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2016-03-06

2016-03-06 21:56 楼主
白术 发布了新资源: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 (明) 马莳著

《黄帝内经》共十八卷,其中《素问》九卷,《灵枢》九卷。秦汉时期本无《灵枢》之名,时人直呼为《九卷》;因首卷《九针十二原》有“先立针经”一语,又称之为《针经》。之后又有《九虚》、《九灵》之名,均为道家注本。《灵》枢之名,所出最晚,当是唐代中期医家王冰所定,与其“弱龄慕道,夙好养生”不无相干,因他也为道家之徒,故取名曰《灵枢》。
浏览附件58280

《灵枢》一书早在北宋嘉祐(公元1056)时国内已无完本,故林亿等奉命校勘医书时,见国内《灵枢》已是残本,无法校释而舍之。今日所见之本,是南宋绍兴(公元1155)时之医家史崧的家藏本,而此本正是北宋哲宗时(公元1093)高丽国所献之本的校对颁行本。北宋哲宗时颁行此书,只作了简单的校对;南宋绍兴时史崧献出家藏本,虽然也作了校正音释,实远逊于北宋嘉祐时林亿等校勘《素问》之水平。尽管如此,今日能见《灵枢》全貌,依然要感谢高丽国的进奉和史崧无私的奉献,否则,《灵枢》一书将早已失传,成为千古遗憾!...

查看资源详情...]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3-25 11:14 2楼
向东来 发布了新资源:

妇人大全良方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

浏览附件59659
书籍简介
本书引述了多种医书,分别对胎儿发育状态、妊娠诊断、孕期卫生、孕妇用药禁忌、妊娠期特有疾病、各种难产、产褥期护理及产后病证,都作了详细的论述。该书是对前人成就及作者临床经验的总结,内容丰富,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形成完整的体系,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很高,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完善的妇产科专著,它的流传为促进中国中医妇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作者陈自明,出身于世医家庭,精于妇产科,他认为妇科病最为难治,尤其产科诸证多有危险,他收集各家的长处,再加上家传验方,编成《妇人大全良方》24卷。


目录
卷之一

调经门

众疾门

卷之三

妇人中风方论第一

妇人中风角弓反张口噤方论第二

妇人中风口噤方论第三

妇人中风不语方论第四

妇人风痹手足不随方论第五

妇人中风自汗方论第六

妇人臂痛方论第七

妇人贼风偏枯方论第八

妇人偏风口方论第九

妇人血风心神惊悸方论第十...

查看资源详情...]
2016-03-25 14:34 3楼
向东来 发布了新资源:

幼幼新书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

浏览附件59675
简介
刘昉为南宋官吏,喜好方书,感当时缺乏儿科全书,于是各方收集幼幼新书资料,命其部下干办公事王历、乡贡进士王湜整理编写是书,书成38卷,卧病不起,后2卷由楼门生李庚主持完成。全书分667门,约120万字,编者收录广博,辑录南宋以前百余种医籍中有关儿科的医论和方剂,并汇集许多民间验方及私人藏方, 因而保存了许多今已失散的方书内容。方书用药治法详备,除常用的丸、散、膏、丹外,亦有针法,灸法及外治法。对临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为宋以前儿科学之集大成者,所引前代资料颇为丰富,且文献均有明确出处,其中不乏后来已佚之医著或其他文献,故又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

人民卫生出版社已出版点校本。明代陈履端将《幼幼新书》删削重编成节本,中医古籍出版社也有影印本。

评价...

查看资源详情...]
2016-03-25 14:48 4楼
向东来 发布了新资源:

脉经语译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

浏览附件59677
内容简介
《脉经》为晋代王叔和撰,是我国现存ZUI早的一部脉学专著。
沈炎南编著的《脉经语译》共十卷。前九卷分为口79篇,第十卷不分篇,为手检图12部。本书论脉,其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举几脉形脉法部位,三关病候治宜,三部九候脉证,脏腑脉候主病,百病生死脉诀,四时损至脉证,平病怪脉辨疑,脉辨妊娠男女,扁鹊华佗妙诊,《内》、《难》、《伤寒》精论等。
《脉经语译》首列脉形状指下秘诀一篇,若网在纲,将各种脉象归纳为24种,确立了脉象的基本标准,从而肯定了《难经》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本书论脉,指出了男女妇孺之异,突出脉之阴阳虚实,凭脉参证以诊治疾病,故本书既不失为脉学经典,又启后世脉学以发展。
本书是王氏《脉经》第一部语译本,名日《脉经语译》。语译的依据是沈炎南主编的《脉经校注》,语译以直译为主,保持了原文主旨。直译中难以表述的字词,均予以注释。书中各篇篇首均设提要,简述其内容大略。总之,本书是一部较好的经典脉学普及本。

目录
脉经卷第一
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平脉早晏法第二...

查看资源详情...]
2016-03-25 16:20 5楼
向东来 发布了新资源:

河间医集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

浏览附件59703 浏览附件59704

查看资源详情...]
2016-03-27 16:30 6楼
向东来 发布了新资源:

外科证治全生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

浏览附件59801
部份目录
浏览附件59802 浏览附件59803

查看资源详情...]
2016-03-27 16:35 7楼
向东来 发布了新资源:

本草蒙筌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

浏览附件59805
本草蒙筌》,古代汉族药学著作。共十二卷。是明代早期很有特色的中药学入门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一卷的开头,专门列出了自己曾经参考过的"历代诸家本草",其中,《本草蒙筌》赫然在目。

目录
    • 出产择地土
    • 收采按时月
    • 藏留防耗坏
    • 贸易辨假真
    • 咀片分根梢
    • 制造资水火
    • 治疗用气味
    • 药剂别君臣
    • 四气
    • 五味
    • 七情
    • 七方
    • 十剂
    • 五用
    • 修合条例
    • 服饵先后
    • 各经主治引使
    • 用药法象
  • 卷之一
    • 草部上
      • 人参
      • 黄耆
      • 甘草
      • 白术
      • 生干地黄
      • 当归
      • 牛膝
      • 黄精
      • 远志
      • 石菖蒲
      • 天门冬
      • 麦门冬
      • 五味子
      • 菟丝子
      • 灵芝草
      • 甘菊花
      • 薏苡仁
      • 薯蓣
      • 石斛
      • 知母
      • 肉苁蓉
      • 补骨脂
      • 羌滑
      • 柴胡
      • 升麻
      • 车前子...

查看资源详情...]
2016-03-27 16:53 8楼
向东来 发布了新资源:

难经语译 - 中医古籍整理丛书

浏览附件59811
难经语译》主要讲述了,《难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它继承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难经语译》以阐明《内经》等占医经的要旨为主,用问答的体裁,设为八十一难。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特别是对脉学的论述尤为精要,有创造性的立说。对三焦和命门的学说,提出了新的论点,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与病症,以及腧穴、原穴、募穴在针刺治疗上的作用。《难经语译》对深入研究中医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的价值。
《难经语译》是对《难经》整理研究的成果。它在《难经校注》一书的基础上,对《难经》古奥的原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译释,并力求“信、达、雅”。它是《难经校注》的姊妹篇,很适合初学中医、大专院校学生及西学中医师的参考。

目录


一难
二难
三难
四难
五难
六难
七难
八难
九难
十难
十一难
十二难
十三难
十四难
十五难
十六难
十七难
十八难
十九难
二十难
二十一难
二十二难
二十三难
二十四难
二十五难
二十六难
二十七难
二十八难
二十九难
三十难...

查看资源详情...]
2016-04-13 11:54 9楼
向东来 发布了新资源: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 - 黄帝内经

浏览附件61493
图书目录
卷第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卷第二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卷第三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脏生成篇第十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卷第四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卷第五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卷第六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卷第七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卷第八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卷第九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卷第十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卷第十一...

查看资源详情...]
2016-04-13 15:37 10楼
人参 发布了新资源: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 [明]马莳撰 田代华主校 人民卫生

浏览附件61520

查看资源详情...]
2016-04-13 15:46 11楼
向东来 发布了新资源:

黄帝内经太素语译 - 李克光/郑孝昌

浏览附件61523
目录
例言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一 摄生之一(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 摄生之二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 阴阳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四(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五 人合
天人合
阴阳合
四海合
十二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六 藏腑之一
五藏精神
五藏命分
藏府应候
藏府气液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七 藏府之二(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八 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
经脉病解
阳明脉解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 经脉之二
经脉正别
脉行同异
经络别异
十五络脉
经脉皮部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 经脉之三
督脉
带脉
阴阳乔脉
任脉
冲脉
阴阳维脉
经脉标本
经脉根结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一 输穴
本输
变输
腑病合输
气穴
气府
骨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二 营卫气
营卫气别
营卫气行
营五十周
卫五十周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三 身度
经筋
骨度
肠度
脉度?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四 诊候之一
四时脉形
真脏脉形
四时脉诊
人迎脉口诊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 诊候之二
色脉诊
色脉尺诊...

查看资源详情...]
⬅ 经方使用标准 1990版 老茶馆 剑慧草堂医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