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的形成

2015-11-27 11:21 楼主
骨质增生通常又叫“骨刺”、“骨赘”。骨质增生在X线片上形如鸟嘴样变化,人们把它称做“骨刺”,这个名称比较形象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量大的颈、腰、膝关节、足跟,损伤的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此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这就是骨质增生,也叫骨刺。
临床研究证明,骨质增生的产生与年龄增大、性别、职业、种族遗传因素、体质、姿势不良以及骨内静脉瘀滞及骨内高压等因素有关,骨质增生常见的四大部位有:



一、颈椎骨质增生
临床表现:颈项部有强硬的感觉、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样感觉,可因颈部活动而加重。不同的病变累及不同部位,就出现不同的症状,晚期可导致瘫痪。颈椎骨质增生严重者还会引起颈椎病性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胃炎、心绞痛、吞咽困难等。



二、 腰椎骨质增生
临床表现: 好发部位,以腰三、腰四最为常见。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个下肢放射。



三、膝关节骨质增生
1.外伤因素。
由于损伤、膝关节畸形或炎症等因素造成膝关节负重力线的改变,使膝关节面有效负重面积减少,关节面受力不均匀,冲击力集中部位易发生关节软骨的损伤,并造成骨小梁微小骨折(亚骨折),出现骨质塌陷,随后则出现软骨下骨硬化现象。
2.自身免疫反应。
膝关节软骨受到机械性等因素破坏后,关节软骨细胞、粘多糖及胶原蛋白的"隐蔽抗原"暴露,引起自身免疫反应,造成软骨继发性损伤。


四、足跟骨质增生
其症状是足跟压痛,脚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轻,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时轻时重,走路时脚跟不敢用,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
跟骨部位长骨刺,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很多组织会发生退变,尤其是足跟部位承受很大的压力,且承受压力持续时间也较长,加上行走过程中少不了足跟部位的摩擦和冲击,所以足部相关组织很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诱发足部骨刺(骨质增生)的出现。 psb.jpg psb (1).jpg psb (2).jpg 640.webp.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西医和中医医生的说法正相反,谁说的是正确的? 老茶馆 百病源于经络不通!疏通经络的十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