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学的数学原理(二)

2015-04-09 10:34 楼主
生命的九宫三命论



作者:周青良


现代科学认为,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与非生物不同,生物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 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
但是,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的简单堆砌,无法形成生命特征。所以,生命,不是物质的简单堆砌。一个活生生的人去世了,它身上的物质一件也没有少,其理化成分一样也没少,但是,命 确没有了!
那么,命是什么呢?它去哪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命的语境解释有五个内容:
1、指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命,性命,命脉,活命。
2、指生死过程之间的存在过程,称为命相;或者指发展变化的趋向,称为命运;或指生命时间长短与自然时间的周而复始之间形成的数字关系,称为寿命。
3、上级对下级的指示:使命,奉命,遵命,命令。
4、给予(名称等):命名,命题,命意。
5、指派,使用:命官,命器。
现代的很多字典中,把对“命相”和“命运”的解释,标注为迷信。其实,主要原因是无法用现代科学理论来作出合理的解释。当然,封建迷信文化中,也用“命相”来表达天命,认为一个 人生来就注定的贫富、寿数和一切遭遇,都是上天注定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语境。但是,显然,这些内容与对生命的科学探索问题距离太远了。所以,它不属于本文所涉及的探索 范畴。
命,是指动植物的生活能力。那么,这种能力的产生来源应该是物质的,还是产生于生命世界自然的时空属性体系的运动和变化的?
对一个植物或者一个动物来说,它需要物质的吐故纳新,也需要自身物质的新陈代谢谢。但关键的问题是,生命具有周期性。即,任何生命都有它的生成,成长,成熟,繁衍,衰老,死亡的过 程。可是,这个过程并不是由物质的简单堆栈与组合就可以改变的。也就是说,在生命成长期需要的物质,并不能决定衰老期生命新陈代谢谢的属性。如婴儿需要吃奶才能长大,但是,到了六 至八个月以后以,光靠吃奶,则不会健康成长;而到了成年,仅仅吃奶,就会严重营养不良;到了老年,过多吃奶则会造成肝脏的代谢谢负担加重,导致“三高症”,加速生命的结束。
那么,同样的一种物质,为什么在生命的不同时段,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呢?
这在现代科学所有分科科学“大爆炸”的知识体系中是寻找不到答案的!
命运与寿命,显然是两个不同的内容。命运是生命发展变化的趋向,有好、有坏,有顺利、有挫折。但是,命运必需是一个生存着、活着的范围。所以,它的发展变化只能局限在生克范畴之 间。而寿命则不同,它是一个生死的界线。即,有寿则有命,无寿则无命。因此,命运必然在生克范围之内,而寿命则是生与死的界限之中。
中华古医学对生命的认识有如下几个不同的角度:
1、自然与人之间的物质摄生关联关系,称为摄生,或称生命;
2、生命属性与自然属性构成的关联关系,称为性命;
3、人的生命时间长短与自然时间的周而复始之间形成的数字关系,称为寿命。
显然,中国传统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并不是唯一角度认识产生的一个定式结果。而是以天地化生万物为主线,汇聚了多视角的共同认识,形成了一个形、性、数综合表达体系。
从时间角度来认识生命,任何生命都是先有诞命,而后一直发展到没命。因此,寿命的有限性是生命的时间特征。与大自然中物质不灭的天长地久来比,物质的存在状态是长期的、永恒的, 而生命则是短期的、短暂的。所以,寿命表达的生命含意,是天地自然界中的物质存在状态的长期稳定性,与生命躯体中的物质存在状态的短期不稳定性。寿命的时限一到,寿终正寝,身体 中的物质,就再也不具有生命属性特征了。
从空间角度来认识生命,生命躯体具有自己的形、性、数的属性结构形式。躯体中的所有物质,包括各种组织器官的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一种产生模式。但是,这种固定的产生模式,仍然 可以对其物质化认识。因为,生命终结之后,躯体中的物质仍然存在。而随着生命消失的只有意识与反射。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生命的躯体在生命存在期间是一个心物合一的体系。而在生命 停止后,躯体中的物质还在,与大自然中的物质理化成分没有什么两样,组成生命的密码DNA的结构还在。但是,生命确停止了。所以,躯体中的物质,不是生命的关键因素。
因此,物质既然不是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那么,就应该从其它角度对生命来进行再认识。
古老的中医学认为,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是精、气、神,是属于人类未知的范畴。但是,这个未知范畴在人类的知识相对论圆圈中,是可以通过已知圆圈的扩大而变成已知的。要想把未知变 成已知,则必需建立一个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相对关联关系体系。通过已知与未知的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的认识程序与方法,把它转换为已知的结构。也就是说,现在未知的东西,可以通 过定己动巳、定巳动己的动定、定变、变通的属性认识方法与属性认识程序,在知识圆圈的扩大过程中,完全可以把它变成已知。所以,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是没有具体的定义、没有具体的 概念的。因为,它完全属于未知。
现代对生命的研究存在着多种假设。如超能力、超自然力、或者灵力等诸多的说法。但是,它们都是有具体定义和具体概念的。而且,在具体的理论中,都是起到决定性的不可替代的核心作 用。这种假设,是假设了一个主导因素的存在。而对这个主导因素,因为存在无法认识性,所以,往往最后归结为神或者上帝。
相反,古中医学把构成生命关键因素的精、气、神,只是作为生命起始的一个标志、生命初始中的一个状态、生命过程中的一种原始结构形式,称为元精、元气、元神。
元者,首也,始也;元又通玄,混沌也,未知也。所以,元精、元气、元神,为原始混沌未知的生命构成的关键因素。而且,只有通过相对论的知识圆圈扩大,才能把它变成已知。所以,没 有具体定义、没有具体概念的元精、元气、元神,只是未知事物的符号,仅仅是为了相对知识圆圈扩大过程中的顺畅表达而已。它与现代科学中的假设经过逻辑推理之后如果成立的话,就必 然成为规律或者真理的结果并不相同。精、气、神,为古中医学基础理论中的生命三焦论。两性相动谓之气,两性相变谓之精,两性相通谓之神。气动乃有运,精变乃有化,神通乃有达。
因此,古老的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则是:
(一)、生命运动过程中有明显的形规律变化性。
生命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壮到老,无一不是形变化的一个过程。生命的全过程,是一个形变化的全息过程。这种形变化不仅存在于整个生命过程之中,而且,在生命的存在状 态之中,这种形变化无处不在。
尽管每个人的组织、器官的结构都是相似的,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行为,既存在彼此的相同,也存在彼此的千差万别、形态不同。
生命之形的属性特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非自主意识行为引发的形变化。如呼吸、心搏、血液循环、消化系统蠕动等。
2、病理行为引发的形变化。如抽筋、被动体位、角弓反张等。
3、条件反射引起的形变化。如强光闭眼、吃东西张嘴等。
4、自主意识支配发生的形变化。如走路、跑步、写字、弹琴等。
当生命结束后,这些形变化的现象也随之而结束或者停止。所以,可以说形变化是属于构成生命的关键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具有从无形到有形,由小形到大形,由简单的形变化到复杂 的形变化,……;可以通过从胚胎到婴儿,从幼儿到童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具体形态清晰可辨;而且,喜怒哀乐皆需要通过形的变化来作出表达。
(二)、生命具有性别的特征,即性命。
生命躯体的雌雄性别的标志,虽然不能因为生命的结束而消失。但是,雌雄交合而繁衍生息,则是生命的主要属性特征之一。没有雌雄的交合,就没有生命的繁衍。所以,构成生命的关键因 素,不能是雌雄的躯体。而是雌雄交合的繁衍能力形成的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是生命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同时产生了雌雄两分的性存在特征,以及成熟后的雌雄交合的繁衍能力。
不仅如此,生命对声、色、味属性的分辨能力,对明暗、虚实、内外、冷热等属性现象的博物辨识能力,都来源于生命体对属性客观存在的感觉、感悟和感知。并且,人体还有能将这些属性 现象形成的感性认识,通过意识能力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特殊能力。而且,这种觉、悟、知,与生命的全部过程有其同步性。当生命结束的时候,这种属性功能也随之消失了。
(三)、生命具有其时间长短与自然时间的周而复始之间形成的数字关系,即寿命。
寿命,在中国语言的语境表达中,是有清晰的过程性与类别性。中国语言是符合组合学二项式定理原则的,具有数学的严格分类性与分步性。也就是说,在产生这些语言的时候,应该肯定已 经产生了一个非常严谨的数学属性逻辑知识体系。没有这样一个数学逻辑体系的存在,这样的语境是很难如此博大精深的!
因此,什么是生命?生命就是一个存在时间周期过程与变化过程的具体空间活体形貌(这个活体一定是一个具有生克属性变化)的事物。生命是一个变化的具体空间,同时与时间的过程变化 规律的周期是一致的。生命,是时空一体化共同谐调变化的一个特殊体系。
时间是空间的收敛,空间是时间的发散;时间是空间的发散,空间是时间的收敛。当空间与时间的收敛与发散二合而一在一个确定的范围内运动抑扬、更相动薄的时候,生命就诞生了。时间 与空间,收敛与发散,二合而一与一分为二。这种三焦变化过程在不超越限定的范畴的时候,时间与空间的相对运动抑扬与更相动薄变化的全程结构,就是中华古医学对生命的最基础认识。
而时间与空间的收敛与发散,超越了这个限定的范围时候,无论你是二合而一还是一分为二,它都会促使生命现象走向衰弱甚至死亡。
这样,就可以把生命表达成一个四象过程:
空间收敛,时间亦收敛;
空间发散,时间亦发散;
空间发散,时间收敛;
空间收敛,时间发散。
生命四象具有一分为二与二合而一的两种变化关系。但是,它们却都在一个体系内随机进行着。如果用属性符号模式来表达它,就是一个典型的时空八卦系统;如果用几何形貌来表达它,就 是三焦的运动抑扬、更相动薄。
因此,生命的认识,从属性时空观来认识它,可以划分为时空八卦;用属性几何形貌观来认识它,则是三焦的生克运动抑扬与更相动薄。
当代科学家霍金在研究了中西方人体图之后说道:“中、西医对人体的认识结果,画在人体结构图上,中医人体图上只有经络而无肌肉;西医人体图上只有肌肉而无经络,这两个认识结果都 是对的”。但是,他没有发现,中西医在对内脏的静态形貌图形认识上,并无大的差别。而从脏腑的动态关联关系认识上,差别就巨大了。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时空观认识上的知识系统本原不同。即,是用心物两分的绝对理念所产生的时空绝对分立的物质简单堆砌的研究方法来认识生命,还是用心物合一而产生的属性分合 运动变化的时空统一观的形、性、数一体化的研究方法来认识生命,则是中、西医理论的分水岭。
在中医学的生命理论中,生命属性的基础原则,是属性的相对、相反、相通、相变。生命属性的最高法则,是对生命属性的崇尚。也就是对个人来说,是生命;对世界来说,是自然。生命就 是有始有终的自然,自然就是无始无终的生命。没有自然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自然。所以,万物皆有命。
宇为无边无际,宙为无始无终;世为有始有终,界为有边有际。生命为:一生一世,一命一界。一个人的生命,只是生命世界中的一世一界。而生命世界,则是由每个生命都是一生一世、一 命一界构成的自然数全息。
中国的自然数,是从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四象之数开始的。它展示出来的数字可数性,是活生生的生命集合,而不是孤物独识的万物。自然数是用来描述自然的,它描述的内容则是一生一 世、一命一界。所以,与自然对应而产生的科学理论体系,首先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三生观(生克、生死、生灭)与三世观(世界、宇宙、自然),而后则是三焦三命论,九 命一界的九宫之数:九九归一。
显然,中国的古数学,是建立在一个描述自然为己任的主导思想上发展起来的数学理论体系。它与西方数学有着本原上的起始不同、结构不同、认识方法与认识程序上的诸多不同。所以,中 国的数学,并没有正数、负数的变异,更不需要有理数、无理数、实数、虚数等改革;也不需要笛卡尔坐标系来表达数字的结构性。它只需要来源于自然,描述自然与表达自然的一致性。
所以,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自然数字一,在由孤物独识进入格物致知的时候,就是一生二。即,两个一生一世的生命,在二命一界的家庭中,第一个遇到的急需表达的问题就是性。性的雌 雄,是中国自然数中的二。所以,两个一生一世的结合为二,为一个家庭的诞生。二为性之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易经》后老子对自然数的认识。其实,它的本 原表达应该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代(世)。生命谱系的诞生,就是由三开始的。所以,雌雄之合为其宗,乃太极阴阳的原始之理。
自然数,是数字表达的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所以,自然数表达的内容是整个自然界中无穷无尽、多种多样的概全整体总存在。自然数,与宇宙、世界等词汇,具有等范畴的同义与不等范畴的 差异。在对人类一生一世、一命一界的连续、持续的表达中,从雌雄性关联关系的起始,逐渐进入多人生人世、多命一界构成的人类社会性。所以,自然数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的结构性来研 究人生人世哲学的数学工具。
随着人类对自然世界认识的范畴扩大,自然数的应用从生命世界,扩展应用到非生命世界,即现代科学中所说的物质世界。而在中国远古时候,则称为:天地人体系,天地人物体系。一个是 三焦论,一个是四象论。
通常,命属于动植物生存、生活现象的特指:生命、性命、命运。从属性认识上,命则有生、有性、有运。所以,它既是大自然规律所展示出来的一种定数,又是属性发展变化的趋向。因此 ,任何生命都是大自然整体属性命运的一部分;任何生命与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向都不能超越大自然中属性运行的规律与规则。所以,命有三个内容,一是生,二是性,三是运。有生、有性、 有运谓之命。也即,生象、性象、运象之合乃谓命。生命,应该由六个部分构成:大自然赋予的生命环境,自身构成的生命现象,大自然赋予的天性,自身具有的个性,大自然赋予的天数, 自身变化的命数。
生命现象,在生命环境中虽然是独立的,但是,天性与个性、天数与命数之间,则具有整体的不可分割性。
对于生命现象与生命环境,虽然可以通过物质与物质的结构关系进行物理或化学的量化描述。但是,生命中的属性与属性的类属变化关系,则必需要属性数字来进行表达。数与形的属性结构 关系,形成了内五行、外四象的属性一体性。数的形体,虽有其相对独立性,但数的属性是一体结构性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潜阳卻反致阴虚,是什么情况 老茶馆 古中医学的数学原理(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