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初探

2016-04-20 11:59 楼主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初探
现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已经是一类常见的疾病,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和指南的不断改进,该类疾病检出和确诊的病例逐渐增多,加上现在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也有所增加,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本人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的大批的该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减少患者对免疫抑制剂和激素药物的依赖,并且大幅度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也大幅度的减轻的患者的经济负担。先将本人的体会终结如下,与同道共同探讨,算是抛砖引玉吧。

1 一般资料

本人8年中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按照中医辨证符合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患者66人。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2例,皮肌炎6例,自身免疫性肾炎3例,硬皮病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强制性脊柱炎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8例,男女比例约为1:4。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确诊患者,均通过免疫相关系统检测,或者经住院治疗确诊。入选治疗的患者除本病特有症状外,近伴有四肢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羸弱,乏力,或者伴有消化不良,并根据患者情况又分出以寒痹和热痹为特征两类。

2 入选标准

西医标准:按照《风湿病诊疗指南》2002年标准,候选选入,对于不符合指南诊断标准的病例予以剔除。

3 中医入选标准

按照《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第八条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为主要症状进行入选,符合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痹症专题学术讨论会拟定的诊断标准进行入选。

4 疗效判定

参照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全国痹证会议通过的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控制: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等理化检查结果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且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主要参考指标各项理化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生活能够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转为工作和劳动能力有所恢复。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各方面均无进步。

5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桂枝20g,芍药20g,甘草10g,麻黄10g,生姜10g,白术30g,知母25g,防风25g,附子10g,防风10g,乌梅20g。

上肢疼痛严重加桑枝,晨僵严重者加用蝉蜕、木瓜;热重的加用石膏,忍冬藤,去附子;关节活动不利者加用鸡血藤夜交藤;并可以根据病情发展的时间的长短加用补肾药物,腰腿疼的加用桑寄生

6 疗效观察

观察治疗66例中,临床控制17例;显效30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

7 典型病例

患者吴某,女,19岁,高中学生,由于住宿条件比较潮湿阴冷近4个月出现四肢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腰骶关节疼痛,逐渐发展不能活动,晨僵达到2小时以上,容易疲劳,不能坚持学习,喜温怕凉,关节红肿,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玄细,到上级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进行诊察,经检查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2010年《中华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诊断标准,查血沉43cm/h,C反应蛋白103mg/L,类风湿因子+。由于患者不接受激素和免疫制剂治疗,返回我院进行中医医疗,中医辨证为尪痹寒湿阻络,肝肾阴虚。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方药桂枝20g,芍药20g,甘草10g,麻黄10g,生姜10g,白术30g,知母25g,防风25g,附子10g,防风10g,乌梅20g。每日一剂,分三次饭后口服,经用药10天后可以下床小幅度活动,晨僵时间减少为一小时左右,疼痛明显减轻,关节红肿减轻,继续用药治疗1个症状基本患者,查血沉14cm/h,C反应蛋白9mg/L,继续嘱患者口服该方1个月后观察治疗。经三个月、半年、一年回访患者病情稳定,现已经顺利考上大学学习。

8 体会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检查手段的提高,以及风湿性疾病指南的不断的修正,现今风湿疾病的诊出率明显较以前有所提高,通过合理的规范化治疗很多的患者得到良好的控制,中医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也不断的提高,焦树德老先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尪痹”的病名,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疗方剂。在临床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很多的医务工作者也在不断的探索。桂枝芍药知母汤是《金贵要略》的经典方剂,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体会到严格的按照中医辨证治疗,该方往往能取得极佳的临床效果。本条论述风湿流注于筋脉关节,气血血通行不畅,故肢节疼痛肿大;痛久不解,正气日衰,邪气日盛,故身体逐渐消瘦;风邪上犯,则头昏目黑;湿阻中焦则短气呕恶;湿无出路,流注下肢,则脚肿如脱。病因风寒湿外袭,渐次化热伤阴,故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徐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方中以桂枝麻黄祛风通阳,附子温经散寒止痛,白术防风去风除湿,知母、芍药清热养阴,生姜、甘草和胃调中。在临床使用中很多患者为热痹的表现,附子的是使用多有所顾虑,经过试探性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本人认为在热症患者中使用5-8g,配合石膏、忍冬藤使用还是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的,并没哟出现热证加重的情况出现。乌梅具有酸甘化阴的作用,可以使热证伤阴的患者予以帮助。现代医学大量的药物临床观察认为白芍中的白芍总甙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乌梅、防风有良好的免疫调节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也不能把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认为隔离,必要的西医激素、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还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焦树德.痹症辨证论治.中医杂志,1992:139.

[2] 安欣欣.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观察,2001年14卷第一期:31

[3] 余建华,张衡.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72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2010年总42卷第五期:37.

[4] 翟本超.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临床新用.四川中医,2005年23卷四期:93.

文章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作者:薛宪锋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6-04-20 12:01 2楼
针刀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120例
摘要:目的:对针刀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小针刀局麻松解术配合中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肩周炎。结果:本组患者120例,治愈55例,治愈率45.8%,显效60例,显效率50%,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针刀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关节周围筋膜肌腱发生损伤性、退行性病变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的临床表现。2008-2009年,我们采用小针刀松解术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患者,1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48例,女72例,年龄42-68岁,平均52.3岁,病程3个月至6年。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肩周炎诊断依据:①年龄在50岁左右;②肩周疼痛逐渐加重,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诱发;③肩部肌肉萎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④肩关节功能障碍,外展受限明显,出现“扛肩”现象;⑤X线检查阴性。

2 治疗方法

2.1 小针刀松解术 患者仰卧位,定位患肩喙突、肩峰下缘压痛处、肱骨大小结节、大小圆肌起点、背阔肌肋骨 起点、胸大肌、背阔肌止点、肱骨三角肌止点三角肌结节等处得压痛点,并用记号笔标记。常规消毒铺巾,痛点处用1%利多卡因10ml局部麻醉。按小针刀手术操作规程[2],用4号针刀于上述痛点处将针刀刀口与肌肉或韧带平行刺入,直达骨面,作切开剥离和纵行疏通剥离,出针后用创可贴贴敷。术毕,帮助患者上举、后伸肩关节至最大可忍受的活动范围。

上述疗法,每周一次,三次为1疗程。

2.2 中药治疗。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其药物组成:桂枝12g,白芍12g,麻黄10g,生姜10g,防风10g,白术10g,知母15g,制附子10g(先煎熬30分钟)白酒15ml,血瘀重者加乳香、没药、三七,气虚者加黄芪,血虚者加当归,加适量水先煎熬制附子30分钟(水开计时),然后再加其他药物。其他药物用冷水浸泡(同白酒一起)半小时,水煎服,一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7d为一个疗程。服药后,所有患者均有汗出,汗出后立即更换内衣,汗出较多者,改为一日服药一次,并饮食热稀粥。

3 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自拟) 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疼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肩关节上举>120°,外展>90°,好转: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上举<120°,外展<90°;无效:疼痛无减轻,肩关节活动无改善。

3.2 疗效评定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本组治愈55例,治愈率45.8%,显效60例,显效率50%,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随访期内未见复发。

4 讨论

肩周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限性疾病。好发于50岁左右。主要症状为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或僵硬。肩周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气所致。内因是痹症发生的基础。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症的内在因素。因其易受外邪侵袭,且在感受风、寒、湿邪气后及损伤、淤血阻滞经络,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症。 主要病机是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疗原则是祛风、散寒、除湿、舒经通络止痛。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的发病机理是肩关节周围无菌性炎症,是由于肩关节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腱、滑膜囊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致使关节囊挛缩、关节内外软组织粘连、关节间隙变窄,明显影响关节功能。

肩周炎的治疗,通常推荐功能锻练,但患者因疗效太慢往往失去锻炼的信心。小针刀疗法是治疗本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传统的针刀疗法是在没有麻醉或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患者甚为痛苦,松解局限,不彻底,因此疗效不够理想。

笔者采用局部麻醉下行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患者痛苦小,肩关节相对放松,小针刀可以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腱、关节囊等挛缩组织得到松解。粘连组织的分离相对彻底,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

在针刀治疗基础上,配合内服中药,祛风、散寒、除湿、舒经通络止痛。方用《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方中桂枝与附子通阳宣痹,桂枝配麻黄、防风,祛风而温散表湿,白术、附子助阳除湿,知母、芍药益阴清热,甘草和胃调中,白酒为引经药,引诸药直达病所。诸药相伍,表里兼顾,且有温散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阳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止痛之功。 服药后,所有患者均有汗出,疼痛立即减轻。

综上所述,采用针刀配合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肩周炎,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具有治疗简单、疗效好、见效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

[2]吴绪平,张天民.针刀临床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12-114

文章来源:按摩与康复医学 作者:唐圣
2016-04-20 12:03 3楼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45例
摘要:目的 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的疗效。方法 产后痹是指流产或分娩后风寒湿邪侵袭而产生关节及肢体的麻木、疼痛及畏寒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古籍常常称为”产后身痛”、”产后风”等。笔者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照组给予口服益肾蠲痹丸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占93.33% ,高于对照组之76.19% ,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金匮要略》的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疗效确切。

产后痹是指妇女流产、生产或产后不久体虚后风寒湿之邪侵袭引起的肌肉、关节及肢体的重着、酸痛、麻木、困痛、功能不利伴出汗、恶风、畏寒等,属于痹症范畴。后经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倡议后将妇女产褥期及产后百日内所患痹病,统称为”产后痹”[1]。早期治疗多可以临床治愈或明显改善[2]。但治疗不及时常可使病情病情反复甚至迁延,造成患者的痛苦。笔者根据该病病机是正虚感邪,化热伤阴后导致气血不通、寒热错杂、经络痹阻之症故使用《金匮要略》的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该病共计45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11年10月~2013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门诊。确诊的符合标准的产后痹患者共纳入90例,均为女性,依照就诊顺序按门诊号奇偶随机分组;治疗组 45例,年龄21~48岁;病程0.5~18年;对照组 45例;年龄19~45岁,病程 0.3~14.2年,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与治疗组基本相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 参照《实用中医风湿病学》自行拟定:①年龄>18岁并且<50岁;②发病在各种原因流产后、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③有产后感染外邪病史;④能够按医嘱坚持治疗做好生活调护;⑤能够自主的介绍病情,主要表现为肌肉、关节及肢体的重着、酸痛、麻木、困痛、功能不利伴出汗、恶风、畏寒等,舌质淡或紫暗常伴有瘀点,或少苔,脉多为细弱或涩。

1.1.2排除标准 ①不能配合或有精神性疾病患者;②诊断明确的诸如如类风湿关节炎、纤维肌痛综合症等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③不能按规定服药或已接受其他相关治疗者;④血常规异常或类风湿因子阳性患者;⑤影像学检查明确提示骨质存在异常或骨质破坏者。

1.2方法 治疗组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该方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诸肢节疼痛,身体抵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3]。”其药物组成:桂枝15g,芍药10g,甘草5g,生姜20g,知母15g,白术20g,防风15g,麻黄5g,附子5g。若疼痛明显者,加忍冬藤 30 g,若睡眠不佳者加酸枣仁15g、远志10g。药物均购自本院药房 ,由煎药机统一煎煮40min,分装成袋150mL/袋, 2袋/d。对照组给予口服江苏清江药业生产的益肾蠲痹丸8g,3次/d。两组均以治疗1个月为 1个疗程,其后连续治疗3个月判定疗效。

1.3观察指标 笔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相关要求自行拟定。①畏寒或恶寒喜暖:无任何症状,0分;保暖加单件衣服可以减轻或缓解,2分;加厚衣服或2件以上单衣症状减轻或缓解 4分;加厚衣服或2件以上单衣症状不解,6分;②麻凉:无症状,0分;时作时止或症状似有似无,2分;时常发作但症状可以耐受不影响正常生活,4分;持续不止且难以忍受,6分;③肢体酸、困、痛:无症状,0分;能忍受且轻微,2分;轻微影响生活,4分;难以忍受且自觉严重难忍,6分;④出汗:微微汗出后偶有轻微出汗,2分;动则汗出明显或经常出汗,4分;持续性出汗,衣襟常湿,6分;⑤加重因素:天阴无加重,0分;天阴轻微加重,2分;天阴加重明显,4分;每遇天阴则严重加重,6分。

1.4统计学方法 笔者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1.5疗效判定方法

1.5.1症候积分 笔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自行拟定:临床控制为证候积分减少90%以上,症状完全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0%~90%,症状大部分消失;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70%,症状大部分消失;无效:证候积分减少在30%以下且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1.5.2疗效评价 临床控制:肌肉、关节及肢体的畏寒、麻木及疼痛等症状均消失且治疗后2个月随访时病情无反复者;显效:肌肉、关节及肢体的畏寒、麻木及疼痛等症状大部分消失,随访2个月无加重或反复者;有效:肌肉、关节及肢体的畏寒、麻木及疼痛等症状自觉好转;无效:各项症状均无明显变化或加重者。

2 结果

2.1随访及脱失每疗程(1个月)随访1次,治疗组无脱失,对照组中1例去外地、2例电话联系不通且未来再次复诊故脱失,共脱失3例。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总分两组的进行统计学分析,见表1。

2.3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2。

3 讨论

产后痹在《经效产宝》中提到”产后中风,身体疼痛,四肢弱不遂”。认为”产后中风,由产伤动血气,劳损脏腑,风邪冷气客于皮肤经络,不任少气。若又筋脉挟寒,则挛急喎僻,挟温则纵缓弱,若入诸脏,恍惚惊悸,随其所伤脏腑经络而生病”。后世医家对于此病的论述多同其所见并有所深入。如《长沙药解》云:”肢节疼痛,脚肿,身羸,头眩,欲吐,以四肢禀气于脾胃,中脘阳虚,四肢失养,湿伤关节,而生肿痛。浊阴阻格,阳不下济,郁升而生眩晕,逆行而作呕吐。”其发病多因。《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且”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该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因为正虚后肌腠不密致,百节空疏,卫外不固,故使外邪乘虚侵袭,病久后化热伤阴而出现肌肉、关节及肢体的重着、酸痛、麻木、困痛、功能不利伴出汗、恶风、畏寒等症状。早期治疗效佳,若病情日久,则正虚日甚,病情顽固,治疗要酌加活血通络之药力[5]。产后痹为脾胃肝肾俱虚,足三阴表里皆痹,桂枝芍药知母汤中桂枝、芍药、白术调和营卫,充益五脏之元,麻黄、防风、生姜开腠行痹而祛风外出,知母保肺清金以使治节,因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故以附子行阳燥湿除寒为佐也,其中防风可散一身之风邪,附子可散一身之寒邪,白术可散一身之湿邪,三药合用,意在祛邪。诸药同用共奏祛风湿,调阴阳,和气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芍药知母汤可减少致痛因子产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诱导细胞凋亡,调节T细胞功能,抑制破骨细胞活化,从而对产后痹具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纵观全方,此方固本祛邪,进一步又不致于过多热药伤阴生燥,证药相合故疗效较好,使人不能不赞叹古人遣药组方之妙!肝肾之虚只能缓调,故长期坚持服药是保证疗效的基础。

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肝功能异常,4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表明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且疗效满意,现代医家根据患者的症状临证加减,使其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也为桂枝芍药知母汤在以后临床运用中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本病为慢性病,病变复杂,故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汤剂服用1个月后将考虑将此方药加工成散剂或胶囊服药,从而提高依从性及经济性。产后痹患者因为产后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常常容易出现易怒、焦虑、心情不畅等症状,故用药时应酌情予以疏肝理气之品,加之心理疏导往往可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路志正,焦树德.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88-389.

[2]徐丽霞,钟静惠.益肾补气血祛风和络法治疗产后身痛 26 例 [J].光明中医,2009,24(6):1051-1052.

[3]汉·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91.

[5]李家生.补血阳和汤辨治产后身痛经验探索[J].辽宁中医杂志,2010,01:683-684.

文章来源:医学信息 作者:王爱华
⬅ 青光眼患者必须注意这些饮食 老茶馆 桂枝芍药知母汤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8例临床观察 ➡