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安慰对病人的作用

2015-04-18 17:45 楼主
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而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也叫“非特定效应” 。“安慰剂效应”本质上属于暗示效应,它是多种心理治疗方法的综合,主要包含催眠疗法、认知疗法、暗示疗法、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以及意象对话技术、行为疗法等等。“安慰剂效应”在心理咨询中主要适用对象包含两类:一是容易受暗示的人群,这些个体的人格特点包括喜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喜欢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二是容易受暗示的心理疾病,如癔症、强迫症、一些恐怖症、焦虑证等。如果两者同时具备,“安慰剂”就更容易发挥最大的效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权威医学心理学博士菲利普·韦斯特,发明了一种治癌药物——“克尔比奥桑”。他在治疗一名癌症病人时,告知对方治病时只需服用少许克尔比奥桑,对方深信不疑,服用后果然见效。不久,病人从医学书上了解到该药并无疗效时,病情立即加重。韦斯特此时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叫病人不要轻信医学书上的“错误”结论;二是告诉病人给他服用一种新的“克尔比奥桑”。实际上,他给病人服用的只是一些生理盐水,结果病人病情奇迹般的出现好转,甚至还完全康复。最后,病人得知官方权威组织证明克尔比奥桑对癌症确实无疗效,病情便急转直下。明明“克尔比奥桑”不能治癌,似药非药,但却真正能起到治疗作用。很显然这些“药物”,本身不具有任何疗效,而是病人主观产生了良好反应,得到了“安慰”,病人的得到安慰的精神力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个性质完全相反的效应也同时存在——反安慰剂效应 。病人如果不相信治疗有效,很可能会令病情反而更加恶化。反安慰剂效应可以利用检测安慰剂效应相同的方法检测出来。例如一组服用无效药物的对照群组,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这个现象是由于接受药物的人士对于药物的效力持怀疑态度或者干脆就压根不信任,因而抵销了安慰剂效应,出现了反安慰剂效应。这个效应并不是由所服用的药物引起,而是基于病人心理作用而发生的。

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27年行医生涯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牙痛患者一来到杜斯的诊所后就说:“到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其实他们并未说假话———可能他们觉得马上有希望了,会有人来治疗他们的牙病了,从而使情绪便放松下来;也可能就像参加了宗教仪式一样,当他们靠近医生时,病痛便得以缓解了……实际上,这和安慰剂所起的作用异曲同工。其实,安慰剂效应早已存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了病人的心理作用对药效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早在抗菌素发明以前,医生们便常常给病人服用一些无关紧要的粉末,而病人还满以为有救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的病人竟然因此而奇迹般的康复了。

简评:安慰剂之所以会有良好效果,是因为独特的心理作用。科学家们发现,尽管安慰剂并不是真正的药,但它通过病人的心理因素而引起了身体内部的积极变化,从而让潜在的人体免疫能力活跃起来。安慰剂可以引起意识的积极变化,意识可以促使能量系统产生有利的改变并制造有效的物质来自我治疗。人体自身可以治愈所有疾病,安慰剂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体固有的这种能力。安慰剂效应体现的是虚假的社会意识对人体的作用。由于大脑的无意识,使人的在潜在状态的生物意识无法辨别真假意识,因而凡是积极的意识,生物意识都会做出积极的反应;凡是消极的意识,生物意识也会作消极的反应。安慰剂效应就是在这种原理下发挥作用的。
摘引自《意识的转变》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建议每一个中医爱好者的要看本书真是经典中的经典(问中医几度秋凉) 老茶馆 治疗掉头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