,中医理念之根是“理象”,这个标准是区分其他一切医学形式之根本,在这个前提下,任何医学之理论、方式、手法、……等一切精华要素皆可以相互共融,为中医所用。

二、六经体系与十二地支体系

近日拜读河北中医学院李士懋先生《抓住中医传承发扬的核心》一文,从文中看到有关六经体系的论述,很认同其中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创立,“采取了三项措施”这观点:
一是分类。“科学者,分科之学也。”仲景依《内经》理论,首先将百病分为阴阳两类,如《金匮要略》云:“阳病十八,阴病十八,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五脏病各有阴阳盛衰,故阴阳病又分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病仍有阴阳之多寡,又再次分类,如太阳病中分为伤寒、中风、温病三纲鼎立;三纲病仍有阴阳进退,又再次分类,如桂枝汤证分为去芍药汤证、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汤证等等。分到何时为止呢?直分到每位患者具体时空的证,此即中医的个体化。
二是分类的目的。分类的目的,在于确定证。证,是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每个证,都包含四个要素,即性质、病位、程度、病势,四者可简称为“四定”,即定性、定位、定量、定势。四者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三是分类的依据。理论依据是《黄帝内经》《难经》,临床依据是四诊所采集的临床信息。

我们从象模式的角度来解读这“三项措施”的论述,可以看出其中要点,百病分为阴阳两类,这是最基本的阴阳象模式;跟着是脏腑象模式,再结合三阴三阳象模式;多个象模式交集构成其独特的“六经体系”。体系建立后再进行“辨象知根”把病证细分到人之个体。从三阴三阳到分型辨证,这是一个完善的体系模型。也历经千古传承而发扬光大,这是她的历史贡献!不容置疑!
那么,从象模式解读十二地支体系(简称地支体系)又是如何构建呢?她与六经体系有何异同?他们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的是结合阴阳象模式、气血象模式、脏腑象模式……等一些基础性的中医象模式,不同点是六兽象模式与十二地支象模式交集为其体系的中心模块,从而形成独特的“地支体系”!地支体系依照“辨象知根”,仿如六经体系对人体进行“象的模拟”交集过程!同样把病证细分到人之个体,将百病分为阴阳两类,地支体系也是由阴阳五行构建,每一行都具备阴阳两性,例如木象之寅与卯,而每一阴阳又可再分虚实缓急,过与不及等,再者,十二地支的组合变化,古有长生诀,子丑合,寅午戌三合,寅申相冲,午丑相害,巳申相刑……其变化之万千不会少于六经体系!这样地支体系可把十二病变化为二十四病,四十八病,九十六病……直至细分到个体之病!每一病应象于“支”。这个“支”与六经体系的“证”同理而异用,都是象模式化交集的产物。可以说,六经体系所具备的要素,地支体系同样具备,而且有更为完美的组合变化,生克之理,阴阳之性,操作性强,这些优点具备因果层次、演变规律是六经体系所不及。至于组方用药,据说六经体系组方用药源于“辅行诀”《汤液经法》,而《汤液经法》正是地支体系最直接的用药经典。她的组方用药更为注重“施法以象”与“五行生克”之理紧密整合,例如临床所用白虎汤,青龙汤、阳旦汤……这些就是六兽药象模式的内容,临床上有待后人传承完善至美,整理归类。
第二点的对比,地支体系的“支”分类也存在四个要素:性质、病位、程度、病势;还因其独有的地支特性多具一要素“象数”,举例说,寅支虚,以象治象(以形补形),寅为胆,数为3,那么组方用药可用猪胆3个,加于方中使用,并且依照时辰取寅时进行服药,与天道合。
第三点的对比,地支体系在《黄帝内经》中是否有所论述?《黄帝内经》是一本多体系交集论述而成之巨著,其中包含上面所提到的所有象模式在内,故此,如果单纯使用六经体系来理解全文,有些内容会令人疑惑不解,甚至怀疑内经的合法性、合理性。举例如,《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这句话若用六经体系来理解是会有些疑惑的,但是用地支体系理解即较为容易而清晰,此句理解关键在“精乃亡”,精者水也,其怎样才“亡”呢?依照“长生诀”(五行长生帝旺墓绝表),水死于卯支。卯属阴木主肝,卯旺泄食水,故精亡。“风客淫气,邪伤肝也”。淫气过度也,风是什么?使用六经体系来理解为外邪,但是用地支体系理解就直指未土,未土是木之墓库,全句用地支体系理解就是亥、卯、未三合局形成过度的风疾。
又如“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先摘取文中两句来分析理解:
夏伤于[暑] → 秋 为疟
冬伤于[寒] → 春 必温病
夏伤为什么会秋天发病?冬伤为什么会秋天发病?若用六经体系来理解是较为疑惑的,用地支体系理解即较为容易,暑为戌,月建于秋末;寒为辰,月建于春末;暑之形成是寅、午、戌合局所至,寒之形成是申、子、辰合局所至;暑为戌,寒为辰,湿为丑,风为未,都是四土之象合局而成,都与三个脏腑相关,有起点,有中心点,有终点。如此推进理解下面两句就容易了:
春伤于[风] → 〔夏〕乃为洞泄 → 亥卯未三合局
秋伤于[湿] → 〔冬〕发为痿厥 → 巳酉丑三合局
可见,我们对《黄帝内经》的研究还该从“象模式”这个新角度进行分类解读,使《黄帝内经》重新焕发应有的光彩。

“六经体系”与“地支体系”最大的区别在那里?六经体系以三阴三阳线性为主要特征,而地支体系是以块性为主要特征。打个比喻吧,人体好比一个城市,三阴三阳之线性是以道路交通为主,地支体系块性是城市的区域,小区,政府部门为主。一个以点带线,一个以点带面,都是人体结构的象模式交集化后而结出的丰硕成果。

这地支体系有脉法吗?六经体系与地支体系所使用的脉法有何异同?六经辨证用平脉法,脉法乃象,同理而求,两个体系并不互相排斥,脉法为辨象过程众象之一者,地支体系的脉法同样有数(升)、迟(降)、浮(上)、沉(下)、平(中)五大脉象,我们把地支体系以五味偏胜之象来厘定脉象,称之为“五味脉法”。味脉之象有五五之变化,与地支五行应象,在实际运用中她既与平脉法有相通之处,也因地支的“块性”而有所区别,五味脉法脉象之变化有待进一步研究而发展完善,但不会影响地支体系之存在,也不影响地支体系的“辨象知根”,因地支体系有其独到的辨象法门,有些内容较为敏感,这里就不再论述。目前,由多种象模式交集而成的独立体系,都有相应的脉法,都各具体系脉法特色,故脉法各有其说,因界定不清而产生混乱,这需要中医人进行重新分类而区别之。

六经体系辨证主要依靠四诊,而地支体系之辨支,两者目的同为辨象知根,不但可用四诊手段,更加多了一些其他的取象办法。只要明白到“辨象知根,施法以治”的道理,明白了中医万千体系之本质属性源于“理象”,明白了“理者阴阳五行之理,象者比类归一,众象合一;由象至理,由理至象”这个规律,这个病根不是绝对化地从四诊所得,这个病根也并不是只有“证”才是唯一,这个病根也并不是只有三阴三阳!因为中医体系的不同,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取象,象有声象、有数象、有字象、有气象,有色象,有音象,有卦象,有地支象,有五行象……依据象的共振原理,信息的蝴蝶效应原理,只要“众象合一”就能知道病根所在,依象证理,依理推象,病根可以是三阴三阳之证,也可以是地支体系之支,其实质不外乎温、热、寒、凉、平,虚、实、表、里、中!只要辨象正确,就可依理而为。地支体系有一个六经体系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优势就是六十甲子天道运行与“支”之应象,形成因果层次、演变规律的可操作性,地支能与六十四卦有很好的交集机制,沟通机制,所以,可以很好处理人体与“年月日时”六十甲子天道四值运行的关系,从而预知病发之应期,又知病根之来期,更可以通过布卦取象,与人体病症、病象结合而众象互参,对病根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这是人体阴阳与天道阴阳交沟的最直接有效的机制,真正体现“天人合一”的医道。

对中医进行象模式化的开发研究,可以使中医之发展开枝散叶,可以开拓出中医新路,为中医研究注入新的动力!希望本文能为中医带来春天的气息,焕发勃勃生机。

一个民间中医 写于2015年03月13日。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3-19 13:14 2楼
本帖最后由 李运财 于 2015-3-19 17:39 编辑

中医基础性象模式:基础性象模式以“数字”的方式来界定,以一、二、三、四、五。这五个基数来分根离析。

■一数之象模式。一者道也。中医之最基础性象模式,具备理念性,整体性。包括有如下几种:
■二数之象模式。二者阴阳也。中医之最基础性象模式,具备分类性,属性性质区分性。包括有如下几种:
■三数之象模式。三者有支点也。中医之最基础性象模式,具备运转之性,化生性。包括有如下几种:
■四数之象模式。四者象变也。中医之最基础性象模式,具备两质两气之性,气质分化之性。包括有如下几种:
■五数之象模式。五者象行变也。中医之最基础性象模式,具备五行之性,圆运之性。包括有如下几种:

凡五数之内之象模式为基础性模式,超五数之象模式为复杂化之模式,是模式的交集化,可构建多样性象模式体系。
2015-03-22 18:35 3楼
这么好的一篇理论文章,没有几人赏识,难怪中医之亡不远。
⬅ 《内经》的文化美 老茶馆 经方医案3:怀妊腹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