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方奇谭:外科名医陈实功,针刀救人峻补愈顽症

2016-04-05 10:28 楼主
导 语:在南通剑山西北的半坡上,坐立着一座黑色的大理石纪念碑,碑身连同底座高2.5米,坐北朝南,周围松柏掩映,环境肃穆、庄严,雕饰典雅、质朴,纪念碑碑身的正面镌刻着“明代杰出外科医学家陈实功先生纪念碑”。今天就以一则针刀救人的故事一起来缅怀一下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


陈实功,明代外科学家,字毓仁,号若虚,江苏东海(今南通市)人。

陈实功幼年多病,少年时期即开始习医,师从著名文学家、医学家李沧溟。

陈实功天资聪明,读书从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而是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把自己在行医实践中取得的一些经验与古人的治病方法相互结合,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大众的、切实可行的理论。他从事外科四十余载,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当时的人们,只注重内科,而忽视外科,这是因为外科医学同内科医学相比较而言,缺少详尽的基础理论。陈实功在多年的治病行医中,已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他继承和发展了著名医学家李沧溟的学术思想,并根据病者的实际病况,采取内治或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法,在外科手术治疗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陈实功主张“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外部手术与内服药物相结合。由于他医术高明,因而声名远扬,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

一天,一国子监的监生,突然发现自己项部起疮,于是找到陈实功。

“先生! 我这头上好像长了个疮,烦请您给我看看。”监生道。

“生在什么地方?”陈实功问。

“在这儿。”监生用手指了指项后靠近后脑勺的位置。

陈实功顺着监生手指的方向,看到他脖子上初起的一个疮,疮头偏于项后的右半边,于是说道:“此疮虽小,却万不可轻待,必以艾灸治疗为上。

来! 坐在这儿,趴在桌子上,我给你灸一灸。”

“好的。”监生挪了挪凳子,坐在桌旁,趴了下去。

陈实功在监生颈项的疮头上放置蒜片,上燃艾绒,用隔蒜灸的方法,灸了起来,一壮灸完,又灸一壮。

“哇! 好痛。”灸到第十五壮的时候,监生感到了疼痛,叫了起来。

“好了,今天就灸到这里为止。”陈实功说着,清除掉监生身上的蒜片和艾灰。

“就这样了?”监生问道。

“你等一等,我再给你开点药。”

说着,陈实功写好药方,交给这位监生,并交代了煎服的方法。

监生回去了。他并没有太看重这个病。一天下来,他摸摸项后,觉得疮头没有长起来。

第二天,疮头依然没有变大,项后似乎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就这么一个小疮,也没什么,我何必要这么紧张!”他放松了警惕。

但是,病症并没有依照他的意志而消失,不曾想见的事情发生了。

四天以后的早晨,他醒来就觉得脖子不舒服,他试着转转头,这头颈似乎不听使唤,转也转不过来。

他用手摸了摸脖子,“啊! 怎么肿得这么厉害,怪不得转不动头。”他又用手碰了碰患处,“哇! 怎么这么痛!”

他这才知道,他的疮病骤然间暴发了。

“不行,得赶快找陈实功医生去。”

这疮发得是真快,陈实功看到监生颈项上有一大圈泛紫的红肿,触摸一下,感到有些硬,就问道:“痛吗?”

“哎! 怪了,刚才碰它的时候还挺疼的,怎么这会儿痛得有些发木了呢?”监生有些不安。

“你坐下来,我看看你的脉象如何。”陈实功吩咐道。

监生坐到桌旁,伸出一只手放到桌上的脉枕上。

陈实功把着脉,问道:“你有几天没大便了?”

监生这才想到,发病这几天,似乎真没怎么大便,怎么陈医生知道得这么清楚。他回答道:“有三四天了。”

“发病这几天都没有大便。”

“是。”

“你脉实有力,热毒炽盛,应当以黄连汤加玄明粉内疏,通其大便。”

监生服药后的第二天,陈实功又让他服了消毒救苦汤两剂,可是服后,肿势依然没有减退。

陈实功看到,监生内毒外发,消法已不可控制,遂决定换用托里消毒散。

但是,病势发展到这一步,仅内服药物病情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改善。该监生肥胖,体表肌肉紧实,疮头难以腐溃。

陈实功觉得病况恐有变数,不宜再继续拖延下去,就对监生说:“容我在你的疮头上扎下一针,好让毒邪从针孔处排出。”

哪知,这监生一听说要扎针,就头皮发麻,忙说:“针不得! 针不得!”

“还是听医生的吧!”家人劝道。

“我只吃药,不要针。”

家人拗不过他,陈实功无奈,也不便于强求。

哪知,怕针的监生回去后,病情急转直下,一发不可收拾。变症一出,就出现了烦闷昏聩的现象,以至于人事不省。

监生的家属急忙求助于陈实功,陈实功随他们匆匆地赶到监生的住处,见监生昏睡,不知人事,随即用铍针在项疮正中及左右划了几道,见到疮内脓腐之处,就剪割寸许顽肉,放出里面瘀积的脓毒与血液,共一碗左右。

陈实功用铍针为监生施行手术后,又拟就健脾胃、养气血、托脓补虚的方药,让监生服用。

此后,监生疮口的脓液犹如泉水一样向外流出,没有止歇。

陈实功看到监生的病情还是没有好转,就要求监生的家属每天早晚在给监生的饭食中放进人参六七钱(20 克左右),一直服到腐肉脱尽,新肉生出。

四十天后,监生才渐渐苏醒,始知人事。陈实功与监生家属问其前事,他竟然一无所知。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监生的身体一天天地好了起来,对昏睡前的记忆也逐渐地恢复了。

设想一下,此患者如果禁用针刀,之后又不加峻补,还能有生的希望吗?好在他的家人听从了陈实功的话,才没有铸成大错。

【本文选自《针方奇谭》(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张载义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4-05 10:55 2楼
癰成才能開破
否則毒易內陷
我覺得陳實功是利用灸法提前讓癰熟成
2016-04-05 10:58 3楼
gin19762002 说:
癰成才能開破
否則毒易內陷
我覺得陳實功是利用灸法提前讓癰熟成
陈实功不愧外科名医
2016-04-05 11:24 4楼
陳實功云:腫平肉色不變者,毒氣附於骨也,膿當附骨而生,針必達骨,膿方始出,自不待言
然何知膿之已成?惟憑脈耳,脈洪數則膿已成,不可泥於皮色
所以陳實功不只是精於針刀,而是善以內科手法以統外
我個人認為針灸醫師也須擅長診脈
但我發現在台灣我的針灸病患好像在針灸前讓我把脈是件他們覺得奇怪的事
就算針失眠也有病因
有些針印堂,有些針內關,手神門,有些針三陰交,有些針申脈及照海
這些都是必須有依論的
2016-04-05 16:02 5楼
gin19762002 说:
陳實功云:腫平肉色不變者,毒氣附於骨也,膿當附骨而生,針必達骨,膿方始出,自不待言
然何知膿之已成?惟憑脈耳,脈洪數則膿已成,不可泥於皮色
所以陳實功不只是精於針刀,而是善以內科手法以統外
我個人認為針灸醫師也須擅長診脈
但我發現在台灣我的針灸病患好像在針灸前讓我把脈是件他們覺得奇怪的事
就算針失眠也有病因
有些針印堂,有些針內關,手神門,有些針三陰交,有些針申脈及照海
這些都是必須有依論的
学中医的要学脉诊
2016-04-05 16:33 6楼
fubabazyg 说:
学中医的要学脉诊
我個人是這樣認為
很多人認為可以由症狀評斷何病
認為可以辨病論治,我不否認有些情況可以辨病論治,如古代溫疫盛行年代,萬人一病,疫邪強盛,難免表現病症皆一,這時為了時效性,可萬人一方,再依病程進展而做變化
但若認為辨證論治是清朝後才盛行的觀念,那我期期以為非然,古人早用這樣方法在治病,只是他們不自稱"辨證論治"
若說辨病就能論治,那五十二病方應是高水平著作,為何研究的人如此之少
但是否傳統醫學的進程就是隨著時間不斷進步
這我又不認同,我認為中醫的最高峰處於漢前那一小段時間
仲聖在其書中言明舌診,脈診,腹診及望診的應用
但到了宋朝,雖廣泛推廣中醫,編著方書,卻略於診斷,惡習由此而生
中醫靈魂在診斷,中醫師一輩子就是鑽研診斷,所謂醫術高低分別也是在診斷

如果只說辨病,那我前些天遇到一位病患來看偏頭痛
問診過程他又提及眼睛脹悶,說到這裏就應知是甚麼病喔
一般會直接以偏頭痛直接治療
對西醫有些瞭解會懷疑是青光眼
再接下來他又描述到他有甲亢病史
這時就要懷疑是不是甲亢引發的續發性青光眼
到此我請問辨病論治,你用藥是要治青光眼還是甲亢
中醫特殊在於辨證,脈一把,診為肝陽上亢,管你青光眼還是甲亢還是偏頭痛
鎮肝熄風湯即可治療,這就是異病同治之理
⬅ 灸火烟云:神医华佗妙用夹脊穴 老茶馆 单方验案实录20肾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