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医案——感冒

2015-03-26 13:24 楼主
感冒并非皆表证,治疗当忌都发汗
案4、唐某,男,35岁,病案号37867。
初诊日期:1965年4月24日。
感冒三天,咽痛,口干,恶心,不欲食,头痛、头晕,咳则右上胸疼,舌苔白,脉弦细稍数。
证属少阳阳明合病,为小柴胡加石膏桔梗汤方证。
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党参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炙甘草二钱,苦桔梗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结果:上药服三剂,口干、咽痛已,咳嗽亦不明显,伹感恶心、腰痛,下肢凉,上方去苦桔梗,加桂枝、赤芍各三钱,生龙骨、牡蛎各五钱,服三剂诸证已。
按:此患者是以咽炎为主的上感,是临床多见的感冒,因多数初起不来诊,故来诊时表证已不明显,而呈半表半里少阳证或少阳与阳明合病,故胡老常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患者感冒更多呈现此方证。此时如用汗法解表,徒伤人体津液、正气,使感冒迁延不愈、加重,感冒后自服许多药,或治疗不当而长期不愈者屡见不鲜。这就告诫后人,感冒虽小病,治疗也要辨证论治。一见感冒就解表,是非常错误的。
读后感悟:本例虽为感冒,表证却不明显。证见咽痛、恶心、头痛、头晕、不欲食、咳则右胸疼、脉弦的少阳枢机不利证;口干、脉数的阳明经热证。少阳阳明合病,兼客热咽痛。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加石膏清阳明热,加桔梗同方中的甘草名桔梗汤化痰止咳,利咽治咽痛。
案5、张某,女,27岁,病案号125。
初诊日期:1965年9月24日。
一月来感冒,头暈、咽痛、咽痒、鼻塞、流涕等反复出现,前医曾诊为"秋燥"、风热束肺,用薄荷喉片、六神丸、桑菊饮、银翘散等,症状不减却越来越重,因而找胡老会诊。近症:头晕,头痛,背痛,恶寒,咽痒而咳,咯痰困难,晚上尤甚,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脉弦细数。
辨证为三阳合病,为柴胡桂枝汤合半夏厚朴汤加石膏方证。
柴胡四钱,党参三钱,半夏四钱,黄芩三钱,桂枝三钱,白芍三钱,厚朴三钱,苏子二钱,苏叶二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茯苓三钱,炙甘草二钱,生石膏一两半。
结果:上药服三剂,头暈、头痛、口苦解,背痛、咳嗽减,未已,仍微恶寒,脉已不数,与桂苓五味姜辛夏杏甘草汤,服六剂症巳。
按:此患者初起为鼻炎、咽炎,西医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贯称感冒、伤风。前医称为"秋燥",而用清凉解表久不效,是因辨证不确,方药不对证。转至胡老会诊时,呈三阳合病挟饮,故以柴胡桂枝汤加石膏和解三阳,并加半夏厚朴汤化饮降逆,使三阳证很快解。后以桂苓五味姜辛夏杏甘草汤化痰降逆,遂使病愈。可见感冒、伤风并非只现表证,如不仔细辨证,凡见感冒悉用辛凉或辛温发汗解表,徒伤津液,伤人体正气,使病情迁延、加重,惟有以六经辨证,辨清方证,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读后感悟:本证头晕、咽痛、口苦咽干、脉弦为少阳证;头痛、背痛、苔薄白,为太阳证;咽痛、脉数为阳明证;咽痒而咳,咯痰困难,晚上尤甚为寒饮上逆。故用柴胡桂枝汤解太阳、少阳之邪;加石膏清阳明热;合半夏厚朴汤化饮止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3-27 07:37 2楼
谢谢老师详解,学习了。
⬅ 胡希恕医案——感冒 老茶馆 胡希恕医案——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