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发于阴发于阳”的本意

2010-06-13 17:18 楼主
“病发于阳、发于阴”的本意

《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对于此条,所谓“发于阳、发于阴”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尤在泾说:“发于阳者,病在阳之经也,以寒加阳,阳气被郁,故发热而恶寒;发于阴者,病在阴之经也,以阴加阴,无阳可郁,故无热而但恶寒耳。”《伤寒贯珠集》
曹颖甫说:“发于阳为中风,以风为阳邪故也;发于阴为伤寒,以寒为阴邪故也。”《伤寒发微》
胡希恕说:“病始在表,若发热恶寒者,为太阳病,故谓发于阳也;若无热恶寒者,为少阴病,故谓发于阴也。”《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
以上撷取的三家说法,较有代表性。尤在泾认为:发于阳者,病在阳经;发于阴者,病在阴经。曹颖甫认为:发于阳指中风,发于阴指伤寒。胡希恕认为:发于阳者,指太阳病;发于阴者,指少阴病。
但是如果我们用条文互参的方法来探寻此条的本意,就会发现以上诸位医家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第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此条分析结胸证和痞证是怎么形成的:病发于阳,发热恶寒,本当用汗法,但是却错用了下法,表热内陷入里造成结胸证;病发于阴,无热恶寒,当用汗法,也错用了下法,就会造成痞证。要想知道“病发于阳、发于阴”的本意,我们只要找出结胸及痞证的相关条文便可以得到解答。

我们来看以下条文:
第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第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

第134条说的是:太阳病,脉浮而动数,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当解表,医生错用了下法,使阳气内陷,心下硬痛,造成了结胸证,当用大陷胸汤进行治疗,如果不结胸,但头汗出,小便不利,发黄,则是茵陈蒿汤治疗的范围。
第149条说的是: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当治以小柴胡汤,医生错用了下法,可能造成三种情况——柴胡证仍在,当续用小柴胡汤;造成结胸证,当用大陷胸汤;造成痞证,当用半夏泻心汤。
第151条说的是:脉浮而紧,当用汗法而错用下法,造成痞证。
第158条说的是:伤寒或者中风,不当下而错用下法,造成“一天下利数十次,干呕,肠鸣,心烦不安,心下痞硬而满”的痞证,当用甘草泻心汤进行治疗。

分析以上条文可以得知:结胸证的形成,有伤寒误下,也有中风误下,所以无论伤寒或中风,只要是病发于阳(即发热恶寒者),下之过早就很有可能造成结胸证;痞证的形成,有伤寒误下,也有中风误下,也不论伤寒或中风,只要是病发于阴(即无热恶寒者),错用下法就很有可能造成痞证。
我们再回头去看《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其实仲师在这里说得已经很清楚,发于阴发于阳,仅是指症状而言,发热恶寒的,就叫做“发于阳”,无热恶寒的,就叫做“发于阴”。
无独有偶,姜宗瑞先生在他的《经方杂谈》中写道:“发于太阳、发于少阴和发于阳经、发于阴经”的说法,是不明仲景文法,此处的发于阳、发于阴,不是谈病因病机,而是将有热的称为阳,无热的称为阴。
另外,我们知道,外感后,如果没有传变,自愈一般在一周左右,若有发热,则痊愈稍慢,若无发热,则痊愈较快。这也与仲师说的“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是相吻合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6-18 22:02 2楼
我不知道,有不發熱的外感嗎?
這個7日、6日太神了。留著以後有緣解吧。東西失傳太多了。只能提供無限遐想的機會。
⬅ 大家来认认这种草? 老茶馆 湖北数万人享公费医疗遭质疑 省人社厅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