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太阴篇

2015-04-28 12:43 12楼
本帖最后由 唐宋元明清 于 2015-4-28 12:45 编辑

李荣伟; 说: 李荣伟 发表于 2015-4-28 12:03
嘻嘻,加大桂枝用量则不是桂枝汤了,桂枝加桂汤。呵呵,加重白芍用量则不是桂枝汤了,桂枝加芍药汤。呵呵

方名虽易,其本未动,说白了就是桂枝汤,药味未变,药量变了,功效变了。
2015-04-28 12:53 13楼
唐宋元明清 说:
方名虽易,其本未动,说白了就是桂枝汤,药味未变,药量变了,功效变了。

嘻嘻,药味未变,药量变了,方名就变了,功效也就变了。表面看其本未动,实其本或已动。
2015-04-28 13:00 14楼
李荣伟 说:
嘻嘻,药味未变,药量变了,方名就变了,功效也就变了。表面看其本未动,实其本或已动。

老师不要把书读的太死吗,活学活用才能为我所用。
2015-04-28 13:32 15楼
唐宋元明清 说:
老师不要把书读的太死吗,活学活用才能为我所用。

嘻嘻,读《伤寒》就得读死,死读。学《伤寒》就不要老读《伤寒》。
2015-04-28 13:45 16楼
无方 说:
这里的阴阳是否指的寸关尺部位而言呢?如是部位,一般就与脏腑相关吧。

有解为寸位、尺位,有解为浮、沉 部位
也有按古三部来解释的

都各有道理
2015-04-28 13:47 17楼
无方 说:
这里的阴阳是否指的寸关尺部位而言呢?如是部位,一般就与脏腑相关吧。

脉位对应脏腑,多取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则
2015-04-28 15:24 18楼
嗯,伤寒之脉的歧义多在于此
2015-04-29 09:37 19楼
唐宋元明清 说:
学生认为桂枝汤调合营卫,即可发汗也可止汗。加大桂枝用量则偏于祛邪,加重白芍用量则偏于敛。




太阴病当有太阴病的症状“-胀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如果”脉浮者“,仍”可发汗“,”宜桂枝汤“解表。至于桂枝汤不能发汗,也能起到解表的作用(另议)。据说,桂枝汤不能发汗,若发汗需啜热粥。
2015-04-29 09:54 20楼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279)


条文的表面意思是:本来是太阳病,邪在表,用下法使邪气入里,出现腹满,阵发性疼痛的,隶属太阴。

读前面一段会有疑问,因为前面我们学习的条文有很多太阳病误下,导致邪气入里的,但未必都是太阴病,如邪气停留在胸膈;心下结硬按之痛的结胸、虚烦的栀子豉汤证;邪气再往里也可能出现寒热互结的半夏泻心汤证,热烦的调胃承气汤证,如此发展我们知道就会入里,而入里从理论上说,一个方向是向虚、寒发展;一个方向是向实、热发展。实热,胃家实,为阳明;虚寒,自利益甚,为太阴。理论上是泾渭分明的,而实际中,却非如此,阳明病中也有中寒,太阴病中也有偏于热的

腹满时痛--邪气已经入里,归于太阴范畴,但相对典型太阴病又稍偏于阳的,还不至于用到四逆辈,用桂枝加芍药汤,再偏于阳的,疼的比这厉害,有实的倾向的在桂枝芍药汤的基础上加大黄。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

太阴病的特点自利,脉弱,虽然有些病证会偏于阳,象上条所讲的那种情况,有用大黄、芍药的可能的,也要慎重的来用,因为归属太阴病范畴的,终归是属于虚寒为主的疾病。脾胃气弱,很容易受到损失,而导致泻下无度
⬅ 附子理中汤加减导致腹泻问题 老茶馆 颈椎病是血管神经头痛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