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山夜话——医生与病人

2015-04-24 16:46 楼主
以前认识过几个朋友,常常和我谈起他们祖辈行医的故事。
有一位朋友家在山东,他的祖父是远近闻名的医生,住的村里常常来强盗。半夜里强盗的马队经过村子时,家家户户大门紧闭,没人敢出声。庄稼常被洗劫一空,如果强盗见到马,那是牵来就走,再用烧红的铁烙在马身上烫个印记,这马就永远成了他们的了。有一天,强盗头目受了伤,请其祖父医治。祖父提出个条件,叫他保证以后不再到村里来抢劫。强盗头目答应了。他被治好后,每次他的马队经过这个地区,从不进村,都绕道而行。偶尔半夜穿过村里,就在祖父门口留下些粮食,他一直不忘祖父的救命之恩。

以前的病人治好了病,对医生有一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激,常常尽己所能,带着东西像走亲戚一样回来探望。强盗都能做到,朴素的百姓更是如此。有些病人很穷,恢复健康后,会到山里采来珍贵的猴头香菇相送。

现代的社会就大相迳庭了。来美国后我曾经住在当地的一位医生家里。他是一位医术精湛的老医生,从内科到外科,各种大小手术都能做,那个镇上三十岁以下的几乎都是他接生的。可是近年来他行医越来越辛苦,即使一眼就明白的病症,他也得要病人去做各种检验,挣来的钱都转移到太太和孩子的名下,原因是怕病人把他告上法庭。他的一个朋友是位优秀的妇科医生,那一年被病人告了九次,结果整日小心翼翼,神经紧张。

在现代社会,病人和医生的关系完全变成了商业买卖的关系。病人出钱买个治疗,不满意了会找出各种理由告医生。医生又利用各种仪器,要求病人做各种检验。有了检验结果,开方出药就有了纸上的凭据,多了一种自我的保护。结果是对病人而言,医疗费越来越贵;对医生而言,保险费越来越贵,律师也从中捞一把,大家互相算计,关系紧张。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医疗费用也成为整个社会的负担。

其实一个医生和一个病人的相遇,那是缘份促成的,哪个病人找哪个医生都不是偶然的。人常说:“十年修得同船渡。”同船渡这么简单的事尚且需要缘份,又何况医生看病人这么要紧的事情?一本心理医生的临床记录写成的故事《前世今生》描述了他的一位病人回忆起前世,发现这位医生在她的一个前世就是她的老师。医生与病人缘份可见一斑。

其实人活着就是造业、还业,人与人之间就是这种业力轮报的关系。医生与病人也是如此。医生治好病人,或许积了德、还了业,了结了前世的什么债。如果医生做错了事,拔错了牙,割错了腿,或是漫天要价,那就又欠下一笔业债,以后还得还。对病人而言,吃苦就是还业,身体的病痛,精神上的煎熬,治病的花费,每一样都是在还业。还了业身体才会健康,生活才会顺利,如果只想从医生那儿得到治疗又不愿意付出,病就更不容易好。

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做的每件事都按德与业一笔一笔地在生命中记录着,生生世世一直带着。古代人明白这个道理,种德行善,知恩图报。现代人的行为造业甚多,如果不明其中因果,继续下去,生命就危险了。

明代著名儿科医家万全,有一冤家叫胡元溪。胡元溪有个四岁的儿子咳嗽、吐血,遍访名医,百治不愈。无可奈何,只好来求万全。万氏“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立即前往病家诊察。

经过确诊以后,便诚恳地对胡元溪说:“此病可治,吾能愈之,假一月成功。”万氏立即处方治疗,服药五剂以后,减咳七分,口鼻之血止矣。不料胡元溪嫌其子病愈“太迟”,好的太慢,而且总是疑心,总认为万全与自己有过嫌隙,不一定会用心,便决计换请别的医生,于是“又请了万绍治之”。

按理说,万全完全可以撒手不管。当有人劝说他离去时,万氏却说:“他只有这一个儿子,除了我,别人是治不好的。我走之后,他不会再请我了,耽误了此儿,虽不是我杀的,亦有我之过也。如此,我先看一看万绍用的药方,用之有理,我去之。如有误,我要阻止他,实在阻止不了,我再离开也不迟。”看了万绍新开的处方之后,万全认为药不对症,服了有危险。于是诚恳地劝阻说:“此儿肺升不降,肺散不收,防风、百部(中药二种),岂可用耶?”万绍却拒不采纳,反而强辩说:“防风、百部:治咳嗽之神药也。”

胡元溪也从一旁附和说:“他这是秘方。”万全十分严肃地说:“吾为此子忧,非相妒也。” (我为这个孩子担忧,不是对你有妒嫉之心。)

他不忍见死不救,临行之际,还再次看望患儿,抚摸着他的头说:“且少吃些,可怜疾病再发时可怎么办呢?”说完了,不辞而退。果然不出万全所料,病儿服了万绍的药,才一小杯,咳嗽再次发作,气复促,血复来如初。孩子哭泣着说:“我吃万全先生药好些,父亲请这人来,要毒杀我!”至此,病情急转直下,眼看生命有危险。胡元溪的妻子“且愁且骂”,胡元溪本人开始后悔,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好负疚再次来请万全。

万全并不计较,只是诚恳地劝告说:“早听吾言,不有此悔。要我调治,必去嫌疑之心,专付托之任,以一月为期。”结果只花了十七天的时间,就把患儿治好了。

这个故事,使人深受感动。这样的高德,在今天的人世间是难能可贵的。在中国当今的医界,那些“拉开肚皮要红包”的医者,读了此故事,不知有何感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4-24 17:13 2楼
做好自己的职业,别的管不了!
2015-04-24 19:46 3楼
感动
2015-04-24 19:54 4楼
现在没人相信。
2015-04-26 01:16 5楼
还是以前的人好,单纯
2015-05-08 09:49 6楼
古之人品德高尚,可钦可敬。社会向前发展,人类应当进步,今之人品德为何退步了呢?
⬅ “写书的中医”和“看病的中医” 老茶馆 为什么中医博士生不会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