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无疮疣—由一段经文看佛法修学

2010-06-02 15:31 楼主
转一篇佛学院体恒演讲的文稿,我很喜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6-02 15:31 2楼
一、何为疮疣?

开始正文的内容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讲座的题目:“行无疮疣”,什么意思呢?
疣(yóu):肉瘤,体表或筋骨间的的赘生物,也指物体表面隆起的疙瘩或块状物。《庄子•大宗师》中有“附赘悬疣”之说,郭象注释道:“若疣之自悬,赘之自附”,意指多余无用之物。疮(chuūng):指外伤伤口与身体上的疮疖溃疡;后借指身心的痛苦,如杜甫诗《壮游》言:“上感九朝焚,下悯万人疮。”
大家知道,身体上的疮疣,不但有碍观瞻,而且让人十分痛苦,谁都不愿自己的身体出现疮疣,一旦产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治疗;可是,又有多少人意识到,生命里也会有疮疣,而且处理不好,还能引生重大的生活危机,危害性远远超过身体的疮疣。
那么,什么是生命里的疮疣?贪、嗔、痴、慢、疑、骄、嫉、愤、恨、人见、我见、法见……一切无明烦恼都是生命里的疮疣。生命里的疮疣会让我们心灵产生痛苦,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快,会对我们的事业千万障碍。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治愈生命里的疮疣?吃药?健身?抑或是用今天的一杯清茶?不!它们都解决不了。
维摩大士告诉我们,有八种方法可以解决。哪八种方法,答案就在正面的内容中:

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何等为八?
⑴、饶益众生而不望报;⑵、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⑶、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⑷、所未闻经,闻之不疑;⑸、不与声闻而相违背;⑹、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⑺、常省己过,不讼彼短;⑻、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是为八法。
——《维摩诘所说经•香积佛品》,《大正藏》卷十四,553页上-中。

这一段内容,文字并不算长,内容也不是很多。这么简单的八条内容,就可以解决生命里的疮疣?真有这样的神奇?是的!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八条内容足以去除生命里的疮疣。想要明白怎么回事,接着往下看。
2010-06-02 15:32 3楼
二、八法内容的解释

⑴、饶益众生而不望报。

这一句说的是布施法门。
布施:布就是散布,施就是施予,向除你之外的一切众生散布、施予物质、精神等层面上的帮助都叫布施。一般情况来讲,布施包括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
“财施”就是各种各样的实物,包括钱财、宝物和各种生活用品等。
“法施”包括智慧和知识两个层面:世间一切思想、理论、知识、技能,有因缘机会把它施予别人,这是知识层面的布施;如果你通达佛法,或者了解其中一部分,把它施予他人,这是智慧层面的布施。另外,有人遇到了难事,你出个主意解决了,这也是智慧层面的布施――当然是要无偿的才行。
“无畏施”指精神层面的布施,能够让别人得到不畏惧、不恐怖,安慰、安乐的话语与行为都叫做无畏施。
为贫困灾区募赠衣物、钱物,为医院无偿献血,为白血病患者捐献脊髓,这些事情随缘参与,可以叫爱心布施。布施的种类是很多的,我们能力所能及地去给别人帮助,不管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都可以统称为布施。
布施的功德巨大,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能增加我们的福报;第二能增长我们的德行;第三能够增长我们的心量;第四可以拓宽我们的胸怀。
这个社会有人行好事不求回报,但也有人以布施作为交换的条件,或者沽名钓誉,干脆把布施当成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方法。这是不对的。
布施的时候应当具有这样一种观念:没有布施者、被布施者,没有布施的东西,没有布施的过程,四个没有。菩萨广利有情,普作善事而不望回报。只觉众生于我有恩情,不觉我于众生有恩情。《金刚经》中说:“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修行布施法门时,如果贪著福德,希求果报,就属于有漏行为,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也不是真正的菩萨行。度众生应该安住在法性真如中,行无缘大慈,运同体大悲,一心清净,而不贪求,这才是真正的自利利他菩萨行。《金刚经》又说:“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有相布施是不究竟的,应该行无相的究竟布施。
2010-06-02 15:32 4楼
⑵、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

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回向法门。菩萨明达佛法,悲心恳切,愿代众生受一切苦恼,所作福德尽皆回向。如《华严经》说:“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回向,有回转、趣向、转向、施向等义。意谓回转自己所作的功德善根以趣向菩提,或往生净土,或施与众生等。如六十《华严经•十回向品》说:“此菩萨摩诃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力,至一切处。”《无量寿经》卷下说:“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大乘义章》说:“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
回向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体现,唯有了悟“人我一如,怨亲平等”精神的人,才能回向。所以回向为菩萨一切行中的上首。无论修什么行门,做什么功德,都应该回向。回向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心量,一方面能益发自己坚固道心,同时还可以报答师长、众生、国家、父母等多种恩德,所以回向有多方面的意义。
菩萨连自己所积的功德,为了别人的幸福都愿施与,这可说是大乘佛教慈悲利生精神的极至。功绩或善根,本来是作为善行的果报而自动蓄积,其果报一定会带给善行者本人,除了当事人本身做不善而其功绩抵消外,其效力是不会消失的。就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燃其它的腊烛,不但原来的蜡烛本身的光亮未曾减弱,反而和其它蜡烛的光光相照,而室内更为光明、更为明亮。所以,回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减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为殊胜。
回向是实践自他两利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回向的对象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而回向怨亲债主,可以化解恶缘为善缘,化阻力为助力。回向就像一面镜子,可使户外的太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黑暗处,室内虽未直接晒到太阳,却已接受了回向而来的光辉。
回向是菩提心的体现和修法,可以上契佛心,结缘释怨,成就大乘胜行。如印光大师在《与徐福贤女士书》中开示:“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
2010-06-02 15:32 5楼
⑶、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

菩萨以以大悲心,虚怀若谷的善心,等视大众及诸菩萨同于如来。若执自他为能度所度、圣者凡夫,只会徒增烦恼根源,自度尚且不能,更惶论度他了。菩萨为了彻底摧伏骄慢执著,所以虚怀若谷,大悲摄受一切众生,平等的视同如来一样,以达真正的平等无碍,自他双利。
平等心可以对治嗔恚,养护菩提之心,如《大方便佛报恩经》说:“以发菩提心故,于诸众生得平等心;心平等故,不生瞋恚。”
平等心是成就菩萨清净德行的必须,如《德光太子经》说:“菩萨有四事法得清净行,何等为四?一者、行平等心而无谀谄;二者、等心于一切;三者、解了空行。四者、如口所言,身行亦尔。是为四事法,菩萨疾得清净行。”什么是谀谄?见了权贵点头哈腰,遇到贫贱视若未见,这种攀缘分别之行,最能遮蔽自性智慧的光明,引生狂妄愚痴的果报。清净德行要求我们必须等视一切的人与物。
学佛人如果能对一切人、事不起高下、美丑的分别心就是平等心,平等心可以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众生安乐则一切法性得平等,法性平等可以安立一切有情。菩萨由此可以得到十方世界一切如来的护念,得到一切菩萨的称赞,得到一切学佛者的敬爱,得到一切有情的恭敬、尊重、供养、赞叹。所以,平等心的力量不可思议。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说:“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有情若劣若胜,若好若丑,起平等心。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有情起平等心已,复起利益安乐之心,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心已,于一切法性皆得平等。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性得平等已,普能安立一切有情,于一切法平等性中作大饶益。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于现法中得十方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共所护念,亦得十方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所共称赞,亦得一切声闻、独觉,修梵行者共所敬爱,亦为一切世间、天人、阿素洛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佛经中有许多等视众生的榜样,常不轻菩萨的事迹是等心众生,谦下无碍的最好体现。《妙法莲华经》载: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是比丘凡有所见……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四众之中,有生嗔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言:‘是无智比丘,从何所来,自言我不轻汝,而与我等授记当得作佛,我等不用如是虚妄授记’。如此经历多年,常被骂詈,不生嗔恚,常作是言。……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避走远住,犹高声唱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以其常作是语故……号之为常不轻。是比丘临欲终时……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
忍受一次骂侮已够不易,能够坚持一生简直是个奇迹,难怪佛陀都为之赞赏。常不轻菩萨的事迹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与回味!
2010-06-02 15:32 6楼
⑷、所未闻经闻之不疑。

这是说菩萨能对甚深微妙的大法闻之不疑。凡夫众生,贪嗔痴的无明烦恼鄣蔽心性,不知处在生死苦海之中,不相信善因善果、恶因恶报的道理,肆无忌惮为非作歹;二乘学者执着于法的实有,不能入于真实的空法,闻真实法如刀伤心。但是菩萨不同于二乘人,更不同于凡夫,《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他们就是这样,能够于未听闻的经典闻之不疑,生起敬信。
“信愿行”是学佛的三资粮,其中信为首位。没有信何谈行持?所以对于信心的培养,是每个学佛人入门的第一步。
对经典生起敬信,闻之不疑可以得到极大的利益,《金刚经》中说:“如来灭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能于如是言说章句生信心,以之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闻经不疑对于今天的人来说,确实是比较难的,很多人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十分的无知。我们不应该轻视古代圣贤的典籍,应该努力的继承发扬。宋明学人有“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言壮语,今天的学佛人—尤其是学佛的年轻人,都应该有这种宽阔的胸怀和气魄,因为中国正处在伟大的复兴大业中,一个民族与国家的真正兴盛,不仅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还要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而佛法正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之一,没有它的参与,中国文化的复兴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已。
2010-06-02 15:32 7楼
⑸、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既然菩萨对一切大众等视如佛,当然对于二乘人也能平等的摄受,方便予以教化,令他们舍小向大,走向进步。而不是听之任之,或者低鄙讥诽。因为“大”正是由“小”而起,“高”正是由“低”而来。只要二乘人回心向大,广发大愿,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同样可以转大法轮,续佛慧命,成就世尊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荷担如来家业。所以,一个真正具有菩萨精神的人,怎么能够抛弃这些二乘人,与他们违背、或者相对抗呢!
世人平等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抬高自己,低贬他人。比如:我长的比你美,我的家境比你好,我的工作比你挣钱多,我的爱人比你的体贴,我的家庭比你的幸福,我的学业比你的优秀,我的技术比你的强……要知道,攀比最易让人生起妒嫉之心;妒火攻心,仇恨就生起来了;有仇恨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争斗;有争斗就有伤残死亡等人间的悲剧。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在生活中与人攀比,也不要轻视不如自己的人。中国有一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敢保证别人哪一天不会超过自己,现在鄙视他,万一哪天他真的富贵起来,强大起来,你轻则尴尬难堪,重则遭受报复打击。战国时候合纵连横的主角之一苏秦,最初出去游说诸候,没有人听他的,十分落魄,穷困潦倒回到了家,可是嫂子竟然连家门都不让他进,见则侮辱漫骂,苏秦因此而发愤图强,头悬梁锥刺股刻苦读书,最后身佩六国相印,衣冠还乡,嫂子不得不跪而迎之,真是无比的现眼!
2010-06-02 15:33 8楼
⑹、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修行人以德行感动世人,以正法化导社会,会获得人们对自己的恭敬供养。正确对待供养的态度,应当是对于他人获得的利养不生妒嫉心,对于自己得到的利养不生高慢心。菩萨了知心外之物皆非究竟,都是无常变化的,就能常常一心安住于禅寂正念中。对于别人的名闻利养心不生妒嫉,对于自己名誉财物也是意不起骄慢。达到这样的状态,就是一种无贪无嗔的平等心境界,平等心与法相应,与佛相应。清净无染,纯洁无暇。
佛教是主张众生平等的,然而现实社会并非真正的平等无二,我们眼见富贵贪贱的差别,显赫卑微的不同。特别是在当今转型时期的中国,贫富差距相对比较大,这种现象更是明显。于是,很多人显得浮躁不安,面对他人财富的迅速增长,面对无名小辈的一夜成名,不免生起失落伤感,不免内心欲望蠢动。这就为社会埋下诸多不安定的因素,抢劫、杀人、绑架、造假、贪污、腐败等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层出不穷。
一个年仅23岁的年轻小伙,为了家庭来京打工,就为了一个月的房租铤而走险,持刀抢劫,在公交车站将一个正在等车的初中女生杀害,被判死刑后追悔莫及。一念不慎带来的是两个家庭的破碎,多么可叹呀!一个雇工,离开主人家后,主人的富有,越想越让他内心难以平衡,就设计绑架了他的孩子,本来只想发点不义之财,却因不慎将孩子闷死。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行迹几露。真是无比惋惜呀!有两个老总关系本来挺好的,一个事业发展得更大了些,开始派头十足,惹急了另一个,造成兄弟反目,于是找人秘密将他杀死。这是何苦呢?满足了一时的虚荣心,却永远地失掉了珍贵的人身。这些都是是妒嫉他人与傲慢无礼带来的灾祸,我们能不引起警觉吗?!
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羡慕他人的财富与成就。你要相信,命运之神不会特别的垂顾于某人或某些人,你不会总是贫穷,他也不会总是富裕。因果的规律不会永远纵容那些为非作歹的人,为恶者终将所谓咎由自取;自然的规律也不会永久漠视那些勤苦奋进者,汗水泪水必然会化为丰收的果实。只要努力进取,境遇终会有改变的时候。大家相信吗?
安于环境的前提下而不失奋斗之志,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骚动的心安定下来,你就获得了驾驭自己的能力。一个能驾驭自己内心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生活!
2010-06-02 15:33 9楼
⑺、常省己过,不讼彼短。

儒家的基本精神是“忠恕”之道,所谓“恕”就是“常省己过,不讼彼短”。中国古语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又说“君子隐恶而扬善”。俗语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讼人短处最易生事,所以,不要无事生非,不要议论他人的长短。
僧肇法师说:“省己过,则过自消;讼彼短,则短在己”。菩萨大肚包容,不与他争,对自己严格要求,恒审己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他人隐恶而扬善,恶则引以为戒,善则为我效法。所以菩萨常省己过,不讼彼短,但求功德,利济众生。如《六祖坛经》说:“常见自己过,莫论他人非”。
舜能够被尧选出来成为帝位的禅让者,其中很大一点就在于他的忠厚诚恳。他的父亲和弟弟联合起来多次谋害于他,可是躲过灾难之后,丝毫不计较他们的恶行,相反对他们更加的体贴关怀。《中庸》里说:“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意思是帝王虞舜能够广泛听取大众的心声,对于其中和善的语言广为宣扬,但不善的言语则隐藏不提,根据听到的建议,去其两端,取其中间,治理天下。
关于省察过错,罗什法师讲过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个比丘在林中坐禅修行,到了将要进食的时候,持钵出林,不巧路逢恶贼出行,恶贼引弓就要向他射来。比丘非但没有怨恼,反而诚恳地自责。指着腹肚子对贼人说:“汝应射此,我为腹出林,故致斯恼,此腹之罪耳!”恶贼见此,深为比丘的德行与镇定所感动,卸箭俯首,礼拜比丘。
2010-06-02 15:33 10楼
⑻、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菩萨恒常以一清净之心,精进勇猛,努力化度众生,以期福慧双修,悲智等运,圆满功德,而成无上正等正觉。僧肇法师说:“尘垢易增,功德难具,自非一心专求,无以克成。”说的就是“恒以一心”的重要性。
释迦佛之所以能够于此世成就佛道,正是修行了三大阿僧祗劫才累积的。佛陀的用功真是旷劫难尽。有一世他为雪山大士,听到一个罗刹唱出半句偈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非常的的高兴,高兴到什么程度呢?经中形容:“譬如估客于险难处,夜行失伴,恐怖推求,还遇同侣心生欢喜,踊跃无量;亦如久病未愈,良医瞻病,好药后卒得之;如人没海,卒遇船舫;如渴乏人,遇清冷水;如为怨逐,忽然得脱;如久系人,卒闻得出;亦如农夫炎旱值雨;亦如行人还得归家。”他认为这是生死睡眠中的觉寤之语,是过去、现在、未来无量诸佛世尊的正道,犹如生死海中的大船师,称赞这半个偈子为“半如意珠偈”。他请求罗刹为他宣说下半个偈子,罗刹以饥饿乏力推辞不肯,并说:“我所食者,唯人暖肉;其所饮者,唯人热血”。指出只要他肯答应以身为食换取偈子,就为他说。罗刹以为这样就会吓倒了他,哪知大士毫不犹豫地说:“我今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不坚身,以易坚身”。发誓应承罗刹所需,只要他肯为己说法。于是,罗刹说出下半句:“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大士言下大悟。他所求到的这一完整偈句,称为“雪山全如意珠偈”,典故出自《大般涅槃经》,非常的有名。
不说效其行为,这种为法献身的精神,我们要是具有一半,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当然,中国的佛教历史上是不缺乏这样的大德的。远涉流沙,西行万里的玄奘;年迈之年,跋山涉洋的法显,都是我们应当敬仰的对象。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今天我们学佛的机遇!
持之以恒的精神非常重要,世上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就都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勤恳奋斗才行。学佛更是这样,没有悲心大愿,吃不了苦头,坚持不下去是不行的。常言说:不怕慢,就怕站。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学佛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哪怕是很慢的进度,时间久了也能见成果,最终也会有收获,但是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恐怕是前进还不如倒退的快呢,学的时间再长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2010-06-02 15:36 11楼
三、此讲内容的目的与要求

1、多读经典细揣摩

此讲的内容中:八法可以与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六度、四摄、忏悔、回向等诸多种法门相配,是自利利他的菩萨行,是福慧双修的学佛路。由一斑而知全局,持一法而行全体。
如下图所示:
⬅ 菊花明目 老茶馆 民间中医割腕抗议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