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与人体——发现之二和感想(中)

2015-05-12 10:04 楼主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与人体——发现之二和感想(中)

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什么

都知道植物的种植一靠种子,二靠根。一年生的植物留种很重要,多年生的植物养根很重要,因为它们是植物赖以生长发育的基础。到了动物阶段,则主要是畜种和配种。我们人类后代的繁殖也同样是一个人种的问题,如我们人类要想优生,就有一个配种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考量。
那么我们人类(包括动物在内),其生长发育中有没有“根”呢?可以想像,因为有根,所以人体(包括动物在内),在一年四季当中,也有一个类似树木的生长发育和成熟的的不同生命发展过程,像多年生的树木一样,本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一生命发展进程,每年都会长出新枝叶,以替代旧的残枝败叶;每年树干都在增粗长大,不断成长着,人体也同样是如此,每年都有新的细胞产生,以替代旧的衰亡的细胞;每年身体都在增高长大成熟。从理论上说,根据生物进化论的理论认为:高等生物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迅速重演他们祖先的主要阶段。因此,我们人类(包括动物在内)也都存在着“根”的问题,存在着每年由“根”而萌发的身体生长发育问题,只是其表现的方式因人(包括动物)会有所不同罢了。
那么我们人类生长的根在那里?中医理论认为就是肾,“肾是气之根”。《难经 八难》:“气者,人之根本也,譬之树木”。《类经 摄生类》:“人之有生,全赖此气”,都是讲的这人气,呼吸之气,全身的气机这一根本问题。中医认为,人之气,这一根源就在于肾。清代医家林佩琴著的《类证治栽》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此言说得很在理,肺与肾的所在位,一个肺在身体的顶端,如在天,号称“华盖”,如树之冠,由它吸入自然的清气;一个肾在身体下焦,如在地,号称“封藏之本”,如“树根”藏于大地之中,吸取大地的营养,包括由肺吸入自然中精华之气。在中医理论中,对肾这个根,有自己独有的看法,认为肾不仅用自己固有的元精元气孕育着生命,同时也吸纳着脾土来的水谷精气,同时又吸纳来自肺的自然清气,然后形成充沛的肾精肾气,以此筑牢身体生命的根基,以此滋养着五脏六腑,繁育后代,使身体不断地发育成长壮大。
根据这一认识,因此我们要想长寿,延缓衰老,就必须要护根、保根和养根,要让肾气不衰、少衰和晚衰,要学会固住这个根本。
不懂中医理论的人,中医的这套说法和我的分析有点玄,我们还可借鉴西医的理论和近年来生理学的学说来解读。在西医理论和生理学中有生长素和干细胞的理论。我以为这恐怕就是人体中细胞和组织可以再发再生的根的所在。
所谓生长素,首先发现在植物中,它能促进植物的根、茎、芽的生长与发育。它的存在,首先无疑是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随着成长后,在植物的器官组织中也都会有的。据研究,生长素如表现在细胞水平上,它的作用就是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如表现在器官组织上,它可促进器官组织的发育成长和果实的成熟。
所谓干细胞,它是生命中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还未分化的原始细胞。这类细胞又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类。前者无疑是存在于人体的精子和卵子中,还有授精卵的胚胎中;后者无疑是存在于由胚胎成形的胎儿和成体之中。干细胞主要是在动物体和人体生命中发现的,由此说明人和动物之所以授精后,会形成胎儿,会生长发育成成体,其原因就是这类干细胞的分化的结果。
学术研究是严格的,现在人们在谈生长素时,一般都是就植物来说,当然,现在也有人在研究人体中的生长素的问题,但在谈干细胞时,一般都是限于在动物和人的生命范围内,不会扯到植物上去。其实,在生命的繁殖,成长、发育上来说,生长素和干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含义内容。生长素它不可脱离细胞而存在,细胞中含有生长素,就应是一定的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反过来说,干细胞能分化,能自我复制,能成为胚胎,能成为成体,就应有生长素的作用在内,从道理上说,我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再回到人体的根的问题上来,“肾为气之根”,这就是说,中医所认为的肾系统就应具有现代科学所研究出来的生长素和干细胞(非严格意义上说的),这就是中医认为肾气为生命之根的道理所在。具体点说,所谓的生长素和干细胞,它们首先存在于身体的肾系统中;存在于以脊椎为主的骨髓中:存在于生殖系统中;存在于与生殖有关的内分泌激素系统中;存在于足少阴肾经系统中;存在于与少阴肾经相关的任冲二脉系统中,这就是“肾为气之根”的具体物质内容。《内经》讲”肾藏精“就包含有以上的内容,这个精就是生命发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是因为肾精滋养了全身和五脏六腑,所以全身才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才会成长、发育和长大。
中医所说的肾,它不仅是处于腰部的两个肾器官(腰子),它还包括有膀胱系统;包括有足少阴肾经和相关的冲脉和任脉;包括有与性腺相关的生殖系统、骨髓和一些内分泌激素等等。在中医理论中,肾系统处于下焦,在中焦脾胃系统之下,脾脏属土,所以肾系统就如根深植入土壤一样。我们知道树的根的动向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上长,长出树杆,然后其枝叶随杆向上向四周辐射形成树冠;另一个方向是向下,并伴有根须向下向四周辐射,盘根错节,紧紧抓住大地。肾系统正是这样,肾气作为根,它通过少阴肾经,任冲二脉,将躯体下焦牢牢固住,其肾经与冲脉还双双深入下肢足底和踝骨的周围,又将双肢固住。而向上,肾气作为根,它是通过肝气的疏泄舒张功能而支撑全身的。 肝属木,肝的疏泄功能就如树干和树枝样联系着中焦的脾胃和上焦的心肺。心肺在上,尤其是肺,如树冠,吸收大自然的清气,还包括来自脾胃的水谷精气,形成宗气,其下行和气行全身,也必须通过肝气疏泄舒张。在《难经 四难》中有这样一句话:“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此言说的就是由肺包括心吸入大自然的清气之精华,最后都要纳入肝肾之中,尤其是肾之中,因肾主纳气。这就如一棵大树,由叶子吸入的空气,最终都要进入树干和树根之中。这样的比喻当然有些勉强,但由于大自然是统一的,根据自然科学中的”相似性”原理,用这样的方法来理解中医中整体性原则和藏象学说中的功能,我认为是可以的。
为了进一步说明肾气为根的特性,下面还要说说肝以及肝与肾的关系,以加强这一理解。
肝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将军之官”,此话如不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认识是不好理解的。此话出自于《内经 灵兰秘典》,其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目前学说界对此话的解读较多,我以为从经文原著的立意去理解较妥。在经文中,著者将身体的五脏六脍的功能均以中国古代官场文化中官者的职能来类比的,如将心称为“君主之官”:将肺称为“相傅之官:将肝称为“将军之官”等。作为一 国之主这个心是如何来治理国家的,按中国的官场文化,首先无疑是要靠宰相“肺朝百脉”的辅佐,再就是肝将军对国家基业的具体维护和保卫等等来共同完成,其意基本就是这个。下面的问题就是要进一步理解肝是如何来完成这一使命的。
中医认为肝藏血,肝有藏血和调节全身血量的功能,这一点和西医的理论相类似。西医认为肝的容血量相当大,约占全身总血量的百分之十四。一般在静态情况下,血流是缓慢的,只有在运动时血流量才加大和加速。中医也是这样认为的,“人卧血归入肝”,又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内经 五脏生成论》)等等,这就是说,人在睡的静态下,多余的血归于肝,贮藏起来:人一醒过来就要运动,首先是睁开眼睛,肝血开始流出先入眼,因眼与肝关系最密切。然后才注入四肢及全身,供肢体活动而用。
另外,中医还认为肝脏还有一个很大的功能特点,这就是肝的疏泄功能。所谓疏泄就是指全身的气血(包括水液)的畅行无阻,肝就有这种疏通和导泄的功能,就如一个将军一样帅领千万马打通和开辟各种气血通道,让气血畅行无阻,调和安宁。
中医这一理论虽然与西医有不同的看法,但我们可从西医的理论中找到确切的依据。从肝的解剖学上来看,肝的构造是脏器中较为复杂的一个,就参与血液循环上来说,它既参与肺循环,与心肺有关:又参与体循环,与消化系统有关:还参与水液代谢谢,与肾和膀胱有关。
因此肝有十分丰富的血脉系统,它既有来自心室的动脉,又有较复杂的静脉系统,如与脾、肠等静脉都有关联,自身也有许多分支的静脉,然后共同合成进入下腔静脉,再入心房。在这一繁复的血液循环中,肝不仅与脾、肠有紧密关系,而且还与胰、胆和许多相关的淋巴系统有关,由此可知,肝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谢中,其生化物质是相当丰富的;其参与的生化运动也是相当忙录的。据有关资料称,肝是人体中营养物质的储运中心,又是人体垃圾的清理中心。基于肝的这一功能,所以肝的血脉不仅丰富,而且必然要畅通,因此,中医认定肝的疏泄功能是有道理的。
由于肝藏血,有调节血量的功能,又有极大疏通经络血脉的功能,所以肝对于心这个君王来说,才有将军之称。如肝的功能失调,就会造成身体的血流量失调,心神也就不宁了。心神不宁,也就无所谓有谋有略了,我想,肝为将军的称,其来意大约如此而已。
上面我用了较大篇幅来说明肝在人体器官中的重要作用,其意主要不在说肝,而是在说肾。下面我从中医理论、中国文化和肝的现代生理认识等不同视角来谈肝肾的关系,以此来证明“肾为气之根”的可信性。其理由如下:
1、中医理论中有一个“肝肾同源”的说法,其来源于《内经》的两篇经文。其一是《灵枢》的《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其二是《素问》的《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髓生肝”。精就是肾,所以肾生骨髓也生肝,都源于精,也说明肝是由肾气生出的。
2、肾与肝的生成,从现代胚胎学上来说,我还未见到过如此资料,但在早期在孕的胎儿的生成有这样一种说法:胎儿的“肝脏是主要红血细胞的生产者,一直到42周左右才由骨髓生产红血细胞”。这则资料虽未能说明肝、肾和髓的生成谁先谁后的关系,但三者在胚胎中都较优先地存在着,并为早期生命育成都在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这是事实。再者,中医的肾系统其功能是有生殖和生育功能的,所以肾先于肝,肝是由肾气而生是符合中医理论的。
3、清代医家林佩琴说:“凡上升之气,皆从肝出。”“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肝在五行中属木,四季为春。肝的木性在中国文化中也是这样认识的,如《康熙字典》中注释肝的字义时也有这样的说法。字典说:“《說文》木藏也。生於木,魄所藏。《正字通》左三葉,右四葉,以膽爲府,附脊第九椎爲陽中,少陽通於春氣。素問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釋名》肝,幹也。五行屬木,故其體狀有枝幹也。凡物以大爲幹。”从字典这段释义来看,早在《说文》中对肝就有木性的解释。《正字通》说通春气有春生之意。《释名》不仅说肝属木,而且将肝解释为干也,为树干状,就更说明肝是植根于肾的。如果我们将肾比正树根:肝比成树干:肺为树之冠,这棵生命之树似乎好有一比,其中尤其是肝的藏血功能和疏泄功能,中医认为肝的舒展条达的特性,将肝比作树干,就更象其形了,也因此肾为其根就更是可信。
4、中医认为肝与身体的筋有关,所以患肝病者,身体必乏力,而且有阳痿病,这与肾病者也无力和阳痿是一致的,这也足以证明肝肾是紧密相关的,而且其根在于肾精不足。如果肾精肾气足,即使肝患病也不会明显乏力和阳痿的,不仅如此,肾的强健还有利于肝病的治疗。在中医看来,治好肝病不能仅在治肝上做文章,而且还要在补肾上做些文章,因为肾属水,肝为木,水能生木,所以治肾有利于治肝。
5、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肝是身体器官中唯一可有再生的脏器。由此推断,肝可再生,可能也与它的木性有关,与肾的根性联系有关,我想可能如此。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05-12 12:13 2楼
感谢您精彩的分享,向您学习!
2015-05-12 22:04 3楼
遵中参西,有理有据!多谢分享!!!
2015-08-07 11:05 4楼
谢谢上面楼主的鼓励。
2015-11-13 03:29 5楼
瑞雪兆丰年.
⬅ 排针刺法,治疗陈旧性软组织损伤 老茶馆 转马氏中医/疤痕无敌膏,一周后彻底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