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往往有奇效

2016-03-13 10:40 楼主
解表是中医用来治疗外感病的方法,但在内伤病中如果有表证,用解表的方法往往会取得出人意料的疗效——不论这个病有多长时间。中医治病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有表先解表——现在往往被人忽视。下面我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

例1:2010-3-11,某,女,68。主诉:心下堵闷4个月。4个月前,因家事不顺,忽感胸闷憋气、头晕、眠差、嗝气、纳呆,现在还伴有头痛夜重、非常怕凉、大便不成形,一日三行、肛门下坠,早晨一起床小腹痛即泻。

此病乍一看是一个肝郁证,前医也是按肝郁治疗,调理一个多月效果不明显。

这个病人确实有肝郁症状,但是也有表证,处方:麻黄15g,附子30g,细辛15g,干姜30g,炙甘草20g,白芍30g,白术15g,防风15g,陈皮15g,肉桂15g,茯苓30g。两剂。嘱服药后,温服发汗,并告知一旦得汗,两剂后病情就会大减。果然,两天后病人很高兴地告知诸症均大减。

此方用麻附辛解表,四逆汤温脾肾,痛泻要方泻肝补脾。

例2:2009-3-10,张某,女,72。主诉:纳呆近一年。一点不想吃饭,吃一点胃就胀满不舒,人很瘦,一点没力气 ,经常头痛、肩膀疼、怕风、颈紧不适,大便3~4天一行、偏干,脉浮紧。

患者先是请西医治疗了很久没效,后来又找中医治疗,最后在当地中医院住院一个多月,经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没效。

患者现在虽然急切想治疗胃病,以解决不能吃饭的问题,但直接治胃效果不会好,前面治疗的失败也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的关键问题还是表不解,表一解胃自然就会见好,处方:麻黄10g,桂枝10g,白芍10g,生姜,大枣,炙甘草各6g,细辛10g,附子10g,白术10g,茯苓10g,人参10g。三剂药后,胃纳明显好转,人也精神了,也有力气了。

例3:2006-9-28,某,男,27岁。主诉:精神不稳定半年。患者自从半年前女朋友跟他分手以后,常常无缘无故的觉得忧郁或烦闷,时常头痛,有时头脑不清、记忆力下降、梦多,坐久了全身痛、乏力、口干饮水不解、咽中异物感、纳呆,大便日行两次,小便黄有沫,腰痛,有过敏性鼻炎。舌淡红略胖苔薄白,脉弦略细。
麻黄10g,附子15g,细辛10g,桂枝10g,白芍10g,炙甘草6g,黄芪20g,白术12g,茯苓15g,党参12g,柴胡10g,升麻6g,陈皮10g,枳壳10g,生姜15g,大枣6枚。我先给他开了一副药,嘱回去发汗。
第二天,他笑着来了,说真神了,我感到好多了。上方再服两剂,他
半年的怪病就好了。

患者病有半年之久,症状看起来很多很复杂,其中有精神方面的症状,也有脾虚肾虚的症状,患者的主诉(主要痛苦)也是精神方面的,如此看来处方是否就应该从调肝补脾肾入手呢?

否。因为,无论治什么病有表先解表(除非里很急,则需急则治其里)是一个基本原则,解表后再治余症。

其实有很多时候,表一解其他的症候顺带着就解除了,所以解表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患者,有时常头痛和坐久了全身痛的症状,这就是表证,所以用桂枝汤合麻附辛发汗后,就起到了一剂知三剂已的效果。

为什么说头痛身痛就是表证呢?

太阳病有三组症状:1)发热恶寒;2)头痛、身痛、骨节痛、项强;3)脉浮。

病久了,发热恶寒已经没有了(有许多患者甚至一开始就没有发热恶寒的症状,只是在不知不觉中受了风寒),脉也不浮了,但往往只余下头痛、身痛、骨节痛、项强的症状,本例就表现为头痛身痛。

有人问:表证可以存在这么久吗?完全可以,不但可以存在半年,甚至可以存在几十年。

为什么表证可以存在这么久?以本患者为例,一个28岁的小伙子,正当壮年,受点风寒一般不会落下病根。但是患者失恋后,情绪极度低落,身体抵抗力也就大大下降了,此时受到风寒外袭,就容易落下病根,久久不愈。

解表以后患者的肝郁脾虚肾虚的症状就能一并解除吗?此病虽说是由失恋诱发的,但时间已过去半年,其实真正的病是他自己和周围的人认为他精神方面有问题,此所谓疑心生暗鬼。一经发汗解表后,头不痛、身不痛了,全身顿感轻松,心情自然会大大好转,肝郁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当然,如果患者还深陷在失恋的情绪中不能自拔,那就难治了。至于脾虚肾虚,是因病致虚,病一除,自然能够自己恢复。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3-13 11:01 2楼
解表往往有奇效,或许这就是咱常说的“启上”,开启上焦疏通“烟囱”,以畅三焦吧?
2016-03-14 18:35 3楼
不是长久之计.本身久病顽疾病多入中.以解表之治就是逆.虽似有好转.维持不了多久.强发其汗必伤于中.
2016-03-15 14:13 4楼
有表要解表,中医就是给邪一去路。汗吐下。
2016-03-15 18:54 5楼
阳春肽 说:
有表要解表,中医就是给邪一去路。汗吐下。
余以为:有表证要解表,中医就是给邪以去路,但未必就是汗、吐、下。
2016-03-16 12:11 6楼
这三个医案可以说是经典,绝对的经典,行家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2016-03-16 20:39 7楼
以前有一个网友请教我.当时我也是处以麻黄石膏剂.(别人都以阳虚肾寒主治.温热药吃了一大堆丝毫无起色).第二天高兴地跟我说病好了百分之九十九.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然色脉不变.一段时间后又复如故.现在想来是错误之治
2016-03-16 23:06 8楼
有些病,随着个人体的抵抗恢复,不是人为的去解表,吐,下,而是顺势利导。
伤寒论告诉了我们:
若自汗出,小便利者,为病尤解也。
过十几日振懷自下利者为病尤解也
必蒸蒸而振却发热自汗出而解
腰以上肿当发其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
…过七八曰,虽暴烦,下利一曰十余行,此脾家实腐秽当去故矣,
……
2016-03-17 02:31 9楼
第十三刀 说:
以前有一个网友请教我.当时我也是处以麻黄石膏剂.(别人都以阳虚肾寒主治.温热药吃了一大堆丝毫无起色).第二天高兴地跟我说病好了百分之九十九.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然色脉不变.一段时间后又复如故.现在想来是错误之治
老师,是否忽视了后期的调补而出现了反复?
2016-03-17 02:36 10楼
第十三刀 说:
以前有一个网友请教我.当时我也是处以麻黄石膏剂.(别人都以阳虚肾寒主治.温热药吃了一大堆丝毫无起色).第二天高兴地跟我说病好了百分之九十九.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然色脉不变.一段时间后又复如故.现在想来是错误之治
转医道宗源老师的一句话"但凡使用麻黄,不可只见其功,不见其害。治疗取效之后,当需适当调补。"
2016-03-17 18:07 11楼
ccx5678 说:
转医道宗源老师的一句话"但凡使用麻黄,不可只见其功,不见其害。治疗取效之后,当需适当调补。"
不是适当调补的问题.而是开始就错.不必纠结在开始那一点点效果.阴伤者绝对禁忌鼓阳发汗.此伤在日后
⬅ 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为什么出现口渴证呢 老茶馆 生命如蜡烛, 燃的快慢你说了算(先贤追随者选说《淮南子》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