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读经典,才能培育中医大师

2015-03-24 09:21 楼主
编者按: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而起。而中医大厦的根基又是什么呢?历代医家都认为,中医经典才是构建中医摩天大厦的基石,所以,要想成为中医的一代宗师,就必须把中医经典学好。

30年前,从一所农村的中学考上大学并不容易,所以,乡亲们听说我考上中医学院都来祝贺!一些长辈鼓励我说:“好好学,学中医很辛苦,要背汤头歌诀和许多经典。”而另一些亲朋好友拍着我的肩膀说:“学中医很好,越老越值钱。”相信大多数学中医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然而,这两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从自己走过的路回头想起来,我觉得都有道理,但也都不全面。


对于学中医的人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经历就是背诵,背经典、背汤头歌诀等,这是一个基本功。为什么呢?因为经典是中医的精华所在,学习经典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中医思维。记得当年学习方剂时,正好是暑假,回家后天天背诵方歌,直背到连邻居的小孩都能跟着背诵。正是因为当初下了功夫,所以直到现在这些方剂依然朗朗上口。


我们有些同学则不以为然,背诵时尽量投机取巧,几年下来不断“返工”,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但是,背诵的前提是理解、融会贯通,特别是现代中医的教科书如: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凝聚几代中医学家的心血,这些理论的学习与背诵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理解经典是很有帮助的。只有真正理解再加记忆,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才能尽快建立中医的思维模式,否则单凭死记硬背也难成为一代名医。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医疗行为和疗效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经验成分,中西医都是如此,所以人们看病通常喜欢找老大夫,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医生越老越值钱”。经验积累固然很重要,“见多方能识广”,但是,中医师的能力不完全是由时间所决定的。如果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历代许多名医在他们30多岁时就已成名、成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有很多名医原来就是秀才,所以,过去有一句老话叫做“秀才学医,笼中抓鸡”,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要成为一名好的中医,除了经验的积累,文化功底也很重要。现代人缺乏古人那种传统文化的氛围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理解,所以接受中医理论和知识比较困难。12年的中小学教育中接受的大多是现代的科学知识,所形成的形式逻辑的思维模式和实证科学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从幼儿园开始老师要求小朋友每天洗手养成卫生观念,到中学的《生理卫生》课,使每个人都能亲身感觉到自己身体的成长发育,这无疑都是正确的。虽然这仅仅是认识生命规律的途径之一,但是,这种科学观念也由此教给学生一个直接的概念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所有的推理都必须符合逻辑思维,所有的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一加一必须等于二”。


而与此不同的是,从步入中医院校的那一刻起,所接触的便是“阴阳五行”、“精气津液”。“阴阳五行”是看不见的,“气”也是看不见的,甚至连经络、脏腑(三焦)都是看不见的。因此对于大多数青年学生来说,思想上的抵触可想而知,适应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少中医院校的学生第一年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第二年渐渐进入状态,成绩逐步上升。


对学中医的人来说,只有实现了思维模式的转变,中医思维才能形成,而这种转变不可能仅仅依靠时间的推移自然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基础理论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学医靠的不仅是经验和天赋,更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果想单纯靠经验,等到“头发、胡须变白后,自然而然成为一个名医”,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代社会以及将来,这条路都是行不通的。

另一方面,医生经验再丰富也不可能见到所有的病,当面对千变万化的疾病的时候,医生的理论功底和分析判断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古人云:“医关人命,阔天三尺”,要想成为一名好的中医,前期的奋斗是很艰辛的。


古代的中医大师是如何成为一代宗师的呢?这与他的天赋和勤奋有关,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直接关系。过去的中医往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许多医学家本身就是文学家,有许多文学家本身也是医学家。


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就有许多有关中医的故事,从故事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医的理解甚至超过了今天许多科班出身的中医。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从中年回乡行医到77岁去世,之所以在短短的30几年时间内成为一代宗师,很大程度上缘于他深厚的易学功底,正因如此,他能够以易理论证医理,以太极喻人体,“万物即我一心也,固医学虽繁,我能识之执之”。


倘若没有对经典的理解,又如何能领悟于创新,又如何能有医学巨著《景岳全书》。唐代著名医家王冰所整理的《黄帝内经》,及其所补的“七篇大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也缘于他的易学功底和他对运气学说的钻研。


“中医越老越值钱”,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医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实际经验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但并非说经验就一定和年龄成正比。要成为一名好的中医,除了通过时间积累经验外,更重要的是基本功,中医学对基本功的要求非常高。也有人说学中医的人主要靠悟性,也就是“顿悟”,但“顿悟”的形成除了个人的天资外还需要后天勤学苦练,基本功扎实了,悟性就会提高。剩下的就是长期的实践和不断总结。而现在我们有时把基本功这个环节忽略了,简单地认为抄一些验方,等到人老了就自然有经验了,水平也就提高了,这是个很大的误区。


比如正骨是中医的亮点之一,很多情况下中医正骨在骨伤科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大家可能看过冯骥才先生的小说《苏七块》,说的是天津正骨医生苏大夫的故事。苏大夫“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正因为有这样的功底,“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谢大恩送大匾来了”,“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过去没有X光,正骨靠的就是手感和手法,这些都是基本功,需要长时间的苦练和实践。在那个年代,骨折脱位的病人,主要靠手法复位,既恢复得好,又缩短时间,而且还能节省很多开支。由于骨折不仅是骨头的断裂,同时还有筋伤、内伤,以及气血损伤等,所以,相对于石膏固定,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后再用夹板固定,这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方法,有利于病人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气血运行,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然而现在大多数骨折患者到医院就诊,医生一般都采用内固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当然有许多优点,如复位准确,能迅速帮助骨折部位解剖结构的重建等,且利于病人早期活动。缺点是受伤之后需要手术,用钢板、螺丝钉进行固定,哪怕是闭合性骨折,但钢板、螺丝钉对于机体来说毕竟是个异物,所以,骨折愈合后还得再次开刀,把这些异物取出来,这样病人需要第二次开刀。


应该说,中医正骨手法对于大部分骨折患者的治疗是有优势的。可惜的是,现在医院里用手法治疗骨折的越来越少了,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从技术层面上说最重要的是掌握正骨技术的人已经不多了。哪怕是中医骨伤科专业的毕业生面对着骨折的患者,想到的也只有外科手术。


近来,经常有学生家长打电话问我,“我儿子学的是中医骨伤专业,他以后到医院工作能不能上手术台”,却没有接到过一个家长的电话,是关心儿子是否掌握了正骨手法的,至少到目前为止!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有一位校友对我说:“不是我不懂正骨手法,更不是我不想用手法,我害怕负不起法律责任!所以,明知道有些手法很好用,也只敢在自己人身上用。”这样一来,中医正骨手法必然渐渐被人们遗忘,离我们远去,又如何能够得以传承?


手法讲的是“心、气、力”三者一体,它的传承一定要靠手把手地教学,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体会,才能心手合一。手法是很难通过录像或者录音,更不可能通过书本传授,即使看上一百遍,没有亲手做过还是不会做。在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教我们正骨手法的老师,绝大部分亲手做过,至少在临床上看过;而现在教正骨手法的老师绝大部分没有做过,有的甚至没有见过,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能纸上谈兵。照此下去,这门技术迟早是要失传的,许多绝招就是这样消失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3-24 09:53 2楼
历代医家都认为,中医经典才是构建中医摩天大厦的基石,所以,要想成为中医的一代宗师,就必须把中医经典学好。
窃以为:基石在扎在坚硬的地壳表面的,没有地壳的支撑,再好的基石也不行。多读经典,还不能脱离自然,真正的中医在民间,而民间的中医未必都懂经典,不懂经典为什么能成为真中医,要在他们与自然亲密。
嘻嘻,亲。
2015-03-24 10:14 3楼
李荣伟 说:
历代医家都认为,中医经典才是构建中医摩天大厦的基石,所以,要想成为中医的一代宗师,就必须把中医

李版主多有高见啊
2015-03-24 13:49 4楼
fubabazyg 说:
李版主多有高见啊

我住的只是3楼,还不高。看到的也不远。
2015-03-24 14:49 5楼
李荣伟 说:
我住的只是3楼,还不高。看到的也不远。

那再站高一点好不好咧。
2015-03-24 16:44 6楼
内功不会,没有内视,不修导引,离至人远远的水平,学多少东西,都是虚假的,老了连自己都治不好的老中医,终归会被时间淘汰。
2015-03-24 17:33 7楼
赞成。光读经典是不够的。没有实修 内证,看到的永远是似是而非的东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刚才俺吃了个有点酸的梨子。大家都能听懂,这个梨子有点酸,但是你们谁能准确知道这个梨子究竟是什么味道?你猜的和他猜的真的是一样的吗?不一样?那么,谁的理解是正确的?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理解的就是正确的,但实际上可能没有一个人能准确知道这个梨子的味道。到你亲自尝过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读书一样如此。同样是经典的一句话,你的理解未必就是真相。中医,没有真正练出 气 来,很多东西都支持虚幻的猜测。
2015-03-24 17:42 8楼
所谓的 大师,不过是自己在仰望别人而已。当你也走到大师的高度,自然会看到,当年你眼中的大师,也一样更多东西不懂的。
2015-03-24 17:45 9楼
醫道宗源 说:
赞成。光读经典是不够的。没有实修 内证,看到的永远是似是而非的东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刚才俺吃了个有

经曰奇恒六十首,明此足以诊。并非需要内视修行等不切实际的东西。关键在于明理。
2015-03-24 17:48 10楼
第十三刀 说:
经曰奇恒六十首,明此足以诊。并非需要内视修行等不切实际的东西。关键在于明理。

叽里咕噜的一大堆文言文,你会治病吗?
2015-03-24 17:49 11楼
冲击自己心中的境界,努力参悟,努力精进就好。大师,是几百年后评的。今天的 大师,学术恐怕没几人能存活过百年的
⬅ 你说食盐在医理上是什么性质,这个问题我思考的太久了,终于有答案了 老茶馆 《伤寒论》在辨证论治上,既掌握了空间又抓住了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