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针灸补泻的实质

2010-06-11 07:25 楼主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指出针灸补泻与治疗效果有关,所以历来对补泻的研究颇受重视,然而何为补泻?补泻的实质是什么?笔者认为此系针灸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问题,应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兹依有关资料略述管见如下。

一、补泻方法的立法依据

针灸补泻方法的立法依据,诸如以阴阳立论的:“夫荣卫者,阴阳也。经言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先深而后浅,从内引持而出之;补者先浅而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乃是因其阴阳内外而进退针耳”的提插补泻法;与“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徐出也”的徐疾补泻法;以及“左转从子,能外行诸阳;右转从午,能内行诸阴”的捻转补泻法;和九六补泻法等。

以经络循行走向立论的“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的针芒迎随补泻法;以及以气机出入立论的:“泻必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气下而疾出之,推其肤,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的开合补泻和呼气进针、吸气出针为补;吸气进针、呼气出针为泻的呼吸补泻法,与以五行生克原理立论的子母补泻法等等。

二、补泻的实质

“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即明确的指出:邪气有余的实证,当用泻法;不足的虚证,当用补法。然而,针灸这种既无气,又无味的治疗方法,怎样才能发生补泻作用呢?明代针灸学家杨继州谓之:“如气球然,方其未有气也,则佃塌不堪蹴踢,及从窍吹之,则气满起胖,此虚则补之之义也。”这是对针灸补泻作用极为形象的解释。但这种想像显然是不够的,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补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兹摘录一些有关资料予以说明:

针灸一定的穴位,对正常状态下的胃活动无明显影响时,当注射毛果芸香硷使胃运动亢进,再针刺时,则胃运动波的持续时间有明显的缩短。针刺足三里穴对胃酸分泌曲线的影响表明——对原高曲线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弛缓或正常曲线者,起兴奋作用;对扶梯曲线者,二者兼有之。

针刺头部穴位,可使正常人肌电幅度明显升高(P<0.05),但对偏瘫病人的肌电却影响不大(P>0.05)等等。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刺激方法虽然相同,而所产生的效应却不同。针灸后的结果,主要取决于机体的机能状态。

什么是患者的机能状态呢?即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亦即病情属阴属阳,属表属里,属寒属热、属虚属实的性质。按照现代医学分析:在疾病过程中神经系统有关兴奋和抑制两者的动力平衡遭到暂时性的破坏。中医“八纲”中的阳、表、实、热诸证,机体的机能状态多表现亢进,呈兴奋现象;阴、里、寒、虚诸证的机能状态多表现减退,呈抑制现象。实验指出:在用咖啡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或溴化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减退的情况下,前者不论是留针,还是不留针,艾灸10分钟还是30分钟,均呈现抑制作用;而后者则多数具有减弱或解除抑制过程的作用。多年来都认为灸法只适宜于阴盛阳虚的寒证,而禁忌用于阴虚阳盛的热证。而《热证可灸论》一文曾博引大量文献说明灸法不但可以治疗实热证,也可以治疗阴虚证。既可以治疗内脏发热,也可以治疗肌肤痈疽发热。血压升高者可使之下降,血压偏低者可使上升。

通过以上资料可以看出,针灸的补泻,主要取决于有机体的机能状态,即在很大程度上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有关。然而补泻方法之异同在调整作用中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有研究指出:在一般情况下,重捣针引起血管收缩反应,轻捣针引起血管舒张反应。假如血管原已收缩,则重捣针反而引起舒张;原已舒张者,则重捣针反而引起收缩。健康人用烧山火手法,可引起血管舒张;透天凉手法,则引起血管收缩。即是同一受试者,先施行烧山火后施透天凉,则血管反应,先舒张而后收缩;先施透天凉后施烧山火,则血管反应,先收缩而后舒张。由此可见,针灸的补泻作用,一方面取决于手法本身,另一方面取决于有机体的机能状态,而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则起主导作用。

有的研究证明,针刺足三里穴,拇指向前捻针唾液淀粉酶含量骤升,拇指向后则降低,左右捻转则无明显的影响。对原来胃机能低落者,轻刺激可使之兴奋(胃收缩波幅、频率增加,胃酸上升);胃机能亢进者,轻刺激无效;重刺激可使之抑制(胃收缩波幅降低,频率减少,胃液分泌减少,胃酸度下降,胃内压力降低)。

针刺足三里可以增强人体正常呼吸和代谢谢功能,而天枢、梁门等穴则引起下降;针刺照海能加速正常人体利尿反应,而肾俞则抑制正常人体利尿。艾灸大椎或百会穴,能促进伤寒杆菌凝集素和溶血素的产生,但发现以灸大椎穴二壮作用较明显,而大椎六壮与百会二壮则较差。说明针灸方法,腧穴选择在针灸调整作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从而告诉我们在针灸临床治疗过程中既要认真辨证,又要比较准确的取穴配方,并运用恰当的操作方法(包括针灸的用具时机等),方可起沉疴于针(灸)下,三者不能偏废,缺一不可。

这里还要指出一个问题,是针灸的补泻手法与刺激强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如果以为补法可轻可重,泻法也可重可轻。那么轻刺激亦可补可泻,重刺激可泻可补。笔者认为:刺激强度应由两个因素所决定:其一是个体差异(即敏感程度);其二是操作方法(包括穴位与刺激的准确程度、力量的大小、频率的多少、时间的长短、艾柱大小及壮数之多少、燃灼的程度等)。究竟什么病,什么样的体质、应该采用何种补泻方法,现阶段当依据古今文献,结合病者的实际情况和个人的临床经验,灵活运用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严格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逐渐总结其规律,为将来实现针灸操作方法的标准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针灸补泻 老茶馆 关于针灸补泻手法的一点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