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理论认识上的三个误区

2015-12-01 13:55 楼主
毋庸讳言,中西医之间无论是在理论、观念,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比如说,中医重功能,西医重实体;中医重整体联系,西医重还原分析;中医重取象类比与抽象思辨,西医重逻辑推理与实证检测;中医重用心悟道,西医重实验观察等,这些差异似乎是横亘在中西医之间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因此人们有理由怀疑,中西医之间还能不能结合?中西医之间怎样去结合?笔者在新著《辨证论治新探——一本将中医讲明白的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胡登峰、洪国芳著)中做出了明确的回答。作者认为,中西医之间是完全有可能结合在一起的,而要实现中西医之间的相互结合,首先是要消除人们在理论认识上的三个误区。

一是中医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只有肯定中医学是科学的,才谈得上中西医之间的结合,如果认为中医学不是科学,中西医之间的结合也就无从谈起,因为科学与非科学是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的。关于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很久,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反对者认为,所谓的科学,就是用实证加逻辑推理的方法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如果将西方的那种实证加逻辑推理的方法所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定义为科学,那么,中医显然不是科学。但问题是,西方的那种实证加逻辑推理的方法所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并不能作为科学的定义。我们认为,科学应当是揭示和反映自然或社会某一方面规律的知识或知识体系。一门学科体系,只要是揭示和反映了自然或社会某一方面规律的就是科学。西医学是揭示和反映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因而西医学是科学;而中医学同样是揭示和反映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知识或知识体系,因而中医学同样也是科学。中医学与西医学之所以大不相同,是因为中医学与西医学是从不同的层面上来揭示和反映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缘故。中医学始终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从整体的层面上来探讨和揭示人体生命活动规律,而西医学则往往割裂人与环境的关系,从结构的层面上来探讨和揭示人体生命活动规律。中西医学虽然都是探讨和揭示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但它们所探讨和研究的人体规律的角度和层次却是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中西医学在探讨和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时所运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如中医学运用的是整体研究的方法,而西医学运用的是还原研究的方法,中医学重取象类比与抽象思辨,西医学重逻辑推理与实证检测,中医学重用心悟道,西医学重实验观察等。将科学的定义与科学的方法(主要是西方的那种实证加逻辑推理的方法)混为一谈,是造成人们误认为中医不是科学的重要原因 。

二是全盘西化的倾向。就是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过程中无视中西医之间的深刻差异,完全将西医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移植”到中医中来,以期实现中西医之间的统一与融合。例如,中医学中的阴阳、精气、脏腑、经络等,本来是中医学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虚拟的“模型结构”,并不是实体的物质结构。然而,在现代中医学研究中,部分学者总是习惯于用西医学中还原思维的方法企图将上述虚拟的“模型结构”还原、归结到某种具体的物质结构(即实体结构)之中。比如,研究阴阳,就非得要在人体内找到具有某种实体结构的“阴物质”和“阳物质”与之对应起来,当人体内的“阴物质”增多时,人体表现为阴气的偏胜;反之,当人体内的“阳物质”增多时,则人体表现为阳气的偏胜。研究经络,也总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研究手段来找到经络的物质结构基础,就像西医学中的神经一样,人体生理的和病理的各种信息就是在这些遍布在人体内的线状结构——经络中传递的。其实,阴阳、精气、脏腑、经络等作为人体内一种虚拟的“模型结构”,是不可能“还原”出实体的物质结构的。更有在“证”本质的研究中,有人认为某种具体的“证”就是由人体内某种特异性的物质成分增多或减少的结果。比如,研究肾阴虚,就非得要在人体内找到引起人体肾阴虚的某种特异性的物质,研究肝阳上亢,也非得要在人体内找到引起人体肝阳上亢的某种特异性的物质等。实际上,这些都是在用西医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医的。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注意到中西医之间根本差别,没有认识到中医学是一门整体医学或者说是一门状态医学,而西医学是一门还原医学或者说是一门结构医学,它们之间的研究方法是有根本差异的。可以说,用西医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医注定是行不通的,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中医的异化,中医学的研究也将迷失方向。

三是自我封闭的思想。就是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片面地强调中西医学之间的深刻差异,认为中西医之间是不能相互沟通、相互借鉴与相互结合的。他们主张:中医学在自身发展的过程只能走自我封闭、自我发展的道路,如果一旦遭到了西医“入侵”,中医自身的特色就会丧失,就不能保持所谓的中医的“纯洁性”,也就不是原汁原味的纯正的中医了。在他们看来,只有言必称《内》《难》,法不离仲景,在中医的临床中循规蹈矩,不能越雷池一步,才是中医的正道,也只有这样中医学才能得到发展。因此,他们拒绝一切形式的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观点介入到中医学的领域之中,极力反对一切形式的中西医之间的结合,主张培养所谓的“铁杆中医”,鼓励年轻人钻入故纸堆中,将发展中医的希望寄托在古代先贤圣人的只言片语之中。上述种种的观点和主张,相对于全盘西化的观点和主张而言,则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究其根源,是他们没有看到当代中医学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古代中医学所处的时代背景已完全不同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各门类的学科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任何一门学科如果不是将自己汇入到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去与时俱进,而是关起门来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来孤芳自赏,就必然不会为社会所接纳和承认,最终也将被时代所抛弃,其命运可想而知,中医学也不例外。

消除了以上的三个误区,我们就有理由充分地相信,中西医之间是完全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借鉴与相互结合的。首先,由于中西医学都是科学,但中西医学又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中医学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医学科学体系,而西医学则是建立在还原观念的基础上的具有西方特色的医学科学体系,两者之间在思想、观点和方法上是完全不同的,其中任何一门医学都有自身的优势和自身的不足,这就为中西医之间的结合提供了可能,因为双方的结合能够形成互补,可以凸显自身的优势和弥补对方的不足,从而使医学这门科学体系更加臻于完善。其次,中西医学之间是一种相互平等的关系,中西医之间的相互结合,不是用一门医学去取代或同化另一门医学,也不是用一种医学研究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去代替另一种医学研究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而是应当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与相互借鉴。第三,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尤其应当强调的是,中医学要坚持自身的特色。我们反对中西医结合中的全盘西化的倾向,也反对一些人所主张的自我封闭的思想。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在坚持中医学自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的成果,包括西医学的新知识、新观点、新技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从而使古老的中医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5-12-01 19:19 2楼
咱个人认为“中西医之间无论是在理论、观念,还是在思维方式上都不存在太大的差异”,所谓的差异只是个人行为。
2015-12-01 21:07 3楼
需要创新医学理论可以把中西医统一起来。
2015-12-01 23:06 4楼
作者认为,中西医之间是完全有可能结合在一起的,
-
实际,病理学药理还远没有研究清楚脾气虚这种胃功能减弱与胃受体的结构间关系是什么。

如果在组胺合成没有减少时,要治胃的功能减弱,用组胺是毫无用处的。

而中药补脾的化学分子,如桉叶醇却是可以治脾虚的,因为其药理与组胺的作用是根本就不相同的。

是恢复胃的组胺的正常结构象的。可见病理学药理或医学科学与中国古代治病技术及中药药理方面是有很大的不同或差距的。

只有不懂专业或脑代简单的才去搞什么中西医的对等的所谓的研究!
2015-12-01 23:10 5楼
本帖最后由 神机定通 于 2015-12-1 23:12 编辑

究肾阴虚,就非得要在人体内找到引起人体肾阴虚的某种特异性的物质
--
肾阴虚的闭经经少是女性激素少了!

肾阴虚的遗精是男性激素多了!
2015-12-02 13:57 6楼
谢谢各位老师的跟帖并参与讨论。针对各位老师回复,作者认为,中医与西医分属两种不同性质医学科学体系,两者的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明显不同,这是显而易见,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基础上的整体医学,而西医学是建立在还原观念基础上的还原医学,两种医学建立起来的基础不同,决定了两种医学科学体系的不同,而决不是个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所决定的。其次,作者所说的中西医的结合,并不是中西医的统一与融合,实际上,由于中医与西医是建立在不同的观念基础上的医学科学体系,要把这种建立在不同的观念基础上的医学科学体系统一与融合起来是根本不可能,唯一的途径,是实现中西医之间的结合,通过中西医之间的结合,可以取中医之长补西医之短,或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从而使医学这门科学更加臻于完善。至于神机定通老师所说的,则涉及到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问题。我们知道,现代医学(西医学)在诊断人体是否患有疾病时,一般总要检查出人体是否出现器质性异常,如果检查中发现了人体器质性异常的改变(如各种检查指标的异常),就会诊断出人体患有疾病,如果不能检查出人体器质性异常的改变,那么即使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了异常,也不会认为人体患有疾病。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结构决定论物质观表现,在结构决定论物质观物质观看来,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没有结构改变的人体生理功能的异常是不可能的,也是难以想象的,现代医学(西医学)的诊断观就是建立在这种结构决定论物质观基础之上的,而结构决定论物质观的实质其实正是还原论物质观表现形式。实际上,人体的功能并不是由人体结构所决定的,虽然我们承认结构是功能的基础,但决定功能(如功能的强弱等)的却并不是结构而是关系(如人体与环境所结成的各种相互关系,人体各部分之间所结成的各种相互关系等),而这种关系就是中医学通常所说的“气”,人体疾病的本质是由于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紊乱所导致的,即“气”的紊乱所导致的(这种紊乱又主要表现为人体阴阳二气关系的失调),中医学认为,“百病皆生于气”也就是这个道理,而“气”的观念的形成又正是中医学整体论物质观的反映。

以上的观点在笔者的拙作《辨证论治新探——一本将中医讲明白的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中有详细的论述,感兴趣的话各位老师不妨可以看看,欢迎大家就以上问题继续进行讨论。
2015-12-02 20:23 7楼
但决定功能(如功能的强弱等)的却并不是结构而是关系(如人体与环境所结成的各种相互关系,人体各部分之间所结成的各种相互关系等),而这种关系就是中医学通常所说的“气”,人体疾病的本质是由于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人体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紊乱所导致的
-
什么关系也离不开物质能量信息!
否则是不会有相互关系的!
2015-12-02 20:26 8楼
(如人体与环境所结成的各种相互关系,人体各部分之间所结成的各种相互关系等),而这种关系就是中医学通常所说的“气”,人
-
这些关系就是能量物质信息的相互作用!
所以气就是某种生理物质或病理物质!
2015-12-02 20:31 9楼
本帖最后由 神机定通 于 2015-12-2 20:42 编辑

。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结构决定论物质观表现,在结构决定论物质观物质观看来,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没有结构改变的人体生理功能的异常是不可能的
-
人体的生理病理反应是有不同的级层的。
这在药理学专业是级联反应,但应是联级反应比较合理。
每一级都有相应的结构功能!
病理学病变,一般都是下级的结构变化!
而最上级的结构变化,才是疾病产生的最初的根本的原因!
而最上级的病理变化并不一定在下级反应中有病理性变化,或有疾病生成的!
如肾阴虚本身的激素变化与功能变化,并不一定与疾病有关系,但也经常有关系,中药就是以治阴虚而渐接的治愈很多疾病的!
但是阴虚或相应激素的减少增加是如何与疾病建立产生联系的医学科学却根本还是无知的状态!
这其中当然就有气的变化的药理学作用!
2015-12-02 21:55 10楼
组胺胃受体组成结构如,一个球拍。
球拍的圈形是组胺结合的部分,而拍的把,是与其它结构如二级螺旋有较小能量键的结合。
而当球拍的把部分与二级螺旋结合分离时,又产生的构象变化,也有拍部分的构象变化,这个圈形结合部分可能变大了也可能变小了,而都不能与组胺有正常的结合构象或诱导构象的形成了,从而有了脾虚或胃功能的减弱。
2015-12-03 10:11 11楼
同意神机定通老师所说的“关系就是能量物质信息的相互作用”的观点,但“气”并不是如神机定通老师所说的“就是某种生理物质或病理物质”。笔者认为,作为某种结构物质的“气”是并不存在的,“气”的本质是古人从物体与物体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虚拟的“模型结构”,并不是某种实体的客观存在,这也是现代科学不能用实证的方法检测到“气”存在的根本原因。我们说“气”是一种物质,指的是“气”所代表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的客观实在性,而客观实在性正是我们判断某种存在是不是物质最重要的标志。中医学所说的“百病皆生于气也”,就是说人体的一切疾病都可以归结到人体与环境、人体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改变,人体内各种结构的异常改变,归根到底,大多也都是由于人体内各部分之间相互关系改变而引起的,人体内各种相互关系的异常改变(如阴阳二气相互关系的失调等)才是引起人体各种疾病的终极原因。
⬅ 《黄帝内经》中最“精华”句子也都是错误的 老茶馆 有网友反馈,这种锁阳固精丸治疗阳痿早泄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