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请指正,头昏、头晕,颈、腰酸痛

2016-02-23 19:02 楼主
一、一般情况:
姓名:张 性别:男 年龄:38 职业:采购 婚否:是
身高 :165cm 体重 :62Kg 胖瘦:一般 面色:偏黄,或许带点黑?
籍贯:四川 联系:112866450@qq.com
二、主要症状:
症状:头昏、头晕,颈、腰部有压痛点、转动颈勃有响声,对强光有时有眼泪,躺下后右太阳穴有跳动感, 双太阳穴位有胀感,记忆力下降、睡眠不好,疲劳感重,耳朵对较大的声音较敏感(影响睡眠)。
血压偏高(高压140),血脂偏高(TG2.23),心电图TⅡ略低平,B超身内器官正常,肺部CT正常,颈椎、腰椎CT均有增生
三、其他情况:
1、寒热:冬季天亮前有发冷感觉
2、 出汗:无?
3、头痛,头晕? 头晕不痛
4、身痛,是否四肢乏力? 两肺肋有时有疼痛感
5、大小便情况:正常,小便数清
6、饮食:饭量、饮水正常,有口干感觉
7、胸闷,心悸,气短与否? 有,不是很明显
8、耳聋?鼻塞? 小有耳鸣
其他:腰膝酸软
四、治疗情况
个人私下服用补肾通经汤中药方:葛根30克 白芍20克 甘草6克 熟地黄20克 骨碎补20克 淫羊藿20克 土鳖虫10克 肉苁蓉20克 附子6克 乌梢蛇20克 黄芪20克
外用药膏不明(本地中医院药膏)
用药6天,颈、腰部有改善,但睡眠仍然不好,目前舌胖,苔黄中或有点腻,清晨起来食指、中指有胀感。请大师看一下上面的中药方我可以断续服用吗?如需调整,请指点,谢谢! 清晨.jpg IMG_20160224_090412.jpg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2-24 00:01 2楼
入督脉的几个药用的好
再佐化湿,就肥而不腻了
2016-02-24 10:05 3楼
直播:服用上述中药已7天,颈部僵基本消除,但腰、膝还偶尔出现酸软或痛,胃出现不适,睡眠不好,主要是入睡慢,入睡质量还是较深。头部发晕,是身体虚弱那中晕,清晨及白天的舌苔图如下
2016-02-24 11:34 4楼
痰湿内寒。治之大方向理应祛湿去寒。
2016-02-24 13:34 5楼
昨天起就出现牙龈痛、口苦,上面再现出虚阳,下面仍有腿寒腰酸软等现象!按中医理论是不是应该断续补阳呀
2016-02-24 13:43 6楼
hellozbb 说:
昨天起就出现牙龈痛、口苦,上面再现出虚阳,下面仍有腿寒腰酸软等现象!按中医理论是不是应该断续补阳呀
化湿

治有先后缓急

湿气不去,上下不能交通,上热下寒并见

否极泰来之时,方可火归其源,阳气自复...
2016-02-24 14:47 7楼
个人愚见:可从肝胆论治。

---------- 14:47 帖子被 合并 ---------- 前一个帖子 发布于 14:45 ----------

先以畅通三焦为第一要务。
2016-02-24 16:26 8楼
三先生 说:
化湿

治有先后缓急

湿气不去,上下不能交通,上热下寒并见

否极泰来之时,方可火归其源,阳气自复...

先生可否给个方子,万分感谢

---------- 16:26 帖子被 合并 ---------- 前一个帖子 发布于 16:09 ----------

网上查的,不知道如何处理,望大神指导。。
湿邪是六淫中致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湿病又有湿热、湿寒之分。湿热病在叶天士的《温病学》及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专篇论述,这里不再赘述。而湿寒病至今尚未见有专篇立论,只散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历代医家医案论文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专篇论述湿寒病,明晰湿寒证的病因病机及诊治方法,为湿寒之邪引起的病证初画一个系统体系,为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起相关作用。

湿寒病多由阳气不足、湿寒过盛的人患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由于当代人多喜凉食冷饮,湿寒之气直中胃肠,伤及中焦阳气,造成脾胃阳虚,不能化阴,湿寒困脾,致使升降失调,导致三焦气机不畅,水布失常,经络不通,水液代谢失常。

湿寒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美尼尔氏病、慢性咽炎、颈椎综合病、肺炎、胸间积液病、冠心病、湿寒造成的多种胃病、肝病、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病、坐骨神经疼等,可参考融合中西医理念结合治疗。

湿寒病主要是阴湿寒邪,阳气被遏,不能升清降浊,化阴布水,症见身冷体倦,水谷不化,腹满肿满,呕逆泄泻等。

寒湿易伤阳气 阻滞三焦

寒凝湿,湿裹寒,伤阳逾深,病势越重,湿寒黏滞,病伏愈慢,湿寒停滞,外邪又至,病见湿寒阴病。

湿寒之邪多直中中焦脾胃,引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造成上焦病变。症见头部昏蒙,咽郁塞堵,颈强肩硬,咳嗽痰多,呕逆食少,胸闷气短。湿寒之邪直伤中焦,引起脾胃阳气中伤,水谷不化,腹胀呕逆,食少纳差,肠鸣泄泻,甚至水入则吐或下利清谷,造成急慢性胃肠炎病的中焦病变。

湿寒传至下焦,则见肝脾阳虚阴盛,脾阳被肝所克,肝脾阳气并虚,阴邪郁阻,腹胀水鼓,消瘦乏力,肢寒身冷的肝脾阳虚,肝郁湿寒,产生肝脾性腹胀肿满。寒湿伤及肾阳,阳虚不能化阴利水,形成水肿身重、尿少身冷的肾阳虚证,表现为肾性水肿、肾炎、肾综合征等下焦病变。

此外,湿寒之邪与风邪相伍成湿痹,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湿寒之邪与暑湿阴邪相兼为病,成呕逆泄泻胃肠炎病。

寒湿为病 变化多端

⒈ 湿寒滞头

临床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视物冒蔽,旋转倒地,恶心呕吐,本症在《金匮要略》支饮篇中“苓桂术甘汤证”、“泽泻汤证”,均有论述。也与现代的“美尼尔氏病”相仿。此为湿寒之邪,阻遏阳气,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是一个代谢性量变尚未形成质变的脑功能失常病。

治则 利湿降浊,温阳活血。

方药 苓桂术甘汤加泽泻、半夏、牛膝、生姜。其中,茯苓、泽泻利水降浊,桂枝、生姜温阳活血,白术、甘草健脾和中,半夏辛开解中焦滞湿,佐诸药温阳降浊。牛膝活血利水,生姜散寒通阳。此方利水降浊,温阳活血,使湿寒除,清阳自生,头晕呕恶自除。

禁忌 该病属阳虚之人,应少吃凉食冷饮,少输寒凉液体。多采阳热,注意保暖,呵护一身阳气,则一生少患湿病。

2.湿寒滞心

此型湿寒滞心,抑阳不能化阴,痰饮郁阻,造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变窄,导致冠心病发病,常表现为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剧烈绞痛,发作欲死,舌下含硝酸甘油缓解;动则气短心慌,休息减轻,叹息少舒,手足冷凉。中医称为胸痹心痛,病因是寒湿伤阳,平素胸阳不足,素有痰饮,加之寒湿邪气入侵,寒凝气滞,致血行不畅。本病阳虚为本,寒凝痰阻、气滞血瘀为标。

治则 温阳化湿,祛痰活血。

方药 自拟冠心汤。桂枝20克,云苓30克,白术15克,焦山楂15克,瓜蒌30克,薤白15克,干姜15克,炒桃仁12克,皂角6克,丹参20克,甘草15克,水蛭5克(研末冲服)。

方中以苓桂术甘汤温阳祛湿,合瓜蒌薤白汤宣痹散结,加干姜以助桂枝温通阳气,用丹参、桃仁活血化瘀,用山楂消积滞,用水蛭加大活血化瘀力度,以舒缓血管,甘草调和诸药并补气,诸药相合以温通阳气、祛痰化湿为主,活血化瘀为辅,疗效优于单纯活血法。

治疗期间饮食上禁忌油腻生冷,注意保暖,防止过累。

3.湿寒滞肺

临床常表现为每犯则咳嗽喘逆,气短气急,咯泡沫状稀白痰,口干不欲饮,无热象,舌苔白滑,质暗淡,脉浮滑。

此为凡胸阳不足,留饮在肺的人,一遇外寒则犯咳喘,则湿寒伏饮在肺,造成肃降失司,升降不利、气逆喘咳。当今人多贪冷饮,凉食。感冒本为外寒,医者不辨寒热仍以大量液体输入,伤阳滞饮,增变病情。此类证型多见于现代的气管炎、肺气肿等。以小青龙汤主之。

方药 小青龙汤。麻黄10克,生白芍10克,细辛3克,干姜10克,桂枝12克,甘草12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水煎,开锅去上面泡沫,分次温服。

方中麻黄、桂枝发汗解表,细辛、干姜温里行水,半夏去水饮平逆气,白芍、五味子收敛肺气。使风寒与水饮并除,肺气不伤。笔者体会,本方加生姜、大枣,温阳益阴疗效更好,加陈皮、茯苓为与二陈汤合方,渗湿祛痰,与三子养亲合方增加了祛痰的力量,又能利气消食,三方相合取名为小二三汤,治疗寒湿滞肺的急慢性气管炎,疗效甚佳。

禁忌 冷饮、凉食。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感冒。
2016-02-24 19:57 9楼
hellozbb 说:
先生可否给个方子,万分感谢
只能给些建议

方子就算了,俺还没练到隔山打牛的层次...

舌边齿痕,苔白而腻 ,再加上胃中不适,头晕、身重,祛湿的大方向是不错的

但具体如何处方用药,还要细加剖析

比如,舌色於暗是否可以参以治络之品?等等
2016-02-25 15:00 10楼
三先生 说:
只能给些建议

方子就算了,俺还没练到隔山打牛的层次...

舌边齿痕,苔白而腻 ,再加上胃中不适,头晕、身重,祛湿的大方向是不错的

但具体如何处方用药,还要细加剖析

比如,舌色於暗是否可以参以治络之品?等等
颈椎不痛了,但腰膝部仍酸痛,下半寒冷、牙龈痛、肠胃不舒服,
麻烦先生看一下药方可行否?哪一方更优
方1 :乳香9g 降香3g 桂枝5g 川芎9g 当归9g 羌活9g 桑枝9g 薏苡仁30g 砂仁3g 苍术9g 甘草6g

方2:粉葛根50g 薏苡仁30g 板蓝根15g 左牡蛎15g 桃仁15g 骨碎补30g 金毛狗脊30g 豨莶草30g 赤芍30g 羌活15g 威灵仙15g 鸡血藤30g 血竭3g(分三次冲服,每次1g)
2016-02-25 15:19 11楼
请问肩膀经常酸痛怎么办??
⬅ 糖尿病患者的希望 老茶馆 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